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880461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文档格式.docx

《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文档格式.docx

A.电离是指通电后产生自由离子的过程

B.只要溶液中存在氢离子,则该溶液必成酸性

C.酸碱能发生中和反应,所以人们常用石灰水中和胃酸过多

D.硫酸铁中有少量硫酸可用铁粉加以除之

3.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红细胞数量多,呈两面凹的圆饼状,且没有细胞核

B.卵细胞体积较大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C.禽流感病毒微小、细胞结构简单,易侵入并破坏其他生物的活细胞

D.神经元的细胞体有许多突起,有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4.下列对于右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①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脂肪的酶

B.②分泌的消化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胰岛素

D.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人类已经大规模应用核聚变和核裂变的方式发电

B.能满足能量守恒定律的事件就一定能发生

C.β射线是带负电的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流

D.地球上绝大部分能量来自太阳的核聚变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太阳黑子多时,太阳活动强度小

B.人工降雨时,往云层中撒播干冰,可以增加云层的湿度,促使降雨

C.如果月球有和地球同样的大气层,月球上的环形山会比实际少

D.我们肉眼所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色球层

7.原长为L的橡皮筋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悬挂一个小钢球,将钢球从O点释放,钢球运动到A点后开始向上返回,O、A两点间距离为2L,如图所示。

则能反映钢球从O点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其动能Ek随运动距离s变化的关系图象可能是

 

8.如图是金山初中校园里的两个宝贝,其中左边一个叫雨量器,可以用来估测某场雨的级别。

不同的雨量器口径不同,但一般都有一个统一的单位。

请问该单位是

A.升

B.毫升

C.米

D.毫米

9.图中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A、B表示人体身上的两个器官,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A是小肠,则血管②中的血液与血管①中相比营养物质较丰富。

B.若A是肾脏,则血管②中的血液与血管①中相比不存在无机盐。

C.器官B是肺,血管③中流静脉血,血管④中流动脉血。

D.器官B是肺,血管③将动脉血送回右心房,血管④将静脉血从左心室送往肺。

10.如图所示水平的传送带上放一物体,物体下表面及传送带上表面均粗糙,导电性能良好的弹簧右端与物体及滑动变阻器滑片相连,弹簧左端固定在墙壁上,不计滑片与滑动变阻器线圈间摩擦。

当传送带如箭头方向运动且速度为V时,物体与传送带发生相对滑动,当传送带逐渐加速到2V,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灯泡的亮度将

A.摩擦力变大,灯泡的亮度变亮B.摩擦力变小,灯泡的亮度变暗

C.摩擦力不变,灯泡的亮度不变D.摩擦力不变,灯泡的亮度变亮

11.某同学用一定量的铁与足量稀硫酸及足量氧化铜制单质铜,他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

①CuOCuSO4Cu;

②FeH2Cu

他若按实际实验原则进行操作,则两者制得单质铜的量为

A.①多B.②多C.一样多D.无法判断

12.如图所示,小伟将一冰块放在浅水的杯子,冰块底部受到了一定的支持力,请判断当冰块全部熔化后杯中水面的升降情况。

(不考虑水的蒸发)

A.不变B.上升C.下降D.都有可能

13.当生物体在缺乏空气的条件下腐烂时,会放出一种气体,我们把它称为沼气。

沼气通常含有60%的甲烷(CH4),其余的大部分是二氧化碳。

经研究可知,沼气是甲烷细菌在分解腐烂物质时释放出来的。

甲烷细菌属于

A.好氧性异养型细菌B.厌氧性异养型细菌

C.好氧性自养型细菌D.厌氧性自养型细菌

14.通过实验可以获取证据,得出结论。

下列做法中不能获得明显证据的是

A.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在其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为了证明氧气是否集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C.为了说明盐溶液不一定都呈中性,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D.为了证明汗水中含有Cl-,加入含稀硝酸的硝酸银溶液

15.小伟为研究“碱与盐反应”的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五组实验,每支试管盛有3毫升溶液,分别向试管中只滴加3滴溶液。

除氢氧化钙溶液是饱和外,其余溶液的质量分数都为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和乙组实验能观察到相同现象B.乙组和丙组实验均能观察到蓝色沉淀

C.乙组实验产生的沉淀质量比丁组多D.戊组实验产生的沉淀质量比丙组少

16.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中装满煤油,瓶中分别装两条电阻丝,电阻R甲>

R乙,瓶塞中各插一根两端开口相同的细玻璃管,将两条电阻丝连接在电路中。

此实验装置不能研究的问题是

A.电能是否可以转化为热能

B.导体的电阻大小同哪些因素有关

C.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与电阻大小是否有关

D.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与电流大小是否有关

17.如图所示,小科同学用动滑轮拉重物提升到一定高度,重物的重力为G物,动滑的重力为G动。

在提升过程中,物体上升的速度大小保持v不变,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提升的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一直是(G物+G动)/2

B.在提升的过程中,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功率至少为(G物+G动)v

C.在提升的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是守恒的

D.小科拉绳子的机械效率为G物/(G物+G动)

18.甲、乙两段实心铁导体的电阻值相等。

甲导体比乙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小。

将它们如图所示串联在电路中,通电一段时间后,比较甲、乙导体升高的温度,正确的是

A.甲导体的温度升高的多B.乙导体的温度升高的多

C.甲、乙导体升高的温度相同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9.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均已略去)。

先在试管Ⅱ中加入试剂乙,然后在试管Ⅰ中加入试剂甲,立即塞紧橡皮塞,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Ⅱ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A.甲:

Na2CO3、稀HCl乙:

NaOH

B.甲:

Al、稀H2SO4乙:

Ba(NO3)2溶液ⅠⅡ

C.甲:

MgO、稀盐酸乙:

AgNO3

D.甲:

Cu、稀H2SO4乙:

BaCl2溶液

20.已知SO2与CO2有许多化学性质是相似的,亚硫酸钙(CaSO3)是白色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的固体。

某同学向一酸雨样品中滴加CaCl2,溶液未观察到有浑浊现象,继续滴入NaOH溶液后即有白色沉淀产生。

在以上实验过程中,下列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A.SO2+CaCl2+H2O==CaSO3↓十2HCI

B.SO2+2NaOH==Na2SO3+H2O

C.Na2SO3+CaCl2=CaSO3↓+2NaCI

D.H2SO3+2NaOH=Na2SO3+2H2O

二、填空、解答题(本大题共26分)

21.(4分)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

请据图回答:

(1)按照同化作用类型分,甲为▲型生物;

与甲乙对比,丙细胞结构最主要特点是▲;

(2)人工建造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往往比天然的生态系统弱,这是因为人工生态系统▲;

(3)写出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化学方程式(或文字表达式)▲。

第21题第22题

22.(4分)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心脏各腔。

请据图回答问题

(1)肾脏被称为“滤清器”,可以排出人体内多余的、有碍健康的水、无机盐、尿素等。

若在尿中检测出红细胞和蛋白质,则最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2)某人患急性肾炎,静脉注射青霉素后,在心脏中最先发现药物的是图中▲(填序号)。

(3)当肾脏中的血管出现问题时,需要培育人造仿生血管,在培育前必须先除去仿生血管可能会引起的免疫反应的特性,然后才能进行血管移植。

否则人造仿生血管移植到患者体内后,患者血液中的▲细胞受到仿生血管中的▲物质刺激时会大量增殖和分化,其中大多数分化成能分泌抗体的细胞,从而引发免疫排斥反应。

23.(4分)在碳酸氢铵、纯碱、碳酸钙、活性炭四种物质中,用化学式填空.

(1)用作洗涤剂的是▲;

(2)作为重要建筑材料的是▲;

(3)可用做化肥的是▲;

(4)可用作冰箱除臭剂的是▲。

24.(4分)扑克是生活中用来休闲的娱乐项目之一,聪明的小华发明了一种扑克新玩法-“化学扑克”。

“化学扑克”的玩法是:

上家出牌,如果下家牌中的物质能与上家的发生反应,即可出牌,按此规则,出完牌的为赢家。

下图表示的是某局牌的最后一轮。

桌面上是一张图甲的“盐酸”牌,ABCD四位玩家手中都剩下一张牌(如图)。

(1)如果本局每一位玩家的牌都能出掉,则四位玩家的出牌顺序为:

(填标号)甲→▲

(2)如果本局只有一位玩家的牌出不掉,他们的出牌顺序为:

(填标号)甲→▲。

25.(6分)培养菌种需要在相对稳定的温度环境下进行。

如图是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的恒温箱。

他们将一段电热丝R接入电源电压为36V的电路中,测得其实际功率为27w(电热丝阻值不随温度变化)。

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通过电热丝R的电流为▲A。

(2)为保证菌种的培养,箱内发热功率应为12w。

在不改变电源电压和原电热丝的情况下,在箱外应▲(填“串联”或“并联”)一段▲欧阻值的电热丝。

26.(4分)1849年,法国科学家斐索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在地面上测出了光的速度。

他采用的方法是:

让光束从高速旋转的齿轮的齿缝正中央穿过,经镜面反射回来,调节齿轮的转速,使反射光束恰好通过相邻的另一个齿缝的正中央,由此可测出光的传播速度。

若齿轮每秒转动P周,齿轮半径为r,齿数为n,齿轮与镜子间距离为d,则齿轮转动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为▲,每转动一齿的时间为▲,斐索测定光速c的表达式为c=▲。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每空2分共42分)

27.(8分)凝乳酶是动物体内一种催化乳汁凝固的酶。

下图所示的是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作用影响的实验装置。

第一步:

将等量的酶和乳汁分别加入试管中,然后将2支试管放人同一恒温水浴(温度用t表示)中保温15分钟。

第二步:

将酶和乳汁在同一试管中混合,放入与先前同样温度的水浴中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时间。

分别选择5种不同水浴的温度,按上述操作步骤重复进行5组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

组别

水浴温度t

(℃)

凝乳时间

(分)

1

10

不凝固

2

20

7.0

3

30

4.0

4

40

1.5

5

50

(1)有酶和乳汁的2支试管放在水浴中15分钟后,酶和乳汁温度与水浴一致。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通过什么方式使内能发生改变▲。

(2)由实验结果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