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992418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32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原理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化工原理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化工原理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化工原理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化工原理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化工原理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工原理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d2

d2g

(1)

或一Pf=P1-F2=

(3)

式中hf――以能量损失表示的阻力,J/kg;

Hf——以压头损失表示的阻力,m液柱;

△Pf——以压降表示的阻力,N/m2

L管道长,m

d管道内径,m;

u――流体平均流速,m/s;

P――流体密度,kg/m3;

入一一摩擦系数,无因次;

g重力加速度,g一9.81m/s2。

.

入为直管摩擦系数,由于流体流动类型不同,产生阻力的原因也不同。

层流时流体流动主要克服流体粘性作用的内摩擦力。

湍流时除流体的粘性作用外,还包括涡流及管壁粗糙度

的影响,因此入的计算式形式各不相同。

层流时,禾U用计算直管压降的哈根一泊谡叶公式:

P=P1-卩2=

32Lu

和直管阻力计算公式(3),比较整理得到入的理论计算式为

322=64

duRe

由此式可见,入与管壁粗糙度&

无关,仅为雷诺数的函数。

是利用因

湍流时,由于流体流动的复杂性和管壁粗糙度的影响,入的计算比层流复杂,

次分析和实验得到计算公式。

将影响阻力的许多因素表示为压降的函数,即

Pf=f(d,L,u,,,)

通过因次分析得到以下准数函数式,

Pf

~2

u

也与计算直管阻力的公式(3)相比较,整理得到:

/d)

r/du

=f(,一)=f(Re,

d

由此式可见,湍流时直管摩擦系数入,是流体流动Re和管壁相对粗糙度&

/

此函数的具体形式通过实验确定。

许多学者实验研究了上述函数关系,其中较简单的是柏拉修斯

_0.3164

—厂0.25

Re

(6)

d的函数。

(Blasius)公式:

可见化工

此式适用于光滑管,Re在2500〜1X105范围内。

对粗糙管入与Re的关系,

原理教材上册摩擦系数入与雷诺数Re及相对粗糙度&

/d的关系图及其他学者的计算公式。

本实验是利用水作实验,在管长、管径和管壁粗糙度一定的条件下,改变水的流量,测定直

管阻力,即流体压力降厶Pf=P1-P2,然后分别计算入和Re值,考察两者的关系。

2•局部阻力系数E测定

流体在管路中流过管件如阀门、弯头、三通、突然扩大或突然收缩等处时,产生涡流形成

阻力,习惯称为局部阻力。

其计算式表示为

2

Pf=

u2

N/m

式中,E称为局部阻力系数,无因次。

它与管件的几何形状与Re有关。

当Re大到一

定时,E与Re无关,成为定值。

管件的局部阻力系数E也都是由实验测定的。

三、实验装置

装置一涼休阻力实验装置示意图

 

1—水彳曹2—底阀3—离心泵4一真空表5—压力表6-温度计7-涡轮流量计8—排气阀

9一平衝阀W—U型压差计11-闸阀(球阀)12,13—控制阀14一引圧阀15—总管排气阀16—岀口阀

袋置二流体阻力实验装置示意图

1一出木骨2—阀门3—小转子说城计4一人转子

5—水惴§

—放水阀7—离心泵8—闸阀勺一球阀

10_异轻接头11—闸阀12—14X2mm13—4>

20X2nm

■-MM15—倒U型压公汁纽16-U型压公讣□一扌*气业从18—排气旋塞19—平衡览塞

四、实验要求

1根据实验内容的要求和流程•拟定实验步骤.

2•根据流量范围和流动类型划分,大致确定实验点的分布。

3•经指导教师同意后,可以开始按拟定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先排气,再测定数据。

4•在获取必要数据后•经指导教师检查同意后可停止操作。

将装置恢复到实验前的状态,

做好清洁工作。

五、操作方法

1•熟悉实验装置及流程。

观察U型(倒U型压差计)与实验管道和管件上测压接头的

连接及位置。

弄清楚排气及平衡旋塞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检查实验的管路上各阀门是否处于正确状况:

U形管压差计上的平衡阀及相应的测

压阀是否打开?

若未打开,则将其打开。

排气旋塞是否关闭和管路出口阀是否关闭?

若未关闭,则将其关闭。

3.根据离心泵的安装位置判断是否需要灌泵?

若需引水灌泵,则打开引水阀和泵体放气阀,观察到有水从泵体放气阀溢出,表示气体被排尽,关闭放气阀和引水阀。

启动水泵。

(注意在泵出口阀关阀的情况下,泵转动不可过久,以防其发热损坏)。

4.系统排气慢慢打开出口阀,让水流入实验管道和测压导管,排出管道和测压导管中的气体。

排气时可以反复调节泵的出口阀和有关管道上的其他阀门,使积存在系统中的气体全部被流动的水带出。

(1)总管排气:

先将控制阀开足然后再关闭,重复三次,目的为了使总管中的大部分气体被排走,然后打开总管排气阀,开足后再关闭,重复三遍。

(2)引压管排气:

依次分别对每个放气阀,开、关重复三次。

(3)U型压差计排气:

关闭平衡阀,依次分别打开2个放气阀,此时眼睛要注视着U型压差计中的指示剂液面的上升,防止指示剂冲出,开、关重复三次。

(4)检验排气是否彻底是将控制阀开至最大,再关至为零,看U型压差计读数,若左右

读数相等,则判断系统排气彻底;

若左右读数不等,则重复上述

(2)(3)步骤。

5.确认系统中的气体被排净后,关闭平衡阀,准备测取数据。

装置二倒U型压差计的处理。

关闭泵的出口阀14,小转子流量计出口阀2和020X2mm实验直管入口阀&

然后再慢慢打开小转子流量计阀2,此时可以看到倒U型压差计玻璃管

中的水被排出,液面下降,当液面降到最低位置时,关闭阀2.接着关闭上部的排气旋塞17,以切断与大气的连通,此时如果打开泵的出口阀14.因玻璃管内空气被压缩,其水面会上

升到适当的稳定位置。

如果水面不断上升以致充满整个玻璃管内,说明排气旋塞没有关闭或未关严,排气失败,需要关闭水泵的出口阀,重新排水处理。

6.实验数据测定

用管路出口阀调节流量,注意阀门的开度,在最大流量范围要合理分割流量,进行实验布点。

测量完成后,打开各测压计的平衡阀。

7.改测另一条管路;

打开第二条管路上相应的阀门及测压阀,关闭第一条管路上的相应的阀门及测压阀。

8.实验结束后,关闭泵的出口阀,停泵。

请指导教师检查实验数据,通过后停止实验,将装置恢复到实验前的状态,做好清洁工作。

六、注意事项

1、在排气和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开关顺序,因若操作失误,就可能发生冲走水银的事故。

2、实验开始与结束后,都应关闭泵的出口阀,检查各压差计两管读数是否相等,否则是排气过程气泡没排净或实验过程有气泡进入测量系统。

3、实验时需选择管路实验顺序,并开关相应的阀门。

4、装置一直管测量段管长都为2m;

装置二$14X2mm直管的测量段管长为1.1m,020X2mm直管的测量段管长为1.5m。

5、数据测定时,层流由于流量范围较小,只要取三组数据;

湍流一般应取8〜10组数据。

6、要注意分清各压差计的连接位置和压差计所用的指示液,不能混淆;

数据记录时要注意有效数字和单位。

7、注意两直管管路包括引压管都要排气。

8、由于系统的流量采用涡轮流量计计量,其小流量受到结构的限制,因此,从大流量做起,实验数据比较准确。

9、改变流量后须等流量稳定后再测量数据。

10、若发现流量显示仪读数达不到零,可采用将调节阀开至最大,再快速关闭调节阀,流量显示仪读数将为零,可能此读数不久还会上升,仍为正常现象,上升的数据不采集,以零计。

此时其余的仪表读数不随显示仪读数而变。

六、原始实验数据

装置一

管径直管两测压接头间长度水温

涡轮流量系数

流量计读数

/sec

粗糙管阻力压差计

读数cm

螺旋槽管阻力压差

计读数cm

管件阻力压差计读

数cm

阀门阻力压差计读

差值

1

...

装置二

管子内径〔mm〕直管两测压接头间距离〔m〕

水温〔C〕

1、直管阻力

序号

流量计

流速u

〔m/s〕

压差计读数

〔mmH2O〕或〔mmHg〕

△P

〔N/m〕

摩擦系数

〔L/h〕

〔m/h〕

2、阀门局部阻力

球心阀两测压接头间距离〔m〕闸阀门两测压接头间距离〔m〕

流量

流速

球心阀阻力压差计

阻力系

读数

〔mmH2O〕

[N/m2]

数E

读数〔

mmH2O〕

[m3/h]

[m/s]

七、实验报告要求

3、作图并讨论实验结果

根据测定的数据,计算Re和入值,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标绘二者的关系,并与教材上的图线相比较。

或按经验式关联.并与层流理论式和湍流柏拉修斯公式比较。

4回答下列思考题、。

(1)U型压差计的平衡旋塞和排气旋塞起什么作用?

怎样使用?

在什么情况下会冲走水银如何防止?

(2)如何检验测试系统内的空气已经排除干净?

(3)U型压差计的零位应如何校正?

(4)倒U型压差计读数与压差之间的换算式与U型压差计有什么不同?

倒U型压差计般适用于什么场合?

实验二、孔板流量计的流量校正

、实验目的

(1)、熟悉孔板流量计的构造、性能及使用方法;

(2)、学会流量计流量校正(或标定)的方法。

(3)、通过孔板流量计孔流系数的测定,了解孔流系数的变化规律。

(4)、学会压差计、流量计的使用方法以及识别管路中各个管件、阀门的作用。

二、基本原理

流量计的种类和型式很多,本实验是研究差压式流量计的校正。

差压式流量计也称速度式流量计,是用测定流体的压差来确定流体的速度,常用的有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