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精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962591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精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精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精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精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精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精文档格式.docx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精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精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精文档格式.docx

4.使低频信号发生器依次输出:

1100Hz,100mV

21000Hz,20mV

3300Hz,1V

4150kHz,20mV

(1用双路晶体管毫伏表的一路测量信号发生器的输出。

(2分别将以上信号送入示波器的CH1和CH2通道,观察其波形,

并测量其幅值(将该幅度换算成有效值并与上面所测数据相比

较。

(3用手触摸示波器的输入探头(探头选择X1位置,会出现什么

波形?

(4选双路毫伏表某一路,将量程拨至1V以下,并将表笔开路,会

出现什么现象?

五、实验报告

1.对本实验中所使用仪器的主要用途、使用范围及条件、使用注意事

项进行总结。

2.当示波器和毫伏表开路时为什么会出现所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二单级放大电路

1.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及其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2.测量放大电路Q点,AV,Ri,Ro。

3.学习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

二、实验仪器

1.CS-4125示波器

2.YB1620P信号发生器

4.NY4520晶体管毫伏表

三、实验原理

我们测量静态工作点是为了了解静态工作点选的是否合理。

若测出VCE<

0.5V,则三极管已饱和,若测出VCE≈VCC,则说明三极管已截止,对于线性放大电路,这种静态工作点是不合适的,必须对它进行调整,否则放大后的信号会产生严重的非线性失真。

静态工作点的位置与电路参数VCC,RC,Rb或Rb1,Rb2有关,一般静态工作点的调整是通过改变偏置电阻Rb来实现。

具体实验电路如图2.2。

该电路的动态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beC

LV

rR

RA//

β

-

=

RiRb//Rb2//rbe

RO=RC

四、预习要求

1.三极管及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工作原理;

2.放大电路静态和动态测量方法;

3.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五、实验内容

1.静态测量与调整

按图2.1接线完毕后仔细检查,确定无误后接通电源,调整RP使VE=2.2V,计算并填表2.1。

注意:

Ib和Ic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①测Ib和Ic一般可用间接测量法,即通过测Vc和Vb,Rc和Rb计

算出I和Ic(注意:

图2.1中Ib为支路电流。

此法虽不直观,但

操作较简单,建议初学者使用。

②直接测量法,即将微安表和毫安表直接串联在基极和集电极中测

量。

此法直观,但操作不当容易损坏器件和仪表。

不建议初学者

采用。

图2.1工作点稳定的放大电路

表2.1

2.动态研究

⑴按图2.2所示电路接线。

⑵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调到f=1KHz,幅值为500mV,接至放大电

路的A点,经过R1、R2衰减(100倍,Vi点得到5mV的小信号,观察Vi和Vo端波形,并比较相位。

⑶信号源频率不变,逐渐加大信号源幅度,观察Vo不失真时的最大值

并填表2.2。

表2.2R

图2.2小信号放大电路

⑷保持Vi=5mV不变,放大器接入负载RL,在改变RC数值情况下测量,

并将计算结果填表2.3。

表2.3

⑸Vi=5mV,如电位电路RP调节范围不够,可改变Rb1(51K或150K,

增大和减小RP,观察Vo波形变化,若失真观察不明显可增大Vi幅值(>

50mV,并重测,将测量结果填入表2.4。

3.测放大电路输入,输出电阻。

⑴输入电阻测量

在输入端串接一个5K1电阻如图2.3,测量VS与Vi,即可计算r1。

图2.3输入电阻测量

⑵输出电阻测量(见图2.4

图2.4输出电阻测量

在输出端接入可调电阻作为负载,选择合适的RL值使放大电路输出不失真(接示波器监视,测量带负载时VL和空载时的Vo,即可计算出ro。

将上述测量及计算结果填入表2.5中。

VoRo(KΩ

六、实验报告

1.记录和整理测试数据,按要求填入表格并画出波形图。

2.分析在实验内容之动态研究(5中,波形变化的原因及性质。

3.将Q点,电压增益,及Ri,Ro的实验值和估算值列表比较。

实验三多级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1.学习使用Multisim2001创建、编辑电路的方法;

2.练习虚拟模拟仪器的使用;

3.验证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放大倍数、波形失真、频率特性等

的影响。

1.计算机;

2.Multisim2001软件.

实验电路如图3.1所示。

1.若开关J1打开,电路成为无电压负反馈放大器。

2.若开关J1闭合,电路成为有级间电压负反馈放大器。

图3.1晶体管负反馈仿真实验电路

1.复习教材中有关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放大倍数、波形失真、频

率特性等的影响的内容。

2.如何用实验方法求出fL,fH的值?

1.创建如图3..1所示的仿真实验电路。

实验电路中晶体管的参数选

用:

Q1的Bf=70;

Q2的Bf=60;

2.令vi=1mv,断开J1(无反馈,观察vo的波形并记录;

闭合J1(有

负反馈,观察vo的波形并记录;

3.改变vi=10mv,断开J1,观察vo的波形并记录;

闭合J1,观察

vo的波形并记录;

4.(1断开J1,利用Simulate菜单条中的Analyses功能中AC

Analysis对无反馈电路输出vo进行频率特性分析,在幅频特性图

上找到使Avm下降为0.707Avm时分别对应的fL和fH.。

(2闭合J1,再次对有负反馈电路输出vo进行频率特性分析,在

幅频特性图上找到使AvmF下降为0.707AvmF时分别对应的fLF

和fHF.

1.由实验所得结果说明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有何影响。

实验四比例求和运算电路

1.掌握用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组成比例、求和电路的特点及性能。

2.学会上述电路的测试和分析方法。

1.数字万用表

2.CS-4125示波器

3.YB1620P信号发生器

1.计算表4.1中的VO和Af

2.估算表4.2、4.3的理论值

3.估算表

4.4、4.5中的理论值

4.计算表4.6、4.7中的理论值

1.电压跟随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4.1所示。

图4.1电压跟随电路

接表4.1内容实验并测试记录。

表4.1

2.反相比例放大器

实验电路如图4.2所示

图4.2反相比例放大器

(1按表4.2内容实验并测试记录。

(2按表4.3内容实验并测试记录。

表4.3

3.同相比例放大电路

电路如图4.3所示。

按表4.4和4.5实验测量并记录。

图4.3同相比例放大电路

表4.5

4.反相求和放大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4.4所示。

按表4.6内容进行实验测试,并与预习计算比较。

图4.4反相求和放大电路

表4.6

5.双端输入求和放大电路

实验电路为图4.5所示。

按表4.7要求实验并测量记录。

图4.5双端输入求和电路

1.总结本实验中5种运算电路的特点及性能。

2.分析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误差的原因。

实验五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文氏电桥振荡器

1.了解集成运放的具体应用。

2.掌握文氏电桥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原理可参阅教材RC振荡电路部分内容,实验电路如图5.1。

路参数R3=100KΩ,Rw=R4+R5=100KΩ(即Rw=Rw上+Rw下,R1=

R2=R=2KΩ或4.7KΩ,C1=C2=C=0.047μF或0.01μF。

组件:

LM324,

电源±

15V。

R1

2.0kO

图5.1文氏电桥振荡器实验电路

1.阅读教材中有关文氏电桥振荡器(RC振荡电路工作原理的部分。

2.熟悉所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参数及管脚排列。

3.按图5.1中参数计算振荡频率,欲使振荡器能正常工作,电位器应

调在何处,各为何值?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1.调试无稳幅二极管的文氏电桥振荡器

创建如图5..1所示的仿真实验电路。

断开开关J1,用示波器

观察电路有无输出波形VO。

如无输出,则调节Rw使VO为无明显失真的正弦波,测量VO的频率并与计算值比较。

用电压表观察VO之值是否稳定。

关电源后,分别测量R3、R4和R5的阻值,计

算负反馈系数F—=

5

435

RRRR++。

加上电源,调节Rw,测量VO

无明显失真时的变化范围。

2.调测有稳幅二极管的文氏电桥振荡器

按图5.1接线,闭合开关J1,调节Rw使VO为无明显失真的正弦波。

测量VO的频率,并与计算结果比较。

用交流电压表测量VO和V+之值,并观察VO之值是否稳定。

调节Rw,测量VO无明显失真时的变化范围。

1.按步骤1所得的数据,计算VO和V+的比值。

2.按步骤2所得的数据,计算负反馈系数F—之值。

3.所测得的振荡频率、

VVO

、F—、VO的幅值稳定度等方面讨论理论与实践是否一致。

附录Ⅰ常见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

一、电容器

1.电容量:

电容量是指电容器加上电压后贮存电荷的能力。

常用单位是:

法(F、微法(μF、皮法(pF。

1pF=10-6μF=10-12F。

一般,电容器上都直接写出其容量。

也有的则是用数字来标志容量的。

如有的电容上只标出“332”三位数值,左起两位数字给出电容量的第一、二位数字,而第三位数字则表示附加上零的个数。

以pF为单位,因此“332”即表示该电容的电容量为3300pF。

2.电容质量优劣的简单测试:

利用万用表的欧姆档就可以简单地测量出电解电容器件的优劣情况,粗略判别其漏电、电容衰减或失效的情况。

具体方法是:

选用“R×

1K”或“R×

100”档,将黑表笔接电容器的正极,红表笔接电容器的负极,若表针摆动大,且返回慢,返回位置接近∞,说明该电容器正常,且电容量大;

若表针摆动虽大,但返回时表针显示的Ω值较小,说明该电容漏电流较大;

若表针摆动很大,接近于0Ω,且不返回,说明该电容器已击穿;

若表针不摆动,则说明该电容器已开路,失效。

该方法也适用于辨别其它类型的电容器。

但如果电容器容量较小时,应选择万用表的“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