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俊湘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86846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俊湘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徐俊湘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徐俊湘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徐俊湘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徐俊湘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徐俊湘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

《徐俊湘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俊湘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徐俊湘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

徐俊湘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学科备课

 

任课教师:

时间:

2011.2——2011.6

 

三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

徐俊

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我对这界三年级学生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大部分学生还是喜爱音乐的。

学期期末检测时发现每个班三十多人只有个别学生不太会唱,其他学生都能熟练地演唱课本上的歌曲。

教材分析

   湘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的编写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音乐于相关文化相结合,强调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正确理解民族文化于多元文化相结合的关系。

本教材的设计特色是以单元式的教学结构,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传统于现代相结合的教材内容,独特的评价方式,活泼大方的版面设计。

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利用《钓鱼》继续进行发声训练。

二、认识八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

三、学会《和祖国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剪羊毛》等十六首歌曲。

四、听赏《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铁匠波尔卡》等十二首乐曲。

五、了解音乐家冼星海以及他的代表作品。

六、通过演唱与听赏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教会学生学会十六首歌曲以及听赏十二首乐曲。

教学难点是唱准八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

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不仅要巩固上学期学习的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习好本学期的知识,采用电脑、电子琴、收录机等多种设备进行教学,促进学生对音乐喜爱的感情。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

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

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

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数

1《和祖国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2

2《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2

3《钓鱼》2

4《春来了》2

5《杜鹃圆舞曲》2

6《两只老虎》2

7《剪羊毛》2

8《铁匠波尔卡》2

9《我爱我的小镰刀》2

10《小两只小山羊》2

11《我是草原小骑手》2

12《游子吟》2

13《友爱之花》2

14《快乐的节日》2

15《小骆驼》2

16《梦之船》2

17《音乐家冼星海》2

18《喜洋洋》2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祖国妈妈》教案

  核心提示:

一、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歌曲《和祖国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

2、能认真听赏童声合唱《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并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3、能了解并初步掌握“v”的发声口型。

4、在竖笛吹奏练习中,能掌握“6、3、2”三个音的指法,并为歌曲《牧童谣》作简单伴奏。

二、课时安排2节课第一课时教...

一、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和祖国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

2、能认真听赏童声合唱《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并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3、能了解并初步掌握“v”的发声口型。

4、在竖笛吹奏练习中,能掌握“6、3、2”三个音的指法,并为歌曲《牧童谣》作简单伴奏。

二、课时安排

2节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和祖国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

2、听赏童声合唱《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

3、唱一唱

教学重点:

教唱《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并指导学生从音乐中体验、表现爱祖国、爱妈妈的情感。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把这种“爱妈妈”的具体情感溶入到较为抽象的“爱祖国”的情感之中。

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和祖国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

1、听赏歌曲。

引导学生认真聆听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感情等。

2、朗读歌词。

播放伴奏带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对祖国、对妈妈的真挚情感。

3、学唱旋律。

采用听唱法和视唱法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学唱旋律。

首先让学生听旋律,数音乐旋律3456|51|出现的次数,然后根据乐句特点,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每个乐句1、2小节与3、4小节的接龙视唱。

4、学唱歌词。

在旋律与歌词都已熟悉的基础上,让学生跟着琴唱歌词,个别不够准确的地方在纠正。

二、听赏童声合唱《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

1、认真聆听歌曲。

2、说一说歌曲的内容,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让学生画一画歌曲中“绿水映青山”、“绿叶捧红花”、“小鸟睡在绿树上”、“苗苗长在大地间”的景象。

4、在次听赏并轻声跟唱歌曲。

三、音乐活动:

唱一唱v

1、让学生说一说对“鱼”的种类和喜爱等。

2、引导学生掌握元音“v”的发声口型,要求声音集中、统一,逐步建立起高位置的歌唱意识。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了三个方面的内容,明白了“祖国就象妈妈一样”的道理。

五、课后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很快就学会唱歌曲,并很自然地接受了“祖国就象妈妈一样”的道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吹竖笛,掌握“6、3、2”三个音的指法和伴奏练习。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吹奏“6、3、2”三个音

教学难点

熟练每个音的指法,并按好气孔,防止漏气造成变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吹奏“1、5”两个音

二、指导学生吹奏“6、3、2”三个音

1、听一听。

老师新吹了三个什么音?

2、看一看。

每个音老师的手指按住了哪些孔?

3、吹一吹。

学生试着吹这三个音。

4、说一说。

学生之间交流学吹这三个音的体会。

5、比一比。

分组进行比赛,看哪组音吹得最准,音色最好听。

6、课件游戏:

一颗音乐苹果树,学生根据树上掉下的一个个音乐苹果,马上吹出这个音。

三、学唱《牧童谣》并为之伴奏。

1、学生跟琴唱谱。

2、学生跟琴唱词。

3、学生根据教材编排的伴奏谱模仿牧童吹笛的样子为歌曲伴奏。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春来了》教案

  核心提示:

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听赏活动,能感受到《杜鹃圆舞曲》的不同情绪,并能用不同标志区分不同乐段。

2、能学会演唱歌曲《春来了》。

3、能参加并学会演唱二部轮唱《两只老虎》。

课时安排:

2节课。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听赏《杜鹃圆舞曲》及学唱歌曲《春来了》。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在“寻找春天、歌唱春天”的环节中,感受...

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听赏活动,能感受到《杜鹃圆舞曲》的不同情绪,并能用不同标志区分不同乐段。

2、能学会演唱歌曲《春来了》。

3、能参加并学会演唱二部轮唱《两只老虎》。

课时安排:

2节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听赏《杜鹃圆舞曲》及学唱歌曲《春来了》。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在“寻找春天、歌唱春天”的环节中,感受34拍子的特点。

激发学生欢快、愉悦的情感,并大胆参与表现。

教学难点:

1、感受圆舞曲的特点。

2、用欢快、愉悦的情感演唱《春来了》。

教学用具:

钢琴、录音机、磁带、挂图、卡片、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寻找春天”——听赏《杜鹃圆舞曲》

1、导入

(1)律动:

学生伴随着《春天在哪里》的旋律高兴地走进教室。

(2)师:

小朋友,春天在翠绿的山林里,春天在我们的眼睛里,春天也在我们的耳朵里,你们听、、、、、、

2、听赏《杜鹃圆舞曲》第一段音乐主题

听一听:

(1)聆听第一段音乐主题。

(2)提问:

小朋友,你们在音乐里听到了什么?

说一说:

(1)启发学生:

“大家在音乐里听到了什么情景?

(2)说一说小杜鹃唱歌的情景。

学一学:

用不同的节奏学一学小杜鹃不同的叫声。

唱一唱

用小杜鹃“布谷”的叫声摸唱第一段音乐主题。

3、听赏《杜鹃圆舞曲》第二段音乐主题

听一听:

(1)聆听第二段音乐主题

(2)提问:

小朋友,你们在音乐中听出小杜鹃在做什么?

(3)听音乐想象。

说一说:

(1)启发学生:

“从音乐中想象到了什么情景?

(2)鼓励学生把想象到的情景说出来。

跳一跳:

随着音乐,学生把自己想象的情景,用各种不同的动作表现出来。

讲一讲:

(1)介绍圆舞曲的特点。

(34拍,圆舞曲)

(2)学小杜鹃跳圆舞曲。

(两个人手拉手跳,全班围成圈)

4、完整听赏《杜鹃圆舞曲》

(1)聆听《杜鹃圆舞曲》,用摆图形谱的方法来辨别两段音乐主题,并摆出结构图:

a.听到第一段音乐主题摆出图形(三角形)

b.听到第二段音乐主题摆出图形(长方形)

c.听到第三段音乐主题摆出图形(三角形)

(2)再次聆听《杜鹃圆舞曲》,在表示两段相同音乐主题的图形上填颜色,并说出理由。

(3)再次聆听《杜鹃圆舞曲》,并随音乐进行表演。

二、“歌唱春天”——学唱《春来了》

1、导入

师:

小杜鹃给我们带来了好消息,春天来了!

让我们一起去瞧瞧吧!

2、听:

听赏《春来了》

3、说:

(1)想象春天的情景。

(2)看到春天有什么感想?

(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4、唱:

(1)摸唱音名(用la\lu\ha……模唱歌曲旋律)。

要求:

用轻快、活泼的声音随旋律模唱。

(2)唱歌词

(3)演唱《春来了》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二部轮唱《两只老虎》,并做“老虎回山洞”的游戏。

教学重点:

学习二部轮唱(奏)法。

教学难点:

声部之间的对应与和谐。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琴、钢琴

教学过程:

一、定向

学生听《动物之歌》边律动边进教室,师生互相问好,导入情景。

二、导学

1、情景导入

师:

踏着欢快的乐曲,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大森林,小动物们都来欢迎我们。

让我们来看一看,第一个出来欢迎我们的是谁呢?

(播放多媒体课件)

(1)观看森林动物,聆听动物的叫声或脚步声,并进行模仿。

老虎的吼声:

24 x-||    恐龙的脚步声:

24 x-:

||

小鸡的叫声:

24 xx xx :

||

(2)学生用击拍和声音进行模仿,组合成“森林之声”。

24 x- |x- |xx |xx |xx xx |xx xx|x-|x-||

(3)用上面的节奏,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节奏卡农。

师:

突然,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让我们来看一看,听一听,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播放课件)

画面:

由暗变亮,太阳慢慢升起来,各种动物从睡梦中苏醒,两只老虎从背景中慢慢推出,并播放歌曲《两只老虎》。

师:

发生了什么怪事?

生:

来了一只没有耳朵和一只没有尾巴的老虎。

师:

会唱这首歌吗?

2、熟悉歌曲

(1)学生跟琴演唱歌曲。

(引导学生体会小老虎的动作,用活泼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2)学生用口琴吹奏全曲。

三、掌握

1、学习二部轮唱(奏)

(1)两个声部先后结束的二部轮唱(奏)。

师:

两只老虎在森林里玩起了赛跑的游戏,请大家仔细观察,它俩是怎样跑得?

生:

一前一后追着跑(先后出发,先后到达)

师:

两只老虎一前一后赛跑,有点像我们节奏练习中的哪种形式?

生:

“森林之声”的节奏练习(卡农)。

学生分成两组,按节奏念《两只老虎》歌词做卡农练习。

师:

你们能不能用歌声把两只老虎一前一后追着跑的情景模仿出来?

(将学生分成两大组,由组长组织讨论,分别用演唱吹奏口琴的形式把老虎追着跑的情景模仿出来。

(2)两个声部同时结束的二部轮唱(奏)

师:

第一次跑完了,没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