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隧道暗挖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99080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隧道暗挖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电力隧道暗挖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电力隧道暗挖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电力隧道暗挖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电力隧道暗挖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力隧道暗挖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电力隧道暗挖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隧道暗挖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力隧道暗挖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一)仪器10

(二)人员10

三、施工测量控制10

第五章隧道施工方案15

一、施工顺序15

二、隧道开挖15

(二)土方开挖16

(三)土方外运19

三、初期支护19

(一)支立网构钢架,焊纵向连接筋,挂钢筋网片19

(二)喷射拱、墙部、底部砼:

20

(三)背后回填注浆21

四、防水层施工21

五、二次衬砌施工22

(一)接口防水处理22

(二)接缝防水22

(三)混凝土结构自防水24

(四)二衬钢筋施工26

(五)二衬钢筋支撑与净空控制27

(六)模板施工28

(七)混凝土施工31

六、通风方案32

七、施工技术措施33

(一)穿越路口施工技术措施33

(二)路口交通设施设置33

(三)污雨水管道保护33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34

一施工安全组织措施34

二、最大风险及危险源的确定34

三、重大危险源安全保证措施35

(一)地表下沉、周边建筑物变形超限、隧道坍塌安全技术措施35

(二)防触电安全技术措施37

四、其它安全保证措施38

(一)钢架安装安全保证措施38

(二)隧道土方开挖、隧道出渣安全保证措施39

(三)注浆安全保证措施40

(四)喷射混凝土安全保证措施41

(五)隧道防水安全保证措施42

(七)防尘、防有害气体安全保证措施44

第八章安全应急预案44

一、应急小组成员以及职责44

二、应急响应45

三、应急预案46

(一)塌方应急预案46

第九章雨季施工措施50

雨季施工措施50

第十章文明施工保证措施51

一、文明施工目标51

二、文明施工措施51

(一)现场文明施工措施51

(二)降尘通风措施52

附表

(1)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54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标段电力隧道工程分别为:

**路电力隧道工程长460m;

三环路电力隧道工程全长约1240m。

电力隧道为箱形结构,高3.1m、宽2.5m,埋深约7~11m左右。

本工程暗挖段为三环路电力隧道K10+28.41-K11+78.51、K13+40-K14+28、K17+70-K18+60段。

由于地铁2号线施工影响;

三环路已建雨污水支线及隧道泵站及其它管线等对电力隧道竖向高程的要求,在穿越路口时采用为暗挖方式施工。

暗挖段1、地形地貌

拟建物场地主要为农田、旧房拆除区及弃土堆填区,地形起伏较大。

地貌单元属成都平原川西岷江水系三级阶地。

2、地层结构

根据本项目地勘资料,在拟建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地层主要由第四系人工填土层、第四系中下更新统冰水堆积层、白垩系上统灌口组泥岩组成,即由杂填土、素填土、粘土、泥岩组成。

地层分类描述如下:

杂填土:

色杂;

主要由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混少量粘性土组成,部分地段分布。

厚度约0.3-3.1m。

素填土:

灰色;

由粘性土组成,可塑为主,混少量砖瓦碎块等硬杂物;

湿。

分布较连续。

厚度约0.3-3.5m。

粘土:

灰黄色。

含铁锰质氧化物及钙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光滑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

裂隙较发育,含铁锰质结核及钙质结核。

硬塑为主。

分布连续,厚0.5~8.4m。

含卵石粘土:

黄色。

硬塑,局部可塑。

含铁、锰质氧化物结核,局部夹少量钙质结核。

含20~35%左右弱~强风化卵石,卵石粒径20~50mm。

网状裂隙发育。

3、水文地质条件

该拟建电力隧道场区未发现地表水分布。

场地地下水为埋藏于人工填土中的上层滞水,大气降水和区域地表水为其主要补给源。

该地下水连通性较差,一般无统一稳定水位。

根据场地区域多项工程经验,雨季施工期间部分地段人工填土和粘土层裂隙间可能渗出少量上层滞水,应及时进行疏排。

三、编制依据

(一)施工图纸及图纸会审会议纪要

(二)投标文件

(三)现场实际情况和工程招标要求

一、施工前期准备

1、在技术方面,积极与设计、监理单位联系,备齐施工文件、图纸及各种试验、检测表格。

并组织技术人员认真熟悉图纸。

2、在人员队伍方面,对先开展的工序队伍首先调遣进场,提早进入正式施工。

3、在机械设备方面,根据工程情况及工期要求,配齐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及测试、检验器具。

并进行维护、保养,认真检查、校正,并对各种仪器、仪表进行标识标定。

4、在材料供应方面,由项目部材料人员负责比选采购,取样试验合格后及时签订供货合同,办理催运、验收及保管工作,保证按计划供应,满足开工及正常施工的需要。

5、测量放线由项目部抽调有经验的测量人员组成专门的测量组,用全站仪进行中线及标高复测,确认无误并达到测量规定精度后,设置控制网及控制桩,形成测量成果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

6、临时道路在三环路内侧(本工程施工区域内外)修筑全长贯通的临时便道,保证工程的按时、顺利施工。

7、临时用水、电工程所用水、电由甲方提供的地点引入,并根据施工需要埋设临时水、电管路。

序号

岗位

人数

备注

1

工区管理人员

3

每暗挖段1名

2

工区技术人员

班组长

12

每暗挖段4名

4

焊工

5

隧道开挖工

60

每暗挖段20名

6

杂工

每暗挖段2名

7

空压机、提升司机

8

地面综合班

15

每暗挖段5名

9

机修人员、电工

10

钢筋工

11

混凝土工

30

每暗挖段10名

总计

165

本劳动力计划为初支和二衬施工时工区需配置的劳动力总和。

(一)施工区段划分

(二)施工总体安排

本工程共3段暗挖段,第一施工区设2个竖井4个工作面,第二、三施工区各设1个竖井2个工作面。

每个暗挖段组织三个专业施工班组,由三个班组流水作业,实行三班倒。

三个工区同时进行施工组织,总工期为35天。

具体各工区的施工时间见下表:

批次

施工段落

施工时间安排

第一工区

2010年7月5日~8月10日

第二工区

2010年7月10日~8月10日

第三工区

2010年7月12日~8月10日

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图详见附图。

(三)、现场主要人员安排

职务

姓名

电话

项目经理

电力隧道分管副经理

技术负责人

安全工程师

责任工长

质检员

安全员

资料员

材料员

试验员

第四章施工测量

一、本工程测量特点

(一)本工程为暗挖区间,施工工艺复杂,地下施测条件差,测量工作量大;

(二)地面控制导线及高程控制必须由进出口向洞内传递,并需在地下布设平面及高程控制网,形成检测条件并经常复测控制点;

(三)地面向洞内传递导线时,受施工竖井净空的限制,后视距离短,测量误差大;

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配备以下测量仪器及工具:

1、全站仪1台(3个三脚架、4套单棱镜组):

TCR1201;

2、经纬仪1台:

蔡司010B;

3、精密水准仪1台;

4、全自动水准仪2台;

5、投点仪1台;

6、激光指向仪10台:

壁虎式、光程100m,电压380伏;

设一个测量组,测量工程师一名、测量员二名负责本暗挖的施工放线和控制测量、标高放样和控制以及激光的安置工作。

(一)施工测量准备

1、成立测量小组、负责工程的测量定位及控制桩的测设,对测量放线进行复核,小组设专职测工2名,所有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对业主委托单位所交的桩位,线路进行全面复核、保护、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3、配备全站仪1台,经纬仪1台,水准仪1台,50米钢尺1把,及其它必要测量用具,一切测量用具及仪器必须送交计量部门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具体施工测量放线:

1、竖井定位

利用竖井附近首级控制点坐标和井中坐标反算出定线要素,现场用全站型速测仪测设出竖井中心及竖井方向轴线,定出竖井外轮廓。

同时测设出锁口圈梁标高。

竖井挖到底后要将地面高程引到井底,为进洞后起拱线定位提供依据,由于竖井底地面以下14m,用普通水准尺很难进行施测,故施测时常常借助于30m钢尺来完成地面到井下的高程联测。

首先,竖井边用于传递高程的水准基点引测时,往返不符值应小于4mm。

引测高程用的钢尺必须经过鉴定,钢尺悬吊所挂的重锤重量必须与钢尺鉴定时施加的拉力相同。

引测最好选在上午10点-12点、下午4点-6点之间进行,以消除温度变化对观测值的影响。

竖井上下往返测量时间不应大于20分钟。

当环境温度与钢尺鉴定时的温度相差10C时,需进行尺长温度改正。

钢尺应悬挂在龙门架的适当位置,固定要牢固,吊挂钢尺的吊钩最好焊在龙门架上。

引测高程时,电葫芦不能工作,以保证引测的精度。

进行井上与井下高程传递时,两次往返高差不大于4mm。

井下水准基点布置两个,一个布置在竖井一角,远离出土坑,另一个布置于洞内,竖井内水准点选用型钢或预埋铁件,埋深大于50cm,洞内水准点最好与中线点预埋铁板放在一起。

即在铁板上加一条螺栓,作为水准点。

水准点做好后应在边墙上做标记,以便于保护。

2、洞内中线的测设

当竖井圈梁达到设计强度后,可以预先在圈梁上作两个中线点,中线点测设时采用极坐标法。

为提高测设精度,最后的中线须经过小角值修正,具体施作步骤如下:

(1)根据井中坐标和中线方向计算出圈梁上两中线点坐标(当圈梁做点不便时,可在挡土墙外侧做点)。

(2)井边两个中线点测设时,分别用两个后视方向,以减少测量误差的累计。

(3)洞内控制中线点每30m测设一个点,其上还应有标高。

施工定向采用激光指向仪,指向仪设在洞内两侧墙起拱处。

施工高程控制采用挂起拱线的方法,每3m测设一点。

有条件的地段起拱线也可采用激光指向仪。

(4)激光指向仪每周检查一次,以保证掘进方向的正确性。

3、施工监控量测:

施工中监控量测是喷锚构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际施工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对土质变化的动态及设计的合理性很难进行准确的评价、分析,而监控量测的结果则可反映土质变化的动态。

通过这种手段,我们能对土质变化的动态和支护工作状态做出正确评价,为隧道设计、施工安全和经济性提供依据。

4、监控量测要求

1)做好量测计划,指定专人负责,保证量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2)每次量测完毕,及时整理各种量测资料,绘出各种位移-时间关系图。

3)量测频率见下表

变形速度mm/d

量测断面距开挖工作面的距离

量测频率

>10

(0-1)B

1-2次/d

10-5

(1-2)B

1次/d

5-1

(2-5)B

1次/2d

<1

>5B

1次/周

注:

B代表隧道开挖宽度

4)隧道与构筑物交叉位置重点量测地表下沉,记录相关数据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

(三)监控量测项目

1、变形监测方法

根据设计要求监控量测针对本工程必须量测的有4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