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思想及面临的主要矛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91526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思想及面临的主要矛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思想及面临的主要矛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思想及面临的主要矛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思想及面临的主要矛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思想及面临的主要矛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思想及面临的主要矛盾.docx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思想及面临的主要矛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思想及面临的主要矛盾.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思想及面临的主要矛盾.docx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思想及面临的主要矛盾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思想及面临的主要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同时又遇到不少矛盾和问题。

如何看待和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以及如何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发展,是我们面临的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思想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高等教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高等教育,其主导思想有:

1.规模发展

规模增长是评价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卓越的教学和科研质量是建立在一定规模基础上的。

没有量就没有质。

社会发展需要人才,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级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社会现代化的重任。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

1983年,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报告》。

《报告》指出:

为了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奋斗纲领,各条战线和各个地区都深感专门人才缺乏,迫切要求教育先行,为国家早出人才,多出人才。

因此,加速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促使整个高等教育事业在近期(5年左右)就有计划按比例地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并为今后更大的发展打下基础。

此后,政府不断采取措施,推进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根据当时经济和社会的需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作出了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

政府通过高校扩招,扩大地方和高校办学自主权,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等多种方式,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全国高校在校学生人数1998年为643万人,2015年达3647万人,增长了5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998年为9.8%,2015年达40.0%;高校专任教师人数1998年为40.72万人,2015年达157.26万人,增长了3倍多。

科技文化等均有相应的发展。

例如,发表SCI论文数,1987年我国发表SCI论文4880篇,列世界第24位;1997年发表SCI论文16883篇;2011年发表SCI论文136445篇,列世界第6位。

2.分类发展

高等教育发展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

社会结构十分复杂,需要多样化的人才。

多样性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坚持分类发展、分类指导,是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同质化问题的根本途径。

由于重学轻术传统及相关政策导向的影响,我国高校都希望向学术型、高层次方向发展。

为了推进分类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

第一次分类发展,建立了一批高职院校。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重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至2015年,共建立了1341所高职院校,学校数和在校生数都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第二次分类发展,提出建设一批应用型大学。

2014年2月,国务院作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的战略部署,对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颁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对部分本科高校先行有益的探索进行了充分肯定,对部分普通本科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

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势在必行。

分类发展,还要承认全国各省(区市)之间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支持和鼓励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帮助后发展起来的地区,达到共同提高。

各地均充分发挥自己的经济和文化潜力,加快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3.重点发展

重点建设是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步伐,提高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

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相对集中国家有限财力,调动多方积极性进行重点建设,推进重点发展。

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是党和政府一贯的政策。

1954年10月5日,当时的高等教育部颁发了《高等教育部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确定6所高校为全国性重点学校。

此后,陆续确定全国重点高等学校,至1960年达64所,1963年又增设4所,共计68所。

文化大革命打破了建国后前十七年的高等教育格局,原来的重点高校也失去了建设基础。

文革后,国家又开始重视高等教育的重点建设。

1977年8月初,邓小平连续两次对重点高校建设作出指示:

要抓一批重点大学。

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

1978年2月,国务院下发《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的通知》,提出了第一批确定的全国重点高校88所,至1979年底,全国共有重点高等学校97所。

20世纪90年代起,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先后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和双一流建设,取得了好的成效。

校、1037个重点学科进入。

211工程以学校整体条件建设为基础,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保障,致力于办好100所左右的重点高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和管理水平方面达到了世界水平。

985工程紧密结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选择39所高校,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集成优质资源进行重点建设,争取若干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水平。

2011计划由协同创新而来,围绕国家需要的重大前沿项目,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同参与,建立协同创新中心。

申报学校不限于985、211高校。

双一流建设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扎根中国大地,遵循教育规律,创造性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之路。

重点建设,带来重点发展。

这些大学由于自身发展,实力增强,在世界大学排名中都有很大进展。

[8]重点学科水平迅速提升。

至2015年,我国共有24所大学的143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00名;15个学科进入世界前20名:

清华9个,北大6个。

4.特色发展

计划经济时期,高校按一个模式办学。

在政府统一和直接管理下,各高校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千校一面形象地描述了高校缺乏自身办学特色的状况。

为适应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高等学校必须特色办学,特色发展。

从某种程度上说,特色就是水平。

政府倡导办学特色始于1993年。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指出,要区别不同地区、科类和学校,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

制订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明确要求各类各层次学校都要办出特色。

特色发展的实践始于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2002年)中,明确把办学特色作为一个项目,并且规定:

被专家组认为没有特色的学校不能评为良好及以上等级;被专家组认为特色不鲜明者不能评为优秀等级。

这是从高校评价机制上对特色办学理念的肯定,反映出政府层面对特色办学理念的重视。

为了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好的成绩,各个学校都着手总结自己的特色,开始形成特色意识。

特色发展由上而下推进,在这一进程中,确有部分学校将其内化为自身办学理念,外化为自身办学行为,逐步创建自己的办学特色,推进了学校的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特色发展推向现代教育、高等教育,提出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现代教育,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

双一流建设十分强调中国特色,指出一流大学要扎根中国大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

5.协同发展

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指出:

要积极推进协同创新,建立协同式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

协同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坚持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协同发展理念是指通过交流合作寻求共识,建立科学合理、均衡发展、包容合作、共存共荣的高等教育强国体系,突出高等教育均衡、公平、普惠、自由与理性的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协同:

利益协同:

高校和国家利益共存、风险共担、思想共享;价值认同:

高校与公共部门、社会业界在共同的文化价值认同基础上,互动合作、交往共存、资源共享;战略协同:

高等教育发展不仅在数量上增长,而且在教育公平基础上实现全面和谐发展,做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组织协同:

突出高等教育的巨大包容性,形成知识融合的共同体;文化协同:

通过共享、批判、创新,发展人类思想和文化,促进人与社会共同进步。

6.创新发展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教育传授和创造知识、传播技术方式的重大变革,必然带来教育的革命性变化,因此,创新发展,首先要高度重视信息化、信息技术的影响。

以信息化带动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建成学习型社会,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

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的现代化,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加快对课程和专业的数字化改造,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提升个性化互动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意识与能力。

建设知识开放共享环境,加强与科研院所、企业共享科技教育资源,构建数字化科研协作支撑平台,推进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学文献共享,支持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区的协同创新。

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信息化改变了高等教育活动中信息的生产、采集、存储、管理、传递、应用的方式,带来了远程教育、教育技术、大数据应用、MOOCs、师生教学与社交网络的变革,在信息的公平、共享中改变政府与高校、师生之间的关系,将加快推进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设。

二、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为什么我国高等学校的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然问题很多,多方都不满意?

有人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前无古人,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我国高等教育一无是处。

高等教育发展遇到了哪些矛盾,产生了哪些问题,如何看待这些矛盾和问题,这是我们高等教育界的研究者、实践者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笔者认为,总的来说,有两个方面的根本原因:

一是发展必然要付出代价,包括成本性付出、人为因素付出,但我们未能建立有效的代价补偿机制。

二是发展中必然会遇到多种矛盾,产生相应的问题,但我们以非此即彼而不是辩证的思维方式来处理。

以下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1.大众化发展进程中的量与质量的增长必然带来质的变化。

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核心。

与精英教育阶段相比,大众化带来学生、教师、职员人数的大幅增长,高等教育必然面临一场管理革命,教育思想,人才培养模式、制度,管理思想、机制等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我国的大众化是突变式的,1998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9.8%,2002年即达到了15%,四年时间增加了5.2个百分点。

这样带来的矛盾、问题会更多。

如同唱卡拉OK,三五个人在唱,秩序井然。

现在,一下涌进了二三十个人,有的要唱通俗歌曲,有的要唱京剧,有的要跳舞,马上就乱了。

必须进行调整,整顿秩序,否则卡拉OK无法进行。

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我们需要认真分析、研究,探索新的教育理念,调整关系,创建与大众化相适应的教学、管理、评价制度等等。

但我们的教学管理基本上没有太多改变,跟不上大众化的发展。

大众化初期,开展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面对突变式的大众化所采取的非常规举措,在加强师资建设、改善办学条件、重视本科教学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试想,如果没有这次评估,基本的教学工作、秩序都难以保证。

诚然,这次评估也存在不少问题,产生了副作用。

但对待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