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期末复习试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78952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化学期末复习试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二化学期末复习试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二化学期末复习试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二化学期末复习试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二化学期末复习试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期末复习试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高二化学期末复习试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期末复习试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化学期末复习试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L-1·

s-1,则10s后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A.1.6molB.2.8molC.3.2molD.3.6mol

4.已知反应X+Y=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

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D.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

5.下列每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所克服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食盐和蔗糖熔化B.钠和硫熔化

C.碘和干冰升华D.二氧化硅和氧化钠熔化

6.反应A+3B=2C+D在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A)=0.15mol/(L·

S)②v(B)=0.6mol/(L·

S)③v(C)=0.4mol/(L·

S)④v(D)=0.45mol/(L·

S)则反应的快慢顺序为

A.④>③>②>①B.②>④>③>①

C.③=②>④>①D.④>③=②>①

7.镁、锂在元素周期表中具有特殊的“对角线”位置关系,它们的性质相似,例如,它们的单质在过量氧气中燃烧时均只能生成正常的氧化物……等。

以下叙述锂的性质正确的是

A.Li2SO4难溶于水B.Li与水剧烈反应

C.LiOH是易溶于水受热不分解的强碱D.Li2CO3受热分解,生成Li2O和CO2

8.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B.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

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9.右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

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

C.W的氢化物的沸点比X的氢化物的沸点高

D.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10.“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时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并已加工好的真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发生反应,放出的热量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适合的选择是

A.浓硫酸和水B.生石灰和水C.熟石灰和水D.氯化钠和水

11.100mL6mol·

L-1H2SO4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度,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加碳酸钠(固体)B.加水 C.加硫酸钾溶液 D.加醋酸钠(固体)

12.可逆反应2NO22NO+O2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1)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

(2)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

(3)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比为2:

2:

1的状态

(4)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5)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6)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

(1)(4)(6) B.

(2)(3)(5)

C.

(1)(3)(4) D.

(1)

(2)(3)(4)(5)(6)

13.砹(At)是第七主族元素,推测砹及其化合物最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有

A.砹是有色固体B.砹易溶于有机溶剂

C.HAt很稳定D.AgAt不溶于水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m+与Yn-与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原子半径前者大于后者

B.NaF和MgI2中阳离子与阴离子半径之比,前者小于后者

C.168O和178O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前者大于后者

D.PH3和H2S的稳定性,前者大于后者

15.现有如下各说法:

①原子种类由原子核内质子数决定②全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为共价化合物③离子键是阳离子、阴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④白磷晶体中,P4之间存在共价键⑤同素异形体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为物理变化。

上述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⑤正确B.都不正确

C.④正确,其他不正确D.仅①不正确

16.X、Y、Z为三种气体,把amolX和bmolY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2Y2Z,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X)+n(Y)=n(Z),则Y的转化率为

A.×

100%B.×

100%

C.×

100%D.×

100%

17.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①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 ②升高温度 ③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④加入生成物 ⑤加入MnO2

A.全部 B.①②⑤ C.② D.②③

18.下列性质可以证明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可溶于水B.具有较高的熔点C.水溶液能导电D.熔融状态能导电

19.电解精炼铜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是粗铜板B.阴极发生反应:

Cu2++2e-==Cu

C.电解池的阴极材料为纯铜薄片D.粗铜板上发生还原反应

20.国际上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于1989年规定,取消原长式周期表中主、副族族序号和“族”的概念,将元素周期表由左向右按顺序依次编为18列,如Na位于第1列,稀有气体元素的列序号为18,按照国际上这一新规定,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1列全为金属元素B.第15列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C.Al位于第13列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都位于第2列

21.已知X,Y为短周期元素,两元素形成化合物XY2,已知原子序数分别为a和b,则a不可能为

A.b+4B.b-5C.b+6D.b+8

22.X、Y、Z是1~18号的三种元素,它们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若Y与Z能形成YZ3型离子化合物,Z的离子半径大于X离子的半径,则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X>Y>ZB.Y>X>ZC.X>Z>YD.Z>X>Y

23.下列各装置中都盛有0.1mol·

L—1的NaCl溶液,放置一定时间后,锌片的腐蚀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①②③④

A.③①④②B.①②④③C.①②③④D.②①④③

24.A、B、C、D、E是同周期的五种元素,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呈碱性,且碱性B>

A;

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

D;

五种元素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E的离子半径最小,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CDEAB B.ECDAB C.BAEDC D.BADCE

25.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

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已知白磷(P4)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

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

P-P198kJ·

mol-1、P-O360kJ·

mol-1、氧气分子内氧原子间的键能为498kJ·

mol-1。

估算P4+3O2=P4O6的反应热∆H为  

A.+1638kJ·

mol-1B.-1638kJ·

mol-1

C.-126kJ·

mol-1 D.+126kJ·

mol-1

二.填空题:

26.已知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大小顺序为C>

A>

B>

D>

E;

A、C同周期,B、C同主族;

A与B形成离子化合物A2B,A2B中所有离子的电子数相同,其电子总数为30;

D和E可形成4核10电子分子。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E与B形成的化合物:

A、B、E形成的化合物:

D、E形成的化合物:

(2)写出D元素形成的单质的结构式:

(3)A、B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2B2属于(“离子”“共价”)化合物,存在的化学键是,写出A2B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7.N2H4(肼)常温下是一种无色的液体,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试剂,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1)在锅炉水中加入肼,可以把锅炉表面的氧化铁还原为结构紧密的四氧化三铁保护层,肼被氧化成氮气,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1.6g肼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放出31.09kJ的热量,写出肼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航天飞机常采用新型燃料电池作为电能来源,燃料电池一般是指用H2、CH4、CO、C2H5OH等可燃物质与O2一起构成的电池装置,它可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我国发射的载人宇宙飞船是采用先进的甲烷电池为电源的,该电池以KOH溶液为电解质,其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2OH-=CO+3H2O

(1)负极上的电极反应为正极上的电极反应为。

(2)消耗标准状况下的5.6LO2时,有mol电子发生转移。

(3)开始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pH(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9.按照下图接通线路,反应一段时间后,回答下列问题(假设所提供的电能可以保证电解反应的顺利进行):

(1)上面装置中作负极的是____________,正极反应式是

(2)U型管内发生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在a烧杯中发生的现象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