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三教学案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免疫应答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93165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三教学案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免疫应答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三教学案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免疫应答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三教学案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免疫应答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三教学案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免疫应答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三教学案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免疫应答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三教学案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免疫应答 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三教学案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免疫应答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三教学案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免疫应答 Word版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三教学案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免疫应答 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三教学案第2章第2节第1课时免疫应答Word版含答案

第2节人体的免疫与稳态

第1课时 免疫应答

1.免疫应答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和特异性免疫应答。

2.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3.细胞免疫的作用主要是杀伤靶细胞。

4.体液免疫的作用主要是清除抗原。

5.浆细胞能够分泌与抗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

 

免疫细胞及其功能

[自读教材·夯基础]

1.免疫应答的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和特异性免疫应答。

2.两种淋巴细胞

(1)T细胞:

由造血干细胞产生,在胸腺内发育成熟,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淋巴因子,清除被感染的细胞、自身突变细胞和来自异体的移植物。

(2)B细胞:

产生和发育成熟的场所均为骨髓,可产生浆细胞进而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1.分析泪液、胃液、唾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于什么免疫应答?

提示: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2.切除胸腺后,什么免疫完全丧失?

提示:

细胞免疫。

[跟随名师·解疑难]

1.特异性免疫应答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比较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特异性免疫应答

来源

遗传而来,人人都有的先天性免疫

出生后与病原体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后天性免疫,并非人人都有

对象

对所有病原体起作用

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基础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巨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特 点

出现快,作用范围广,但强度较弱

出现较慢,针对性强,作用强度远超过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联系

起主导作用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在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基础上形成的,两者共同担负机体的防卫功能

2.B细胞与T细胞的比较

B细胞

T细胞

来 源

骨髓造血干细胞

骨髓造血干细胞

成熟场所

骨髓

胸腺

作用

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①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

②分泌淋巴因子

参与免疫应答类型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和大部分体液免疫

[特别提醒] 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巨噬细胞虽能识别抗原,但不具有特异性,而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细胞免疫应答过程

[自读教材·夯基础]

1.感应阶段

抗原→巨噬细胞吞噬→被分解成抗原肽→抗原肽与MHC分子结合成复合体→运送到细胞表面→T细胞识别。

2.反应阶段

T细胞+抗原T淋巴母细胞

3.效应阶段

(1)效应T细胞穿孔素―→溶解靶细胞的细胞膜―→靶细胞裂解死亡。

(2)淋巴因子:

①刺激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②增强巨噬细胞和NK细胞的活性。

1.病原体进入机体后能否与MHC分子直接结合?

提示:

不能。

必须经巨噬细胞分解成小分子多肽才能与MHC分子结合。

2.分析记忆细胞有何特点?

提示:

记忆细胞在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机体后能迅速转化和增殖,并能长期保持对该抗原的免疫能力。

[跟随名师·解疑难]

细胞免疫的过程

体液免疫应答过程

[自读教材·夯基础]

1.感应阶段

2.反应阶段

3.效应阶段

抗体+抗原―→

1.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一定能产生记忆细胞吗?

提示:

不一定,只有TD-Ag刺激B细胞才能产生记忆细胞。

2.体液免疫能否攻击靶细胞?

提示:

可以,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后,补体可以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跟随名师·解疑难]

1.体液免疫的过程

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相同点

基本过程都包括三个阶段,即:

①感应阶段:

抗原识别阶段;②反应阶段:

B细胞、T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③效应阶段:

抗原清除阶段

不同点

免疫反应对象

游离于体液中的可溶性抗原

进入细胞内的抗原、自身突变细胞和来自异体的移植物

免疫过程所需时间

过程较迅速,所需时间较短

过程较缓慢,所需时间较长

免疫反应范围

较广

较为局限,一般在抗原所在位置

参与免疫反应物质

抗体、补体

细胞因子、穿孔素

联系

对于细胞内寄生物而言,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物的散播感染;当寄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抗原

3.二次免疫与记忆细胞

(1)记忆细胞的特点:

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

(2)二次免疫反应:

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

(3)二次免疫特点:

比初次反应快,也比初次反应强,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从而使患病程度大大降低。

细胞免疫

[例1] 如图为特异性免疫过程某个时期的示意图,图中“X”代表的细胞名称是(  )

A.B细胞

B.效应T细胞

C.记忆细胞

D.浆细胞

[精讲精析] X左侧的肺泡细胞已感染了结核杆菌,所以X为效应T细胞,该图为细胞免疫过程。

[答案] B

1.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机制是(  )

A.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

B.与抗原结合使其失去活性

C.直接吞噬靶细胞,将其分解

D.释放淋巴因子刺激B淋巴细胞分化

解析:

在细胞免疫的过程中,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侵入的细胞(即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的通透性发生变化,引起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因失去藏身之地而被抗体消灭。

答案:

A

体液免疫

[例2] 禽流感是由禽类流感病毒引起的,是一类对家禽和人类有直接或间接危害的传染病,下列叙述中属于体液免疫的是(  )

①注射禽流感病毒疫苗,使机体产生抗体,与入侵的禽流感病毒结合,抑制病毒的活性 ②在人体内使禽流感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 ③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 ④形成沉淀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 ⑤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禽流感病毒 ⑥将患病的家禽深埋处理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①③④D.①②④

[精讲精析] 体液免疫最后的阶段是抗体发挥作用的阶段,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再经过巨噬细胞消化或抑制病毒的活性,使病毒失去对人体细胞的感染能力。

效应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

[答案] D

2.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特殊保护性生理功能,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所示的细胞为浆细胞,由该细胞参与的免疫为________免疫。

其抗体的合成场所是[  ]________,对其进行加工和包装的场所是[3]内质网和[  ]________。

(2)由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到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过程中,应该发生了类似于乙图中________(填字母)过程。

若乙图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为小鼠造血干细胞,C过程是细胞________分化的结果。

(3)艾滋病病毒(HIV)侵染T淋巴细胞,当这种细胞逐渐消耗殆尽时,第

(1)小题中的免疫方式是否会受到深刻的影响?

________。

据报道,“中国一号”艾滋病疫苗Ⅰ期临床实验第一阶段已经结束,结果显示,疫苗“非常安全,效果非常好”。

注射疫苗后人体获得了免疫力,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_,以消灭可能入侵的HIV。

解析:

体液免疫主要由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和抗体参与,细胞免疫主要由巨噬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参与。

抗体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合成场所是[4]核糖体,需要[3]内质网初步加工和[2]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

乙图中A过程表示分裂,B表示正常分化,C表示畸形分化。

细胞正常分化形成的是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畸形分化的结果是变成癌细胞。

HIV侵染T淋巴细胞后,会影响到体液免疫。

注射疫苗后人体能通过体液免疫产生特定的抗体和记忆细胞,获得免疫力。

答案:

(1)体液 4 核糖体 2 高尔基体 

(2)B 畸形 (3)是 特定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1.验证体液免疫需要T细胞和B细胞的共同参与。

2.用实验动物检测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

典例剖析

某同学为了验证体液免疫需要T细胞和B细胞的共同参与,利用给定的材料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

未受感染的体重相同的小白鼠3只,X射线照射仪,新鲜的T细胞和B细胞,毒性极低的霍乱弧菌疫苗,血清抗体测定仪及其他必要的工具。

实验原理:

体液免疫中产生抗体,而T细胞和B细胞的有无影响抗体的产生,通过测定血清中抗体数量的多少判断体液免疫的强弱。

实验步骤:

第一步:

取未受感染的体重相同的小白鼠3只,分为一、二、三3组,分别摘除胸腺,并用大剂量的X射线照射。

第二步:

向第一组小鼠体内注射T细胞,向第二组小鼠体内注射B细胞,向第三组小鼠体内注射T细胞和B细胞。

第三步:

分别在上述3组小鼠体内接种霍乱弧菌疫苗。

第四步:

饲养15~20天后,分别测定3只小鼠体内血清抗体的含量。

预期结果。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

(1)上述实验步骤中存在不严谨之处,请指出来并更正。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为该同学补充预期结果。

[解析] 根据实验目的可设置3组实验:

小鼠体内仅有T细胞;小鼠体内仅有B细胞;小鼠体内既有T细胞也有B细胞,再分别在上述3组小鼠体内接种霍乱弧菌疫苗。

饲养若干天后,分别测定3组小鼠体内血清抗体的含量。

通过抗体含量的有无可得出结论:

体液免疫过程需要T细胞和B细胞的共同参与。

[答案] 

(1)①每组只取一只小鼠,数量太少,缺乏可重复性

②分别摘除胸腺,并用大剂量的X射线照射后,未检查小鼠是否具有免疫功能,应分别接种疫苗,然后测定有无抗体产生

③向小鼠体内注射淋巴细胞时,应当等量

④向小鼠体内接种疫苗时也应等量(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2)第一组、第二组小鼠体内不产生抗体,第三组小鼠体内产生抗体,说明体液免疫需要T细胞和B细胞的共同参与。

[随堂基础巩固]

1.(江苏高考)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

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

B.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

C.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

D.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

解析:

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在胸腺,若无胸腺就无法产生T细胞,而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大多数B细胞的增殖、分化需要T细胞的辅助作用,只有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因此无胸腺裸鼠只保留少部分的体液免疫,由于该种鼠没有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也很弱,故该种鼠应该在无菌条件下饲养,否则易感染病原体而死亡。

外来移植器官、癌细胞都是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作用对象,而该种鼠无法产生T细胞,没有细胞免疫,故C、D两项正确。

答案:

A

2.(四川高考改编)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

A.巨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

B.T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

C.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

D.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

解析:

浆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能分泌抗体,但不能进行分裂。

答案:

C

3.以下各项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