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成考政治知识点精华总汇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833208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成考政治知识点精华总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专升本成考政治知识点精华总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专升本成考政治知识点精华总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专升本成考政治知识点精华总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专升本成考政治知识点精华总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升本成考政治知识点精华总汇Word文件下载.docx

《专升本成考政治知识点精华总汇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成考政治知识点精华总汇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升本成考政治知识点精华总汇Word文件下载.docx

形而上学(孤立、静止、不变)

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物主义、可知论、辨证法

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具体的物质)

(2)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孤立、片面、精英论)

(3)辩证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辨证法)

唯心主义:

(1)客观唯心(客观精神、理、道)

(2)主观唯心(个人的意志)

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

(1)背景:

社会矛盾激化、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壮大

(2)自然科学前提:

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

(3)思想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辨证法(唯心)、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形而上学)

5.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

(1)科学的

(2)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3)无产阶级哲学

6.马克思主义是伟大工具

2.物质和意识(唯物论)

1.物质是什么?

客观存在

2.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一定是运动的,不存在不运动的物质,只有运动才是物质

3.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存在静止,但它是相对的)

4.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5.自然规律是完全无意识的,社会是有意识的,但二者都是客观的。

6.意识=人脑+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月亮)

7.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有条件)

8.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辩证统一

9.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决定意识)

(1)世界是统一的,统一于物质,多样的统一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

3.事务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辨证法:

1个特征,3个规律,5个范畴)

1、总特征:

联系、发展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6重关系可以找到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蝴蝶效应)

(2)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发展=新事物(好的)产生、旧事物灭亡(新中国成立)

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方法论)

2、3个规律

基本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辨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矛盾=既对立又统一(两口子)(两点论)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内因决定外因)

(3)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普遍性:

时时处处都有矛盾

特殊性: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重点论)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一刀切”,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方法论)

基本规律2:

质量互变规律

(1)度(量变和质变的临界点)

(2)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量变为质变做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引起新的质变

要注重积累,更要注重善于抓住机遇,做事情要善于把握“分寸”,讲究适度原则(方法论)

基本规律3:

否定之否定规律

(1)辩证的否定=自我否定(内部矛盾);

发展的环节;

联系的环节;

实质是“扬弃”

(2)事物的发展=(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两个否定,形成一个周期

(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3、五对范畴(分清什么是什么、二者一定是辩证关系)

(1)现象与本质

(2)形式与内容(3)原因与结果(4)必然性与偶然性(5)可能性与现实性

4.实践和认识(认识论)

1.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1)实践:

人+能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三个基本形式:

生产、处理社会关系、科学试验)

(2)认识是人在实践基础上的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认识发展的过程(两次飞跃)

(1)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实践到认识)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到实践)

(3)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4)真理具有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

(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

1、唯物史观

(1)历史观:

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

(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4个根据

(2)唯心史观=英雄史观(精英主义)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

(3)唯物史观=人民史观/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独创)

2、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地理环境

(2)人口

(3)生产方式:

生产力(人和自然)+生产关系(人和人)决定应用

3、人类社会基本结构

(1)经济结构: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生产中地位+产品分配关系

(2)政治结构:

国家(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器)

国体:

阶级属性;

政体:

国家形式

(3)社会意识:

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态(不进入上层建筑不反映经济基础=进入。

反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二部分政治(毛中特概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1)提出:

毛泽东。

六届六中全会。

《论新的阶段》报告。

第一次明确提出并初步阐述。

七大。

刘少奇进一步阐述

(2)科学内涵:

马原+中国实际。

理论指导实践。

实践经验总结丰富理论世界观(理论);

方法论

****用马原解决中国实际问题;

中国经验总结成理论;

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两次飞跃,两大成果)

(1)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思想马原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第一次中国化

(2)第二次飞跃——中特(邓、三、科)

三件大事:

1.新民主主义革命;

2.社会主义革命;

3.改革开放

(胡锦涛在中共成立90年大会:

90年来成就:

中特道路;

中特理论体系;

中特制度)

3.毛泽东思想

(1)形成:

萌芽(大革命时期)——形成(土地革命时期)——成熟(科学阐述新民主义义革命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写入党章(七大)——继续发展(建国后)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军建、国防理论;

政策和策略理论;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

党建理论;

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4.中特理论体系

(1)邓小平理论:

12大提出“中特社”命题,13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4大提出“邓小平理论”;

15大写入党章————(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6大写入党章——(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

(3)科学发展观:

18大写入党章——(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怎样发展?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延安整风和七大后确立,57年后逐渐丧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再次确立

一切从实际出发(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根本途径和方法),实事求是(实质和核心),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验证条件和目的)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1)指引成功

(2)是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精神支柱

(3)体现对待马义的科学态度并开拓马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共产党成立到大革命失败前-——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总路线: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完整表述: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革命

革命对象:

三座大山

3.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1)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决定革命性质:

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性质和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任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2)前途:

社会主义

4.基本纲领

(1)政治: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执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国体:

各革命阶级联合执政——人民民主专政;

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文化纲领。

5.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必要性:

内无民主而受封建压迫,外无独立而受侵略的国情;

农民占多数且是革命同盟军主力军;

敌人强大且在城市

(2)可能性:

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

6.三大法宝

(1)统一战线

(2)武装斗争

(3)党的建设:

三大作风:

《论联合政府》。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7.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社会

(1)主要经济成分:

五种: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中,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

(2)主要矛盾: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8.过渡时期总路线

一化三改,一体两翼:

社会主义工业化;

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农业:

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2)手工业:

手工业供销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

和平赎买

国家资本主义: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四马分肥:

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资方红利)——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全行业的公私合营(5%定息)

双重改造:

企业和资本家个人的双重改造,资本家成为劳动者

9.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10.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

(1)工业化和改造并举

(2)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3)和平方式进行

三.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理论

1.社会主义本质

什么是社会主义?

(1)提出1980,邓小平第一次提出

(2)92南巡: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形成:

1981《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首次提出,十三大系统阐述,十五大制定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十八大提出“三个没有变”:

基本国情没变,主要矛盾没变,国家地位没变

(2)内涵:

已经是社会主义,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1)100年不变

(2)原因:

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3)习总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当代中国最大客观实际就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特点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

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辩证统一)

6.战略

(1)三步走

(2)“全面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