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及单元备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970918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及单元备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及单元备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及单元备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及单元备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及单元备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及单元备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及单元备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及单元备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及单元备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

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

通过学习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

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

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四、教学难点:

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的试商方法,及商的定位。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法则。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五、课时安排:

全册教学时间约为59课时。

具体分配如下:

一、位置与方向(5课时)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3课时)

    1、口算除法                       3课时

    2、笔算除法                       9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三、统计(4课时)

    1、简单的数据分析                    2课时

    2、平均数                        2课时

四、年、月、日(5课时)

    制作年历                        1课时

五、两位数乘两位数(8课时)

    1、口算乘法                       3课时

    2、笔算乘法                       4课时

六、面积(7课时)

七、小数的认识(15课时)

八、解决问题(4课时)

设计校园                        1课时

九、数学广角(2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西、南、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1、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编排。

儿童只有在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这几个基本空间方位之后,才能够掌握按水平方向分出的东、西、南、北等方位概念。

有研究证明三、四年级学生掌握水平方向依赖于他们在地地图上区分基本空间方向的能力。

所以,教材把有关东、西、南、北等方位知识安排在本册,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设计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掌握本单元内容。

儿童学生辨认地图上的东西南北方位和他们掌握空间方位知觉是有联系的。

最初,应当根据儿童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东西南北方位的技能,然后,再把这些方位和地图方位联系起来,例如说同,上面是北方、右面是东方等等。

因此,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辨认东、南、西、北等方位的技能,然后,再让学生学习辨认地图上的东西、南、西、北等方向。

2、提供丰富的生活和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教材创设了许多既符合这一阶段儿童认知特点又便于操作的活动情境,使学生一方面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另一方面又体会到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例如教材中设计了让学生到操场上学习辨认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活动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在观察、描述和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方位的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课时安排:

本单元教学时间约为5课时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想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

口算除法、笔算除法。

本单元的编排特点:

1、遵循学生学习除法计算的认知规律安排教学内容。

按照“先口算――再估算――再笔算”的顺序进行编排。

这是因为:

(1)口算是最常用、最方便的计算方法,它是诸多运算方式中的一种最基本的运算。

因此,先学习口算就成为十分自然的顺序了。

(2)估算和笔算的过程,是多次应用口算的过程。

因此,把估算和笔算放在口算之后学习,是顺理成章的,它体现了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思维规律。

本单元分两个小节:

先学习口算除法(含估算),再学习笔算除法(也含估算)。

这样按排,和上学期“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结构是一致的,体现了本教材上在逻辑结构上的一种对称美,易于广大师生横向上把握乘除法之间的联系,以及学习方法上的千移。

2、凸显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本单元的例题和习题,真实、自然地体现了除法产生于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之中。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使学生认识到除法计算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

3、加强估算,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本单元从例题到习题都十分注重估算意识的培养。

(1)在口算和笔算的编排中,融入估算。

(2)加大练习的分量,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4、逻辑地呈现知识要点,精心构建认知结构。

本单元的知识点较多,教材逻辑地设计了一个个拾级而上的台阶,使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主动获取所学知识。

5、体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

本单元分设的多维度的问题情境,除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外,还体现了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

如第28页例3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展开情节,以“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为素材,教学“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0”这样既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又感受数学与文化的密切联系。

又如:

教材第15页的“你知道吗”,用不多的字数介绍了“除号”的产生。

它让学生明白了任何一个数学符号都是随着生产、生活、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它能帮助学生形成符号化的思想,同时认识到今天的数学是无数先人用数学智慧创造出来的。

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

使学生会口算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

1、口算除法                           3课时

2、笔算除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