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年级数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871850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5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一年级数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情境图等。

课时数:

3课时。

信息窗1逛公园

——十几减9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激发兴趣。

孩子们,去过公园吗?

还想去吗?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游乐园去玩一玩。

学生开火车口答、抢答,复习9加几的内容。

9+53+99+79+99+()=15()+9=17

9+29+69+42+99+()=14()+9=13

(创设学生熟悉的公园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引导观察,提出问题:

出示P2的主题图。

这里人真多呀,看看,他们在做什么呢?

师:

你想提问题吗?

(让学生自由发挥,提出各种各样的有关加法或减法的问题。

阿姨的气球好漂亮呀,走,我们去看看,阿姨和小朋友在说什么呢?

请大家读一读。

是呀,究竟还有几个气球没卖?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让学生在游乐园情境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小组交流,探究算法。

17-9怎么算呢?

孩子们,想想看,以前进行计算的时候咱们用过那些方法?

对学生进行算法的指导。

17-9等于几,怎么知道的呢?

(或者怎么算呢?

)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小组的小伙伴吧。

比一比,看哪组的孩子说的认真,听得仔细,方法最多。

给学生小组交流的时间,教师参与倾听指导交流。

3、集体汇报

孩子们交流的特别好,愿意把你们的方法向全班同学展示吗?

请这个小组的同学来汇报,其他组的孩子,你们和黄老师做什么呢?

(认真听!

算法一:

9+8=1717-9=8

算法二:

10-9=11+7=8

……

4、小结:

刚才,小朋友用了摆小棒,看图数数,用加法算减法,还用了从15里面拿出10减9,再加的办法,知道了阿姨原来有17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8个。

17-9=17-9=8(个)

5、应用方法:

过渡:

公园里还有几个小朋友呢,我们去看看,来了几名小男生,几名小女生呢?

谁有办法很快知道有几个男生?

三、及时达标

出示课题:

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黑板上的这些算式。

仔细观察这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对了,被减数都是十几,减数都是9,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十几减9的减法。

四、游戏:

孩子们学习得真不错,老师要奖励你们一个有趣的游戏——打气球(十几减九的题目)。

愿意参加的小朋友都可以站起来抢答。

16-9=15-9=18-9=

12-9=14-9=17-9=

8+9=3+9=5+9=

7+9=11-9=10-9=

课堂小结:

刚才在公园里,我们去看了卖气球,又去做了小游戏,孩子们一定还发现了好多数学问题,把你的问题告诉小伙伴,告诉老师,告诉爸爸妈妈。

作业布置:

1、必做题:

自主练习第1题、第2题、第3题。

2、选做题:

自主练习第10题、第11题。

板书设计:

十几减9

17-9=

9+8=1717-7=10

17-9=810-2=8

教学反思:

教学建议

信息窗2划船

——十几减8、7

1、使学生在掌握十几减9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十几减8、7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8、7,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减法的思考方法。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观察探索的能力。

能够比较熟练的计算十几减8、7,理解计算过程。

理解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

多媒体课件、投影。

一、复习铺垫,迁移学习方法

8+9=8+8=7+8=7+6=

14-8=10-6=13-9=18-9=

选几题让学生讲讲怎样想的?

二、情境导入

(多媒体出示)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划船。

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图意,并提出问题。

提问:

还剩几只船?

还剩几瓶矿泉水?

(板书问题并列式)

揭示课题:

这样的题应该怎样计算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

十几减8、7)

三、主动探索,掌握计算方法

1.探究算法。

谈话:

“15-8=”你想怎样计算呢?

先自己想一想。

小组合作学习,如果计算有困难,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再想想可以怎样算,把想法告诉组内的其他小朋友。

学生探索算法,组内讨论交流,把不同的算法在班级内交流。

反馈:

学生介绍自己的算法,教师及时根据学生说的情况用学具演示,并相机板书算法。

方法1:

看图数出来的。

方法2:

分两次减8,15-5=10,10-3=7;

方法3:

从10里减8再加5,10-8=2,2+5=7;

方法4:

想加法算减法,8+(7)=15,15-8=7。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把这种方法告诉同桌,并把计算结果填在课本上。

你喜欢哪种算法?

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种算法吗?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已经一起把问题一解答出来了,你有办法来解决问题二么?

赶快把你的办法告诉你的同桌吧!

2.知识迁移,教学“试一试”。

现在,老师想出题来考考你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板书算式:

13-7=13-8=12-7=16-8=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计算,与同桌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四、当堂达标

1.自主练习第1题、第2题。

让同桌先相互说说图意,列式计算,并相互说说自己喜欢的算法。

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先请同桌的小朋友相互说说,再告诉大家。

自主练习第3题、第4题。

自主练习第5题、第6题。

十几减8、7

15-8=还剩几瓶矿泉水?

16-7=

信息窗3喂海豹

——十几减几

1、让学生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让学生经历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体会十几减几的计算过程,探索简捷算法。

多媒体课件、情境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结合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设计了这样一段课前谈话:

“小朋友,今天老村长带着小羊们来看望大家了,但是他们都带了很多的问题,想考考同学们长大了一岁,是不是变得更聪明了。

同学们有信心解决他们的问题吗?

今天我们就在小羊的问题里来一起学习十几减几的知识。

(课件展示)

二、复习铺垫,沟通联系。

借助喜羊羊的问题引入一组复习,包括十几减九的计算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8+57+87+6 6+8 5+7 5+9

13-916-9 18-9 15-9 17-9 14-9

(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通过回顾对新课做一个好的铺垫。

二、游海洋馆,提出问题。

老村长觉得我们的小朋友表现都很好,要带着我们去海洋馆参观一下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么?

(多媒体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

提出问题:

小亮还剩几条鱼?

小新还剩几条鱼?

(板书问题)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小朋友们很厉害啊,已经发现并提出了两个问题,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请同学们自己开动小脑筋想一想,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并把算是写下来。

(学生思考,列算式,并板书)

14-6=12-3=

聪明的孩子都写出来算式,那该怎么计算呢?

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之前学过的十几减9、8、7的知识,我们是用的什么办法呢?

请把你的办法告诉你的同桌,并把得数写下来。

例14-6=8

分两次减6,14-4=10,10-2=8;

从10里减6再加4,10-6=4,4+4=8;

想加法算减法,6+(8)=14,14-6=8。

原来同学们有这么多办法啊,真是厉害呢,自己就学会了十几减几的算法。

四、当堂达标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办法来解决自主练习第1题和第2题。

把今天的收获记下来,回家告诉爸爸妈妈,可以考考他们哦!

自主练习第6题、第7题。

十几减几

小新还剩几条鱼?

教学建议

二下雨了

——学看钟表

1、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2、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读“快到几时”和“几时刚过”,指导学生写出这些时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

一、设情境,提出问题。

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

一天,下着大雨,下午放学,老师把同学们护送到学校门口,看到同学们远去的背影,还是放心不下,于是发生了下面的故事(课件出示主题画面,教师给学生打电话的场面)。

仔细观察画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1、老师什么时间给小朋友打电话的?

2、小力是什么时候到家的?

3、小云是什么时候到家的?

4、小青、小林是什么时候到家的?

5、谁到家最早呢?

(教师有选择地板书价值的问题)

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真了不起!

要想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到家的,我们就要学会看钟表。

学看钟表)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

小云是什么时间到家的?

你是怎么知道的?

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

小组汇报:

哪个小组先来介绍一下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

(抽生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