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含答案选择填空判断简答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979938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3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结构设计》含答案选择填空判断简答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含答案选择填空判断简答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含答案选择填空判断简答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含答案选择填空判断简答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含答案选择填空判断简答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结构设计》含答案选择填空判断简答Word下载.docx

《《混凝土结构设计》含答案选择填空判断简答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结构设计》含答案选择填空判断简答Word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结构设计》含答案选择填空判断简答Word下载.docx

9、对结构的极限承载力进行分析时,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极限条件、机动条件和平衡条件。

当三个条件都能够满足时,结构分析得到的解就是结构的真实极限荷载。

10、对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进行分析时,满足机动条件和平衡条件的解称为上限解,上限解求得的荷载值大于真实解;

满足极限条件和平衡条件的解称为下限解,下限解求得的荷载值小于真实解。

11、在计算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次梁在其支座处的配筋时,次梁的控制截面位置应取在支座边缘处,这是因为支座边缘处次梁内力较大而截面高度较小。

12、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内力重分布有两个过程,第一过程是由于裂缝的形成与开展引起的,第二过程是由于塑性铰的形成与转动引起的。

13、按弹性理论计算连续梁、板的内力时,计算跨度一般取支座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按塑性理论计算时,计算跨度一般取净跨。

14、在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中,单向板的长跨方向应放置分布钢筋,分布钢筋的主要作用是:

承担在长向实际存在的一些弯矩、抵抗由于温度变化或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内力、将板上作用的集中荷载分布到较大面积上,使更多的受力筋参与工作、固定受力钢筋位置。

15、钢筋混凝土塑性铰与一般铰相比,其主要的不同点是:

只能单向转动且转动能力有限、能承受一定弯矩、有一定区域(或长度)。

16、塑性铰的转动限度,主要取决于钢筋种类、配筋率和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

当低或中等配筋率,即相对受压区高度值较低时,其内力重分布主要取决于钢筋的流幅,这时内力重分布是充分的。

当配筋率较高即值较大时,内力重分布取决于混凝土的压应变,其内力重分布是不充分的。

17、为使钢筋混凝土板有足够的刚度,连续单向板的厚度与跨度之比宜大于1/40

18、柱作为主梁的不动铰支座应满足梁柱线刚度比条件,当不满足这些条件时,计算简图应按框架梁计算。

19、整体单向板肋梁楼盖中,连续主、次梁按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配筋时,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支座按矩形截面计算。

20、在主梁与次梁交接处,主梁内应配置附加箍筋或吊筋。

21、雨篷除应对雨篷梁、板的承载力进行计算外,还必须进行整体抗倾覆验算。

22、现浇梁式楼梯的斜梁,不论是直线形或折线形,都简化成水平简支梁计算。

23、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计算,跨中弯矩计算公式,式中的称为泊桑比(泊松比),可取为0.2。

24、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分析时,对于周边与梁整浇的板,其跨中截面及支座截面的计算弯矩可以乘0.8的折减系数。

25、在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板的跨度一般以1.7~2.7m为宜,次梁的跨度以4~6m为宜,主梁的跨度以5~8m为宜。

26、混凝土梁、板结构按其施工方法可分为现浇整体式、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三种形式。

27、现浇整体式楼盖结构按楼板受力和支承条件的不同又分为单向板肋梁楼盖、双向板肋梁楼盖、无梁楼盖和井式楼盖等四种。

28、肋形楼盖一般由板、次梁、主梁组成,每一区格板一般四边均有梁或墙支承,形成四边支承梁。

当时按单向板设计,设计时仅考虑在短边方向的受弯,对于长向的受弯只作局部处理,这种板叫做“单向板”。

当按双向板设计,在设计中必须考虑长向和短向两向受弯的板叫做“双向板”。

29、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布置一般取决于建筑功能要求,在结构上应力求简单、整齐、经济、适用。

柱网尽量布置成长方形或正方形。

主梁有沿横向和纵向两种布置方案。

30、按弹性理论的计算是指在进行梁(板)结构的内力分析时,假定梁(板)为理想的弹性体,可按结构力学的一般方法进行计算。

31、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板、次梁、主梁均分别为支承在次梁、主梁、柱或墙上。

计算时对于板和次梁不论其支座是墙还是梁,将其支座均视为铰支座。

由此引起的误差,可在计算时所取的跨度、荷载及弯矩值中加以调整。

32、当连续梁、板各跨跨度不等,如相邻计算跨度相差不超过10%,可作为等跨计算。

这时,当计算各跨跨中截面弯矩时,应按各自的跨度计算;

当计算支座截面弯矩时,则应按相邻两跨计算跨度的平均值计算。

33、对于超过五跨的多跨连作用续梁、板,可按五跨来计算其内力。

当梁板跨度少于五跨时,仍按实际跨数计算。

34、作用在楼盖上的荷载有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

永久荷载是结构在使用期间内基本不变的荷载;

可变荷载是结构在使用或施工期间内时有时无的可变作用的荷载。

35、当楼面梁的负荷面积很大时,活荷载全部满载的概率比较小,适当降低楼面均布活荷载更能符合实际。

因此设计楼面梁时,应按《荷载规范》对楼面活荷载值乘以折减系数后取用。

36、求某跨跨中截面最大正弯矩时,活荷载应在本跨内布置,然后隔跨布置。

37、求某跨跨中截面最小正弯矩(或最大负弯矩)时,本跨不布置活载,而在相邻两跨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

38、求某一支座截面最大负弯矩时,活荷载应该在该支座左右两跨布置,然后隔跨布置。

39、内力包络图中,某截面的内力值就是该截面在任意活荷载布置下可能出现的最大内力值。

根据弯矩包络图,可以检验受力纵筋抵抗弯矩的能力并确定纵筋的截断或弯起的位置和数量。

40、为了考虑支座抵抗转动的影响,一般采用增大恒载和相应减小活荷载的办法来处理,即以折算荷载来代替实际计算荷载。

当板或梁支承在砖墙上时,则荷载不得进行折算。

主梁按连续梁计算时,一般柱的刚度较小,柱对梁的约束作用小,故对主梁荷载不进行折减。

41、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超静定钢筋混凝土结构,不仅可以消除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和截面按极限状态设计二者之间的矛盾,而且可以合理地估计构件的承载力。

同时又能符合结构工作的实际情况,节约材料,获得一定的技术经济效果。

42、关于连续板、梁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的计算方法很多,目前工程结构设计中应用较多的是弯矩调幅法。

即调整(一般降低)按弹性理论计算得到的某些截面的最大弯矩值。

43、控制弯矩调幅值,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按弹性理论计算所得弯矩值的25%。

44、为了保证塑性铰有足够的转动能力,《规范》规定:

相对受压区高度0.35。

愈大,截面塑性铰转动能力或极限塑性转角就越小。

45、为了满足平衡条件,调整后每个跨度两端支座弯矩绝对值的平均值与调整后跨中弯矩之和,应不小于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即。

46、板一般均能满足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时可不进行受剪验算。

47、连续板中受力钢筋的配置,可采用分离式或弯起式两种方式。

48、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板的构造钢筋有分布钢筋、嵌入墙内的板其板面附加钢筋、垂直于主梁的板面附加钢筋。

二、选择题(共54题)

1.在计算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连续次梁内力时,为考虑主梁对次梁的转动约束,用折算荷载代替实际计算荷载,其做法是(B)

A.减小恒载,减小活载B.增大恒载,减小活载

C.减小恒载,增大活载D.增大恒载,增大活载

2.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主次梁相交处,在主梁中设置附加横向钢筋的目的是(D)

A.承担剪力

B.防止主梁发生受弯破坏

C.防止主梁产生过大的挠度

D.防止主梁由于斜裂缝引起的局部破坏

3.在计算框架梁截面惯性矩I时应考虑到楼板的影响,假定I0为矩形截面梁的截面惯性矩,则对现浇楼盖中框架梁截面惯性矩I应取( A )

A.I=2I0   B.I=1.5I0   C.I=1.2I0   D.I=1.0I0

4.板内分布钢筋不仅可使主筋定位,分担局部荷载,还可( B )

A.承担负弯矩      B.承受收缩和温度应力

C.减少裂缝宽度     D.增加主筋与砼的粘结

5.五跨等跨连续梁,现求第三跨跨中最大弯矩,活荷载应布置在哪几跨?

( D )

A.1,2,3   B.1,2,4   C.2,4,5   D.1,3,5

6.五跨等跨连续梁,现求最左端支座最大剪力,活荷载应布置在哪几跨?

A.1,2,4   B.2,3,4   C.1,2,3   D.1,3,5

7、按单向板进行设计( A )。

A.600mmX3300mm的预制空心楼板;

B.长短边之比小于2的四边回定板;

C.长短边之比等于1.5,两短边嵌固,两长边简支;

D.长短边相等的四边简支板。

8、对于两跨连续梁,( D )。

A.活荷载两跨满布时,各跨跨中正弯矩最大;

B.活荷载两跨满布时,各跨跨中负弯矩最大;

C.活荷载单跨布置时,中间支座处负弯矩最大;

D.活荷载单跨布置时,另一跨跨中负弯矩最大。

9、多跨连续梁(板)按弹性理论计算,为求得某跨跨中最大负弯矩,活荷载应布置在( D )。

A.该跨,然后隔跨布置;

B.该跨及相邻跨;

C.所有跨;

D.该跨左右相邻各跨,然后隔跨布置。

10、超静定结构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时,必须满足( D )。

A.变形连续条件;

B.静力平衡条件;

C.采用热处理钢筋的限制;

D.拉区混凝土的应力小于等于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

11、条件相同的四边支承双向板,采用上限解法求得的极限荷载一般要比采用下限解法求得的极限荷载( A )。

A.大;

B.小;

C.相等;

D.无法比较。

12、在确定梁的纵筋弯起奌时,要求抵抗弯矩图不得切入设计弯矩图以内,即应包在设计弯矩图的外面,这是为了保证梁的( A )。

A.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B.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C.受拉钢筋的锚固;

D.箍筋的强度被充分利用。

13、在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分析中,正确的叙述是( B )。

A.若同时满足极限条件、变形连续条件和平衡条件的解答才是结构的真实极限荷载;

B.若仅满足极限条件和平衡条件的解答则是结构极限荷载的下限解;

C.若仅满足变形连续条件和平衡条件的解答则是结构极限荷载的上限解;

D.若仅满足极限条件和机动条件的解答则是结构极限荷载的上限解。

14、按弯矩调幅法进行连续梁、板截面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应遵循下述规定( A )。

A.受力钢筋宜采用I、II级或III级热轧钢筋;

B.截面的弯矩调幅系数<

>

宜超过0.25;

C.弯矩洞整后的截面受压区相对计算高度<

一般应超过0.35,但不应超过<

D.按弯矩调幅法计算的连续紧、板,可适当放宽裂缝宽度的要求。

15、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中间支座处,当配置好足够的箍筋后,若配置的弯起钢筋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增设(B)来抵抗剪力。

A.纵筋B.鸭筋

C.浮筋D.架立钢筋.

16、承受均布荷载的钢筋混凝土五跨连续梁(等跨),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塑性内力重分布的结果,而使(B)

A.跨中弯矩减少,支座弯矩增加B.跨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