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上第2课《济南的冬天》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979958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七上第2课《济南的冬天》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七上第2课《济南的冬天》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七上第2课《济南的冬天》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七上第2课《济南的冬天》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七上第2课《济南的冬天》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七上第2课《济南的冬天》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部编版语文七上第2课《济南的冬天》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七上第2课《济南的冬天》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七上第2课《济南的冬天》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冬天”一词进入你的脑海时,你脑子里出现了哪些画面?

你能借用古人描写冬天的诗句来描绘吗?

(学生各抒己见)

(参考诗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唐)柳宗元《江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沁园春·

雪》

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

(陈毅:

《梅》)

是啊,一提起冬天,我们脑子里浮现的恰是北风怒号、白雪皑皑、万木萧条的画面。

但济南的冬天却是与众不同的,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更是别有情趣,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别样的美感。

那么济南的冬天到底有什么特别的美感呢?

作者又是怎样来表现这种美的呢?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追随老舍先生的足迹,到济南去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特有的温馨吧。

(板书课题及作者)

这节课,我们的主要学习任务是(亮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积累生字生词,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2、整体感知,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读第1自然段,学习通过对比来突出济南冬天的天气特点。

二、简介作者作品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

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1946年赴美讲学。

1949年应召回国。

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终年67岁。

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代表作。

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三、解题

《济南的冬天》是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

题目明确交待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

关于济南的山和水:

(多媒体课件显示画面背景音乐:

《高山流水》)解说:

在济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

千佛山古名历山,传说帝舜耕稼于此,又名舜耕山。

隋开皇间因岩石镌佛,遍布山崖,遂称千佛山。

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

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

济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听泉,户户插柳”。

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

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涌出,喷涌如沸,隆冬季节依然水雾缭绕,四周的亭台楼阁都罩上一层轻纱,宛若仙境。

除泉水而外,还有大明湖也是出名的,清人刘凤诰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咏湖名句。

 

四、掌握字词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济南(jǐ)镶(xiāng) 

水藻(zǎo) 

贮蓄(zhù

)安适(shì

发髻(jì

)澄清(ché

ng)着落(zhuó

) 

看护(kān)宽敞(chǎng)

2、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响晴:

(天空)晴朗无云。

设若:

假若。

贮蓄:

存放、储藏。

空灵:

灵活而不可捉摸。

温晴:

温暖晴朗。

澄清:

清澈明亮。

秀气:

清秀。

文中形容小山的秀美小巧。

五、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感受济南冬天美景

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想象作者笔下济南冬天的一幅幅美景。

(过渡)下面,请大家借着美妙的音乐,循着课文的范读录音,驰骋你丰富的想象去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的美,想想,济南的冬天给你的总体印象如何?

你能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出来吗?

(提请学生回答)

温晴、慈善。

2、初读寻芳,欣赏冬天美景

问:

济南的冬天美吗?

美在哪儿呢?

你能用以“济南冬天美,美在……”的句式为开头说一句话或一段话吗?

比如:

济南冬天美,美在澄清的河水,它又绿又清,像一面镜子。

济南冬天美,美在那些小山,它们像小女孩,又害羞,又秀气。

济南冬天美,美在济南的天,它清亮空灵,像一块蓝水晶。

济南冬天美,美在温晴的天气,没有呼呼的风声,没有浓重惨淡的灰雾,没有毒辣辣的烈日,是响晴的宝地。

济南冬天美,美在阳光朗照下的小山温情可爱,像个小摇篮;

美在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秀美迷人,像位害羞的少女,美在城外的远山素淡雅致,像幅小水墨画。

济南冬天美,美在耀眼的雪光、娇艳的雪色、娇美的雪态,翠松白雪相映生色,蓝天白雪相映生辉,白雪黄草,相映成趣。

它娇美、秀气,情态可掬。

济南冬天美,美在小雪点染后的山色,树尖上顶着白雪,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上的白雪,好似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白雪黄草组成彩色美景,又像是给山们穿上一件花衣,山腰上的雪被阳光斜射,好像害了羞,微露粉色。

济南冬天美,美在清亮透绿的水,它冒着点儿热气,水藻更绿,与碧蓝的晴空交相辉映,像块蓝水晶,蕴蓄蓬勃生机,洋溢无限温情。

济南冬天美,美在秀美的睡态,它“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多么美妙的理想境界!

……

3、整体感知,梳理内容

(1)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

(2)课文写了济南的冬天哪些景物?

(3)作者通过描写济南冬天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讨论后明确:

(1)济南冬天的“温晴”。

(2) 

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作者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

用2、3、4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

先用拟人化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的总体感觉,然后分写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和城外远山。

第5段文字写冬天的水色,先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充满赞美之情。

紧扣冬天的山景和水色,铺展出三幅画面:

小山摇篮图、雪霁初晴图和空灵水晶图。

(3)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

六、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研读课文第1段

1、第一自然段怎样写出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

讨论并归纳:

通过三组对比来写。

⑴北平的寒————济南的暖

(北平的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

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⑵伦敦的暗————济南的明

(伦敦的冬天要是能看得见太阳,便觉得是怪事;

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⑶热带的热————济南的温

(热带地方的日光永远是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济南有温晴的天气。

写“温晴”是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的,采用“曲折行文”的对比方式。

北平、伦敦、济南是老舍生活之舟的三个主要停靠站,因此,他拥有评判对比的资格。

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根据语境是指“晴朗得刺眼”)作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地”。

画面中“寒”与“暖”、“暗”与“明”、“热”与“温”的色调烘托出济南冬天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体形象。

在结构上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铺垫。

对比:

北平(大风) 

济南(无风声)

伦敦(无日) 

济南(响晴)

热带(日毒) 

济南(温晴)

2、这里运用对比手法有什么好处呢?

通过三组对比,突出济南冬天“响晴”的特点,由“奇迹”、“怪事”、“害怕”、引出赞誉“济南真算个宝地”。

文章紧扣这一天气特点,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

3、“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改为“没有风的”行不行,为什么?

没有风声不等于没有风,只是风小而已,不猛烈,是柔和的。

如果改成“没有风”,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

由此可见作者的用词是十分准确的。

七、课堂小结

文章一开头,先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天气“温晴”的总特点,赞誉济南是个“宝地”。

然后具体描绘济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写山景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又绘水色,处处渗透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八、课后作业

1.抄写所学字词各三遍,熟记“读读,写写”中的字词音义。

2、完成课课练的1、2、3、4题

附:

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老舍

总特点:

温晴

—— 

热带(日毒)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写景文章,要学会分析写的是什么景,是怎样写景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分析才能懂得文章主旨,对自己今后写作也会有收益。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老舍先生是如何来描写济南冬天的美景的。

这节课我们要完成以下学习任务(亮出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2、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

二、品读赏析

(一)品读课文第2、3段

1.一座老城,有“温晴”的天气,还有山有水,那么,作者是怎样由天气转入到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的呢?

讨论并归纳:

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

然后鸟瞰全城,写阳光下济南的全景 

2.济南的这些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

小山把整个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写出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在济南的南面,距中心五里是著名的千佛山。

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

它东接佛懋山,西连南马鞍山、四里山,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

正是这特殊的地形特点,使得济南的冬天“暖和安适”。

3.阳光朗照下的小山有什么特点?

(可爱)

4.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l)用拟人手法: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用一“晒”、-“睡”、-“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

(2)用比喻、拟人手法: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新巧地比作“小摇篮”,写出山景的小巧秀丽,又用拟人显出感人的脉脉温情。

躺在摇篮里承受母亲体贴入微的抚爱,那当然是最暖和不过的了,何况山们还“低声地”哼着摇篮曲,秀美的睡态再现了这个“理想境界”的温暖、舒适的特点。

(3)从人们的感受和幻想:

面上含笑;

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人们的幻想,不仅描绘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动。

(阳光下的小山——暖和安适的小摇篮)

(二)品读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