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南昌大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95995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南昌大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南昌大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南昌大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南昌大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南昌大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南昌大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南昌大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南昌大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南昌大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

实验成绩:

一、实验项目名称

电力网数学模型模拟实验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本实验通过对电力网数学模型形成的计算机程序的编制与调试,获得形成电力网数学模型:

节点导纳矩阵的计算机程序,使数学模型能够由计算机自行形成,即根据已知的电力网的接线图及各支路参数由计算程序运行形成该电力网的节点导纳矩阵。

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学生对电力网数学模型概念的理解,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建立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掌握数学模型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熟悉各种常用应用软件,熟悉硬件设备的使用方法,加强编制调试计算机程序的能力,提高工程计算的能力,学习如何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工程问题结合起来。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计算机、软件(已安装,包括各类编程软件C语言、C++、VB、VC等、应用软件MATLAB等)、移动存储设备(学生自备,软盘、U盘等)

四、实验步骤

1、将事先编制好的形成电力网数学模型的计算程序原代码由自备移动存储设备导入计算机。

2、在相应的编程环境下对程序进行组织调试。

3、应用计算例题验证程序的计算效果。

4、对调试正确的计算程序进行存储、打印。

5、完成本次实验的实验报告。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结果

运行自行设计的程序,把结果与手工计算结果相比较,验证所采用方法及所编制程序运行的正确性。

实验数据

见《电力系统分析》(上册)72页例4-1

a)程序调试记录,逐条记录下程序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1、程序调试过程出了几次错,例如在做复数矩阵的转置使错误使用了“’”命令(共轭转置),应改正为“.’”(普通转置)。

在编程时尽量不使用i和j作为变量,因为在MATLAB里面它们也表示虚数。

上图演示了MATLAB对矩阵转置操作的效果

2、考虑变压器支路的影响,修改原矩阵时要先修改Y(节点对地的导纳矩阵)再修改Z(节点之间的阻抗矩阵)否则会出错。

因为在本程序中在修改Y时要用到原来的Z。

3、程序的设计方法是:

首先不考虑变压器支路的影响,手动化简变压器参数,然后编写程序,计算节点导纳矩阵,成功后再考虑变压器影响,修改源程序,最后把计算节点导纳矩阵部分做成函数文件,以便后续的实验调用。

本程序的算法见程序框图。

在数据结构方面,我采用的是用三个矩阵分别输入网络中阻抗、导纳和变压器情况。

b)程序框图。

c)所编程序清单。

函数文件:

JDDN.m

functionYout=JDDN(Z,Y,T,N)

%计算节点导纳矩阵的函数

%有三个输入参数

%1.矩阵Z.它代表了网络的节点间互阻抗矩阵,Y(1,2)表示1,2节点之间阻抗

%2.矩阵Y.它代表了网络中各节点对地导纳,Y(1,2)表示1,2支路等效电路中1节点的对地导纳

%3.矩阵K.它是有关变压器的信息,正k是变压器原边,-k是变压器副边,0是非变压器支路

%4.N表示总节点数,也是矩阵的阶数

%输出参数即为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

%检查变压器支路,修改矩阵

form=1:

N

forn=1:

ifT(m,n)>

k=T(m,n);

%变比

Y(m,n)=Y(m,n)+1/(k*Z(m,n)/(k-1));

Z(m,n)=Z(m,n)*k;

elseifT(m,n)<

k=abs(T(m,n));

Y(m,n)=Y(m,n)+1/(k^2*Z(m,n)/(1-k));

end

end

%计算节点导纳矩阵

Yout=zeros(N);

Zd=1./Z;

%把网络互阻抗矩阵所有非零元素做成倒数以便求计算

Zd(Zd==inf)=0;

ifm==n

Yout(m,n)=sum(Zd(m,:

))+sum(Y(m,:

));

else

Yout(m,n)=-Zd(m,n);

主函数:

main.m

clc;

clear;

closeall;

Z=input('

请输入互阻抗矩阵的上三角部分:

\n'

);

Y=input('

请输入地导纳矩阵:

T=input('

请输入变压器矩阵:

Z=Z+Z.'

;

N=length(Z);

Y_jd=JDDN(Z,Y,T,N)%这里调用了求节点导纳矩阵函数

d)例题运行结果

六、思考讨论题或体会或对改进实验的建议

1.什么是输入阻抗?

什么是转移阻抗?

网络化简的方法有哪些?

答:

输入阻抗:

在节点i单独注入电流而所有其他节点的注入电流都等于0时,在节点i产生的电压同注入电流之比,即等于节点i的自阻抗,即输入阻抗。

转移阻抗:

节点i单独施加Ei时,该电势与其在节点j产生的短路电流Ij之比即等于节点i、j之间的转移阻抗。

网络化简方法:

星网变换法,高斯消去法。

2.简述节点导纳矩阵的形成的过程,节点导纳矩阵的阶数与系统的节点数有什么关系?

节点导纳矩阵的互导纳yij在数值上等于什么?

举例说明当网络结构发生变化时,如何修改?

节点导纳矩阵分的形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对角线元素称为自导纳,其值等于节点i所有支路的导纳之和;

一部分是非对角线元素,称为互导纳它是直接连接在i,j支路的导纳的负值。

阶数一般来说等于节点数。

yij在数值上等于直接连接在i,j支路的导纳的负值。

假如有一个节点导纳矩阵Y,在i和j节点之间增加一个导纳y,则原矩阵应做如下修改:

3.节点电压方程的求解方法有哪些?

直接求解法和高斯消去法

4.简述节点阻抗矩阵元素的物理意义及其形成。

表示在k节点单独注入电流而其他节点都接地时在i节点产生的电压同k节点的注入电流之比,当k=i时表示自阻抗,否则表示互阻抗。

节点阻抗矩阵的形成可以用支路追加法,和导纳矩阵求逆矩阵的两种方法。

用MATLAB可以调用内部函数inv()轻易求出逆矩阵。

七、参考资料

1.《电力系统分析》何仰赞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电力系统稳态分析》陈珩中国电力出版社

3.《电力系统暂态分析》李光琦中国电力出版社

4.《电力系统计算》水利电力出版社

李瑞欣学号:

6101113078专业班级:

□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

实验成绩:

电力系统短路计算实验

目的:

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学生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力系统的特点,使学生通过系统进行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对系统进行电力系统计算和仿真实验,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通过电子计算机对电力系统短路等计算的数学模拟,分析电力系统的故障计算方法、实现工程计算的功能。

提高处理电力系统工程计算问题的实际能力,以及实现对电力系统仿真的过程分析。

要求:

l、使学生掌握对电力系统进行计算、仿真试验的方法,了解实验对电力系统分析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2、使学生掌握使用实验设备计算机和相关计算软件、编程语言。

3、应用电子计算机完成电力系统的短路计算。

4、应用电子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对电力系统进行仿真。

1.每组计算机1台、相关计算软件1套

1.将事先编制好的形成电力网数学模型的计算程序原代码由自备移动存储设备导入计算机。

2.在相应的编程环境下对程序进行组织调试。

3.应用计算例题验证程序的计算效果。

4.对调试正确的计算程序进行存储、打印。

5.完成本次实验的实验报告。

运行自行设计的程序,把结果与例题的计算结果相比较,验证所采用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及程序运行的正确性。

如果采用的是近似计算方法,还需分析由于近似所产生的误差是否在运行范围内。

实验数据:

例题1:

j0.21j0.33j0.183j0.06j0.532j4

fj0.03

4j1.4

节点导纳矩阵:

-j6.9610j1.9610

0-j1.945j1.6950

j1.961j1.695-j4.355j0.699

00j0.699-j0.699

短路电流:

If=-j0.4895

实验报告:

1、程序调试记录,逐条记录下程序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由于本次实验可以直接使用上一实验的成果,所以调试比较顺利,但是本实验中是做近似计算,无需考虑变压器变比的影响。

不需要输入变比矩阵。

所以我改进了节点导纳矩阵的计算函数,加入判断空矩阵语句,这样无需输入的矩阵只要吧输入参数写成“[]”即可。

下面给出调试中改进的部分:

ifisempty(Y)

Y=zeros(N);

ifisempty(T)

T=zeros(N);

Y_jddn=JDDN(Z,Y,[],N)

在本实验的主函数当中,只需调用求逆矩阵函数Inv()即可求得节点阻抗矩阵,让后套用公式求解短路电流。

右图是本程序的流程图。

2、所编程序清单。

clear;

closeall;

请输入互阻抗矩阵的上三角部分:

请输入地导纳矩阵:

f=input('

请输入短路点:

Y_jddn=JDDN(Z,Y,[],N)%这里调用了求节点导纳矩阵函数

Z_jddn=inv(Y_jddn);

If=1/Z_jddn(f,f)

实验1编制的函数文件:

%*****************************************************************************************************

%此函数的详细帮助见实验1

%******************************************************************************************************

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