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001209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要重新审查处理,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有步骤地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和特权。

  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的中心任务是: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为社会主义和平建设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为此,中国公开宣布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着重加强同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联合,坚决反对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势力。

中国执行向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一边倒”的方针,并不意味放弃独立自主原则。

新中国的对外政策一直是以争取和平为宗旨的。

毛泽东明确提出:

“我们的总任务是:

团结全国人民,争取一切国际朋友的支援,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为了保卫国际和平和发展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

2.从新中国成立到50年代中期

20世纪50年代,我国最重要的外交事件是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由我国在50年代提出并由中国、印度、缅甸三国共同倡导的。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他说:

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这一主张得到了印度方面的积极响应。

经过1955年的万隆会议为许多亚非国家所接受。

在和平外交政策的指导下,这一时期我国的外交工作取得的成就主要有以下几个:

1949年10月2日,中国和苏联建交。

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1950年2月14日,中苏两国政府正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以及《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等文件。

根据这些协定,苏联同意放弃在中国的特权,将长春铁路的一切权利和财产无偿移交中国政府,苏联军队从旅顺口撤走,大连的行政由中国管辖。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缔结,对于保障中国的国家安全,推动和加速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3.进入20世纪60年代,世界形势仍处于毛泽东所说的“冷战共处”状态。

根据当时美国对中国实行孤立、封锁和禁运,以及社会

背景资料:

“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社会主义革命、人民革命、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严重地冲击着殖民主义、资本主义体系。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统治集团,为了遏制、扑灭这些革命运动的发展,巩固资本主义体系,采用各种手段推行“冷战”政策。

冷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统治集团使用的术语。

它包括除有限战争和全面战争以外的所有行动。

它不仅运用政治、经济和心理力量,而且还使用军事力量。

军队在冷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直接地或间接地为实现国家目标做出贡献。

为遏制他国使用武力,可以动员后备役部队或展开现役部队。

以美国为首的反动集团进行“冷战”的手段还包括:

派遣“和平队”进行渗透;

挑起事端进行颠覆活动;

以“经援”、“军援”为诱饵,拉拢“朋友”,扩大势力范围;

以签订集体防御条约的形式扩大军事同盟,美国先后与五十多个国家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

在外国建立军事基地,派军队控制战略要地;

以经济封锁、制裁等手段,破坏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挑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瓦解社会主义体系;

以文化入侵,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等等。

“冷战”政策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统治集团,遏制、破坏社会主义,镇压人民革命的一种重要手段。

主义阵营内部发生重大变化,我国外交政策重心由“一边倒”调整为“两个拳头打人”,即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到处侵略扩张、肆意干涉别国内政的霸权主义政策。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紧推行“冷战”政策,导致了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的产生。

这导致了一系列影响国际局势事件的出现:

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条约”组织(简称“北约”)于1949年4月4日成立。

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于1955年5月14日成立。

从此以后,“北约”集团15个国家的军队近600万兵力和“华约”集团7个国家的军队600万兵力,双方千万大军开始处于战略对峙状态。

美国的1626枚战略导弹和苏联的1910枚战略导弹,及双方数以万计的战役核导弹,相互瞄准着对方成员国的军事、政治、经济目标,局势处于一触即发之势,进而导致军备竞赛,争夺核优势、航天优势的斗争愈演愈烈,国际形势日趋紧张。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坚持睦邻友好,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世界的进步与和平。

迎来了与众多第三世界国家建交的高潮。

在这段时间,中国同西欧、日本的关系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4.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

在我国周围,苏联加强在中苏边境地区和蒙古的军事部署,并企图从北、南、西三面包围中国。

美国实行战略收缩,急于从越南脱身,谋求打开对华关系。

毛泽东审时度势,果断地决定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提出了“一条线”的外交战略。

这是我国外交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

对缓和我国面临的紧张局势,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保障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采取这种战略的情况下,我们从来没有牺牲自己的独立自主原则。

这一时期我国在外交上取得的成就主要有:

1971年l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从此,中国开始全面参与国际事务。

中美关系改善,1972年2月28日,中美两国发表上海《联合公报》;

l978年12月14日,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在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逐步形成,这一时期的外交活动

 

1.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们党在建国时就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根据这一基本的方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还针对国际形势发展的趋势和特点,确定并实施了不同的具体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我国外交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签字仪式

1957年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

工人党代表会议宣言》上签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强调,中国必须独立自主,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

中国真正的独立和在国际上的平等地位,决不能靠外国恩赐,主要靠中国人民自己努力争取。

周恩来也明确指出,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是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任何国家都不能干涉中国内政;

我们愿意和一切平等待我之国家合作,不排外,不挑衅,但必须站稳立场,否则就只能倒在外国人的怀里。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外交的中心任务是:

同时,新中国的对外政策一直是以争取和平为宗旨的。

”(《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0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就是新中国的人民政府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指新中国的建立必须清理旧中国残留的对外关系遗迹,建立国内的良好环境,以全新的面貌建立、发展同其它友好国家的关系。

“一边倒”就是在帝国主义对新生的人民政权实行敌视政策的情况下,中国只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这三大方针,符合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安全、独立和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利益,为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

同时,我们党还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经过1955年的万隆会议为许多亚洲国家所接受。

这五项原则后来进一步完整地表述为: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尼赫鲁在机场欢迎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

进入20世纪60年代,世界形势仍处于“冷战共处”状态。

根据当时美国对中国实行孤立、封锁和禁运,以及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我国外交政策重心由“一边倒”调整为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到处侵略扩张、肆意干涉别国内政的霸权主义政策。

同时,积极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坚持睦邻友好,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世界的进步与和平。

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

苏联加强在中苏边境地区和蒙古的军事部署,并企图从北、南、西三面包围中国。

美国实行战略收缩,急于从越南脱身,谋求打开对华关系。

相关链接即从东边起,日本、中国、欧洲、美国,加上同一条线上的第三世界各国,联合努力,共同对付苏联霸权主义。

这是我国外交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对缓和我国面临的紧张局势,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保障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无论实行什么样的具体对外政策,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基本方针始终没变。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在对国际形势作出新的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又对我国的外交战略和对外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外交思想。

1979年邓小平访美与卡特会面

邓小平鲜明地坚持独立自主,主张一切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国际上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奉行真正的不结盟政策。

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指出:

“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

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

美苏争霸转入均衡、僵持阶段,而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提高,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是世界上一支重要的力量。

邓小平根据形势的变化,果断、及时地指导我们党改变了以往的外交战略,确定了“真正的不结盟”战略,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反对超级大国争夺霸权,决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者集团。

从“一条线”到“真正的不结盟”,是一个重大的转变,是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重大决策。

邓小平在外交工作中,强调要反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