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水库面板堆石坝坝基处理技术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98200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河水库面板堆石坝坝基处理技术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河水库面板堆石坝坝基处理技术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河水库面板堆石坝坝基处理技术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河水库面板堆石坝坝基处理技术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河水库面板堆石坝坝基处理技术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河水库面板堆石坝坝基处理技术Word格式.docx

《大河水库面板堆石坝坝基处理技术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河水库面板堆石坝坝基处理技术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河水库面板堆石坝坝基处理技术Word格式.docx

~50°

主要断层有四条:

F1、F6、F7、F8。

其中F1断层在坝基内左岸出露,上游伸向库内,在坝基穿过河床及右岸的断层产状为N30~40W,SW∠70°

~80°

,宽度2.0~5.0m,是规模最大的,但该断层破碎带压水试验的透水率为q=7.6吕荣,透水性不强。

坝基裂隙较发育,岩石风化较剧烈,平均透水率为26吕荣,左右岸强风化带最大深度达45m;

趾板基础大部分为强风化岩。

2、坝基处理的设计

由于河床部分的弱风化基岩埋深较浅,两岸弱风化埋臧较深:

右岸在地面以下约25m,左岸在地面以下约40m。

大部分趾板基础坐落在强风化岩上,因此,采用截水墙与帷幕灌浆共同防渗,两岸修建挡水墙以形成趾板与坝头的连接;

同时进行固结灌浆加固基础。

2.1堆石体基础开挖

上游主堆石体基础要求开挖至强风化岩顶面线以下2m,下游次堆石体基础开挖至强风化岩面上。

由于该坝基强风化带夹泥较普遍,设计开挖坡比应较大。

根据类比资料坝区天然边坡调查资料,设计开挖坡比值如下表。

各风化带开挖的边坡值

 

岩层分类

临时边坡

永久边坡

水上部分

水下部分

全风化带

岩层产状顺坡

1﹕1.5

1﹕2.0

1﹕1.75

1﹕2.0~2.5

岩层产状逆坡

1﹕1.25

1﹕1.5~2.0

强风化带

1﹕1.0

1﹕1.0~1.25

1﹕1.0~1.5

1﹕0.7

1﹕0.75~1.0

弱风化带

1﹕0.4

1﹕0.5

1﹕0.6

1﹕0.25

1﹕0.3

2.2趾板基础开挖

趾板基础开挖以▽68.0m为分界线:

▽68.0m以下的河床部分基础开挖至弱风化顶面线下2m;

▽68.0m以上的趾板部分开挖至强风化的中下部。

为有利于周边缝附近面板应力的改善和延长趾板渗径的需要,沿趾板正向向下游延伸10m的铺盖,开挖至趾板等高程。

趾板基础的开挖,要求采用小孔径、浅孔爆破,斜坡部分采用预裂爆破,趾板预留30cm的保护层人工撬挖,保证趾板基础岩面完整平顺,避免破坏原始岩体。

趾板基础面不得欠挖,超挖不得超过20cm。

2.3断层处理

趾板基础范围内的断层破碎带采用混凝土填塞处理。

混凝土塞的平面位置伸出趾板上游面宽度为2倍断层宽度,伸出下游面长度为4倍断层宽度。

在堆石区的断层一般不做处理。

2.4左右两岸的接头挡墙

两岸设计半重力式,基础落在强风化的中至中下部。

最大墙高14.2m,靠坝体一侧▽110.0m开始设计1﹕0.3的顺坡,有利于堆石体与挡墙连接。

2.5坝基防渗

坝基趾板和截水墙防渗处理标准按5吕荣控制。

由于坝基弱风化岩埋藏较深,河床趾板部分采用灌浆处理,两岸趾板和左右坝头采用截水墙和基础灌浆联合解决坝基防渗。

2.5.1截水墙的设置

两岸部分由于强风化岩层较厚,趾板基础放在强风化岩上。

为了满足渗透稳定要求,设置挡水墙,墙厚2m,高度分别为:

坝横0+165~0+240高5.0m;

坝横0+000~0+048高10m,0+048~0+060深度由10m渐变至4.0m。

左岸坝头▽104m以上大部为全风化岩层,为解决坝头绕渗问题也设置了混凝土截水墙,墙宽2m,长30m,设置高程为▽94m~▽115.0m。

2.5.2趾板灌浆

趾板灌浆分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

固结灌浆在趾板上下游各一排,分两序施灌,孔距3m,孔深5m,灌浆压力1~3kg/cm2;

单排帷幕灌浆孔设在耻板中间,孔距2m,灌浆孔深入到不透水层(单位吸水率小于5吕荣)即左岸孔深在15m~55m,河床部分5.5m~15m,右岸部分15~30m不等,在固结灌浆完成后分两序施灌,灌浆压力为5kg/cm2。

3、坝基处理的施工

3.1开挖方法

基础开挖采用容易控制规格的反铲挖掘(2.5m3以下)较合适。

钻爆一律采用浅孔火花爆破。

整个坝基分成三个梯级开挖,▽117m以上一层,▽85m~▽117m一层,▽53m~▽85m一层,从上而下开挖。

趾板与坝基同时开挖,以避免重复及返工。

3.1.1坝头以上开挖

左右岸坝头▽117m以上按设计永久边坡开挖,及时做好天沟及马道的排水沟,防止雨水冲刷坝基。

3.1.2趾板开挖

根据设计要求由上而下开挖。

鉴于坝基岩体破碎且易风化和实际施工的困难,在1:

1.5的边坡上采用光爆或预裂爆破效果不一定理想,实际施工时采用了减弱松动爆破施工及预留1.0m的保护层以保证基岩的完整性。

剩下的1.0m保护层采用小炮松动爆破和反铲挖掘机开挖,同时考虑到趾板混凝土浇注由河床往两岸分块浇筑,趾板就预留了20cm~30cm的人工撬挖层,分块修好规格马上验收,再进行混凝土浇注的施工顺序,这样做,较好地保护了岩层的完整性。

趾板地质情况和设计基本符合,在局部地质较差的地方采用增设截水墙方法处理。

下图2为趾板中心线地质剖面图。

3.1.3强风化带处理

根据趾板开挖基岩出露情况,左岸坝横0+048~0+080段处于较破碎的强风化岩面。

根据实际情况,将0+048~0+060段截水墙由原来的10m渐变为4m设计修改为全部采用10m深,同时增设0+060~0+080段截水墙,深度由10m渐变为4m,其余仍按原设计施工。

截水墙施工由下往上开挖,挖一块浇筑一块混凝土,护壁临时支护采现浇薄混凝土加对顶钢撑,趾板与截水墙采用1.0×

1.2m方格形布置的Ф28锚杆(入岩4m)与趾板钢筋焊接连接。

3.1.4开挖爆破控制

堆石体基础岸坡部分开挖应严格控制爆破施工,大部分采用反铲直接开挖,当1.0m3反铲挖不动时,基础即可满足要求,局部突包或反坡用浅孔小炮爆除。

基础保持平顺即可。

河床部位大部分已到弱风化岩,局部突包修平即可。

3.2断层处理

趾板基础开挖完后,由于▽60高程以上大部分落在强风化岩上.现场观测断层出露并不明显,除F8采用槽挖回填混凝土塞外,其余没做特殊处理,特别是F1断层其宽度达2.0~3.0m。

是穿过坝基的县大断层,在左岸趾板处出露高程为▽100m,原设计处理的工作量较大。

槽挖尺寸为力4.0m×

6.0m×

40m回填混凝土达960.0m3,鉴于F1断层出露位置较高,在正常蓄水位情况下只有10m水头,并且压水试验透水性并不强,只有7.6吕荣,同时该部位已设置了10m深的截水墙和10m长的铺盖,经与设计监理人员研究认为,F1无需再做混凝土塞处理,可以保证渗透稳定和控制渗透量,既方便了施工,又可节约投资几十万元。

3.3灌浆施工

趾板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就进行固结灌浆,灌浆按顺序由河床往两岸施灌,孔距加密为2m,灌浆压力3kg/cm3。

左岸吸浆量比右岸大。

平均灌入水泥量为40.8kg/m。

固结灌浆分段验收合格后进行帷幕灌浆,灌浆顺序也由河床往两岸,分三序施灌。

6m~7m为一灌浆段,顺序自上往下,每延伸一灌浆段,灌浆压力递增1kg/cm3,孔口段为3kg/cm3,最大灌浆压力达9kg/cm3。

吸浆量左岸大、右岸小的主要原因是左岸弱风化岩埋藏深,灌浆段大部分处于强风化岩内。

经孔压水试验检查,灌浆后基岩透水率均小于5吕荣。

灌浆效果良好,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4、结语

1)本工程堆石体基础次堆石区座落在强风化岩顶面线附近的岩土体上。

1998年下闸蓄水至今,水库运行状况良好,说明次堆石区基础处理是成功的。

2)本工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趾板基础大部分坐落在强风化岩上,但经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处理后,完全可以满足工程要求,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

3)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易风化软岩基础预留保护层人工撬挖是必要的;

应切实做好坝基范围内的防排水措施,这对大坝施工和运行有很大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