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973458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8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某县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项目

1.1.2项目建设单位:

1.1.3建设性质:

建设用地增减挂

1.1.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为进一步严格保护耕地,促进农村居民点合理布局,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盘活利用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缓解全区城镇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正确处理城镇化与耕地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2005〕207号)和《关于印发<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

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38号)及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赣国土资发〔2007〕5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1.2项目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试点工作(以下简称“增减挂”),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土地整理工作。

1.2.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考虑经济快速增长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系,立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合理配置村镇土地资源,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1.2.2基本原则

(1)以规划统筹试点工作,引导城乡用地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推进土地节约利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2)以挂钩周转指标安排项目区新建拆旧规模,调控实施进度,考核计划目标;

(3)以项目实施为核心,实行行政辖区和项目建新拆旧双层审批,考核和管理,确保项目区实施后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建设用地总量不突破原有规模;

(4)因地制宜,统筹安排,零拆整建,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5)尊重群众意愿,维护集体和农户的土地合法权益;

(6)以城带乡,以工促农,通过挂钩试点工作,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验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1.3项目范围

某县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项目分布在某县历市镇、岭北镇镇内。

岭北镇位于江西省赣州市某县城北面,2001年7月由原龙头乡、迳脑乡、月子镇撤并而成。

东接安远,西邻龙南,北靠信丰。

镇政府距离县城15公里,通往惠州、广州、深圳的小定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信息畅通。

全镇辖有土地面积332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全镇人口2.5万人,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众多,稀土、膨润土、钛铁矿等矿产资源丰富。

岭北镇是某县商品粮、果业、茶叶、毛竹、生猪生产和稀土生产的重点基地。

历市镇位于某县中部,系城关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镇,全镇土地面积271平方公里,人口7.28万,占全县人口36.5%(其中非农业人口3.1万),是全县最大的镇。

辖31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党支部40党员1100人。

历市镇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赣粤高速公路、京九铁路及南来北往的汽车线路为历市镇提供了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

项目区共涉及8个行政村,包括长隆村、含水村、南丰村、扬眉村、天堂村、枧下村、下庄村、福田村、

1.4项目规模

1)拆旧区总面积为1025.0亩,只涉及到岭北镇城镇。

拆旧区情况如下:

岭北镇。

岭北镇位于某县城北面,交通便利,信息畅通。

拆旧区内共有11个拆旧点,面积1025.0亩,其中居民点用地14.81亩,废弃稀土矿用地1010.19亩。

2)建新区总面积1025.0亩,分布在岭北镇和历市镇,其中岭北镇有9个建新点,面积为100亩。

历市镇镇建新区内共有4个建新点,选择在下庄村和福田村,面积为925.0亩。

项目拟投资5336.22万元,其中征地费为2987.47万元,工程施工费为1783.74万元,拆迁补偿费为355万元,其他费用238万元。

具体工程情况详见工程量统计表。

1.5项目建设工期

该项工程从立项到竣工计划时间为16个月。

2010年3—4月,争取市、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立项,做好项目可行性预评估工作;

2010年4—5月,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项目提前实施融资贷款的依据;

2010年6—9月,完成项目设计、资金筹措(自筹和贷款工作),招投标等工作,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010年10—12月,实现项目的通电、通路、施工队伍进场,

搭建临时工棚;

2010年12月—2011年3月,完成造地、水利、田间道路工程;

2011年3月—2011年5月,植树造林及扫尾工作;

2011年12月—2011年5月,完成新建区的建设;

2011年5月—2011年6月,完成竣工验收工作。

1.6项目预期目标

(1)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缓解了用地供需矛盾,通过增加的耕地面积,缓解耕地占补平衡压力。

(2)可以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经营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促进上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通过综合整理复垦拆旧区用地面积1025亩,可新增高质量耕地953.58亩,区域农业年增加经济效益200多万元。

政府通过土地市场招拍挂,可以收取土地收益1.5亿。

(4)实施规划完成后,在增加税收、解决农民就业方面有很多促进作用。

同时项目实施将可节余耕地433.49亩。

(5)增加项目区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006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土资源部决定在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试点工作,并出台了《关于在全国部分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开展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工作的通知》。

2009年,江西省国上资源厅下发了《江西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实施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我县多次召开了包括财政、国土、建设、发改委、审计、规划和物价等部门的现场宣传动员大会,通过摸底调查,结合本县的实际情况,选择定岭北镇项目区,和历市镇项目区等2个项目区作为某县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项目区。

为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制订本实施规划。

规划以耕地保有量不减少,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加为原则,合理调整城乡建设布局,促进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是某县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

某县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的繁荣,迫切需要大量的建设用地。

但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和安居区建设用地指标严重不足,制约了某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为此为了增加建设用地,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增加建设用地指标成为某县委、县政府以及县有关部门和企业的推进某县发展的主要任务,实施该项目就是近期某县有关部门的主要任务;

2.2.2是新农村建设和项目区群众的迫切愿望。

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有效的耕地面积、提高群众收入和集约化经营水平,而且是探索新农村建设、结合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有效途径,因而实施该项目是名副其实的“富民工程、民心工程”,会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2.2.2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社会效益显著

(3)能够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2、经济效益显著

(1)直接经济效益:

通过综合整理复垦拆旧区用地面积1025亩,可新增高质量耕地953.58亩,区域农业年增加经济效益200多万元。

(2)间接经济效益:

实施规划完成后,在增加税收、解决农民就业方面有很多促进作用。

同时项目实施节余耕地433.49亩,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3、生态效益显著

本挂钩项目是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把田、水、路、林、村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土地综合整治。

项目规划的实施,进一步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改善土壤肥力,涵养水土,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第三章报告编制依据

2.1国家法律法规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实施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赣国土资(2009)7号];

(5)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方案实施的通知》[赣国土资(2009)105号];

(6)《关于做好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2003]287号)。

2.2行业技术标准

(1)《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程规程(试行)》;

(2)《土地整理规划编制规程》;

(3)《土地整理工程设计规范》;

(4)《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与实务》;

(5)《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6)《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

(7)《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8)《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

2.3实地调查资料

1.文字资料

(1)《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某县人民政府;

(2)《某县基本农田保护规划(1997-2010)》,某县国土资源局;

(3)《某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某县国土资源局;

(4)《某县农田水利规划报告(1991-2001)》,某县水利局;

(5)《某县土壤志》,某县土壤普查办公室;

(6)《某县统计年鉴(2004—2006)》,某县统计局;

(7)《某县县志》,某县县志编篡委员会;

(8)《某县水利志》;

(9)《某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10)《某县气候资源评价》;

(11)《某县综合农业区划报告》;

(12)其它有关技术规范。

2.4编制过程

2.4.1准备工作阶段

(1)收集资料

某县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某县岭北镇、历市镇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试点项目实施工作,赣州市国土资源局明确批示,某县要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和江西省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认真组织实施规划,并加强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管理,确保各项工程进度与质量,及时建立周转指标管理台帐和项目区档案。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在明确项目建设的意向,制定出项目可行性研究范围后,由技术人员以客观实际为基础,收集各种基础资料(包括区域基础资料、项目区基础资料),并查阅各种统计资料和技术档案资料,详细、全面、客观、准确地对项目区进行可行性研究。

(2)实地调查

分三次进行实地踏勘,摸清项目区的基本情况,对项目区资源条件、项目所在区位地形、基础设施条件、权属现状等进行调查。

2.4.2项目总体规划

在收集各种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情况,按照项目可行性研究所涉及的内容,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与计算。

2.4.3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

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和编制要求,结合项目特点进行布置,认真撰写报告和编制估算。

并征求某县国土资源局各方面的专家意见后反复修改完善。

2.4.4征求意见与提交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