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870123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8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

《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

1、认字:

正确认读44字,认读一个多音字“相”。

2、写字:

正确书写49字,做到笔顺正确、书写工整漂亮。

了解“女字旁”“硬耳刀”“门字框”“广字框”这些偏旁部首。

3、阅读: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古诗二首》和《走月亮》,注重学生学习时对文章的个性化情感体验。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孩子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中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获得成功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在对课文内容的表演、美读、创造画等活动中,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得到升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让孩子更深一步体会友爱的可贵,助人的幸福,亲情的重要,让他们懂得以文中有生命的任务为榜样,把自己的爱分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自己因为爱别人而被爱,而幸福,从而陶冶情操。

四、单元学习重点、难点:

1、用学过的多种认字方法识记生字,写字时要求做到规范、正确、工整地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文章内容,体味文中情感。

能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来。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到知识,得到美的享受,同时让学生懂得主动关爱别人和珍惜被爱都是幸福快乐的感受。

课时设置:

6《古诗二首》……………………………………………………2—3课时

7《走月亮》………………………………………………………2—3课时

8《泥姑娘》………………………………………………………2课时

9《难忘的八个字》………………………………………………2课时

10《小摄影师》……………………………………………………2课时

阅读链接……………………………………………………………1课时

综合学习……………………………………………………………1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我的小笔头…………………………………………………………3课时

6、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9个生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过程与方法:

在两首古诗的对比朗读中,明了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迁移学法、体会诗文所描绘的感情和诗人抒发的真情实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体会乡情和友情的真挚情感,体会爱所蕴涵的魅力和价值。

并学会关爱他人,以人为善。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有关古诗的课件、图片

学生搜集有关贺知章和李白的诗篇。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再设计及教学随笔

一、回忆旧知,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师: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赠汪伦》这首古诗吗?

(齐背)

2、交流贺知章和李白的诗篇。

3、师:

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两篇贺知章和李白的诗。

(学生开始交流)

4、揭示课题《回乡偶书》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齐读)

从学生熟悉的内容引入新课,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的状态。

并通过学生亲自搜集资料介绍诗篇这个环节降低学习的难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古诗,遇到不认识的字采用问老师同学、查字典等方式来解决。

2、小组内读古诗,教师指名读。

3、教师检查认字情况。

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可以提高识字的效率,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三、品读古诗,理解诗意

〈一〉回乡偶书

1、师示范读

2、学生自由读

3、问:

读完后,你明白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懂的?

在小组内说一说。

(开始交流)

4、全班交流。

学生明白的地方可能有:

Ø

我知道贺知章是小时候走的,老了才回来的;

我知道他的口音没变呀;

我知道儿童和他相见却不认识;

我还知道小朋友笑真问他从什么地方来;

(其它同学可以补充,教师适时点拨,并问是从哪句看出来的)

5、学生不明白的地方,“鬓毛衰”是什么意思?

(可结合图片了解)

6、齐读、背。

边读边想象诗所描写的情景。

7、角色扮演,你能表演当时的情景吗?

(学生试着表演)

〈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学生自由读

2、问:

你明白了什么?

学生可能说:

✧我明白了他们是在黄鹤楼分手的;

✧我明白了是什么时间和地点;

✧我还知道有长江的水;

✧我知道李白和孟浩然是朋友;

(其它同学有不同的意见可以补充)

3、学生不明白的地方可能有:

✧“故人”是什么意思?

(师讲解)

✧“孤帆远影碧空尽”的意思?

(可结合25页图片)

✧“惟”的意思?

4、齐读、背古诗。

5、问:

如果你最要好的朋友离开了你,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呢?

(学生畅所欲言)

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理解诗句,其目的是缩小学习的范围,相信学生能学会,并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提高学习的效率。

课前搜集资料,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加深学生对文章语言的体验、感悟。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发表意见,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为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样的安排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放松的,所以也更好的理解了诗句。

另外,教师自始至终都不离开文本,让学生回到文本,体会真情。

给学生提问题的时间,鼓励学生提问题。

巩固诗文,升华情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生已有了基本的理解诗句的能力,所以在学生相互交流的同时,不仅提高了倾听的能力,而且对更好的学好文章打基础,从而完成了教学任务。

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标志。

扩宽学生的思路,体会此时此刻的思想感情。

四、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师:

你还能找到哪些关于乡情和友情的诗篇,读一读吧!

如果你喜欢的话,就请你配上图画吧!

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的情感在课外得到延伸。

五、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

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如:

编有趣的儿歌、归类比较来记忆等),同时要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方面予以指导(结构、偏旁等)。

2、书写指导。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并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六、课外积累

积累贺知章和李白的诗篇。

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并升华学生对人友善、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反思

7走月亮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意境和情感。

3、正确认读本课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1、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让学生体会月光下的动人场景和美好意境,让孩子更深刻的体会到柔和的月光下充满着无限的情意,感受到爱的存在和温暖。

策略方法:

自主合作: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采用小组合作、同桌合作的学习的方式,在课堂上创设出一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谐互助,充满人文气息的合作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合作精神。

2、多给学生创造展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快乐语文。

多媒体创设的动画或图片、磁带、录音机

一、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走过什么呀?

(师提示:

我曾经走过独木桥)

2、学生开始交流。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走月亮》,你想知道他们是怎样走的吗?

揭示课题。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畅快,并带着疑问走向课堂,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新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采用问老师同学、查字典等方式来解决。

2、勾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读完课文后,你的感受是什么呀!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4、师小结:

如此皎洁的月光,如此美丽的景象给我们带来了诗一般的意境,让我们感受到了爱的环抱是如此的温馨。

5、认读词语。

出示词语:

运载、石拱桥、闪烁(自由读、小组内读、齐读、指明读、开火车读等)

6、理解词语

“运载”回到文中理解;

“石拱桥”看图片;

“闪烁”可以问:

什么东西是闪烁的?

问:

课文中还有哪些词语不明白?

学生可能问“饵海”,可以先让学生猜,然后看图片理解。

生动的小结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很快融入爱的怀抱中。

充分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用多种形式理解词语,为更好的学习课文、理解课文打基础。

给学生创设轻松的氛围大胆地提出不明白的地方,提高自己的问题意识。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情感

1、学生认真读课文,并思考课文哪些地方吸引了你?

2、学生自读。

3、全班交流。

(可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读书中的文字)

同学有可能回答:

(重点部分)

(1)月儿是那样的明亮,月光是那样的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师问:

这么柔媚的景象,应该怎么读呢?

(指导朗读)

发散问:

还有可能照亮了什么地方?

(学生交流)

(2)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你能想象当时的画面吗?

这么迷人的夜晚,动听的旋律,试着读读它蕴涵的感情吧!

(3)阿妈温暖的手拉着我,我闻得见阿妈身上的气息。

我们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

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