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美学与美育.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49734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7.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讲:美学与美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第一讲:美学与美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第一讲:美学与美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第一讲:美学与美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第一讲:美学与美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讲:美学与美育.ppt

《第一讲:美学与美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讲:美学与美育.ppt(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讲:美学与美育.ppt

2,我爱你们,我的学生献给亲爱的同学们,也许你是一朵芬芳吐艳的鲜花,也许你是一支才露尖角的奇葩,也许你是一株顽强的弱苗,也许你是一匹难驯的野马,也许你平凡如水,也许你朴素无华。

不管你现在是什么,将来会怎样,你们都是我的学生。

我深深地爱着你们,如同爱我的孩子。

当你们取得成绩与进步时,我欣喜万分;当你们主动找我帮助时,我倍感亲切;当你们犯下错误时,我寝食不安;当你们生活窘迫时,我恨自己不是富翁。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你们爱得深沉。

为什么我的脸上常带着微笑,那是我为你们的成长而高兴。

怕你们不懂呵护生命,我一遍一遍地叮嘱你们要当心;怕你们在大学里虚度光阴,我不厌其烦地提醒你们要珍惜;怕你们投机取巧,我在考场上监考时从不放松;怕你们年纪轻轻,涉世不深,我常常把自己的人生体会传授给你们。

我爱你们,我的学生。

同样你们也深深地爱着我,给予了我许多爱戴与敬重。

这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心与心的相遇,这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爱与爱的交融。

我深深地爱着你们,我的同学们!

写于被学生评为“敬爱的老师”之后2004年9月28日,主讲教师简介,章汝先教授女1954年出生福建龙岩人1982年厦门大学研究生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198287年在福建华侨大学任教198790年在福建医学院任教19902007年在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文法学院任教2007、9在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任教兼任海南省政协常委兼提案委副主任九三学社海南省委副主委海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全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2001年被评为海南省优秀教师2004年被学生评为“我敬爱的老师”2005年获海南省师德事迹报告会特等奖2006年被评为校级“教学名师”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级精品课程公共关系学负责人省级特色专业公共关系负责人,美学课教学感言,面对浩瀚无垠的美和美学的大海,我常常是望洋生叹。

然而爱美的天性让我在美与美学的海洋里流连忘返,传播美的欲望让我在1991年斗胆地开设起美学课。

一转眼已经在大学里上了近20年的美学课。

近20年的教学体会多多,我只想说两句话:

1、美学课是我从事高教生涯近30年上过的十几门课中最喜欢上的一门课。

2、美学课不仅塑造了学生,而且也塑造了我。

然而,面对美和美学的海洋,我只是一个在沙滩上走来走去,偶尔拾起几颗美丽贝壳的小孩。

课程体系结构,第一讲:

美学与美育第二讲:

美的本质第三讲:

美感论第四讲:

自然美第五讲:

社会美(人的美)第六讲:

日常生活美第七讲:

艺术美第八讲:

美的表现形态第九讲:

审美论第十讲:

阳光心态美,第一讲,美学与美育,提问,1、什么是美?

美是什么?

2、什么是“美”与什么是“美的”有何不同?

3、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哪些美?

第一讲:

纲要,一、导论二、美育,一、美学导论,1、为什么要学习美学课?

2、美学的产生与发展3、美学的研究对象,1、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美学?

美是任何人都能体验到的一种精神活动、情感活动、心理活动。

每个人都会有美的感受、美的体验、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每个人心中都有美,如果人生没有了美,生活也就失去了意义,失去了精彩,失去了光泽。

美学课的性质:

是一门美学理论入门课;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

学习美学课的意义:

通过学习,可以让我们从理论层面上认识美,在社会实践中更好地感受美,提高美的鉴赏力,提升审美水平与情趣,从而使我们以更加理智和虔诚的心态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美学课的教学目的,促进学生善于发现美;懂得欣赏美;勇于创造美。

“自从学了美学课后,有了美的理论做指导,带着开启美屋的钥匙,我真正走上寻美的正道了。

在我的眼中,世界处处充满了美。

不管在哪里,我随手一捞就可捞到满满的一大把美。

”学生“即使倒茶我也要倒得最美”。

毕业生“美学课不仅塑造了学生,同时也塑造了我”章汝先,美丽人生我们不懈的追求,生活中不能没有美,我们都是爱美的朋友。

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美把我们凝聚在一起。

美抒发我们的情感,美陶冶我们的心灵,美铸造我们的精神,美伴随我们的一生。

在美的海洋里,我们尽情采撷;在美的世界里,我们留连忘返。

我们与美结下不解之缘。

我们不懈追求美丽人生。

思考讨论题,何谓美丽人生?

1、当大官、赚大钱的人生就是美丽人生吗?

2、出人头地、功成名就的人生就是美丽人生吗?

3、轰轰烈烈的人生就是美丽人生吗?

4、打工者、清洁工的人生就不是美丽人生吗?

2010年香港大学授予82岁的楼管“三嫂”荣誉院士,“三嫂”履历平平无奇,只会写5个字,港大却在颁奖词中赞她“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是“大学宿舍灵魂”。

大学精神的核心是以育人为第一要旨,“三嫂精神”的核心是敬业奉献、务实爱生的社会关怀精神,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精神。

在现实社会价值多元的今天,褒奖“三嫂精神”,尤为必要。

“三嫂院士”使大家深深明白,无论什么样的人都有自己的价值。

而教育要做的,就是给普通人的价值以尊重,而不是教人“高人一等”。

一个人只有真正理解各层面的人,才更能体会人性之美、世情之美。

社会急需这样的人:

有做一个普通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不是天生的人上人。

以这种自然的“低姿态”,才能使我们从普通人的生命里,发掘生命的本真。

“三嫂”的人生就是成功人生、美丽人生,中国最早的美学思想西方最早的美学思想西方美学理论的创立现代美学理论的发展,2、美学的产生与发展(简介),中国最早的美学思想,代表性人物:

孔子、孟子、庄子等。

孔子提出君子“尽善尽美”的审美标准: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这个标准历来成为中国人效仿的楷模。

孟子提出的大丈夫标准: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个标准是中华民族,特别是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人格理想。

代表性著作:

先秦典籍乐记或乐论,是中国最早的美学著作,主要论述音乐之美及音乐对人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

魏晋南北朝中国已经出现了大批的诗论、画论和书论等文艺著作,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美学思想。

但中国古近代没有建立起独立的美学理论。

西方最早的美学思想,最早的美学思想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

代表性人物有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他们都对西方美学理论的创立发展作出很大贡献。

毕达哥拉斯提出“美是和谐与比例”的观点;提出“黄金分割律”,对后世影响很大,即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3:

2的为最美;提出“宇宙是数的和谐”的科学美学思想,激励着世世代代科学家去揭示宇宙中数的和谐关系。

柏拉图提出了“美”与“美的”两个概念的区别:

“美”属于本体论认识,什么是美?

回答是美的本质问题。

“美的”属于对具体事物的认识,什么是美的?

回答是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哪些是美的,哪些不美。

西方美学理论的创立,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1750年出版美学,标志着西方美学理论的诞生。

他提出人类心理活动可分为:

知逻辑学情美学意伦理学,19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出版判断力批判提出“审美判断力”。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出版三卷本美学巨著。

前苏联小说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

“美是生活”。

认为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生活的,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现代美学理论的发展,美学分支学科:

实验美学、分析美学、艺术美学、审美心理学等。

美学学派:

移情学派、符号美学、阐释学美学、现象学美学、实用主义美学、接受美学等。

部门美学学科:

科学美学、技术美学、生态美学、环境美学、旅游美学、商品美学等。

艺术美学学科:

影视美学、戏剧美学、舞蹈美学、建筑美学、园林美学等。

3、美学研究对象(4种观点),美学研究对象是艺术,即艺术哲学。

美学是研究美和美感的学问。

美学研究有三大块:

艺术、美(美感)、审美。

美学研究对象有六个部分:

美的本质;美的形态;美感;审美关系;艺术美;美育。

二、美育,1、美育的提出2、中国古代美育思想3、中国近代美育思想4、美育的任务与功能,德国戏剧作家兼诗人席勒第一个提出了“美育”的概念。

1795年席勒在他的美学专著美育书简中首次明确系统地阐述了有关美、美育的性质、特征、作用等理论。

一、美育的提出,该书被公认为第一部“审美教育宣言书”。

二、中国古代美育思想,早在商周时期,中国先人就注意到了美育在培养人方面的重要性,就有了指向心性修养的“礼乐”活动。

“礼乐”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礼”是指礼节规矩道德伦理教育活动;“乐”是指具有审美性质的艺术教育活动。

中国历史上的士大夫及富家子弟都要学习“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因此中国古近代许多名人既是政治家,也是书法家、文学家、军事家等,都会吟诗作画。

中国传统美育思想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孔子,其美育思想以“诗教”,“乐教”为主,他主张: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朗读弟子规,全国为什么兴起学习弟子规热?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美称。

礼仪是是中华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重礼、守礼,行礼,讲礼,尊礼历史上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与基本表征。

传统经典礼仪教科书弟子规,弟子规简介,弟子规原名训蒙文。

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内容,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

全文1080字,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该恪守的礼仪与规范。

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

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内容浅显易懂,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孝家风的最佳读物。

让我们大家一起,齐声朗读弟子规身体力行弟子规,三、中国近代美育思想,梁启超提出“美育是情感教育”的思想,认为“情感教育最大利器就是艺术”。

三、中国近代美育思想,王国维主张:

“纯艺术教育”的美育思想,认为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造就“身体之能力”与“精神之能力”相统一的“完全之人物”。

三、中国近代美育思想,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美育思想,认为培养健全的人格要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的途径才能实现。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四、美育的任务与功能,1.美育的的三大任务:

培养审美感受力发现美培养审美鉴赏力欣赏美培养审美创造力创造美,美学课带学生游览植物园,庄严宣誓保护自然,在大自然中我们多开心,张旭的狂草,力与美的结合,美学课学生参观“江南城”,学生朗诵李白的诗将进酒,2、美育的四个功能:

陶冶性情:

让人怡情惬意,生活富有情趣。

开启智力:

培养人的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

以美储善:

从美育入手,达到至善之目的。

以美塑形:

塑造美丽形象,创造美好生活。

海大公关专业学生在朗诵弟子规,“削铅笔也要削出成就感”即把铅笔削到最美。

(何东平)“倒茶我也要倒得最美”。

一位毕业生让我们以认真的态度做事,在细小事情上追求至美。

“即使擦黑板也要擦到最美”,学生学习美学课收获,学了美学以后,我也学会了去感受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美,生活也变得更有意义了。

原来总觉得社会很黑暗,坏人太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很虚伪,真善美的东西太少,所以总觉得活得很没有安全感、很悲哀。

其实,用一颗美丽的心去看世界,世界也会变得美丽了,就会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是美。

同学见面的一声问候是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是美;雨后的清新空气也是美;欢快跑着的小狗、游着的鱼儿是美的;那一池碧波荡漾的水也是美的;打扫卫生的阿姨是美的;烙煎饼的阿叔是美的;辛勤工作的公共汽车司机也是美的带着美的眼光去欣赏周围的事物,会发现一切都是美的,自己的心情也跟着愉快起来,时间长了,自然就会形成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美学课真是改变了我很多。

摘自学生学习报告,学生学习美学课收获,章教授不仅从理论中教会了我这么多,而且还从她的举止行为中影响着我。

我喜欢她那种超越了凡俗的气质,她迷人的微笑,慈母般的声音与得体大方的衣着品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