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80944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1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

《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

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1

第二章工程概况1

一、工程简述1

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2

(一)工程地质情况

2

(二)地下水情况

3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4

一、工程管理目标

4

二、施工组织机构

4

三、施工总平面布置

4

四、施工准备计划

5

五、工程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6

六、设备投入情况9

七、施工部署9

八、本工程重点和难点13

第四章基坑支护施工工艺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法13

第一节水泥搅拌桩施工分项工程13

第二节旋挖桩施工分项工程17

第三节坡底插筋24

第四节喷射砼施工分项工程26

第五节土方开挖施工分项工程29

第五章基坑工程监测和控制33

第六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34

第七章基坑安全施工及应急预案36

第八章施工协调管理42

第九章环境保护及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43

第十章竣工验收和资料整理46

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为保证基坑开挖和地下室施工安全、质量,本公司依据基坑支护设计、施工规范及要求与相关地质资料编制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1、广州市XX老人院项目岩土工程初步勘察中期资料,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014,01;

2、萝岗区广州市XX老人院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平面规划图》,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013,10;

3、萝岗区广州市XX老人院《(一期工程)地下室结构建筑平面图》,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研究院,2014,08;

4、相关地下室结构图纸;

5、国家、省、市现有规范、规定等的规定。

其中主要有:

《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JB02-98);

《建筑地基基础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6:

9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6、基坑设计施工图。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述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

勘测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广州市XX老人院项目位于广州市萝岗区XXXX,本项目A1、A2栋下设地下室,地下室东西长约165米,南北长约110米,基坑周长约550米,基坑场平标高37.7~42.7m,大开挖标高36.20m,基坑大开挖深度

1.5~6.5m。

本工程基坑周围无构建物,除西南角位于山体坡脚外,大部分部位为山间冲谷,北侧有灌溉水库。

基坑开挖需进行临时支护,主要做挡土工作。

基坑1-1剖面受用地限制拟采用∅1000@1300灌注桩悬臂支护,其余剖面均采用1:

1.5~1:

2放坡插筋喷砼支护。

基坑1-1及2-2剖面位于山坡上,其余位于山间冲谷中,需采用单排水泥搅拌桩进行止水。

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一)工程地质情况

场地现状地形地貌较复杂,总体地势起伏大,北低南高,山体规模较大,山脊近南北走向,一般坡度约15~29度。

山体北侧由于规划市政路线,须削掉一部分山体,并设置挡墙支护,场地东南部为低丘地貌单元和丘间沟谷地貌,先局部已经过人工推平,并种植苗圃,经雨水冲刷及人为破坏,东南部山脚为2~4m小陡坡。

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内从上往下主要为人工填土(Qml)、陆相冲洪积土(Qal+pl)、坡积土层(Qdl)、残积土层(Q4dl)和花岗片麻岩层,场区地基土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人工填土(Qml)

(1)层填土:

以杂填土为主,局部为耕土,结构松散,耕土主要由黏性土组成,含植物根系,层厚0.50~1.70m。

2、陆相冲洪积土(Qal+pl)

(2)层细沙:

深灰、灰黄色,以石英砂粒为主,松散,饱和,

颗粒均匀;仅在本次勘察场地中部带状分布。

第(4)层粉质黏土,局部夹黏土:

灰黄、灰黄红、青灰色,软塑

~硬塑,以可塑为主,场地大部分地段有分布。

第(5)层砂:

灰、灰黄、灰白色,以石英砂粒为主,松散~稍密,以松散为主,饱和,主要分布于场地中南部山前冲洪积地段。

3、坡积土层(Qdl)

4

第(6)层粉质黏土,局部为黏土:

红黄、灰黄色,可塑~硬塑,可塑为主,含粉细砂,土质不均匀;分布于场地东侧、西南侧、东南侧山坡坡脚部位。

4、残积土层(Qdl)

第(7)层砂质黏性土:

局部为黏性土,灰黄、褐红、黄褐、灰褐、灰白色,可塑~坚硬,坚硬为主,含细砂,土质不均匀,为原岩风化残积土,遇水易软化崩解,场地内均有分布。

5、花岗片麻岩层

第(8)层元古代云开群组片麻杂岩(Ptgn):

岩性以花岗片麻岩为主,青灰色,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分布于整个场地内。

按岩石风化程度可分为三个风化带:

(8-C)层全风化:

岩芯风化呈坚硬土状,遇水易软化,层厚:

1.20~12.20m。

(8-I)层强风化:

岩芯呈半岩半土状、碎块状,局部间夹中等风化岩块,裂隙很发育;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层厚:

1.30~40.10m。

(8-S)层微风化:

岩芯较完整,呈短柱状,局部呈块状,局部夹中等风化岩,局部裂隙发育;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岩石坚硬程度为坚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Ⅱ级;本次勘察钻孔深度范围内,仅在

ZK33号孔中有揭露;层顶埋深:

19.00m,揭露层厚:

3.30m。

(二)地下水情况

场区地表水年迳流量较大,属季节性水流,将产生较大冲刷作用。

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

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砂土中,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第8-I层强风化岩(碎块状部分)和第8-S层微风化岩裂隙中,具有微承压性。

场地地下水埋藏深度变化较大,一般坡脊区地下水埋藏较深,坡谷及低洼地带地下水埋藏相对较浅。

勘探期间实测钻孔地下水初见水位0.00~3.50m,稳定水位埋深为

0.00~3.80m。

据本地区经验,地下水水位年变化幅度一般在0.20~

2.01m之间。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一、工程管理目标

根据基坑支护工程的特点和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情况以及安全规范

的要求,确定本分项工程的工程目标为:

质量目标:

确保合格工程。

工期目标:

暂定从2016年6月15日开工,2016年8月14日完工。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杜绝发生一般事故等级以上的伤亡事故且工伤责任事故人数为零,确保广州市安全文明施工样板工地,争创广东省安全文明施工样板工地。

二、施工组织机构

本工程采用项目管理法施工,由项目经理全面组织施工,确保高速、优质、安全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

现场指挥部由技术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管理人员组成施工技术、质量安全、材料设备、防火保卫、工作协调等组织齐全的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对工程施工全过程实行统一计

划,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统一协调。

指挥部定期召开内部协调会,检查当天工作完成情况,解决存在问题,落实第二天的生产任务。

项目部组织框构图(详附录1)。

三、施工总平面布置

基坑支护施工平面布置按有利于确保施工进度、有利于确保施工质量、文明施工的原则合理安排。

(详见基坑支护施工平面布置图)

1、施工用水

施工用水由甲方所提供的接驳点接出,根据现场投入的设备情况,现场提供一条1寸供水管即可。

水管的布置沿基坑四周布置,中间设水管接口、阀门。

2、施工用电

施工用电由甲方所提供的接驳点接出,基坑内线路敷设采用架空线路,配电箱接至各施工机械。

(1)用电量统计

根据施工高峰期和机械使用高峰期机械设备额定容量和室内外照明用电定额计算,高峰期用电容量为150kw。

(2)配电设置

现场设总配电箱。

总配电箱中分配电路为动力、照明混合系统。

总配电箱的分路支线各到达固定安装的分配电箱中,由各分配电箱分路到达各单机开关。

各级配电箱中的闸刀、漏电保护开关必须标明送电目标或所控制的范围。

各级配用电源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开关。

(3)支线敷设

基坑内线路敷设采用架空线路,由各分配电箱接至各施工机械。

四、施工准备计划

(一)施工准备

、技术交底:

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任务,树立该工程的“质量第一、安全第一”责任观,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保证该工程质量合格、安全达标。

、环境调查:

组织气象、地形和水文地质的调查,掌握气象资料,以便综合组织全过程的均衡施工,制定雨天施工措施。

、施工交通道路和运输条件必须认真调查,作好规划,尽量减少交通阻塞和场内倒运。

、用水用电安排:

首先要对水源、电源等的供应作详细调查,包括给水的水源、水量、压力、接管地点,供电的能力、线路距离、线路的架设等。

然后根据资源的配置确定用水和用电量,并进行合理的敷设。

、图纸会审:

组织图纸会审,由设计方进行交底,理解设计意图及施工质量标准,准确掌握设计图纸中的细节,作好与设计的结合工作;并组织各专业施工队伍共同学习施工图纸,商定施工配合事宜。

(二)材料准备及检验

、根据施工方案的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算中的工料分析,编制工程所需的材料用量计划,做好备料、供料和确定仓库、堆场面积及组织运输的依据。

、根据材料需要用量计划,做好材料的订货和采购工作。

使计划得到落实。

、组织材料按计划进场,以及作好进场材料的保管工作。

(三)设备安装、调试

、根据施工方案中确定的施工方法、施工机具、设备的要求和数量以及施工进度的安排,编制施工机具设备需要量计划。

、组织施工机具设备需要量计划的落实,确保按期进场。

、对于进场的机械、设备要进行安装、调试和试运行,并定期安排专人进行维修和保养。

(四)放线

1、在甲方与监理的指导下,认真做好施工场地的一切交接工作。

2、场地控制网的测设,建立控制基准点。

施工前按总平面图的规划,并按一定的距离节点,组成测量控制网,各控制点均应为永久的坐标桩和水平基准点桩,必要时应设保护措施,以防破坏。

利用测量控制网控制和校正建筑物的轴线、标高等,确保施工质量,经甲方、监理现场复核验收,准确无误后,放样合格验收后方可开工。

(五)施工队伍的准备

、根据施工部署中确定的组织机构建立项目施工管理层,并选择高素质的施工作业队伍进行该工程的施工。

、根据该工程的特点和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确定各施工阶段的劳动力用量计划。

、对工人进行必要的技术、安全思想和法制教育,教育工人树立正确的质量、安全意识,遵守施工和安全规定及地方治安管理规定。

、生活后勤保障工作,在大批施工人员进场前,必须做好后勤工作的安排,为职工的衣、食、住、行等应予全面考虑,认真落实,以便充分调动职工的生产的积极性。

五、工程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一)工期计划

本工程施工控制工期的关键因素是搅拌桩及插筋挂网喷砼的施工速度,根据施工的工期紧的特点,本方案采用交叉流水循环作业,按照基坑支护要求及土方开挖要求,全力组织实施。

基坑支护暂定施工工期为

90日历天。

(二)施工劳动力计划

施工人员组织表

 

序号

班组

职责

职务

人数

止水桩、旋挖桩施

班长

1

1负责搅拌桩、旋挖桩施工

工班

工人

6

2

泥水工班

负责挂网抹细石砼、截、排水沟施工

班长

1

工人

10

3

土方班

负责场地平整、土方开挖回填

班长

1

工人

10

4

土建班

负责混凝土内支撑等土建施工工作

班长

1

工人

8

5

测量组

负责场地测量放线及基坑监测

班长

1

工人

2

6

普工班

负责安全护栏施工、基坑降、排水

班长

1

工人

5

 

(三)施工材料计划

由于施工现场场地作业面的限制,所有材料宜分批进场,进场日期根据施工进度确定。

(四)工期保证措施

1、施工组织机构

(1)选取优秀的管理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