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及其落实的保证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821075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及其落实的保证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及其落实的保证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及其落实的保证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及其落实的保证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及其落实的保证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及其落实的保证Word文档格式.doc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及其落实的保证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及其落实的保证Word文档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及其落实的保证Word文档格式.doc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发展观念和战略?

苏联是一个在比较落后的经济文化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

斯大林认为,“落后就要挨打”,为此,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加强国防建设;

通过集中统一的指令性计划经济,用行政的力量,在短期内赶上资本主义强国;

这样一来,重速度、重积累、重国家利益就成为必然的了,而忽视农业、轻工业、民用工业的发展,轻视市场作用,轻视经济效益,不重视个人利益、不重视人民的消费也似乎是合乎逻辑的了。

当然应该看到,这里的“重”与“轻”是相对的。

比如说,重政治轻经济并不是说苏联不搞经济,而是说,在对待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任务和经济任务时,夸大了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甚至有些本末倒置,把巩固政治权力当作搞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经济建设变成为政治和军事目的服务,而不是真正的中心任务。

这种发展观和发展战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挥过积极的历史作用,它保证苏联一定时期内的政局相对稳定,在短期内赶上西欧发达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强国,为后来卫国战争的胜利打下物质基础。

问题在于是否“适度”。

任何观念和发展战略正确与否,都要视其时间、地点、条件论定;

过度了,绝对化了就要出问题、出差错。

这种发展观和发展战略突出的缺陷就是造成苏联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特别是导致农业长期落后。

1953年与1913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8.36倍,农业总产值只增长46;

工业总产值中,甲类工业(生产资料生产)一般约占3/4,而乙类工业(消费品生产)仅占1/4。

苏联70的工业生产与军火工业有关,大大超过维护国家安全的必要限度和苏联国力所允许的限度。

这种发展战略不能体现“以人为本”这一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使民生的改善受到影响和限制。

重政治轻经济导致一波又一波的政治运动、政治镇压,严重限制和破坏了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

因而这种发展难以持续。

这也是苏联终于发生剧变的重要原因。

(二)从苏联模式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的转变。

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的发展观念和战略在不少方面是学习苏联的。

尤其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主导下,在实行计划经济时期,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

在政治和经济的关系,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上,从理论到实际执行的方针、政策都同苏联十分相似。

1956年,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提出了以苏为戒,处理好重轻农三者关系,加重对农轻投资比例,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以及中央与地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等一系列关系问题,提出“都必须兼顾,不能只顾一头”(参见《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69、275页)。

翌年,毛泽东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法和“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同上,第387页)。

这是对发展观和战略的一次调整,后来由于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又偏离了社会发展常规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

改革开放以后,中共实行了发展观念和战略的重大转变,这主要是: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立为中心,这里包含着对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发展基础、发展动力作了不同以往发展观的回答;

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允许农民进城务工、兴办乡镇企业等办法,逐步调整了工农、城乡关系;

调整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实行承认差别、允许“先富”、尊重人权等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但此时我国还没有完全摆脱粗放型的发展方式。

因为首先要解决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不能不首先强调总量的增长,强调多和快,“效率优先”。

人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集中到GDP的增长速度上。

而GDP的增长并不能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社会公正程度。

这样,在世纪之交,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上,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在此背景下,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总结了我国以及国外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同苏联模式发展观的比较。

这两种发展观都是在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大国中,为了强国富民而形成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战略。

但由于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实践经验不同以及经济文化基础的差别,两种发展观有着明显的区别。

主要表现为:

第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政治任务和经济任务的关系上,科学发展观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政治作为上层建筑是为经济基础服务并起保证作用的。

苏联模式的发展观念和战略,也重视经济建设,但在斯大林的阶级斗争是“推动我们前进的决定性力量”,“通过无产阶级的残酷的阶级斗争来消灭阶级”,经过“最大限度地加强”国家政权使国家消亡等理论影响下(参见《斯大林全集》第11卷第148—149页、第13卷第190页),实际上把搞阶级斗争、强化无产阶级专政作为统帅一切工作的纲领,把唯物主义变成“唯权主义”。

第二,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国计和民生的关系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中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苏联模式的发展观强调国家的整体利益,这并不错,但它忽视了个人的利益;

优先发展重工、军工而牺牲农民的利益,忽视轻工业、民用工业的发展;

过高的积累率限制了人民消费水平的应有提高(1989年苏联职工工资占国民生产总值不到30,同年美国为62)。

第三,在计划与市场关系上,苏联模式发展观把社会主义等同于计划经济,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

他们尽管承认存在商品经济,但认为劳动力、生产资料不是商品;

承认存在价值规律,但认为价值规律不能起生产调节者的作用。

苏联把指令性计划作为整个经济机制运转的轴心,用行政的力量通过计划来运转整个国民经济。

科学发展观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也重视用“看得见的手”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第四,在速度和效益的关系上,苏联发展观念和战略实行赶超战略,而赶超主要是指产品数量和生产发展速度,忽视经济效益,实行粗放经营的方针,走的是高消耗、高增长、低效率的增长道路。

科学发展观把“又快又好”改变为“又好又快”,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提高效益,注重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努力实现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五,在重点与一般的关系上,苏联模式发展观常常只顾重点这一头,而忽视兼顾其他。

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兼顾,要求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一系列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等等。

这当然不是平均使用力量,而是有重点论,不唯重点论,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求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集中全国人财物力干大事。

比如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建设中,要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第六,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方面,苏联模式观也讲应用客观规律,但常常过高估计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以至犯唯意志论的错误,急躁冒进。

中国大跃进时期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就是典型,结果造成社会经济的重大损失。

科学发展观的最突出意义就在于把遵循客观规律同发挥人的能动性结合起来。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从上面所述可见,科学发展观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确有重要的地位。

它在理论上也是经得起推敲的,在实际上对于中国的发展和改革意义重大。

(一)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集中表现在共产党人把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同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统一起来。

何谓“科学发展”?

就是经济社会的发展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是怎么表现的?

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政、经、文、社会、国防等方面。

每一个方面在整个系统中都有其客观的、特定的地位,某一方面越位、错位、不到位,都要造成不良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

比如,离开经济工作的中心,把“政治”“意识形态”置于压倒、决定一切的地位,社会发展和进步从根本上就无从谈起、甚至会倒退;

反之,把政治和思想文化工作看成可有可无的,社会的发展就会因失去政治保证和精神支持而不协调不健康和紊乱,其后果也不堪设想。

科学发展观正确地规定发展是第一要务,经济工作是发展的中心,其他各方面也要全面协调地发展。

在整个社会经济建设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关系,如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中央与地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都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要求总揽全局,统一筹划,分清轻重缓急;

全面安排,寻求最佳结合点,兼顾各方利益。

在经济领域中,农轻重及各自内部的各部门,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客观上都要求按一定的比例关系合理安排,全面、协调才能持续发展。

社会发展规律是通过有自觉意识和意图的人们的实践来实现的,人在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讲社会发展规律自然不能把人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置之不顾。

人的作用主要和首先是认识规律和应用规律。

它不能为所欲为,但也不是无所作为。

这里的人指的是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把实现、维护、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把遵循客观规律同坚持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很好地统一起来,使科学性和“革命性”一致起来。

(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适得其时,只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健康发展。

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了世纪之交,在发展的道路上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

贫富差距悬殊:

城乡实际收入相差五六倍(现在差距还在扩大);

工矿企业内部高收入者与普通职工收入相差几倍、十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地区差距过大(2004年人均GDP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两倍半,浙江是贵州的5倍多)。

中国的基尼系数早已超过警戒线,居亚洲前位。

资源问题突出:

按人均计算,中国可耕地面积、水资源分别等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1/4;

能源尤缺,石油、天然气、煤储量分别为世界的7.7、7.1、58.6。

我国的资源不仅紧缺,而且利用率也低,万元GDP的耗水量、总能耗量比国际水平高出几倍。

中国科学院2006年2月的一个战略报告称,在世界59个主要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的资源绩效水平排在第54位。

2006年中国GDP约为世界的5,却耗用世界1/4的钢材、1/3的煤、1/2的水泥。

环境破坏严重:

如果说有的资源不可再生,那么环境的损害有的是不可逆转的。

中国约一半的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很严重,世界上20个污染严重的大城市一半以上在中国。

3亿农民缺乏合格饮用水,1/3的国土面积有酸雨,1/10的耕地受污染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