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校岗前培训-简明高等教育学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925285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高校岗前培训-简明高等教育学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高校岗前培训-简明高等教育学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高校岗前培训-简明高等教育学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苏高校岗前培训-简明高等教育学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苏高校岗前培训-简明高等教育学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高校岗前培训-简明高等教育学Word文档格式.doc

《江苏高校岗前培训-简明高等教育学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高校岗前培训-简明高等教育学Word文档格式.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高校岗前培训-简明高等教育学Word文档格式.doc

从洪堡开始,出现了两个新词,即“教自由”和“学自由”。

▲莫利尔法案建立的两所大学:

康乃尔大学,威斯康辛大学。

▲“威斯康辛思想”遂成为高等学校三大职能确立的标志,载入高等教育发展史册。

第三节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

▲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

▲通儒院开设了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先河。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

▲“985工程”即,开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工程。

第三章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

第一节高等教育发展的政治基础

▲为什么说政治直接制约高等教育发展?

1)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规定高等教育发展方向;

2)阶级关系规定高等教育发展的利益追求;

3)政治任务影响高等教育发展重点;

4)主流意识形态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环节;

5)教育民主化运动促进了高等教育机会的扩展;

6)建立国家高等教育体制。

第二节高等教育发展的经济基础

▲经济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几个方面?

1)经济制约着高等教育发展规模;

2)经济发展制约高等教育发展决策;

3)经济制约高等教育结构的完善程度;

4)经济促进高等教育终身体系的形成。

▲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

发达国家>7%,发展中国家4—7%,贫困国家<4%。

第三节高等教育发展的科技基础

第四节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基础

第五节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发展

第四章高等教育的价值与功能

第一节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

▲高等教育再生产着社会政治关系。

(√)

▲高等教育的经济价值(★)

1.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

高等教育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之所以会成为整个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主要是因为通过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的知识与能力,从而提高劳动劳动生产力。

社会经济增长与发展世界上也是一个生产力不断进行再生产和不断提高的过程,而生产力的再生产其内容无非是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劳动力的再生产以及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其中,劳动力则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2.有助于个人收入分配趋于平等,促进社会公平。

人力资本论认为,教育在消灭贫困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社会中很大以部分收入分配差异是由所受教育的差异引起的;

2)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因受教育不同而产生的相对收入差别减小;

3)对教育投资的增加,可以提高全社会中劳动所得所占的比重,降低财产所得所占份额。

▲根据舒尔茨计算,美国1929—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33%应归因于教育。

▲高等教育对文化的发展作用主要表现在传承、改造和创新方面。

第二节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

▲高等教育促进个人发展价值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

(1)提高个人的知识与能力水平;

(2)养成良好的综合素质;

(3)提高个人劳动效率,增加个人收入;

(4)提升社会地位。

第三节高等学校职能(★)

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基本职能

2.发展科学——主要职能

3.直接为社会服务的——高校职能的延伸和应用

这三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其中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和中心任务,是高等学校之所以高等学校的根本理由;

发展科学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它既是高等学校培养高水平人才的保障,又是高等学校不同于其他层次学校的本质要求;

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前两项职能在当地社会的合理延伸与实际应用,既是高校应对当地社会应尽的义务,也是高校本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在办学实践中,我们应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中心,处理好三项职能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高等教育目标

第一节高等教育对象

▲大学生的身心特殊性

1)他们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

2)他们具有较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较丰富的知识面;

3)他们具有较好的品德修养;

4)他们具有较为远大的理想;

5)他们面对的压力也较大;

6)他们的心里成熟度还不够高。

第二节高等教育目标

▲高等教育目标:

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人的基本要求。

它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总方向,也是高等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方针:

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况。

▲高等教育目标性质:

主观性质,相当的复杂性。

▲高等教育目标的意义(作用)。

1)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总方向,对高等教育活动的结果起着规范的作用;

(——导向作用)

2)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依据,是一切高等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调控作用)

3)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归宿,具有检验高等教育效果的标准作用。

(评价激励作用)

▲制定高等教育目标的依据(★★)

有人认为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和谐的人,也有人认为高教的目的是直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请对这些观点加以阐述。

分析:

1)这是高等教育的两种基本价值观,前者称为个人本位价值观,后者为社会本位价值观。

2)个人本位价值观——个人本位价值观从个人需要,个体发展角度出发涉及高等教育的目的,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的需要服务。

3)社会本位价值观——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涉及高等教育目的,强调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

4)两种价值观都有其合理性,同时也各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

个人本位价值观确认个体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提出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的自由发展思想,但把社会视为个体的简单结合,使得教育面对复杂的个体需要无所适从,导致教育中的极端个人主义、自由化倾向、个体社会责任感下降。

社会本位价值观肯定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对于教育密切与社会的联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容易导致教育的某种波动性,助长了高等教育的短视行为,影响了社会的长远利益,导致学生个性的抹杀。

5)在现实社会背景下,寻求两种价值选择之间的协调与整合,历史上出现的高等教育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单项选择已被视作为一种教训,要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世纪做出积极的动态调整。

第三节高等学校培养目标体系

▲高等学校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目标在不同的高等学校的具体化。

▲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要求,期望一定教育阶段的学生在品德、智力。

体质等方面达到的程度。

第四节高级专门人才类型

▲19世纪中后期之前,世界高等教育属于英才(精英)模式。

▲学术人才——专指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以及与此相关的研究的科学研究工作者。

▲实用人才——泛指一切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的实际操作者。

▲通才——知识面和职业应用面宽广的。

▲专才——知识面和职业适应面单一的。

第五节我国高等教育目标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六章高等学校专业与课程

第一节高等学校的专业

第二节高等学校的(教学内容)课程

▲课程:

教学科目、教学活动及其进程的总和。

狭义:

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

广义:

学校教育中对实现教育目的的发生作用的一切文化与经验活动。

▲高等学校课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性;

2)探究性;

3)前沿性。

▲高等学校的课程结构:

第一种表达方式——一层面:

普通课程、专业课程;

二层面:

必修、选修;

三层面:

理论、实践;

四层面:

显性课程、隐形课程。

第二种表达方式——1)学科课程;

2)关联课程;

3)融合课程;

4)广域课程;

5)核心课程;

6)活动课程。

▲学分制:

19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哈佛首先实行。

第三节高等学校的课程资源

▲高等学校的教材或教学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或讲授提纲等,他们都是课程内容的直接表达。

▲教材是教学大纲(学科课程)的具体化。

第七章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原则

第一节高等学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教学过程的认识对象与一般认识活动的对象不同,它不是以尚未发现的食物或真理为对象,而是以他人或前人已经发现的系统的科学知识为对象,主要是以教材为中介的简介经验,也可以说是书本知识。

2)其次,教学认识的条件和形式与一般的认识活动也有不同。

教学认识活动不是学生单独的发现活动,而是在老师知道下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亦即再发现的过程。

3)科学家和人类的认识活动是无限的,而教学认识过程是具有时限的。

▲教学认识活动不是学生独立的发现活动。

▲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力。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

专业性,独立性,创造性,实践性。

第二节高等学校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

是根据教学的目的和教学规律,在总结教学时间经验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

它是成功地进行教学活动所必须依据的原则。

▲孔子提出的启发教学、因材施教原则。

▲《学记》中国古代第一部教育文献,指出教学相长。

▲高等学校教学原则(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论述)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结合的原则;

3)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

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5)直观性与抽象性统一的原则;

6)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7)博与专相结合的原则;

8)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由此知识点可以引出这样的问题:

能否结合你所任教或所学专业对教学原则体系加以评述。

(★★)

答题要点:

1.什么是教学原则(解释概念)?

2.教学原则体系的内容是什么(上述8条)?

3.选取教学原则中的2——3条结合任教学科或所学专业进行评述。

其中第3点的答法参考如下:

1)博与专相结合的原则:

博与专想结合的原则,是高等教育专业性的内在要求,是科学技术在高度分化基础上高度综合发展趋势的客观反映。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专业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

贯彻这一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首先要明确专业教学目标和计划,使每门课程、每种教学活动,都要直接或间接地围绕着专业培养目标来组织;

2)在专业教育的前提下,拓宽专业口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贯彻博与专相结合原则,对于教师同样提出很高的要求。

教师必须既有专业所长,又要有广博的知识面。

“对专业中的某点懂一切,对专业外的一切懂一点”。

2)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独立性、创造性特点的反映,也是高等学校一条特殊的教学原则。

这一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将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科研化,同时将教学活动体现于科研过程,使科研活动教学化,从而将高等学校这两种主要的活动,有机地统一为一体,共同实现高等学校的职能。

1)用过程教育代替结论教育;

2)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