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检测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869640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检测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检测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检测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检测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检测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检测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检测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检测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检测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解析:

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是第一步:

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第二步:

提出合理的假设。

第三步:

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

第四步:

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2.(2016四川成都月考)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

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

D.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

分析题图可知,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即K值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

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b点之前;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在环境阻力下因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量;

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200。

3.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1990年紫茎泽兰侵入我国四川凉山地区后,泛滥成灾,其增长曲线近似于“J”型

B.对农作物合理密植时,其数量不应大于K值

C.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

D.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外来物种入侵后,在短时间内由于缺乏天敌、环境适宜等,其种群数量呈近似于“J”型增长,A正确;

K值是指环境容纳量,对农作物合理密植时,其数量不应大于环境容纳量,B正确;

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C正确;

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可能呈“J”型增长,但若环境不适应时,表现为数量减少,D错误。

4.(2016云南玉溪期中)如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d处波动可能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

B.“竭泽而渔”会使鱼的数量下降至b以下,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

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的老鼠,可能效果适得其反

D.c处种群个体数量不再上升的原因与环境容纳量无关

d处波动可能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

“竭泽而渔”会使鱼的种群数量过少,小于K/2,种群的增长速率很低,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

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的老鼠,使其数量降至K/2,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故其种群数量很快就能恢复原状;

c处种群个体数量不再上升的原因与环境条件有限相关,与环境容纳量有关。

5.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假如某动物种群数量在2001年是20只,2002年发展到40只,2003年发展到80只,那么2007年该动物的种群数量是( B )

A.640只B.1280只C.2560只D.5120只

种群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呈“J”型增长,根据题意可知λ等于2,由公式Nt=N0λt可得N6=20×

26=

1280(只)。

6.某地乌鸦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增长情况如图所示,后一年的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λ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A.第1年乌鸦种群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

B.第3年和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

C.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大

D.6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图示乌鸦种群数量第一年λ值大于1,说明1年内该种群数量增加,其年龄组成是增长型,A正确。

第3年至第9年的λ值小于1且不断变化,故第3年和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无法确定,B错误。

第1~3年乌鸦种群数量不断增大,第3年乌鸦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C错误。

图示6年以前乌鸦种群的λ值不断减小,因此乌鸦种群数量在前6年不为“J”型增长,D错误。

7.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B )

A.取样计数前要静置一段时间后再取样

B.将盖玻片盖在计数室上后,从盖玻片边缘滴加酵母菌培养液

C.若取样的小方格中酵母菌过多,可选择邻近的一个小方格计数

D.对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只计数上下两条界线上的酵母菌

取样计数前要先将培养液轻轻振荡几次,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后再取样,A错误;

将盖玻片盖在计数室上后,从盖玻片边缘滴加酵母菌培养液,使其自行渗入,B正确;

若取样的小方格中酵母菌过多,应稀释培养液,C错误;

对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只计数相邻两条界线及其夹角上的酵母菌,D错误。

8.甲图是种群的年龄组成,乙图是种群的增长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2时期可能属于该年龄组成

B.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2时期可能属于该年龄组成

C.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1时期可能属于该年龄组成

D.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1时期可能属于该年龄组成

甲图中,幼年个体最多,老年个体最少,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种群数量增长快,可能处于t1时期。

9.如图是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增长曲线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种群生活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种群数量是按图中    曲线增长的,但实际上,在自然环境中由于   和    都是有限的,使种群数量增长受到影响,结果按   曲线增长。

 

(2)下列对阴影部分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表示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

②表示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

③表示种群内迁出的个体数

④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在理想环境中,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为图中曲线a;

在自然环境中,资源(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种群数量的增长受到限制,呈“S”型增长,为图中曲线b。

(2)“J”型曲线和“S”型曲线之间的阴影表示环境阻力,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来解释为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

答案:

(1)a 资源(食物) 空间 b 

(2)C

B级 能力练

10.科研人员对某海洋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C点表示种群密度最大

B.D点表示种群的数量增长最快

C.从B到D点,物种内的生存斗争加剧

D.B点进行捕捞最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

D点时出生率=死亡率,表示种群密度最大,达到K值,A错误;

从B点到D点,种群数量增加,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C正确;

B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差值最大,则种群增长率最大,种群数量增长最快,故在B点之后进行捕捞并使捕捞后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值时最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B、D错误。

11.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调查发现某种一年生植物(当年播种、当年开花结果)的种群中存在下列情形:

①因某种原因导致该植物中大约只有80%的种子能够发育成成熟植株;

②该植物平均每株可产生400粒种子;

③该植物为自花传粉植物。

目前种子数量为a,则m年后该植物的种子数量N可以表示为( C )

A.400a·

0.8mB.0.8a·

400m

C.a·

320mD.320am

根据题意可知,该种群1年后种子的数量为a×

80%×

400,则2年后种子的数量为a×

400×

400=a(80%×

400)2,3年后种子的数量为a×

400)3,所以m年后该植物的种子数量N=a(80%×

400)m,即a·

320m。

12.如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A.t1~t3时间内甲、乙种群均呈“S”型增长

B.t4~t5时间内乙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仍大于死

亡率

C.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D.t2时刻甲种群数量接近K/2值

在t1~t3时间内乙种群不呈“S”型增长。

t4~t5时间内乙种群增长速率仍大于0,因而说明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

t3~t5时间内甲种群增长速率为负值,说明此时出生率小于死亡率,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t3~t5时间内乙种群增长速率为正值,说明此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则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13.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

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0~150天内大豆田中田鼠种群数量的增长方式为“S”型曲线增长

B.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其可能的原因是株冠形成有利于躲避天敌

C.150天后田鼠种群密度下降,可能的原因是食物的缺乏和天敌的

捕食

D.与曲线Ⅱ相比,曲线Ⅰ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更小

由图可知,0~150天内田鼠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b点之后,株冠开始形成,这样有利于田鼠躲避天敌,同时,周围的生物也逐渐丰富,为田鼠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B正确;

150天后由于植株萎蔫,大豆收获后使田鼠的食物缺乏,同时天敌的捕食增加,C正确;

曲线Ⅰ和曲线Ⅱ相比,树桩之间的距离更小,这样可以为猛禽提供更多栖息场所,猛禽的密度会更大,而田鼠种群密度会更小,D错误。

14.如图是生态学家用大草履虫所做的实验得出的曲线图,请据图

回答:

(1)大草履虫增长符合    型曲线。

(2)大草履虫增长速率最大是在    点。

(3)种群数量增长明显受到限制是在    点。

(4)d点对应的种群数量称为        ,此后,种群数量不再增长的原因是种群密度增加,资源有限,    激烈等,使种群的死亡率增加所致。

(1)由图可知,大草履虫增长符合“S”型曲线。

(2)大草履虫增长速率最大是在K/2时,即b点。

(3)超过b点种群的增长速率开始下降,到c点种群的增长速率明显变小,d点种群的增长速率趋向于0,种群数量达到K值,因此种群数量增长明显受到限制是在d点。

(4)d点对应的种群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此后,种群数量不再增长的原因是种群密度增加,资源有限,种内斗争激烈等,使种群的死亡率增加所致。

(1)S 

(2)b (3)d (4)环境容纳量 种内斗争

C级 拓展练

15.调查统计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研究之中。

请回答: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资料查找发现:

在15~35℃范围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较快。

为了探究酵母菌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度是多少,他们设置了5组实验,每隔24h取样检测一次,连续观察7天。

本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

①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第7天开始取样计数;

②用无菌吸管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少许;

③加入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室,再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

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三个错误。

① ;

② ;

③ ;

(2)在培养后期,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前,通常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