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96962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化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化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化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化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化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二、实习内容简述

  xx月xx日,我们来到化院材料科学研究所,展开了约两个小时的“认识实习”课程,王老师是我们此次课程的主讲人。

xx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成立于xx年,前身是国内第一所abs中试车间。

主要研究方向是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新材料的开发研究;

固态变相理论和实验研究;

金属和陶瓷功能材料研究;

高tc超导材料及超微粉末、非晶等新材料制备技术等。

  王老师向我们介绍了金工的三大工种:

机床工、钳工和电焊工。

其中对机床工、常用机床及钳工做了详细的解析,并亲自向我们演示了车床的车削过程和钳工用锯的方法。

我将实习笔记结合网上查找的相关资料:

  1.机床工。

  机床工常用机床有车床、铣床、刨床、磨床、钻床等。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车床。

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主要用于加工轴、盘、套和其他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是机械制造和修配工厂中使用最广的一类机床。

主要组成部件有:

主轴箱、交换齿轮箱、进给箱、溜板箱、刀架、尾架、光杠、丝杠、床身、床脚和冷却装置。

王老师给我们演示了车床的车削过程,并展示了部分常用车刀。

  车床中的一个重要工具是车刀。

车刀是用于车削加工的、具有一个切削部分的刀具。

车刀的工作部分就是产生和处理切屑的部分,包括刀刃、使切屑断碎或卷拢的结构、排屑或容储切屑的空间、切削液的通道等结构要素。

车刀前面的型式多样,主要根据工件材料和刀具材料的性质而定。

最简单的是平面型,正前角的平面型适用于高速钢车刀和精加工用的硬质合金车刀,负前角的平面型适用于加工高强度钢和粗切铸钢件的硬质合金车刀。

车刀按用途可分为外圆、台肩、端面、切槽、切断、螺纹和成形车刀等,可用于车螺纹、外沿、平面、退刀槽、内圆等。

  接下来王老师给我们介绍了铣床(xx型)。

铣床是用铣刀对工件进行铣削加工的机床。

在铣床上可以加工平面(水平面、垂直面)、沟槽(键槽、t形槽、燕尾槽等)、分齿零件(齿轮、花键轴、链轮乖、螺旋形表面(螺纹、螺旋槽)及各种曲面,还能加工比较复杂的型面,效率较刨床高,在机械制造和修理部门得到广泛应用。

铣床在工作时,工件装在工作台上或分度头等附件上,铣刀旋转为主运动,辅以工作台或铣头的进给运动,工件即可获得所需的加工表面。

  接着我们参观的是xx型的牛头刨床。

刨床是用刨刀对工件的平面、沟槽或成形表面进行刨削的直线运动机床。

使用刨床加工,刀具较简单,技术含量较低,但生产率较低(加工长而窄的平面除外),因而主要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及机修车间,在大批量生产中往往被铣床所代替。

在刨床上可以刨削水平面、垂直面、斜面、曲面、台阶面、燕尾形工件、t形槽、v形槽,也可以刨削孔、齿轮和齿条等。

我们参观的牛头刨床是用来刨削中、小型工件的刨床,工作长度一般不超过lm。

  结束了刨床的介绍,王老师给我们展示了xx型磨床。

磨床是利用磨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的机床。

磨床进行的是精加工。

磨床能加工硬度较高的材料,如淬硬钢、硬质合金等;

也能加工脆性材料,如玻璃、花岗石。

磨床能作高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很小的磨削,如加工镜面;

也能进行高效率的磨削,如强力磨削等。

我们参观的xx型磨床工作部为电动磁铁和砂轮,用于0.01~0.02mm的镜面精加工。

很遗憾的是,由于磨床的砂轮可能存在裂纹,工作时有爆裂危险,出于安全考虑老师没有现场开机演示。

  王老师最后给我们展示的机床是钻床(xx型)。

钻床指主要用钻头在工件上加工孔的机床。

通常钻头旋转为主运动,钻头轴向移动为进给运动。

钻床结构简单,加工精度相对较低,可钻通孔、盲孔,更换特殊刀具,可扩、锪孔,铰孔或进行攻丝等加工。

加工过程中工件不动,让刀具移动,将刀具中心对正孔中心,并使刀具转动(主运动)。

  2.钳工。

  钳工常完成精细装配,技术含量较高,号称“金工之王”。

钳工作业主要包括錾削、锉削、锯切、划线、钻削、铰削、攻丝和套丝、刮削、研磨、矫正、弯曲和铆接等。

王老师主要向我们展示了锯、攻丝和攻丝(用于加工内螺纹)、丝板(用于加工外螺纹)。

虽然随着工业现代化,大部分钳工作业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但在机械制造过程中钳工仍是不可或缺的。

在某些最精密的样板、模具、量具和配合表面(如导轨面和轴瓦等),机械不能做到如此精细,仍需要依靠钳工的手艺作精密加工;

在单件小批生产、修配工作或缺乏设备条件的情况下,采用钳工制造某些零件仍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

  三、实习的收获

  虽然我们再之前的课上了解过相关知识,但毕竟是纸上谈兵。

这次认识实习课程,让我了解了常用机床类型,金属切削加工的过程,对车刀的结构和形状、车刀的磨制有课一定的认识;

了解了钳工操作的特点和作用,认识了锯、丝攻和攻丝等基本钳工操作工具。

通过这次认识实习,我亲眼看到了机械设备,亲眼看到了机械零件的加工过程,使我对机械设备、机械零件有了立体的、感性的认识,加深了对《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我今后读懂复杂图纸,有利于提高我的工程设计的能力。

  四、实习所得到的感想

  短短不到两个小时的认识实习,让我感觉意犹未尽。

这次的认识实习,让我对我是一名工科学生有了实感,让我懂得了作为一名工科学生,仅仅是学好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工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面向生产面向实际应用的一门学科,我们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更要理论联系实践,真实地了解实际的工业生产过程,才能学以致用,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科学生。

  这次的认识实习我收获良多,不仅是知识上的,更是观念上的一个转变过程。

遗憾的是认识实习课程安排的时间太短,未能好好地参观,更没有实践的机会。

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参观实习,甚至是动手实践实习的机会。

  化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二)

  一、实习的目的

  此次实习,主要针对的是我们学校所开设的理论课程,将理论联系实际,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完善理论。

通过社会实践,让我们真正地了解实际生产中的化学工艺流程、操作流程、生产技术、生产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巩固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达到学以致用。

在此次实习过程中我们获取大量的实践经验,学习企业的文化,培养团队精神,发挥我们个人在团队中能力,这将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在此很感谢学校及企业单位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实习机会。

  二、实习的内容

  我此次实习的内容是合成氨的原理、生产工艺及操作。

来到工厂,首先对我们进行入厂教育,了解安全知识及防范措施,在我们熟悉后,工艺员带我们下到生产车间,了解整个合成氨的工艺流程。

我们先查看每个仪器和设备,了解他们的名称和用途,遇到不懂的地方,工艺员向我们耐心讲解,使我们对整个车间的生产活动有了基本认识,这对我们熟悉企业生产,进行实务操作打下良好基础。

  经过这段时间的实习,下面我简单地介绍一下我所学到的内容。

  合成氨的原理:

氨是由气态氢和氮在氨触媒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的,这是一个可逆、放热、体积缩小的反应。

  合成氨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步骤:

  1、造气:

制备出含有氮一定比例的原料气。

  2、脱硫:

以煤为原料采用间歇式造气炉制半水煤气时,通常先将煤气进行湿法氧化法脱硫,使硫化氢含量降低至30~50毫克/立方米以下,然后经中温变换,使有机硫转化为硫化氢。

然后,在脱除二氧化碳过程中和铜氨液洗涤过程中进行更精细的除净。

  3、变换:

  变换方法:

CO(g)+H2O(g)==CO2+H2(g)。

  工艺流程:

半水煤气进入变换炉反应前,先混合蒸汽预热到673K,为此由脱硫塔的半水煤气加压后首先进入饱和塔的底部,与塔内自上而下的热水逆流接触,使气体温度升高,并被水蒸气所饱和然后由塔顶引出,在管道内与外供之高压蒸汽混合后主热交换器和中间热交换器进入炉内一般,此时约80%的CO被交换为H2,反应热使温度升至420度左右进入交换炉二段,此时气体CO含量降至3.5%以下,液体温度为430度由炉底逸出依次经过水加热器、热水塔、冷凝塔降温后进行二次脱硫。

  4、脱碳:

经变换二次脱硫后气体中含有大量CO2,还有少量的CO等其它有害气体,它们会使氨的合成催化剂中毒,必须除去。

工业上脱碳的方法很多,通常用碳酸丙烯酯(PC)法脱CO2。

含有一定浓度的原料气进入吸收塔内,气体CO2被逆流下的丙碳(PC)吸收。

净化气中CO2脱至所要求的浓度由塔顶排出,成为可使用的工艺气。

  5、铜洗:

变换气经过净化后仍含有少量的CO、CO2、O2、H2S等有害气体,工业上常用铜洗法精制原料气。

铜洗法的溶液醋酸铜氨溶液是又醋酸铜和氨通过化学反应后制成的一种溶液,简称铜液,其组成为Cu(NH3)2Ac(醋酸亚铜络二氨)吸收CO、CO2和O2、H2S。

  6、合成:

氨的合成是高温高压下,在触媒存在条件下而生成的。

反应式如下:

3H2+N22NH3+Q主要设备:

活塞式压缩机

  活塞式压缩机的工作是气缸、气阀和在气缸中作往复运动的活塞所构成的工作容积不断变化来完成。

如果不考虑活塞式压缩机实际工作中的容积损失和能量损失(即理想工作过程),则活塞式压缩机曲轴每旋转一周所完成的工作,可分为膨胀,吸气,压缩和排气过程。

氨合成塔

  氨合成塔,是在高压、高温下用来使氮气和氢气发生催化反应以进行氨合成的设备。

氨合成塔是合成氨厂的心脏,是一种结构复杂的反应器。

  现在工业上氨合成是在压力15.2~30.4MPa、温度400~520℃下进行的,为防止高压、高温下氢气对钢材的腐蚀,氨合成塔由耐高压的封头、外筒和装在筒体内耐高温的内件组成。

内件外有保温层,操作时进塔的冷气体流过内、外筒间的环隙,从而避免外筒温度过高。

这样,外筒只承受高压,可用低合金高强度钢制作。

内件虽然是在高温下操作,但是只承受氨合成塔进出口的压力差,可用耐热镍铬合金钢制作。

内件包括催化剂筐和换热器两个主要部分,筐内装铁催化剂,氨合成反应在此进行。

从催化剂筐出来的热气体温度通常在460℃以上,进氨合成塔的冷气体温度根据流程的不同,有的为20~30℃,有的可达140℃以上。

为了使进氨合成塔的气体能加热到反应温度,同时又能冷却反应后气体,在塔内还设有换热器。

换热器有列管式、螺旋板式和波纹板式,其中以列管式采用最多。

氨合成催化剂在开车之前必须还原,还原需要提供一定的热量,为此中小型氨合成塔内部装有电加热器,大型氨合成塔则采用塔外设置开工加热炉的办法来解决。

在给定的铁催化剂和压力下,氨合成温度不同,反应速度也不同。

对于一定的氨含量,氨合成反应速度时的温度称为温度,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