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POPs知识问答百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9513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POPs知识问答百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学生POPs知识问答百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学生POPs知识问答百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学生POPs知识问答百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学生POPs知识问答百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生POPs知识问答百题.docx

《中学生POPs知识问答百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POPs知识问答百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生POPs知识问答百题.docx

中学生POPs知识问答百题

中学生POPs知识问答百题

1、POPs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s)的英文简称,是一类结构稳定、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的化学物质。

以下选项哪些是POPs的主要特性:

(ABCD)

A、环境持久性

B、生物蓄积性

C、长距离迁移特性

D、毒性

2、POPs能够通过气流水流或吸附在颗粒物上等并经过一系列的过程,从而对较远地方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这一过程达到了POPs全球分布的效果,请问以上描述主要说明POPs的哪种重要的特性?

(B)

A、与有机物、颗粒物的吸附性

B、长距离迁移特性

C、在空气中和生态环境中的降解特性

D、溶解性

3、科学家GoldbergE.D.提出一个科学假设,这个假设成功的解释了为什么POPs会通过挥发和沉降而达到全球迁移的结果。

同时加拿大科学家Wania.F和Mackay利用这一概念证实了POPs在较热的地区浓度较低,而较为寒冷的地区浓度较高的现象,这个假设是说明POPs的什么机制?

(C)

A、温室效应

B、丁达尔效应

C、全球蒸馏效应

D、全球迁移效应

4、POPs的“全球分布”不会一次性直接到达极地地区,而是一种分段式、间接式跳跃迁移的变化,这是说明POPs的什么效应?

(B)

A、蝴蝶效应

B、蚱蜢跳效应

C、全球分布效应

D、随机效应

5、POPs能从水体和土壤中进入到空气中,并通过空气中的气流长距离传输到较远的地方,其与POPs的什么特性关系最大?

(C)

A、持久性

B、生物累积性

C、半挥发性

D、气态性

6、POPs在环境介质中的长期存在是因为POPs结构稳定、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在自然环境中很难被降解。

POPs的持久性使其在环境介质中转变为其它无毒或低毒性物质的时间通常需要长达数月,甚至数年之久。

科学上通常用()概念来描述化学物质的持久性特点。

(A)

A、半衰期

B、降解期

C、休眠期

D、沉淀期

7、POPs的污染不仅仅体现在环境介质中,在生物体和人体中POPs的浓度往往要比其所在环境中高出数十倍或上百倍,这最能说明POPs的哪种重要特性?

(B)

A、环境持久性

B、生物蓄积性

C、长距离迁移特性

D、毒性

8、生物蓄积性是由POPs的物理化学特性决定的,通常会发现POPs容易在脂肪组织中蓄积,相比其他组织中的浓度更好,蓄积能力更强,这说明POPs通常具有什么特点?

(B)

A、难降解的特性

B、疏水亲酯性

C、难挥发特性

D、不稳定特性

9、POPs能够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危害,可能导致生殖、遗传、免疫、内分泌等系统受到影响,从而危害机体健康。

有些POPs还具有“三致”效应,下列哪个选项不是“三致”效应的其中一种?

(D)

A、致癌性

B、致畸性

C、致突变性

D、致死性

 

11、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森对化学杀虫剂所造成的危害进行了4年的调查之后,出版了一部极具影响力的巨著,引起了人们对POPs的关注,这个著作是:

(B)

A、《我们被偷走的未来》

B、《寂静的春天》

C、《动物庄园》

D、《增长的极限》

12、生物体和人体中POPs的浓度往往要比其所在环境中高出数十倍或上百倍,以DDT为例,其在水中的浓度为0.003ppm(ppm为浓度单位,10-6),在浮游动物体内为0.04ppm,到了小鱼体内的浓度为0.5ppm,以小鱼为食的大鱼体内的浓度达到2ppm,而以捕食鱼类为生的鸟类体内,DDT浓度蓄积到25ppm,这说明的POPs的什么特性?

(B)

A、持久性B、生物累积性C、难降解性D、脂溶性

13、POPs对人类和其他生物具有潜在的危害,并会持久的产生毒害作用,对于POPs引起的人类疾病包括以下:

(D)

A、癌症和肿瘤

B、神经障碍

C、免疫障碍

D、以上都有

14、毒理学和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大部分POPs有“三致”毒性,会引发人体严重的病变和病损。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部分POPs致癌性级别,下列哪类物质被分类为I类致癌物?

(A)

A、二噁英

B、多氯联苯

C、滴滴涕

D、毒杀芬

15、科学家发现,POPs可以通过一种被称为“内分泌系统干扰”的机制对人体造成危害,以下不属于其危害的是(D)

A、胎儿和婴儿的发育不良

B、学习和行为障碍

C、免疫系统功能障碍

D、癌症发病率增加

16、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主要是依靠什么特性来实现全球迁移变化的(D)

A.沉积、降解B.蒸发、溶解C.溶解、沉积D.沉积、蒸发

17、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一种具有高危性的化学污染物,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都会造成危害,简称为POPs,其英文全称为(A)

A、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s

B、PersistOfPollutants

C、PersistentOfPollution

D、PersistentOrganicPollutionSubstance

18、北极作为没有任何工业污染区的白色世界曾被视为一片净土,但是随着对北极生态污染状况调查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发现,北极动物如北极熊、海豹,以及当地土著居民因纽特人体内都已经含有一定浓度的POPs,而且蓄集浓度很高,以上案例与POPs的特性,哪一项关系不明显?

(D)

A、潜在毒性B、长距离迁移特性C、生物累积性D、内分泌干扰性

19、POPs物质能够进行长距离的迁移,能到达离使用地很远的地方沉降下来,下列哪一项能阐释其是如何实现长距离迁移的?

(D)

A、随气流的运动传输,在较冷的地方沉降

B、在空气中易挥发或者吸附在空气尘埃颗粒上,随着气流的流动迁移到较冷的地方沉降下来。

C、跳跃式的沉降和挥发

D、以上都有

20、POPs的持久性体现在其物理化学性质都比较稳定,以下能体现POPs持久稳定性的包括(D)

A、难以在水中被降解

B、难以与强酸强碱发生反应

C、难以被微生物所利用

D、以上都对

21、在人们与POPs斗争的过程中,该公约由世界上百多个国家共同签署的,其目的对POPs类物质进行全面的审查,限制、禁止等活动,它也成为了POPs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各国政府、人们开始联合起来对POPs进行控制和消除,请问这个公约是什么?

(B)

A、《鹿特丹公约》

B、《斯德哥尔摩公约》

C、《巴塞尔公约》

D、《日内瓦公约》

22、《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在全世界共同控制和消除POPs的历程中扮演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个公约正式生效的时间为()?

(B)

A、2003年4月20日

B、2004年5月17日

C、2005年6月14日

D、2006年7月11日

 

23、《斯德哥尔摩公约》在POPs控制和消除的过程中,除了制定宏观的目的以外,还明确了5个主要的目的,下面哪个选项不是公约主要的目的之一?

(C)

A、先消除12种(类)最危险的POPs

B、支持向较安全的替代品过渡

C、加强国际间对POPs的监管

D、消除储存的POPs和清楚含有POPs的设备

24、对于公约受控的POPs物质,按照相关的情况和控制要求分别列在不同的附件中,各附件所包含的POPs物质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和要求也是有区别的。

公约主要分为几种附件类型()?

(C)

A、1B、2C、3D、4

25、对于公约受控的POPs需要采取必要的法律和行政措施,禁止和/或消除相关的化学品,以上内容是在公约中的哪个附件所提到的?

(A)

A、附件AB、附件BC、附件CD、附件A、B、C

26、签署POPs公约的国家通常被称之为缔约方,这些缔约方国家包括欧美等发达国家,同样也包括很多发展中国家,共同来履行缔约方的义务和责任。

截止到2012年6月,全世界共有多少个缔约方签署了POPs公约?

(B)

A、153B、177C、165D、181

27、在POPs公约的缔约方中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公约的推动和实施过程中,由于两者在经济、技术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所以需要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帮助,这里提到一个原则是(D)?

A、合作互利共赢

B、完全技术转让

C、公平公正

D、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28、在众多的化学物质中确定一个物质是否是POPs物质,需要有标准的衡量指标。

例如在判断一个化学物质是否具有持久性,需要用半衰期来判断。

下面哪项指标不是判断一个化学物质是持久性的标准?

(C)

A、化学物质在水中的半衰期大于2个月

B、化学物质在土壤中的半衰期大于6个月

C、化学物质在水中的半衰期大于6个月

D、化学物质在沉积物中的半衰期大于6个月

29、《斯德哥尔摩公约》在不断讨论和商议时,最初对三大类的POPs进行了优先的控制,包括人们生产的杀虫剂和有机氯农药;工业产品,以多氯联苯物质(PCBs)为代表;非故意生产的化学品,主要是二噁英和呋喃类。

那么第一批优先控制的POPs有多少种?

(B)

A、10B、12C、18D、22

30、《斯德哥尔摩公约》优先控制的POPs名单中,将这些POPs分为了三类,以下选项中哪一项POPs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类别?

(D)

A、艾氏剂B、灭蚁灵C、毒杀芬D、多氯代二苯并-二噁英

 

31、POPs被广泛应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工业化学品,因为POPs性质稳定,在工业生产中作为阻燃剂、绝缘体等效果良好,其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是哪类POPs物质?

(B)

A、六氯苯B、多氯联苯C、甲苯D、滴滴涕

32、我国自1965-1974年大约生产了1万吨左右的PCBs,它们主要用于()设备。

根据调查估计,我国大部分含PCBs的这些设备在20世纪80-90年代初退出使用而被贮存,主要贮存方式有山洞封存、地下封存和厂区暂存等三种方式。

(A)

A、电力变压器和电容器

B、冷冻柜、冰箱

C、电视机、收音机等电子设备

D、陶器

33、这种物质的毒性大,是氰化物的130倍、砒霜的900倍,有“世纪之毒”之称。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其列为一级致癌物。

其具有明显的免疫毒性,可引起动物胸腺萎缩、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降低等不良影响。

其还能引起皮肤损害,在暴露的实验动物和人群中可观察到皮肤过度角质化、色素沉着以及氯痤疮等。

请问这种物质是什么?

(B)

A、砒霜

B、二噁英

C、砷

D、杀鼠灵(耗子药)

34、随着《斯德哥尔摩公约》缔约方大会的不断进行,受控POPs物质清单也在进一步的修改,2011年4月,公约将哪种POPs物质列入到了受控范围内?

(D)

A、林丹

B、全氟辛基磺酸及其盐类和全氟辛基磺酰氟

C、六溴二苯醚和七溴二苯醚

D、硫丹

35、截止到2013年7月,《斯德哥尔摩公约》所提出的受控POPs物质由多少种?

(B)

A、20

B、23

C、24

D、18

36、《斯德哥尔摩公约》在过去的几十年内对优先受控的12种物质进行了一定的控制,随后又有一批新增的受控POPs也进入了管控的行列中,请问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新增受控的POPs?

(C)

A、林丹

B、全氟辛基磺酸及其盐类和全氟辛基磺酰氟

C、氯丹

D、硫丹

37、1968年发生了一起由多氯联苯(PCBs)误加入到米糠油中,并做成饲料而导致数十万只家禽死亡,多人死亡的惨剧,史上称之为“米糠油事件”,请问这次事件发生在哪里?

(A)

A、日本

B、美国

C、意大利

D、越南

38、1976年,意大利(B)发生了化工厂爆炸事故,造成严重的二噁英污染,其成为了一次严重的POPs突发事故,该事故造成大面积的土壤污染。

A.米兰

B.塞维索

C.威尼斯

D.罗马

39、(C)于1939年发现了滴滴涕的惊人杀虫效果,进而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A.奥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