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厘米和米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861176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厘米和米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厘米和米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厘米和米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厘米和米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厘米和米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厘米和米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最新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厘米和米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厘米和米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厘米和米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指出:

对,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像这样的线,它们的形状有些事直的,有些事弯曲的。

2、观察操作,认识线段

1.操作、观察

(1)让学生把一根毛线随意放在课桌上,观察是什么形状。

如果用手捏住线的两端、拉紧,这条线的形状会发生什么变化?

那你能把这条线拉紧看一看,原来弯曲的线变得怎样了吗?

(学生拉紧毛线)

(2)提问:

现在小朋友手里的线是什么形状的?

(出示固定在小黑板上的一根线:

拉直、两端用图钉固定)

说明:

现在两手拉紧的这条线是直的,(板书:

直的)这两端的点(指图钉)叫作端点。

(板书:

端点)

这条拉直的线有几个端点?

(补充板书成:

两个端点)

请小朋友互相指一指,你手里拉直的线两个端点在哪里,指着说一说端点。

大家看这条拉紧的线,能说出它有什么特点吗?

(回答后齐说:

直的、两个端点)

(3)指出:

把线拉紧,两手之间的一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这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线段)

追问:

这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什么?

(回答后齐读两遍:

(4)变式。

教师两手把线拉紧,连续变换方向、长短,每次要求学生思考:

现在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吗?

为什么?

(直的、两个端点)

我们把线拉紧,不管它的方向、位置、长短怎样变化,只要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就可以看成是线段。

2.认识线段。

线段可以用这样的图形来表示,它是直的(教师画直的线),有两个端点(教师在两端点上点)。

这样的图形就是线段。

你知道线段有什么特点吗?

端点应该怎样表示?

(强调两端要点上点表示端点)

引导:

你认识线段了吗?

你能闭上眼睛,在头脑里画一条线段,记住它是什么样的吗?

试试看。

(教师描述,让学生想象:

我们在脑子里想,一条直的线,有两个端点,这就是线段)

3.做“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第1题图形(可以补充增加直线、射线的图形)。

学生判断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说说理由。

4.举例反馈。

现在小朋友明白了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在生活里,像直尺的边、课本的边都是直的,有两个端点,(用实物指边和端点)所以都可以看成线段。

你还能找到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线段?

小朋友找一找,找到后我们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并指出:

只要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就都可以看成线段。

3、比长短,画线段

1.认识线段长短。

(1)师生都用一张正方形纸对折(见教材),找出折痕。

对折时的折痕可以看成线段吗?

(2)你能折出比这条线段长的折痕吗?

比这条线段短的呢?

(学生折纸,交流折法)

折出的线段哪条长一些,哪条短一些?

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小结:

折出的这些折痕都可以看成线段。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有的线段长一些,有的线段短一些,也就是说,线段是有长有短的。

线段有长有短)

2.画线段。

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那你能自己画一条线段吗?

(学生自己画线段)

交流:

你用的什么工具,怎样画的?

评价学生画法,并示范画线段:

我们可以用沿着直尺的边画线段,两端要画点表示端点。

请小朋友用直尺再画一条比刚才长一些或者短一些的线段,再和同桌说说你画的两条线段哪条长、哪条短。

3.学习反馈

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认识了线段的哪些特点?

怎样画线段?

4、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填写(),再交流。

我们来看这里的图形,多边形的每一条边就是一条——(线段)。

三角形由3条线段围成,四边形由——(4条线段)围成,五边形由——(5条线段)围成。

从这里你发现了什么?

连接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

3.做“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连点画出三条线段。

画了几条线段?

三条线段围成了什么图形?

三角形就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4.做“想想做做”第5题。

读题,了解题意,并提问:

“每两点之间”是什么意思?

要求学生在每两点间画一条线段,能画几条就画成几条。

你画了几条?

条数最多的小朋友画了几条?

(出示学生画4条线段的图形)大部分小朋友画了4条线段。

请小朋友观察,还有哪两点间没有连接成线段吗?

可以看图先讨论讨论,再说说你的想法。

要在每两点间画一条线段,凡是两点间就要连接成线段。

那怎样可以不遗漏呢?

可以按顺序,每次从一点开始连接其他三点,这样可以画成6条线段。

5、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

线段有什么特点?

你能说说自己认识线段的过程吗?

(把线拉紧知道看成线段——认识表示线段的图形——比较长短知道线段有长有短——学习画线段)

你还有什么收获或者体会?

 

认识厘米(教科书第61~63页例2、例3、例4和“想想做做”第1~7题)

第二课时

1.使学生经历测量、观察、比划等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能表示出1厘米的大概长度;

学会用厘米为单位的测量方法,能用厘米为单位测量较短物体或线段;

能以厘米为单位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

2.使学生在操作、比较、观察等活动中,体会学习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了解物体、线段近似长度的含义和表达方法,积累测量长度和按指定长度画线段的经验。

3.使学生积极参加操作、测量、画图等活动,主动了解长度单位厘米,感受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里的应用价值。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师生每人准备一把尺和1厘米的小棒,学生准备测量用的相关物体,如小棒、小刀、铅笔等。

1、实践感悟、引入课题

谈话:

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知道线段有长有短。

你们想知道自己课桌面的长边有多长吗?

那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比如,用文具盒、书、铅笔、手的一拃等等,去量一量。

先想好准备用什么工具来量课桌面的长,再测量出有几个那么长,然后按黑板上的说法互相说一说。

让学生动手量一量,教师巡视指导方法。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教师选择板书在小黑板()里。

我们课桌面是一样长的。

现在看看你用什么量的,量得的数量(几)和哪个一样,和哪个一样,和哪些不一样,想想这是为什么,互相说说看。

为什么你量的结果和有的数量一样,和有的数量不一样吗?

那怎样才能让大家量的数量一样呢?

引入:

看来啊,所有的人量同样长的物体,结果要得到同样的数,就要用统一的测量工具,用统一的长度作单位。

那么这样的单位有哪些呢,每个单位是多长呢,从今天起我们开始逐步学习长度单位。

这节课我们先学习长度单位厘米。

(板书课题:

认识厘米)

2、观察比划,认识厘米

1.引导:

在生活里,你发现人们一般是用什么来量物体长度的?

量长度的统一工具是尺。

要知道有多长,可以用尺来量一量。

在量比较短的物体时,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2.认识刻度尺。

谈话:

认识厘米,我们先要学会看尺,请你们拿出自己的尺,和老师这把放大的尺比一比,找找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组织交流:

尺子上有数,让学生集体从左往右按顺序读一读。

尺子上都有一条条的线,让学生观察这些线有长有短,说明叫“刻度线”,让学生看较长的刻度线表示的数,说明这些按顺序排列的数正好在这些较长的刻度线下面,数几就表示刻度几。

像0就表示这条刻度线是0刻度线或者刻度0,是我们尺子上的七点;

3就是3刻度线或刻度3等等。

你观察一下,刻度0到刻度1是几大格?

到刻度3呢,数数刻度0到刻度10是几大格?

结合尺子上有厘米或cm,说明cm就表示厘米,厘米就是常用的一种长度单位。

让学生思考尺子上哪里到哪里是1厘米。

3.认识厘米

(1)指一指

请小朋友看自己的尺,你知道从刻度0开始,到哪里是1厘米吗?

小朋友的尺上从刻度0到刻度1这样的一大格的长就是1厘米,请小朋友在自己尺上看一看1厘米有多长,记在脑子里,再同桌互相指一指这1厘米。

你能说说从刻度几道刻度几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吗?

在这样的尺上,相邻的两个较长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1厘米可以写成1cm。

(2)比一比

请大家拿出这根很短的小棒,在尺上比一比有多长。

下面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做:

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小棒两端,现在手指不动,再用左手慢慢抽出小棒,这拇指和食指之间的长大约就是1厘米。

看看两指之间的举例,把它记在脑子里,想一想1厘米是多长。

现在不用小棒,用你的小手比划出1厘米大约有多长。

同桌互相检查。

谁来比划给大家看一看?

(3)找一找

我们来找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学生交流自己想到的哪些物体长1厘米,教师比划出大约长度给学生看。

大家刚才找到的物体的长大约1厘米,1厘米大约就是这么长。

厘米是一个比较短的长度单位,所以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4)数一数

让同学们数一数,从刻度0到刻度2之间有几个1厘米,表示长几厘米?

现在请你在尺上找一找3厘米有多长,告诉你的同桌,从刻度0到刻度几的长是4厘米,它有几个1厘米?

还有刻度几道刻度几也是4厘米?

为什么也是4厘米?

不管从刻度几开始,只要有几个1厘米,长度就是几厘米。

你能在尺上找出5厘米,10厘米的长度吗?

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

长度5厘米,10厘米在尺上怎样找的?

还可以怎样找?

3、量物体长度,画定长线段

(1)教学例3

认识了厘米,就可以用厘米作单位量物体或线段的长。

请大家看课本上例3,能看出蜡笔、线段各有多长吗?

填写在括号里,并且想一想,怎样用尺量出长是几厘米?

学生观察、填写,思考测量方法,然后交流各有多少厘米。

根据例3的学习,你知道用厘米作单位,怎样量出物体或线段的长吗?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一般把尺上的刻度0对准左端,看右端对着刻度几,长度就是几厘米。

实际上,就是把左端对准尺上的一个刻度线,看从左端到右端长一共几个1厘米,长就是几厘米。

(2)做“想想做做”第1、2题。

4、总结收获,应用提升。

1.总结收获。

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些知道,学会了哪些本领?

在学习中还有哪些体会?

2.应用提升。

做“想想做做”第3、4、6题。

3.布置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和第7题。

认识米(教科书第64~65页例5、“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6题)

第三课时

1.使学生通过观察、比划等学习活动,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能比划、说明1米的大概长度;

知道1米=100厘米;

能用米作单位估计一些简单物体的长度,学会用米作单位的测量方法,能用米尺测量物体长度。

2.使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测量等数学活动,体会认识“米”的必要性,形成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在估计长度的活动中,发展初步的估计意识。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