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西城中学届九年级阶段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95049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泰兴市西城中学届九年级阶段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省泰兴市西城中学届九年级阶段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省泰兴市西城中学届九年级阶段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省泰兴市西城中学届九年级阶段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省泰兴市西城中学届九年级阶段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泰兴市西城中学届九年级阶段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江苏省泰兴市西城中学届九年级阶段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泰兴市西城中学届九年级阶段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泰兴市西城中学届九年级阶段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江苏省泰兴市西城中学届九年级阶段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中学联盟]江苏省泰兴市西城中学2016届九年级3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2016.3

(考试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文中拼音将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书写规范、工整、美观。

(4分)

让心灵在书籍中旅行,我们的校园就会书香mímàn,我们的生活就会诗意àngrán。

汉字

【答案】弥漫盎然(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判断汉字注音正误,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辨识字形,要根据词义字义结合和形声字的特点注意偏旁部首。

考点: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

B.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藕为“灵根”,是寓含深意的。

C.“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

”皇帝想。

D.本次无锡国际马拉松赛设有迷你跑、半程跑和全程马拉松三项,参与人数达到3万人。

【答案】C(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怎样了”后边的问号改为逗号,答案为C。

考点: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

B.学校领导表示要继续推广汉字听写比赛活动,引导学生自觉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C.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D.由于党政机关干部严格自律,厉行节约,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答案】D(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

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

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本题用反选排除法,A句词语搭配不当,把“水平”改为“兴趣”;C搭配不当,改为“但谁都不能否认现在不需要学习雷锋”;D句缺主语,去掉“由于”,答案为B。

考点:

辨析或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科学家们锲而不舍地支持减排,希望能将灾难的风险降到最低。

B.《西游记》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凡是来到扬州的游客逢人便会指手画脚地说:

“烟花三月下扬州,不虚此行!

D.《大圣归来》票房过亿引爆国产动画浪潮,人们纷纷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国产动画片未来。

5.根据提示填写名句或课文原句。

(8分)

①安不忘危,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可笑不自量。

了却君王天下事,。

④____________________,吹面不寒杨柳风。

⑤《<论语>八则》中孔子论述学与思关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不经意间,中国的通信升级换代正加速行进到4G+时代,这诚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略(8分)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

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

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

而理解性默写则摒弃了死记硬背,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难度要大一些。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6.名著阅读。

(6分)

(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汤姆·索亚是一个成长中的孩子,他开始不敢出来指证杀人犯印第安人乔,但后来终于

挺身而出,勇敢指证杀人犯。

  B.话说孙悟空来到翠云山向牛魔王之妻铁扇公主借芭蕉扇,孰料这铁扇公主竟是当年被

悟空降服的红孩儿之母,悟空闻之,不禁大惊失色,暗暗叫苦。

C.格列佛来到慧骃国,发现这是一个马的国度,这里的慧骃具有团结、友爱、仁慈等美德。

  D.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回忆留学生活时,着力写了一位老师和一位朋友,老师是寿镜吾先生,朋友是范爱农。

(2)《汤姆·索亚历险记》与我国经典名著《西游记》都写到了很多历险的故事,细细品味,两部小说中的人物面对“险”表现出诸多相似的品质。

请结合小说内容列举两点。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D(2分)

答案示例:

勇敢、机智、沉着、敢于冒险,团结协作等。

(4分,答出其中两点2分,分别结合内容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

意思老师是藤野先生先生。

考点:

识记文学名著内容。

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

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此题考查的是《汤姆•索亚历险记》与我国经典名著《西游记》。

考点:

识记文学名著内容。

能力层级为识记A。

7.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6分)

今年春节,手机“抢红包”成为最热门的一个话题,各种红包大战如火如荼,“摇一摇”“咻一咻”“集五福”,新鲜的方式给新春佳节增添了不一样的趣味,成为新时代里的“新年俗”。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请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24个字。

(2分)

DoNews2月8日消息长达11天预热期的支付宝集福活动今日凌晨结束。

根据支付宝集福活动页面显示,此次共有791405人集齐五福,平分了2.15亿元现金,每人分得现金271.66元。

1月28日,支付宝官方宣布,用户新加10个好友即可获得三张福卡。

而在除夕当天的活动中,人们也能通过“咻一咻”获得福卡,通过福卡的积累和好友交换,集齐五张的用户即可平分2.15亿的现金大红包。

(2)请根据下面这则材料,为“年俗”下一个定义。

(2分)

春节原指正月初一立春日这一天,可以开始中国的春节准备、庆祝活动早从腊月初八就开始了,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历时一个多月。

辛苦劳作一年的人们,在过年前后的这段时间里,阖家团圆、访亲探友、拜神祈福,以各种方式来期盼来年好运的习俗称为年俗。

(3)近些年来,旅游过年、电子红包、网络年货节、微信拜年等正在成为新年俗。

新年俗跟旧年俗相比,到底哪个更好?

请说出你的看法及理由。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支付宝集五福活动结束(1分),79万多人平分了2.15亿现金(1分)。

(超过字数扣1分)

年俗是人们以阖家团圆、访亲探友、拜神祈福等方式来期盼来年好运的习俗。

(句式1分,内容1分)

观点1分,理由1分。

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段新闻,新闻的标题是对中心事件的概括,解题时,我们可以运用提取关键词的方法整合标题。

而新闻的导语就包含了主要事件,因此应在导语中去提取,本题的第一段是导语,可提取地点关键词:

支付宝集福活动、791405人集齐五福,平分了2.15亿元现金,注意字数限制。

考点:

压缩语段。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梅尧臣的《春寒》①,完成第8题。

(6分)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②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处于低潮。

②“亚”通“压”,“青帘”指酒旗。

8.⑴下列对诗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点明季节特征,说明春日阴云笼罩。

B.颔联以极其对仗的句式,写出了春寒料峭的气候环境下的景物特征。

C.颈联由上联的动景写到静景。

D.尾联点明诗人对景物产生如此感受的原因。

⑵请赏析颔联中“不开心”的妙处。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颈联的画面。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分)C

“不开心”运用双关,既写出了花蕾因天冷无力舒展的形态,又抒发了作者凄苦、悲凉的心情。

(2分)

示例:

压挂在树枝的酒旗随风翻转,依傍山丘的阴云送来了阵雨,风雨交加,春寒料峭。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C.意思颈联由上联的静景写到动景,故选C。

考点:

鉴赏诗歌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试题分析:

诗人借景抒情,首联点明春阴的季节特征,薄云密布,是诗人心境的流露;颔联“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写景写人,移情手法,别有意味;尾联“病”字既写了身体状况,也流露出诗人此时的心情。

考点: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试题分析:

在翻译语句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用描写性的语言表达出来。

一注意不要生硬翻译,二注意体现作者的情感倾向,三注意适当想象,四注意顺畅表达。

考点:

鉴赏诗歌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阅读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节选,完成9-12题。

(14分)

上①问侍臣:

“创业与守成②孰难?

”房玄龄曰:

“草昧③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

”魏征曰:

“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

”上曰:

“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

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④,故知守成之难。

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注]①上:

指唐太宗。

②守成:

保持成就。

③草昧:

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

④忽:

不注意,不重视。

9.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①创业与守成孰难()②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

③故知创业之难()④常恐骄奢生于富贵()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

失之于安逸

A.皆以美于徐公B.于土墙凹凸处C.苛政猛于虎也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1分)

玄龄与吾共取天下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⑴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