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第3节平面镜成像C卷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871816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4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第3节平面镜成像C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第3节平面镜成像C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第3节平面镜成像C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第3节平面镜成像C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第3节平面镜成像C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第3节平面镜成像C卷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第3节平面镜成像C卷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第3节平面镜成像C卷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第3节平面镜成像C卷Word文件下载.docx

3.一同学从距竖直平面镜前10米的地方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地沿平面镜法线方向向平面镜走去,经5秒后,该同学与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距离是()

A.5米

B..10米

C.20米

D..15米

4.池鹭号称捕鱼高手,池鹭在水面疾速掠过,冲向自己的“目标”,瞬间叼起水中“猎物”一小鱼.下列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池鹭飞得越高,在水中的“倒影”越小

B.池鹭看到水中“目标”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

C.在阳光的照射下,池鹭在水面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引起的

D.池鹭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引起的

5.如图所示,光在玻璃或空气的界面MN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角为60°

,界面右侧是空气

B.折射角为60°

,界面右侧是玻璃

C.入射角为30°

,界面左侧是空气

D.折射角为60°

,界面左侧是玻璃

6.如图所示是某天文爱好者在大雁塔拍摄并整合的月全食天文奇观的情景,结合实际,请你判断下列的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月全食形成的光学原理是光的折射现象

B.我们能够观察到不同颜色的月亮借助了光的反射

C.只有当月球在近地点时才能观察到超级大的蓝血月亮

D.从组合图中就能发现月球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7.下图所示现象中,应该用光的折射来解释的是

8.如图是透过加水前后的玻璃杯看到物理课本上“物理”二字的情景,下列光学仪器与图中乙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潜望镜

9.如图所示,一平面镜放在圆筒的中心处,平面镜正对筒壁上一点光源S,点光源发出一细光束垂直射向平面镜.平面镜从图示位置开始绕圆筒中心轴O匀速转动,在转动30º

角时,点光源在镜中所成的像转过的角度θ1,照射到筒壁上的反射光斑转过的角度θ2,则

A.θ1=30º

,θ2=30º

B.θ1=30º

,θ2=60º

C.θ1=60º

D.θ1=60º

10.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速度大,它受到的合力就大

B.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树木的虚像

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向内能小的物体

D.乘坐宇宙飞船的宇航员到达太空后,惯性消失

12.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对它们的解释正确的是

A.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B.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并没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

C.在岸上看到水中鱼,看到的是鱼的实像

D.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二、多选题

13.下列关于光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B.光的色散就是白光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的现象

C.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

D.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见电影银幕上的画面,是因为光在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三、填空题

14.在以下四种透镜或面镜中,能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的是__________(凸透镜/凸面镜/凹透镜/凹面镜),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________(凸透镜/凸面镜/凹透镜/凹面镜)

15.夜晚的沂河两岸,灯光璀璨,高出水面5m的景观灯在水中映出美丽倒影.灯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倒影到水面的距离是________ 

m.

16.除了平面镜外生活中也常用到凹面镜,下图是一束平行光射到凹面镜上的传播情况.

(1)由图中光路可知,凹面镜对光线起到_____作用.

(2)现在有一点光源,若要利用凹面镜获得平行光,应把点光源放在_____,依据的原理是_____.

(3)请你根据凹面镜对光的作用另举一个应用凹面镜的实例:

_____.

17.如图所示,点燃奥运圣火的装置对光有______作用,一般汽车观后镜使用的是______镜,若在观后镜中观察到后车所成的像越来越大,说明后车在______(填“靠近”或“远离”)本车。

18.在“走进西藏”活动中,小明对藏民用面积很大凹面镜制成的太阳灶烧水(如图甲)很好奇.于是他利用不锈钢汤勺的内表面当凹面镜,将平行的光正对“凹透镜”照射,光路如图乙.

(1)使用太阳灶烧水,水壶应放在_______(选填“a”、“b”或“c”)点.

(2)太阳灶的使用,说明凹面镜对光有__________(选填“发散”或“会聚”)作用.

19.如图,小熊在照镜子,它离镜子0.5m,小熊慢慢远离镜子时,它像的大小_____(填“变大”或“变小”“不变”)。

20.司机要善于通过观后镜了解后车的位置及速度情况.汽车观后镜有平面镜的也有凸面镜的,图示观后镜为平面镜,后车在镜中的像与后车大小______(相等/不相等);

当看到后车的像在镜中占据的空间变大时,说明后车离本车越来越_____(近/远);

凸面观后镜_______(遵循/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四、实验题

21.小林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的位置.

(2)此实验应在____________(选填“较暗”“较亮”)环境进行;

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关系.

(3)实验中,先在玻璃板前面2cm处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

①再拿一支未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观察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选填“相等”“不相等”);

若移走蜡烛B并在该位置放一个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______像(选填“虚”“实”).

②接着小明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1cm,B蜡烛应与A相距_____cm才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此过程中,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将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③在刚开始实验中,小明将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移动,发现前面蜡烛A的像总是在蜡烛B的上方偏高且倾斜,则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A.玻璃板未竖直放置且向蜡烛A方向倾斜 

 

A.玻璃板未竖直放置且向蜡烛B方向倾斜

22.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立于玻璃板两侧。

(1)实验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可方便_____。

(2)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其所成的像大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保持蜡烛A的位置不变,移动蜡烛B,直到蜡烛B与A的像重合,此时移动蜡烛B,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选填“实”或“虚”)像。

23.

(1)如图甲所示,小明把一个薄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用来探宂“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15°

2

30°

3

45°

①在实验中,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②实验时,小明点燃錯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首到看到_____时为止,记下蜡烛B的位置,测量出蜡烛A和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都是10cm,于是她得出:

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

小红指出小明的实验有不足之处,并指出不足之处是:

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小红找来一个平面镜代替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平面镜与白纸之间紧密接触,在白纸上画出一条垂直于镜面的法线ON,用激光笔沿着白纸表面让光斜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反射光。

①小红在实验时,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

、30°

、45°

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数据见表格。

你根据表格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②最后,小红又让入射光线沿着BO入射到0点,看到反射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光在反射时_________。

24.小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在竖直放置的茶色玻璃板前放棋子A,按照图甲中________(选填“①”、“ 

②”或“③”)的方式看到棋子A的像A′。

(2)把与A的相同的棋子B放到镜后,并移动直至棋子B与A的像A′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玻璃板后面的棋子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按照图甲中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的方式观察光屏,根据______________ 

的现象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4)改变A的位置,三次实验得到三组物、像位置点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小华离开实验室,走近自动感应玻璃门时,门自动平移打开,则她在玻璃门中的像将__________(填“随”或“不随”)门平移。

2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填写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

实验名称xxxxxx

___________: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验器材:

玻璃板、白纸、两支等大的蜡烛,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___________放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放一支___________的蜡烛B。

3.在玻璃板后移动蜡烛B的位置,直到从玻璃板前向各个方向看去它___________,并记下蜡烛B的位置。

……

五、作图题

26.(6分)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如图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根据图中的折射光线,作出相应的入射光线.

(3)请在图中标出小磁针的N极和磁感线的方向.

27.星期天小亮和爸爸去极地海洋馆游玩,他透过玻璃看到水中的珊瑚美丽,于是用照相机拍下了一张照片,如图甲所示.他发现照片上不仅有美丽的珊瑚,还有照相机闪光灯的像.若照相机在乙图中的A点,透过玻璃看到珊瑚在B'

点,而珊瑚的实际位置在B点.请画出照相机拍下珊瑚的光路图和照相机闪光灯成像A′的位置.

(________)

28.

(1)请画出图中人眼通过平面镜M看到桌子底下橡皮S的光路.

(______)

(2)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两条入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9.请在图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