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外伤康复PPT课件下载推荐.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921119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17.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外伤康复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手外伤康复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手外伤康复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手外伤康复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手外伤康复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手外伤康复PPT课件下载推荐.ppt

《手外伤康复PPT课件下载推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外伤康复PPT课件下载推荐.ppt(9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手外伤康复PPT课件下载推荐.ppt

TAM200220为健侧75%以上v中:

TAM180200为健侧50%以上v差:

TAM180为健侧50%以下v极差:

其结果不如术前功能评定肌力测试vMMTv握力计v捏力计功能评定感觉测试v浅感觉:

痛觉、触觉、温度觉、v深感觉:

运动觉、位置觉、振动觉v复合感觉:

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图形觉、实体觉、材质辨别觉、重量觉整体功能测试vJebson手功能测试v明尼苏达操作等级测试MRMTvPurdue钉板测试第二节第二节手外伤的临床康复手外伤的临床康复一、手部软组织损伤和术后的康复

(一)早期康复治疗一般手术后,受伤的部位需制动23周然后才开始运动早期康复的目的:

控制肿胀预防感染促进损伤组织的正常愈合1控制肿胀

(1)抬高患肢

(2)患肢制动(3)冰敷法(4)压力治疗伤肢抬高位做向心性按摩,促进静脉回流向心性压迫缠绕弹力指套,适用于单个手指肿胀等张压力手套,注意指蹼部位与手套紧贴(5)超短波疗法无热量,对置法,10min/次,1次/日,10次一疗程(6)主动运动长期的反复主动牵伸肌肉等长收缩和小范围的等张收缩逐渐增加关节活动度的训练下列情况不宜早期主动运动严重创伤后的34天神经和肌腱修复术后3周关节急性炎症不稳定骨折手术后需延迟的抗阻运动2控制伤口感染

(1)超短波治疗急性期:

无热量,对置法,10分钟/次,1次/日慢性期:

微热量,对置法,1015分钟/次,1次/日

(2)紫外线疗法早期急性阶段:

中心重叠照射法伤口表面用超红斑量(2030个生物剂量)伤口周缘皮肤用红斑量(510个生物剂量)伤口肉芽增生阶段:

小剂量可促进肉芽生长,l2级红斑量

(二)后期康复治疗一般手术,术后2周伤口拆线肌腱和神经修复术后需制动3周左右骨关节损伤需固定46周时间康复重点:

恢复患手的运动、感觉、功能活动减少肿胀,缓解疼痛,松动关节是治疗性训练和功能康复的前期治疗手部骨折的康复手部骨结构及特点v8块腕骨(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v5块掌骨v14块指骨v骨短小,参与构成的关节多,功能要求高。

骨折部位v腕部:

Colles骨折舟骨骨折(骨不连)月骨骨折(无菌性坏死)v掌骨骨折v指骨骨折Colles骨折典型移位康复治疗基本原则

(1)v进行早期整复v良好的肢体固定位置功能位,腕关节20-30背伸,拇指对指,掌指关节半屈v合适的固定范围腕关节不超过掌横纹,手指骨折患指固定手指掌指关节康复治疗基本原则

(2)v合理选择固定方法v重视伴随损伤的处理v积极开展早期运动v关节强直的防治治疗重点v骨折固定期(早期)v消肿止痛,促进骨折愈合。

v抬高肢体v主动运动v物理疗法v骨折愈合期(后期):

(1)消除残存的肿胀;

(2)软化和松解纤维瘢痕组织;

(3)增加关节的ROM;

(4)恢复正常的肌力和耐力;

(5)恢复手功能协调和灵活性。

治疗方法v

(1)物理治疗v

(2)按摩v(3)运动锻炼v(4)支具和矫形器的应用v(5)作业疗法手部骨折常见并发症v肌腱损伤v神经损伤v关节强直v骨延迟愈合/不愈合或骨坏死关节强直的防治v早期处理损伤v良好的固定位置v早期功能锻炼手部肌腱损伤的康复肌腱的滑动结构v腱周组织v滑膜鞘v纤维鞘管肌腱愈合途径v外源性愈合-粘连形成v内源性愈合-滑液环境肌腱愈合过程分期v纤维支架形成期:

术后45天v纤维组织增生期:

术后2周v肌腱塑型初期:

术后3周v肌腱塑型期:

术后412周v影响愈合因素:

创伤的影响和制动的影响手的屈肌腱v拇长屈肌:

屈曲拇指指间关节(正中)v指浅屈肌:

屈手指近侧指间关节(正中)v指深屈肌:

屈手指远侧指间关节(正中、尺)指屈肌腱分区v区:

远节指骨肌腱抵止部至中节指的中部,只含指深屈肌腱或拇长屈肌腱v区:

中节指骨中部至远侧掌横纹平面,此区有指浅、深2条屈肌腱v区:

远侧掌横纹至屈肌支持带远侧缘v区:

腕管区,此区9条屈肌腱和正中神经挤在一起,易引起神经卡压v区:

前臂区,位于屈肌支持带上方手的伸肌腱v8条,均由桡神经支配v桡侧组:

拇长伸肌、拇短伸肌;

v尺侧组:

4条指伸肌腱,示指固有伸肌腱和小指固有伸肌腱。

手内在肌v掌中央肌11块v蚓状肌4块(正中、尺)v骨间掌侧肌3块、骨间背侧肌4块(尺)手内在肌v鱼际部肌v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拇对掌肌(正中)v拇收肌(尺)手内在肌v小鱼际部,均由尺神经支配v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小指对掌肌v为什么桡神经损伤出现“垂腕”畸形,而不出现“垂指”?

肌腱修复术后的康复要点v早期(3周)v控制肿胀抬高患肢物理治疗(压力治疗、超短波)主动运动v控制感染超短波紫外线肌腱修复术后的康复要点中晚期v促进组织愈合v消除肿胀v缓解疼痛v恢复功能屈肌腱修复术后康复v术后固定体位:

背侧石膏托固定,腕关节屈曲3045,掌指关节4565,指间关节伸直位屈肌腱修复术后康复v术后12天开始早期活动,被动屈曲指间关节。

在夹板范围内主动伸指间关节。

禁止禁止主动屈曲指间关节被动伸指间关节。

维持PIP关节充分伸直位。

v术后第1周:

患者戴动力支具以被动屈曲、主动伸直练习为主。

v术后23周:

被动屈曲、主动伸直练习,逐步增加指屈肌腱活动范围。

屈肌腱修复术后康复v4-5周:

滑动练习:

单独指浅屈肌腱的练习,单独指深屈肌腱的练习;

钩拳练习;

直拳练习;

复合拳练习。

滑动练习v单独指屈浅肌腱的训练v方法:

v伸直MP、DIPv固定PIP近端v主动屈曲PIP滑动练习v单独指屈深肌腱的训练v方法:

v伸直:

MP、PIPv固定DIP关节近端v主动屈曲DIP钩拳练习v指屈浅肌腱和深肌腱的最大范围活动v方法:

vPIP和DIP关节屈曲vMP伸直直角握拳练习v指屈浅肌腱做最大范围滑动。

v方法:

屈曲MP和PIP关节v同时保持DIP伸直复合握拳练习v方法:

屈曲MP、PIP和DIP关节,使指屈浅、深肌腱做最大滑动屈肌腱修复术后康复v术后第6周,轻度功能性活动。

如PIP关节屈曲挛缩,可使用手指牵引夹板。

v术后第7周,抗阻训练,如:

使用强度各异的海棉球、塑料治疗泥进行训练,以维持手的抓握能力。

v术后第8周,强化抗阻训练,增强肌力、耐力。

v术后9-12周,主动活动,强化患指抗阻力指屈练习。

物理疗法v术后第2天2周,选用超短波、紫外线v术后34周,选用超声波和水疗。

伸肌腱修复术后的康复v手背伸肌腱表浅,损伤率高,并且容易与骨发生粘连。

与屈肌腱相比伸肌腱较弱,开始主动活动时,容易过分牵伸。

伸肌腱结构扁、薄、阔,更容易断裂。

伸肌腱滑动范围小于屈肌腱,因而在长度方面的代偿能力小。

v传统上,伸肌腱术后采用固定治疗,近来研究证明,伸肌腱修复术后(区)早期在控制范围内进行屈曲活动有助于瘢痕组织重新塑形,使得肌腱有较大活动度,也可防止粘连。

v指伸动作的完成并非由哪块肌肉单独收缩而为之,而是一组肌肉的协同作用。

指背部肌腱是由这组协同运动的肌肉及肌腱移行构成指伸肌腱装置。

v指总伸肌腱跨越掌指关节后部分纤维附于掌指关节囊背侧,大部分肌腱经掌指关节时为三束。

中间束止于中节指骨底背侧,两侧束止于末节指骨底背侧。

临床诊断v如果指伸肌腱在止点断裂或者在远端指间关节(DIP)与近端指间关节(PIP)之间断裂,则不能主动伸直远端指间关节,出现锤状指畸形。

v如果在掌指关节与近端指间关节之间因肌腱中央束断裂,侧束向掌侧滑移,故近端指间关节不能伸直,而掌指关节(MP)和远端指间关节仍能伸直。

Verdan分法:

指伸肌腱分为8个区拇指分为5个区其中奇数区与关节对应,偶数区与骨干对应。

肌腱指伸分区肌腱指伸分区康复治疗-和区损伤术后15周用支具固定DIP关节于伸展位,活动PIP关节,防止关节僵硬。

术后68周取下支具,开始DIP关节轻柔无阻力的屈曲练习,练习过后支具固定。

术后912周间断卸去支具,开始轻柔握拳等功能练习,并进行感觉训练。

术后15周用支具固定PIP关节于伸展位,活动DIP关节。

术后68周取下支具,MP关节屈曲位,无阻力屈伸PIP关节,不练习时支具固定。

术后910周增加主动屈伸练习,开始使用柔和动力支具以被动屈曲PIP关节。

术后1112周用主动和被动运动及支具等方法,恢复关节活动范围。

和和区损伤区损伤术后12周用支具将手制动于腕背伸30,MP关节0,IP关节自由活动的位置。

在支具控制范围内完成主动屈指和被动伸指练习,禁止被动屈指和主动伸指。

术后35周卸去掌侧支具,嘱患者完成主动屈指练习。

、和和区损伤区损伤v术后6周去除支具,进行屈腕屈指练习和主动伸指练习,从事手指绕橡皮圈外展及橡胶泥作业。

v术后7周逐渐开始抗阻力练习,为恢复工作做准备。

手部神经损伤的康复临床表现v运动障碍v感觉障碍v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临床表现v主动运动消失、肌肉瘫痪,肌力、肌张力下降或丧失,出现特定的畸形外观;

v自主区麻木、痛、温、触、两点分辨觉等感受消失或减退;

v皮肤干燥、出汗减少或无汗;

失神经支配时间长者肌肉萎缩,皮肤变薄、粗糙。

临床检查v1.感觉神经损伤后的检查正中神经:

手掌桡侧半、桡侧3-12手指掌面皮肤及其中节和远节指背皮肤尺神经:

手部尺侧、环指尺侧和小指掌背侧桡神经:

手背桡侧及桡侧2个半手指背侧近节运动功能检查-神经肌肉支配v正中神经:

前臂屈肌(肱桡肌、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除外),手部鱼际肌(除拇收肌),第1、2蚓状肌v尺神经:

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小鱼际肌、骨间肌及第3、4蚓状肌、拇收肌v桡神经:

各伸肌属广泛瘫痪v正中神经:

猿手v桡神经:

垂腕v尺神经:

爪形手运动功能检查:

典型畸形典型神经损伤手部畸形爪形手鼠标手v3.神经电生理检查肌电图(EMG)神经传导速度(NCV)注意:

肌电图检查最好在伤后3周进行康复评定交感神经功能评定1.出汗功能检查

(1)检查者手指触摸

(2)碘淀粉试验2.ORian温水浸泡起皱试验感觉神经功能评定1.Semmes-Weinstein单纤维感觉测定器v一种精细的触觉检查,测定从轻触到深压的感觉。

可客观地将触觉障碍分为5级,以评定触觉的障碍程度和在康复过程中的变化。

v评定标准分级v正常轻触觉1.652.83(编号)v轻触觉减退3.223.61v保护性感觉减退4.314.56v保护性感觉丧失4.566.65v感觉完全丧失6.652.两点分辨试验(2pointdiscrimination)2PD试验是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是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感觉功能恢复的一种定量检查,这是对感觉客观有效的反映。

3.移动触觉4.恒定触觉5.振动觉6.Tinels征Tinel征是指叩击神经损伤(仅指机械力损伤)或神经损害的部位或其远侧,而出现其支配皮区的放电样麻痛感或蚁走感,代表神经再生的水平或神经损害的部位.周围神经损伤治疗目的v保护代偿v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周围神经修复术后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