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论研究与课程建设思考Word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964512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论研究与课程建设思考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论研究与课程建设思考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论研究与课程建设思考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论研究与课程建设思考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论研究与课程建设思考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论研究与课程建设思考Word格式.doc

《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论研究与课程建设思考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论研究与课程建设思考Word格式.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论研究与课程建设思考Word格式.doc

任何一个学科体系与内容的建立都不能离开其应用领域的目标。

财务分析作为对企业财务活动及其效率与结果的分析,其目标必然与企业的财务目标相一致[1]。

关于企业财务目标的提法或观点较多,如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等。

目前,利益相关者理论受到理论界与实务界的推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有取代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趋势。

因此,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下,利益相关者将越来越关注财务信息,财务报表分析的框架亦将拓展到价值创造上。

1.2财务报表分析的研究新视角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通过财务信息透视企业战略管理、分析企业价值与投资价值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

同时,确立新的视角对拓展财务报表分析的框架体系是必要的。

(1)价值视角下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现代财务报表分析的重大突破就是引入了价值分析,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不仅仅是评价、解释公司过去的绩效,还要预测公司未来的价值及其演进方向。

企业价值判断是以财务报表数据为依据,综合分析企业历史财务状况以及未来影响财务状况变动的各项因素,利用专门方法估计企业价值的过程[2]。

在价值视角下,企业还需要加强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如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人力资源的素质与结构等。

(2)战略视角的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必须确立战略观念,并将战略分析纳入财务报表分析框架。

资产负债表描述了企业经营战略和财务战略之间的协调关系,现金流量表反映了战略活动过程,利润表反映了战略实施的结果,借助于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就可分析公司经营与战略的一致性。

由于战略、价值与价值驱动因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财务报表分析还需要将战略分析与价值驱动因素分相结合[3]。

(3)企业经营管理视角的分析。

将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的范围进行扩展,跳出就财务论财务的分析思路,将财务分析与经营分析、单个企业财务分析与供应链财务分析有机融合[4]。

从“财务能力”为中心的分析体系转向以“经营状态”为中心的分析体系,将企业经营策略分析、会计质量分析、财务比率分析融为一体[5]。

1.3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与框架体系

从上述研究视角可知,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战略与价值、经营与财务管理能力等。

与之相对应,其框架体系可总结为:

”经营分析—筹资分析—投资分析”;

“战略—价值—驱动因素”;

“以需求目标为导向的财务报表分析”。

(1)“经营分析—筹资分析—投资分析”框架体系。

这种理论框架把企业基本活动分为经营、投资和筹资3项,并以此为线索展开经营分析、筹资分析和投资分析[6]。

国内外许多经典的教科书都采用了上述框架体系[9-15],代表性著作和研究内容见表1。

(2)“战略—价值—驱动因素”框架体系。

这个分析框架是以公司价值及其创造为目标,以战略分析为起点,以价值驱动因素和价值源泉分析为主体的分析框架[3]。

这个分析框架可以从总体上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定性分析,确认公司的利润来源和主要风险驱动因素,帮助分析人员评估企业当期业绩,预测未来收益水平和成长价值。

该框架体系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9-15],代表性著作和研究内容见表2。

(3)以需求目标为导向的财务报表分析理论框架。

传统的综合分析或评价无法满足需求的差异化,因为不同的分析主体,出于不同的目的使用财务报表,需要不同的信息,对财务报表分析的侧重点、分析方法和程序也不同,例如,财务专项分析。

基于专项目标的财务报表分析可满足各种特殊目的,如企业并购、债务重组、证券投资等[6]。

关于此类理论的研究较为零散,如张先治教授(2000)的论文《财务分析在企业重组中的应用》。

总之,从发展趋势来看,财务报表分析学科应有完整的理论框架体系。

这个框架体系应由目标、原则、内容、方法及指标各要素构成。

财务报表分析需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相互融合,才能在企业中真正发挥作用。

也就是说,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未来财务报表分析的一个研究方向必然是对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价值分析与企业经营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进行揭示。

2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思考

2.1财务报表分析的课程名称和内涵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名称极其混乱,“财务报表分析”或“财务报告分析”经常地被美国学者使用,如leopolda.bernstein,johnj.wild的《财务报表分析》[7]。

在后来的研究中,其范围得到了拓展,财务分析与非财务分析、经营和管理分析融为一体,如帕利普与希利2008年出版的《经营分析与评价(第4版)》。

在日本,有关财务分析的著作多半冠以“经营分析”的名称,如古川荣一著《经营分析入门》(1955),松本雅男著《经营分析入门》(1959),国弘员人著《经营分析体系》(1959),西野嘉一郎著《经营分析》(1959)等[7]。

在中国,有称会计分析的,有称财务报告分析的,还有诸如财务报表分析、财务分析、财务经济分析、经营分析等,其中,财务报表分析的名称使用最为广泛。

这些名称使得人们常常对财务报表分析领域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模糊不清。

基于以上原因,要使这门学科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将其名称限定为“财务报表分析”还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定名为“财务分析”可能要比“财务报表分析”更适当。

至于如何界定其内容、体系和方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8]。

2.2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

(1)面对公司所遇到的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国内高校财务报表分析的授课内容安排已具有明显的不适应性。

公司战略与风险、价值创造、综合竞争力评价等重要的事项,通过现有的报表分析框架是很难充分描述和评价的,虽然有的教科书编入了价值创造等部分内容,但没有作为教材的重点章节,在讲授中往往被忽略。

(2)目前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内容体系大多是仅仅评价企业历史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需要对财务报表分析体系的内容重新架构,使其从理论上满足需要。

综合上述的财务报表分析研究,可将其框架体系归结为:

“战略分析→报表分析→价值分析→前景分析”。

即首先分析企业的战略及其定位;

其次进行会计报表分析,评估企业财务报表的会计数据及其质量;

现次综合评价经营绩效和企业价值;

最后进行前景分析,预测企业未来发展前景。

从“环境—战略—行为—过程—结果”一体化的视野理解和把握结果。

(3)财务报表分析是在企业经济活动分析、财务管理、会计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边缘性学科。

财务报表分析学科内容与其相关学科内容不可能泾渭分明,其独立性也是相对的。

因此,在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应避免大面积重复财务管理、会计学内容,应在“战略分析→报表分析→价值分析→前景分析”教学框架下,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讲授专业基础知识。

(4)由于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已拓展到战略、经营和价值视角,其本质和内涵已完全有别于财务管理和会计学,基于这个内容体系,可在商科类本科专业普及财务报表分析课程。

同时,为把更多的会计本科生及研究生培养成高层次职业经理人,有必要开设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让学生学会解读财务报表,并运用财务报表进行决策、战略评估和价值分析。

鉴于此,可考虑将其设置为财会类专业的必修课。

2.3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方法

(1)财务报表分析教学应采取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并重的教学方法。

在财务报表分析教学中,许多教师特别强调案例教学方法。

采用案例教学方法确实有利于缩短课程知识与实际的差距,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案例教学对学生实践经验有一定的要求,财务报表分析教学不宜盲目地追求案例教学,应采取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要求学生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阅读会计报表,找出问题,引导学生从管理当局和企业现实层面看企业的财务、会计问题,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采取“探究性教学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具有理论性、专题性、多维性、实践性等特点,使得该课程适宜采用问题导向、能力导向的探究型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会计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在教学中,可从确定的历史数据出发,理解理论框架形成的逻辑;

然后再把握现实分析与决策需考虑的各种不确定因素。

这种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式教学理念有利于学生形成参照系,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16]。

针对专题性、理论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实际案例导入本专题所研究的问题,引入“情境模拟”教学法,引起学生探究兴趣,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去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

3结束语

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财务信息在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实践对财务报表分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财务报表分析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复杂,国内外的研究已不断地对原有框架体系进行完善与创新。

而在国内高校的教学中,教学内容多拘泥于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这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财务综合分析能力。

我国高校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仍然不能适应现实和理论要求,这有待于企业人员、学者们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晓明.mba会计学课程教学面临的六大矛盾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5).

[2]芦璐,陈志坚,鲁桂华.价值分析的功力在表外[j].财务与会计,2008(4).

[3]李心合.财务分析体系的改造与扩展[j].财务与会计,2008(8).

[4]吴方晓.关于财务分析的几个问题与改进思路[j].财务与会计,2009(7).

[5]焦小静,郭江波.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及研究新视角[j].财会通讯,2008(10).

[6]程隆云,彭三.财务报表分析理论框架重构[j].煤炭经济研究,2008(8).

[7]李心合.公司财务分析:

框架与超越[j].财经问题研究,2006(10).

[8]吕洪雁.《财务分析学》课程教学边界问题探讨[j].会计之友:

中旬刊,2008(7).

[9][美]帕利普,希利.经营分析与评价[m].朱荣,译.第4版.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10]张新民,钱爱民.企业财务报表分析[m].第2版.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11]樊行健.财务经济分析论纲[m].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12]张先治,韩季瀛.现代财务分析[m].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13]张先治,陈友邦.财务分析[m].第5版.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14][美]robertchiggins.财务管理分析[m].第8版.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5][美]ek史蒂斯,jd史蒂斯.财务会计:

报告与分析[m].第6版.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6]詹雷,王竞达.mba财务管理课程教育中外比较[j].财会月刊,201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