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港尾铁路站前工程涵洞施工设计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95752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4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漳州港尾铁路站前工程涵洞施工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漳州港尾铁路站前工程涵洞施工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漳州港尾铁路站前工程涵洞施工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漳州港尾铁路站前工程涵洞施工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漳州港尾铁路站前工程涵洞施工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漳州港尾铁路站前工程涵洞施工设计文档格式.docx

《漳州港尾铁路站前工程涵洞施工设计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漳州港尾铁路站前工程涵洞施工设计文档格式.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漳州港尾铁路站前工程涵洞施工设计文档格式.docx

5.1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的分布3

5.2大临工程的分布及总体设计5

5.3路涵过渡方案及过渡设计5

5.4施工用电5

5.5施工用水5

5.6施工通讯5

5.7施工通道5

5.8施工检测6

5.9内业资料的编制6

5.10施工程序6

6、施工准备6

6.1技术准备6

6.2施工队伍的准备7

6.3材料准备7

6.4机械设备准备7

7、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案7

7.1涵洞施工顺序7

7.2盖板涵施工工艺7

8、工期进度计划19

9、主要材料供应计划和供应方案、保障措施20

10、质量保证措施及创优规划21

11、安全保证体系及确保工程安全措施25

12、工期保证措施29

13、施工环保、水保措施31

14、文明施工保证措施32

15、附表工程数量表34

新建漳州港尾铁路DK24+705至DK29+190段

涵洞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

(1)漳州港尾铁路工程招投标文件;

(2)新建漳州港尾铁路涵洞平面图及纵、横断面施工图及通用图

(3)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5)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2、编制范围

新建漳州港尾铁路DK24+705至DK29+190段涵洞工程。

3、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3.1工程概况

根据涵洞单位工程划分办法,十个涵洞为一个单位工程,新建漳州港尾铁路DK24+705至DK29+190段涵洞共有涵洞十五座涵洞,其中有盖板涵10座,下穿浮宫车站进出口道路涵洞2座;

5座框架涵做为另一个单位工程已经开工,故将此段涵洞划为一个单位工程。

具体里程如下:

DK24+705.01-2.5m盖板涵;

DK25+971.91-2.0m盖板涵;

DK26+239.01-5.0m盖板涵;

DK27+100.01-1.25m盖板涵;

DK27+772.01-2.0m盖板涵;

DK28+120.51-3.0m盖板涵(下穿浮宫车站进出口);

DK28+405.01-2.5m盖板涵;

DK28+680.01-2.5m盖板涵;

DK29+023.51-2.5m盖板涵(下穿浮宫车站进出口);

DK29+190.01-3.5m盖板涵;

3.2主要工程数量

涵洞的主要工程数量详见附录“涵洞工程数量表”。

4、施工总体目标

4.1质量目标

确保全部工程达到国家、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工程质量确保达到局级优质工程标准,并满足全线创优规划及要求。

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质量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在本工程中建立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项目经理负主责,施工单位各级领导人和技术负责人对施工质量负相应的法律责任和技术责任。

认真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强化施工管理,规范市场行为,明确责任,确保优质工程。

4.2安全目标

确保工程施工安全,不因施工安全问题而影响工期。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技术规范组织施工,杜绝责任死亡事故、杜绝重大火灾事故,确保施工安全。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消灭一切责任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

4.3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目标

施工过程中采取完善的环保、水保措施,本着“三同时”的原则与工程本体同步实施,不留尾巴,不留后患。

把本工程建成“健康、生态、绿色、环保”达标工地。

4.4文明施工目标

做到依法施工、文明施工。

杜绝违法施工、野蛮施工事件发生。

5、施工总体方案

此段涵洞位于我标段起点至浮宫车站出站口。

由于受征地拆迁及外界各因素影响,且浮宫站场为全线的梁场生产地,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现确定涵洞的总体施工方案为先将站场内的涵洞先行开工,后根据现场征地等情况,寻找条件开工其他涵洞。

即开工顺序为先站场内涵洞,后向两侧延伸,确保浮宫梁场的建设。

先开工涵洞为DK28+120.5盖板涵(下穿浮宫车站进出口);

DK28+405.0盖板涵;

DK28+680.0盖板涵。

施工安排及施工顺序

进场后先安排征地拆迁、施工便道、临时用水、用电等施工准备工作,以便尽早开工。

施工场地平面布置

临时设施本着“相对独立、便于管理、注重环保、方便施工”的原则进行布置。

5.1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的分布

5.1.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为了加强建设项目管理、全面履行合同、控制建设投资,确保工程建设工期、质量、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全面实现建设目标,以“精干高效、上足上全”为原则,全部抽调专业技术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曾参与过国内大型铁路干线建设,具有多年铁路施工经验的人员进行项目部组建。

按项目法施工组建矩阵式项目施工组织管理体系,采用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核心,以项目合同管理和成本、进度、质量控制为主要内容,以科学系统管理和先进技术为手段的项目管理机制和“总部服务控制、项目授权管理、专业施工保障、社会协力合作”的具有现代企业特色的项目管理模式,形成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环节,以专业管理和计算机管理相结合的科学化管理机制,以此出色完成对业主的各项承诺。

项目部设五部三室,即:

工程部、计划合同部、财务部、安质环保部、物资设备部,测量控制室、试验室、综合办公室。

各部室按业务分工和职责范围,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对工程进行有效、全面地监控和管理,承办各项业务工作,全面保证ISO9001:

2000质量保证体系有效运行和工程建设任务的优质、高效完成。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详见附录“组织机构框图”。

5.1.2施工队伍布署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专业要求,我公司选派具有丰富类似施工经验的工程队承担本合同工程施工,组建一个桥涵工程队。

根据本段涵洞工程特点、施工条件及施工需要,该工程拟安排3个盖板涵工程队负责施工,由项目经理部统一指挥协调。

所有施工人员均严格培训、考核,持证上岗,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5.1.3劳动力组织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分时间分阶段对劳动力进行调整,保证现场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

劳动力调配遵循“结构合理,文化程度和技能级别高、专业性强、经验丰富的原则。

其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统一调配,应具备中高级职称,技术工人由架子工、砼工、钢筋工、焊接工、模板工、水电工、机械司机等工种组成,并配备一定数量普工。

5.2大临工程的分布及总体设计

混凝土由拌合站统一供应,钢筋由加工场统一加工。

5.3路涵过渡方案及过渡设计

基坑回填采用A组填料。

过渡段严格按照路基专业要求,分层夯填密实。

5.4施工用电

本段涵洞工程的施工用电主要从附近变压器接电。

5.5施工用水

采用地下水供施工生产及供生活用水。

5.6施工通讯

施工队安主要施工负责人、安全人员配备移动电话以便于及时取得联系。

同时给施工现场调度指挥人员、测量班配备足够数量的无线对讲机,以便施工现场联络、协调和指挥施工。

5.7施工通道

进场便道进入红线范围,再由纵向便道到达施工现场。

施工便道填料尽量用满足路基施工规范粒径要求的石块填料,以满足重型机械设备和物资材料的运输需求,防止雨季路面打滑或破坏,影响施工。

施工主便道为浮宫站场内便道,由此向两侧展开,根据各涵洞的实际情况,相应的进行新建便道或者扩建,尽量利用原有便道。

5.8施工检测

项目部下设置一个中心试验室,按标准进行试验检测和施工质量控制,配置足够的仪器和设备,达到一级试验室标准,进行原材料取样和试件制作。

中心试验室负责本标段各种混合料配合比的选定、原材料试验、土工试验和各种检验,配合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抽检及检验。

现试验室标定工作已完成,已完成原材料、配合比的试验工作。

5.9内业资料的编制

施工中本着资料与施工现场保持同步的原则,在日常的施工当中由专人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确保工程结束时能将竣工资料及时移交。

5.10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流程图:

埋设地界桩——征地拆迁——场地清理——测量放线——现场核对——开工报告——工程实施——施工自检——报检签证——试验检测——质量评定——工程验收——土地复耕——工程维修。

6、施工准备

6.1技术准备

组织精测组,对线路中桩、原地面高程进行复测核对,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核。

组织技术人员认真阅读审核设计文件,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技术标准,熟悉设计图纸,并进行现场核实。

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施工生产的依据。

对原材料进行检验,选择合格的材料作为该工程的施工用料。

根据原材料规格、品种进行配合比实验。

6.2施工队伍的准备

在工程开工之前,按照施组安排,进入施工现场进行修建临时便道、场地平整、供电设施、供水设施、通讯设施、修缮驻地生活房屋等以上工作均已完成,正式开工所需人员已全部到位。

6.3材料准备

施工前已对甲供、甲控物资进行了原材料进场前检验,从中选择了合格的材料厂家。

6.4机械设备准备

开工前,已将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试验、质量检测设备及时按计划运至施工现场。

根据工程的特点按照“类型适用、部件配套、状况良好、技术性能优良”的原则选择机械进场。

7、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案

7.1涵洞施工顺序

根据现场地形条件,为合理利用资源,各涵洞施工顺序为

先同时开工DK28+120.5盖板涵(下穿浮宫车站进出口);

DK28+680.0盖板涵;

后开工DK27+100.0盖板涵、DK27+772.0盖板涵;

DK29+023.5盖板涵(下穿浮宫车站进出口);

DK29+190.0盖板涵;

最后开工DK25+971.9盖板涵;

DK26+239.0盖板涵;

DK29+312.0盖板涵;

DK29+403.0盖板涵

7.2盖板涵施工工艺

盖板涵施工工艺流程详见盖板涵施工工艺

 

7.2.1测量放样

按图纸设计的平面位置、高程及几何尺寸,进行施工放样。

7.2.2基坑开挖

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及开挖深度进行放坡开挖,一般坡度取1:

0.75。

弃土堆距离基坑坡口线不得小于1米,堆土高度小于2米。

盖板涵基坑开挖后,立即以静力触探法对基底承载力进行检查,如地质情况与设计相符,立即对基底按设计要求进行换填,换填使用砂卵石粒径不得大于10cm,含泥量小于5﹪,采用分层夯填,分层厚度不得大于30cm,重型压路机压实,压路机无法压实的采用人工夯实,对换填层逐层检测,需同时满足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和地基承载力要求。

检查合格后人工清理整平设计标高。

当基坑开挖至设计高程时,如实际基底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联系设计单位确定处理方案,不得自行施工。

将基坑控制桩延长于基坑外2m加以固定并保护好。

在确保基坑范围内无不明或未办手续的公用设施和民用设施以及文物等,才能开挖基坑。

基坑开挖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排水,并维护天然水道使地面排水畅通。

机械挖基时,挖至接近基底高程时,保留10~20cm作为保护层,基础施工前人工突击挖除。

基坑开挖后检验地基承载力,合格后,妥善修整,在最短的时间里铺垫层、浇注混凝土基座,不得暴露太久。

7.2.3混凝土基础

开挖基坑后,检验基底尺寸高程与基底承载力,当基底地质情况与实际不符时,报请监理工程师同意后,采取妥善方案对基底处理,保证足够的承载力,验收或处理后,浇注基础混凝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