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九Word文件下载.docx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九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九Word文件下载.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减缓措施
A
第3题
对于一个地面水环境一级评价项目,其排水量为30000m3/d,那么其评价范围的某大中型湖泊,需每(
)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A.1.5~3.5km2
B.1~25km2
C.1.0~2.0km2
D.2.0~4.0km2
B
【答案解析】
[解析]湖泊、水库布设水质取样点时要考虑评价等级、排水量及湖泊水库的规模。
第4题
《地下水质量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
)、盐卤水。
A.地下河水、地下湖水
B.地下热水、地下矿水
C.地下河水、地下矿水
D.地下热水、地下湖水
第5题
大气环境影响一、二级评价项目的预测内容中规定须预测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
A.浓度分布图及其出现频率
B.最大地面浓度和位置
C.最大地面浓度及其出现频率
D.最大地面小时浓度
D
[解析]无论是考试还是日常环评工作中都需要知道一、二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
另外注意新旧导则的区别,旧导则中要求预测的是一次和24h取样时间的最大地面浓度和位置,而新导则要求预测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
第6题
大气稳定度(P·
S)的B.D.E分别表示(
A.较稳定、中性、不稳定
B.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
C.不稳定、中性、较稳定
D.较稳定、弱不稳定、不稳定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对大气稳定度分级的掌握。
大气稳定度采用修订的帕斯奎尔稳定度分级(简称P·
S),分为强不稳定、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和稳定六级,分别用A、B、C、D、E、F表示。
第7题
一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监测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
)有效数据,每天不少于(
A.7天
5次
B.7天
8次
C.5天4次
D.5天5次
[解析]本题考核对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制度的掌握。
对于一级评价项目不得少于二期(夏季、冬季),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天有效数据,每天监测时段,应至少获取当地时间02,05,08,11,14,17,20,23时8个小时浓度值。
注意旧导则是每天不少于6次(北京时间02、07、10、14、16、19时)。
第8题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中,不属于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划分的是(
A.特殊生态敏感区
B.人口密集区
C.重要生态敏感区
D.一般区域
第9题
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在执行上(
A.国家标准优于地方标准
B.地方标准优于国家环境标准
C.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交叉
D.地方标准平行于国家标准
第10题
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风险类型可分为火灾、爆炸和(
)三种类型。
A.易燃
B.泄漏
C.有毒
D.易碎,易裂
[解析]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风险识别,风险识别的目的是确定风险类型。
根据引起有毒有害物质向环境放散的危害环境事故起因,将风险类型分为火灾、爆炸和泄漏三种。
第11题
对于新建工程,当评价范围内没有明显的噪声源且声级(
),噪声现状测量点可以大幅度减少或不设测量点。
A.≤50dB(A)
B.<30dB(A)
C.<40dB(A)
D.<50dB(A)
[解析]掌握环境噪声现状测量点的布置原则,在复习时注意抓住各个点的要点,如本题考核的就是测量点布置中可以大幅度减少或不设测量点的条件,注意这个条件就是评价范围内没有明显的噪声源,其判定依据就是没有明显的噪声源且声级小于50dB(A)。
第12题
根据工程建设过程,验收调查时段分为(
A.工程前期、施工期,试运行期
B.建设期、运行期、服务期满
C.建设期、运行前期、运行中后期
D.工程前期、建设期、服务期满
第13题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生态影响评价根据评价项目自身特点、区域的生态特点以及评价项目与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分析生态影响的(
A.方式及其影响程度
B.方式及其强度
C.源及其影响方式
D.源及其强度
第14题
某河流与河口附近河段的平水期平均流量为30m3/s,其水域规模为(
A.特大河
B.大河
C.中河
D.小河
第15题
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分析应根据建设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的工程特征,(
)下的环境影响。
A.识别其正常状态
B.分别识别其正常与事故两种状态
C.识别事故状态
D.识别正常或事故状态
第16题
开发区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应从改变能流系统和能源转换技术方面进行分析。
重点是(
)的集中转换及其集中转换技术的多方案比较。
A.石油
B.天然气
C.集中供热
D.煤
第17题
在水质混合区进行水质影响预测时,应选用(
)模式。
A.一维模式
B.动态数值解水质模式
C.二维或三维模式
D.零维模式
[解析]水质数学模式按水质分布状况划分为:
零维、一维、二维和三维模式。
在水质混合区进行水质影响预测时,应选用二维或三维模式;
在水质分布均匀的水域进行水质影响预测时,选用零维或一维模式。
第18题
下列方法中不属于生态现状评价调查方法的是(
A.景观生态学法
B.资料收集法
C.专家和公众咨询法
D.生态监测法
[解析]注意两点,一是题面问的是不属于,二是需熟悉生态现状调查的方法主要包括:
资料收集法、现场勘查法、专家和公众咨询法、生态监测法和遥感调查法等,景观生态学法属于生态影响评价和预测所采用的方法
第19题
对于二级生态环境评价项目,位于一般区域,项目工程占地(水域)范围一般不小于(
A.10km2
B.20km2
C.50km2
D.100m2
第20题
下列不是用来判断大气稳定度的是(
A.风速
B.风向
C.低云量
D.总云量
[解析]确定稳定度等级时首先由云量(包括总云量和低云量)与太阳高度角查出太阳辐射等级数,再由太阳辐射等级与地面风速查稳定度等级,也就是说稳定度等级与风速、低云量、总云量有关,与风向无关。
第21题
下列情况中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应确定为一级的是(
A.Pmax=85%,D10%=4km
B.Pmax=85%,D10%=6km
C.Pmax=80%,D10%=4km
D.Pmax=75%,D10%=6km
[解析]大气环境一级评价划分依据为Pmax≥80%且D10%≥5km,注意在复习时尽快熟悉新修订的导则中评价等级的判定方法。
第22题
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划分的方法是选择(
)对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工作进行分级。
A.主要污染物的等标排放量最大者
B.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
C.预测模式
D.主要污染物的等标排放量最小者
[解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HJ2.2—2008)主要修订内容之一就是评价工作分级和评价范围确定方法。
等标排放量是原导则划分评价等级的主要依据之一。
第23题
开发区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应分析评价区域各种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
)等变化对自然生态与景观方面产生的影响。
A.污染源空间位置
B.污染源空间结构
C.污染物排放位置
D.污染物浓度
第24题
根据评价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将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划分为(
A.一、二、二级
B.二、三级
C.一、二级
D.一、二、三、四级
[解析]环境风险评价分为一、二两级。
题目给了很多信息,但是仅仅考核对风险评价分为几级。
第25题
位于1类区域的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执行的环境噪声昼、夜标准值分别是(
A.50dB,40dB
B.55dB,45dB
C.60dB,50dB
D.65dB,55dB
[解析]本题是针对2008年新颁布实施的《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所出的题,目的在于提醒大家在复习时注意对新颁布标准的学习。
第26题
大气二级评价项目的长期气象条件为:
(
A.近三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逐月、逐日气象条件
B.近五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逐日、逐次气象条件
C.近五年内的至少连续三年的逐月、逐日气象条件
D.近三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逐日、逐次气象条件
[解析]注意新旧导则的变化
第27题
某高速公路项目工程途径自然保护区,工程占地18km2,长度120km,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HJ19—2011),其生态影响评价工作应按(
)开展。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解析]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需要考虑工程影响区域的生态敏感性和工程占地范围,占地范围分面积和长度,题中项目途经自然保护区,可判定工程影响区域为生态敏感区,占地范围虽然小于20km2但是长度大于100km,占地面积和长度之间为或的关系,因此需开展生态影响一级评价工作。
第28题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适用于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