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15.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93578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1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1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1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1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1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15.docx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1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15.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15.docx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15

第1章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概论1/3

信息:

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数据:

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

管理的含义:

㈠管理的目的是实现企业的目标;㈡管理是对组织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过程;

㈢管理的实施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进行的;

管理系统的组成:

㈠管理的客体,即管理对象;㈡管理的主体,即管理者和管理机构;㈢联系两者的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的作用:

㈠管理信息是重要的资源;㈡管理信息是决策的基础;

㈢管理信息是实施管理控制的依据;㈣管理信息是系统内外联络的纽带;

信息反馈:

是指控制物流的输入信息作用于受控对象后,把产生的结果信息再返回到输入端,并对信息再输入发生影响的过程。

而上述作用于受控对象后的结果信息称为反馈信息。

管理信息的特点:

㈠原始数据来源的分散性;㈡信息资源的非消耗性;㈢信息量大;

㈣信息处理方法的多样性;㈤信息的发生、加工、应用,在空间、时间上的不一致性;

管理信息的分类:

㈠按信息稳定性分类,将信息分为固定信息和流动信息两类;

㈡按决策层次分类,将管理信息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业务信息;

管理信息处理的内容:

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存储;信息的加工;信息的传输;信息的提供;

管理信息处理的要求:

㈠及时;㈡准确;㈢适用;㈣经济;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决策大致可分为战略规划;管理控制;日常业务管理;其三者的区别:

㈠信息范围不同;㈡信息源不同;㈢信息概括程度不同;㈣信息的时间性不同;

㈤信息更新间隔期不同;㈥信息加工处理方法不同;㈦信息使用频率不同;

第1章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概论2/3

计算机应用的发展阶段:

㈠电子数据处理EDP;ElectronicDateProcessing

㈡数据的系统处理MIS;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

MIS的特点:

①在企业管理中全面使用计算机;②应用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

③采用决策模型解决结构化的决策问题;

㈢支持决策;决策支持系统DSS;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DSS;智能支持系统ES;经理信息系统EIS;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条件:

㈠科学的管理基础:

①管理工作的程序化;②管理业务的标准化;

③报表文件的统一化;④数据资料的完整化和代码化;

㈡领导的支持和参与:

①抓好规划;②抓好决策;③抓好落实(组织落实;资金落实;措施落实);

㈢建立专业人员队伍和培训;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形式:

㈠职能结构;㈡管理阶段结构;㈢层次(纵向综合)结构;㈣全面综合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软件:

㈠制造资源计划系统MRPⅡ;

㈡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ERP的特点:

①实现面向供应链的信息集成;②采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

③结合企业业务流程重组;④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

㈢商业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化:

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不断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效益,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企业信息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领域:

㈠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

㈡企业管理决策的网络化、智能化;

㈢企业商务活动的电子化;

第1章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概论3/3

企业进行改革和创新,主要体现在:

㈠业务流程重组;是哈默和钱辟1993年提出的,企业流程重组:

就是对企业的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求得企业的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关键经营绩效指标有巨大的提高;特别强调:

业务流程;根本的;彻底的;巨大的;

㈡供应链管理;是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

㈢虚拟企业;是指具有企业功能,但在企业体内没有执行这些功能的实体组织的企业,一是企业内部的虚拟化;二是企业组织之间的虚拟化; 

电子商务:

是指对整个贸易活动实现电子化,即交易各方通过计算机和通讯网络进行信息的发布、传递、存储、统计,以电子交易方式而不是通过纸介质信息交换或直接面谈方式进行商业交易。

电子商务的功能:

㈠网上广告宣传;㈡网上咨询和贸易洽谈;㈢网上产品订购;㈣网上货币支付和电子银行;

㈤服务传递;㈥意见征询;㈦交易活动管理;

电子商务的分类:

按其服务对象的范围分

㈠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简称B—C模式);

㈡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简称B—B模式);

㈢企业内部的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的特点:

1供全球性商务服务;㈡高效、快捷;㈢加强客户关系管理;㈣提高服务质量;

第2章

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平台

按计算机的规模和性能,计算机可分为:

巨型机;小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个人机;工作站;

目前计算机都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五个基本部分构成,冯诺依曼体系;

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程序、程序所使用的数据以及有关的文档资料的集合;

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直接控制和协商计算机、通信设备及其他外部设备的软件;

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并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机提供服务的软件;

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指标:

字长、运算速度、内存容量、主频、存取周期、总线宽度;

总线是由数据总线DB、地址总线AB、和控制总线CB三组线组成。

媒体一般分为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

多媒体系统的主要特征:

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数字性;

 

第3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1/2

系统开发的任务:

就是根据企业管理的目标、内容、规模、性质等具体情况,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照系统发展的规律,为企业建立起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

其中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开发出一套适合于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应用软件系统。

系统开发的特点:

㈠复杂性高;㈡集体的创造性活动;㈢质量要求高;㈣产品是无形的;㈤历史短,经验不足。

系统工程:

为了合理地进行开发、设计和运用系统而采用的思想、步骤、组织和方法的总称;

系统特征:

系统的目的性,系统的整体性,系统的相关性,系统的环境适应性等特征

目前系统开发的主要方法为结构化生命周期法。

任何系统均有其发生,发展,成熟,消亡或更新换代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系统的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法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划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三个阶段。

各阶段的任务:

㈠在系统分析阶段,首先根据用户提出的建立新系统的要求,进行总体规划和可行性研究。

系统可行性报告经领导批准后,要对原系统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彻底掌握原系统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编写系统分析报告。

㈡在系统设计阶段,根据系统分析确定的逻辑模型,确定新系统的物理模型。

㈢在系统实施阶段:

按照物理模型实现应用软件和编制和测试、系统试运行、系统切换、系统交付使用以及运行后的系统维护和评价等工作。

生命周期法的主要优缺点:

优点:

㈠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全局性;㈡严格区分工作阶段

缺点:

㈠难以准确定义用户需求;㈡开发周期长,难以适应环境变化。

原型:

首先由用户与系统分析设计人员合作,在短期内定义用户的基本需求,开发出一个功能不十分完善、实验性的、简易的应用软件系统的基本框架,称之为原型。

基本思想于1977年开始提出的。

原型法的主要优点:

㈠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㈡用户参与积极性高;㈢开发周期短,使用灵活

第3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2/2

发展面向对象方法的目的是提高软件系统的可重用性,扩充性和可维护性,使软件系统向通用性方向发展。

对象:

数据和操作的封装通信单位。

在面向对象技术里,将数据和操作称为对象的属性和服务。

数据表征了对象的状态,操作则是在外界激发下使数据的状态改变。

类:

一组具有相同结构、操作和约束条件的对象,对象类由“类说明”和“类实现”两大部分组成。

类继承机制:

一个类的上层可以有超类,下层可以有子类,形成一种层次结构。

一个类可以有多个超类,也可以有多个子类。

超类是下层子类的概括,因此子类可以继承超类的属性、操作和约束规则,这就是类继承机制。

系统开发的方式:

㈠由本企业自行开发;优点:

㈠用户的需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㈡系统维护容易;

㈢可锻炼本企业计算机开发应用的队伍;

缺点:

㈠系统开发周期一般较长;㈢用于企业内部的开发费用高

㈡难于摆脱本企业习惯的管理方式的影响,不易开发出高水平的管理信息系统;

㈡委托开发;开发周期短,可开发出水平较高的系统;外部费用高,系统维护困难;

㈢企业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可发挥技术优势,还有利于队伍的培养与提高;

㈣购买应用软件产品;优点:

㈠软件产品可靠性、稳定性高;㈡反映了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

㈢开发周期短;㈣费用比较低;

缺点:

㈠系统实施费用较高;㈡系统维护困难;

系统开发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

㈠制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方针策略;㈡指导项目小组的工作;㈢批准项目计划;

㈣在开发过程中,根据客观发展情况进行决策,协调各方面的关系;㈤控制开发进度。

领导小组的职责范围:

㈠提出建立新系统的目标和总策略;㈡指导项目小组工作,保证满足企业不同部门对新系统的需求;

㈢对开发工作进行监督与控制;㈣协调系统开发中有关的各项工作;

㈤向上级组织报告系统开发工作的进展情况;㈥委任计算中心的主要工作人员,规定他们的职责范围。

系统开发项目组成员由三类人员组成,即系统分析师、程序设计员和企业管理人员。

P109

第4章信息系统规划和可行性研究

系统规划的目的:

㈠保证信息系统开发符合企业总的战略目标,使系统能真正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力工具;

㈡保证信息系统满足企业各部门对信息的需求;㈢为领导对系统开发决策提供依据;

㈣明确系统开发的优先顺序;

一个企业的信息系统规划可分为:

战略性规划和执行性规划(开发规划)。

执行性规划其内容为:

㈠系统目标与范围的描述;㈡系统运行环境描述;㈢信息系统的硬件与系统软件配置;㈣系统开发计划;

诺兰模型:

在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计算机应用发展的客观道路及规律。

其具体阶段包括:

㈠初始阶段;㈡普及阶段;㈢控制阶段;㈣集成阶段;㈤数据管理阶段;㈥成熟阶段;

1-3阶段人们关注的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本身,4-6阶段人们关注的重点是信息资源的管理和有效应用;

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

㈠战略集合转移法SST:

①识别和阐述企业的战略集;②将企业的战略集转化为MIS战略集;

㈡关键成功要素法CSF:

①了解企业及信息系统的战略目标;②识别影响战略目标的所有成功要素;

③确定关键要素;④识别性能指标和标准;

㈢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①定义企业目标;②定义企业过程;③定义数据类;④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

战略集合转移法:

是把组织的总战略看成一个信息集合,由使用、目标、战略和其他战略变量等组成;

关键要素:

就是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组织成功的重要因素,它们也是企业最需要得到的决策信息,是值得管理者重点关注的活动区域;

系统规划的可行性研究:

㈠初步调查:

①企业和环境概况;②信息处理状况;③开展系统开发的资源情况;

④企业领导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系统目标和范围的看法,对系统开发工作的态度;

㈡规划的可行性分析:

①经济的可行性;②技术的可行性;③系统运行的可行性;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

㈠现行系统概况;㈡现行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信息需求;㈢拟建系统的规划方案;㈣经济可行性分析;㈤技术可行性分析;㈥系统运动的可行性分析;㈦结论;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论:

㈠可以立即开始开发工作;㈡需要推迟到某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