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全集全册 共66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8212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3.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全集全册 共66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全集全册 共66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全集全册 共66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全集全册 共66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全集全册 共66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全集全册 共66页.docx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全集全册 共6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全集全册 共66页.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全集全册 共66页.docx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全集全册共66页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全集(全册共66页)

第六章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第一节世界第一大洲(亚洲的范围)

第二节自然环境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日本

第二节东南亚

第三节印度

第四节俄罗斯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中东(2课时)

第二节欧洲西部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第四节澳大利亚

第九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第一节美国

第1课时民族大熔炉农业地区专业化

第2课时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

第二节巴西

第十章极地地区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通过地图和其他资料,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能通过图片资料,尝试了解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的生活差异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

通过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位置和范围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用学习亚洲位置、范围的方法分析其他大洲的位置和范围特点

教学难点:

用身边或生活中的地理学会分析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老师:

课件播放亚洲的景观图片(如喜马拉雅山、长城、富士山、泰姬陵等),你知道这些景观在哪个大洲吗?

学生:

亚洲。

老师:

同学们,我们提到亚洲的时候,你还能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预设:

因为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了有关亚洲的资料,所以应该给他们在课堂上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言,最后可以总结:

同学们知道这么多有关亚洲的知识,可还有不少知识是大家不知道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亚洲的知识,看看会有哪些新的收获。

设计目的:

心中有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也是实际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用亚洲的景观图片激趣导入,用找同学启发引导,体现从地理事实和身边教起的教学新理念。

二、新知讲授

1.首先请一位同学来描述一下他在教室中的位置。

师引导提问:

你在教室的前半部分还是后半部分?

左半部分还是右半部分?

你在XX同学的什么方位?

在XXX同学的什么方位?

你在教室的第几排、第几列?

小结:

对于一个区域,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认识它——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

2.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

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观察图6.1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复习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小结:

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雄踞东方的大洲,这是它的半球位置。

3.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1)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什么方位?

(2)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什么方位?

小结:

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海陆位置。

4.展示“亚洲的范围图”。

引导:

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

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

你能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它大洲的界线吗?

先引导学生看地图,再让学生讨论回答:

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5.复习经纬网的划分。

找出亚洲的四至点,认识亚洲的经纬网位置(26。

E-170。

W,81。

N-11。

S)

6.【活动】根据P3:

图6.3,简述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

(过渡)亚洲被称为世界第一大洲,你能从哪些方面来证实呢?

(提示:

纬度、面积、东西距离)

7.让学生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思考其所覆盖的温度带——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跨纬度最大。

展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亚洲面积最大。

展示各大洲的东西距离,比较得出——亚洲东西距离最大,一万多千米。

小结:

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亚洲的位置、面积、范围。

——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8.由于亚洲面积广大,国家众多,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们根据地理方位的不同,又结合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把亚洲分成几个分区,共有几个分区?

中国位于哪个分区?

再观察,同在东亚分区的还有哪些国家?

(展示亚洲地理分区图)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1)按照地理方位,亚洲分为哪6个地理区域?

东亚、南亚、东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2)中国位于哪个分区?

中国位于东亚。

(3)说一说东亚包括哪些国家:

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

(4)新、马、泰属于,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属于,阿富汗属于,北亚部分属于(国家),哈萨克斯坦属于。

9.按照地理方位,亚洲分为6个地理区域。

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到那个各有特色。

请看图6.6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反映了当地怎样的地理环境?

(展示图片,说出那里的气候、居民生活、交通工具等特点。

10.展示各图,比较亚洲和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的差异,并完成表6.1

比较项目

亚洲

北美洲

东、西半球中的位置

大部分东半球

西半球

南、北半球中的位置

大部分北半球

北半球

濒临的海洋

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

面积

4400万平方千米

2400万平方千米

所跨的纬度范围

810N-110S

70N-720S

所跨的经度范围

260E-1700W

1700W-200W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掌握了分析一个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的方法,认识到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各地区由于自然特征的差异,而导致居民的生活也存在着差异,这充分体现出研究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对区域地理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教后反思

这是新学期第一节课,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解决新课的问题之前运用图片欣赏,观看地图等形式对上学期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复习地球方面的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考虑到学生接受能力不强,通过运用讨论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等方法,引导教会学生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再通过填写各洲的地理位置的表格让学生学会如何描述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

最后通过反馈练习了解学生对本节的掌握情况。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自然环境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亚洲地形、河流以及气候的特点;读图简要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

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一个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特点的认识以及对亚洲地理集锦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热爱亚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播放亚洲自然风光图片(亚洲之最: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死海、贝加尔湖、珠穆朗玛峰、里海等),并同时播放《亚洲雄风》背景音乐。

老师:

同学们,伴着歌曲,紧跟图片让我们感受到了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自然环境的独特韵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哪些要素呢?

学生:

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系等。

老师:

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下面我们将从地形、河流、气候三个方面逐一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

【设计目的】把学生带入到浓郁的亚洲风情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通过展示亚洲之最的景观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亚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新知讲授

活动一:

亚洲之旅

老师:

结合图6.8和图6.9,全班分成两组做一次亚洲之旅:

沿途说出你将经过哪些国家?

哪些地形区?

大致海拔高度是多少?

有可能见到什么样的自然景观?

或哪些世界之最或亚洲之最的地形?

1.请一组同学沿东经80度,从北向南做旅行,另一组同学沿北纬30度,从东向西做旅行。

(前后左右同学可“结伴而行”)请沿途记录所经国家、地形区,所见到的地貌环境和地形特征(地名、海拔、景观等)。

(组织:

活动中各小组要选出同学记录所经地区的特征。

2.每组学生依次上前指图描述所经地区名称、景观及海拔。

全班对描述最全面、语言最流畅的同学予以鼓掌激励。

3.“造型活动”

(老师课前准备好以上地区的名称卡片,平原、高原、山地分别采用不同的颜色,如绿色、红色、黄色)

以上同学手拿卡片依次站成南北向和东西向两排,交叉成十字。

(视教室空间情况而定,也可分别在讲台前一字排开,但说明一组表示的是东西方向,另一组表示的是南北方向。

老师提出“造型要求”:

各人以膝盖处为海平面,腰部为海拔2000米,头部为4000米,请以上同学将手中的地形卡片举放在最合适的位置。

老师:

从同学们的描述及演示,能否得出亚洲地形大概有什么特点?

学生:

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

引导学生阅读地形剖面图:

同学们演示的地形高低起伏,即地势状况,大家一目了然。

如科学的按垂直坐标和水平坐标标注在图上,就成为沿北纬30度和沿东经80度的地形剖面图。

【设计目的】通过分组活动,使得全班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充分参与,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新奇、乐趣。

活动二: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7页图6.8“亚洲的地形”,完成下列要求。

1.用笔圈出鄂毕河、叶尼塞河、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并圈出它们流经的国家及流入的海洋。

2.看看他们注入的流向有什么不同?

3.亚洲河流分布有何特点?

这种分布与地形分布之间的关系如何?

【设计目的】这一环节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读图、分析、归纳、总结来实现最后的学习目标。

活动三:

技能拓展

老师:

回顾刚才我们分析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的方法,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1.归纳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1)找出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落基山脉、大平原、密西西比河平原、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分别指出它们在北美洲的位置和大致的海拔。

(2)按照“相对一致、空间上连续”的原则,将北美洲按照地形划分成西部、中部和东部三个区域,说出这三个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

(3)读图,指出北美洲大陆沿北纬40°纬线自西向东地势的变化特点。

2.以密西西比河为例,解释北美洲的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1)在图中找出密西西比河及其主要支流,并用箭头标出它们的流向。

(2)分析这些河流的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设计目的】学会知识的迁移,学会分析大洲地形河流的特点

活动四:

复杂的气候

老师:

情境设计

家住广州的小明在暑假期间出国旅游,这次旅游给他带来了不同的生活体验。

旅行路线是从东向西沿北回归线进行,他从广东省出发时盛行东南风,来到了南亚,风向发生了改变,变成西南风,而且遇上滂沱大雨,当来到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上时,天气却异常炎热、干燥。

这是什么原因呢?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老师: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1.我会读图

(1)仔细读图,亚洲有哪几种气候类型?

(2)不同类型的气候有何特点?

(3)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