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模块测试题及答案二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97907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46.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模块测试题及答案二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模块测试题及答案二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模块测试题及答案二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模块测试题及答案二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模块测试题及答案二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模块测试题及答案二Word文档格式.doc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模块测试题及答案二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模块测试题及答案二Word文档格式.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模块测试题及答案二Word文档格式.doc

②“无限制的潜艇战”给美国造成重大损失

③美国爱好和平

④谋取战后霸权

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

5.一战后,从原奥匈帝国获得领土的新成立国家是()

A.波兰B.罗马尼亚C.捷克斯洛伐克D.保加利亚

6.在华盛顿会议上,对中国问题的处理措施是()

A.中日签署《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

B.日本放弃“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

C.与会九国签订《九国公约》

D.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局面

7.华盛顿会议后,美国朝野上下一片欢腾,美国领导人喜形于色。

这是因为()

①美国以体面的形式埋葬了英日同盟

②美国海军取得与英国并驾齐驱的地位

③美国获得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大量殖民地

④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抑制了日本势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英美两国在巴黎和会上支持日本享有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而在华盛顿会议上却转而支持中国的要求,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中国人民的斗争直接打击了英美在华的统治

B.为了遏制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势力

C.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渐提高

D.日本已没有再被继续利用的价值

9.1936年埃塞俄比亚呼吁国际联盟贷款给埃塞俄比亚购买武器,但国联以23票反对,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一国投赞成票。

这件事情说明

①德、日在国联中起重要作用

②反映了英法的绥靖意图

③表明国际形势对意大利有利

④反映了国联的虚伪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带来了普遍严重的政治危机,西方世界出现社会大动荡,其中改变历史进程最大的事件是

A.法西斯主义思潮泛滥

B.社会主义运动兴起

C.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D.反法西斯斗争兴起

11.右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查阅的一张报纸。

据这份报纸

判断,他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

A.胡佛宣誓就任美国总统

B.奥斯卡奖的历史回顾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D.“北京人”头盖骨追踪

12.1936年11月,德日两国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后意大利加入,结成三国轴心。

它们打着反共产国际旗号的原因有

①不愿过早刺激西方大国

②苏联和共产国际是它们侵略的巨大障碍

③与英法美的矛盾激化

④加强三国之间的友好合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有学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在于重新分配欧洲的权力,而1939-1945年的大战却是意识形态之战”。

这里的“意识形态之战”指

A.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B.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

C.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D.独裁与民主

14.在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天早晨,在例会开始前,丘吉尔说:

“今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

”罗斯福说:

“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

斯大林元帅,您梦见了什么?

”斯大林说:

“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

”下列事件中,与上述意图无关的是

A.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B.雅尔塔会议上苏联答应对日作战

C.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15.把历史的镜头回放到1943年,假若你作为一名中国外交官,和蒋介石、宋美龄等人一起代表中国出席开罗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你应该会看到

A.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

B.斯大林率领苏联代表团参加会议

C.签署了要求日本归还中国领土的文件

D.杜鲁门总统代表美国签字

16.这是两幅摄制于二战期间的经典照片,分别记录了激战后的美国与苏联士兵将国旗插上制高点的历史瞬间。

两国士兵这种行动展露的主要情怀是()

1944年硫磺岛升起美国星条旗1945年苏军攻克德帝国议会大厦

A.英雄主义B.爱国主义C.社会主义D.民族主义

17.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最早出现转折的太平洋战场,联合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国家有

①②③④⑤

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8.斯大林曾说:

“二战只有一个胜利者,那就是‘魔鬼’”。

这句话的含义是

A.非正义的一方将会赢得战争的胜利

B.战争对任何一方来说,都是一场浩劫

C.正义的一方必将赢得战争的胜利

D.只有美国成为战争真正的胜利者

19.朝鲜战争从内战扩大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的关键因素是 A.操纵安理会通过了指责朝鲜的决议

B.宣布武装援助韩国

C.出动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

D.组成“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

20.海湾战争期间,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

其行动的先后顺序是

A.“沙漠风暴”—“沙漠盾牌”—“沙漠军刀”

B.“沙漠盾牌”—“沙漠风暴”—“沙漠军刀”

C.“沙漠盾牌”—“沙漠军刀”—“沙漠风暴”

D.“沙漠风暴”—“沙漠军刀”—“沙漠盾牌”

21.国际联盟的总部设在日内瓦,联合国的总部设在纽约,这些事实表明

①苏联的国际地位上升②世界的中心从欧洲向其他地区转移

③欧洲国家的综合实力下降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有

①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

②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重要力量

③是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积极倡导者

④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C.②③④ D.①③④

23.火能温暖人也能烧伤人。

现代武器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杀伤力促使有良知的科学家进行反思,《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就是其中的重要成果。

这份宣言敦促各国政府承诺

A.永远不再发动战争B.永远不再进行核试验

C.不把他们的科学成就用以战争目的D.建立“国际战犯审判法庭”

24.某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和平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下面是学生所举的例子,不对的是

A.欧盟的成立及其经济发展促进了欧盟各国的和平共处

B.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都是在和平时期完成的

C.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D.中东地区经济落后,导致战争冲突不断

25.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

冷战时期的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

中演变。

这种变化

A.表明国际政治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建立起来

B.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了西方支持

C.国际恐怖主义受到了很大的遏制

D.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

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26题14分,27题13分,28题13分,29题10分,共50分)

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和约》包括一项条款,这项条款明确指出这场战争是“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

这一“战争罪行”的条款不仅仅具有学术价值,因为它还被协约国用来向它们证明战败的同盟国提出支付赔款的要求是有道理的。

结果,它引起了一场激烈、持久的争论;

这场争论不仅导致了数以千计的文章和著作发表,还导致了一批批、总计达6万多份文件的出版;

所有这些都促成双方继续争论谁应对战争负责。

——阿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战争是人类不断反思的问题。

英国画家尼维森以一战为题材的作品《光荣之路》,阴暗的背景下画面上是尸体、漂落的帽子……

阅后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运用所学知识,从战争爆发的背景的角度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说法是否得当,并请指出当初某些人宣扬这一说法学术以外的目的。

(8分)

(2)作品取名《光荣之路》有何寓意?

一战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怎样的精神创伤?

(6分)

27.(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图这幅漫画刊登在1921年德国一家杂志上,一只五头怪兽将踩在脚下的猎物的内脏吞食殆尽。

材料二“三头怪兽”漫画

材料三

(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仆从者使用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请回答:

(1)依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漫画中五头怪兽和猎物分别指什么?

这幅漫画表达了德国人怎样的情绪?

(3分)

(2)材料二中的漫画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内在联系?

(2分)

(3)材料三对消除“三头怪兽”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起到了什么作用?

(4分)

28.(13分)2008—2009的岁末年初,中东地区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巴以冲突不断激化。

加沙局面进一步恶化,巴以冲突开始升级、转化。

“第六次中东战争”的威胁成为国际关系面临的敏感话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犹太人兴起了“犹太复国运动”,要在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家,得到英美大力支持。

英国对该地区采取“分而治之”政策。

一方面允许阿拉伯人单独建国,另一方面又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复国。

1917年11月,英国外交大臣贝福尔发出“贝福尔宣言”,声称英国政府“赞成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