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练习人民版1教案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788446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练习人民版1教案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练习人民版1教案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练习人民版1教案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练习人民版1教案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练习人民版1教案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练习人民版1教案文档格式.doc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练习人民版1教案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练习人民版1教案文档格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练习人民版1教案文档格式.doc

D.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C

依据材料分析,春秋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减少,统一的趋向日益明显,由此可知C项正确;

春秋时期是中国奴隶制度逐步瓦解的时期,而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逐渐形成的时期,各国通过变法加速封建化进程,由以上分析可知B、D两项错误;

中国处于分裂状态仅是对当时社会状态的描述,不属于对中国发展进程产生的推动作用。

3.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  )

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在七国中实力最强

B.秦在统一过程中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正确策略

C.人民渴望统一,秦顺应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

D.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和将领的英勇善战

根本原因即是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决定性因素。

历史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A、B、D三项都是秦统一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其决定因素应是C。

知识点二

 海内为郡县

4.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

“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皇。

”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D

本题以材料提供的新角度解读秦始皇时期的郡县制。

材料主要意思为唐朝的柳宗元肯定郡县制“公天下”,郡县制官吏由皇帝任免,比分封制下分封贵族爵位更利于国家政局的安定。

故选D项。

5.《汉书·

百官公卿表》:

“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

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皆秦制也。

”材料中的“秦制”是指(  )

A.三公九卿制B.皇帝制度

C.郡县制D.分封制

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行政机构和基层社会管理组织,因此材料中的“秦制”应指秦时地方行政制度,据此分析,本题选C。

6.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每个郡设郡守(文官,负责行政)、郡尉(武将,负责军事与治安)和监御史(显然直接充当皇帝在郡一级的代表)。

这样做是为了(  )

A.使地方权力分化且相互牵制,便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使更多拥有军功的将领可以参与国家治理

C.让更多传统贵族拥有分享政治权利的机会

D.将中央官僚系统模式推广至全国,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依据材料分析可知,郡守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郡尉负责军事与治安,监御史负责监察地方政务、军务,由此可知秦朝推行该制度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权细化、分化,使其相互牵制,从而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由此可知,A项正确;

B项仅能体现一个方面,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D项说法错误。

7.秦始皇“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在咸阳为他们建造了新的宫廷,把他们置于中央政府的监视之下。

这样做从根本上是为了(  )

A.集中全国优秀人才资源

B.实现权力和社会财富均衡分配

C.促进咸阳的经济发展

D.全面推行郡县制,巩固秦朝统治

依据“把他们置于中央政府的监视之下”分析可知,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对豪富的控制,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在地方上全面推行郡县制的阻力。

由此可知,D项正确。

迁豪实现不了A、B两项中的目的;

对秦朝而言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加强对全国的控制,维护和巩固统治,所以“促进咸阳的经济发展”上升不到国家“根本”的高度,排除C项。

8.《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写道:

“这个制度延续到了汉代……作了一定程度的妥协——因为有一批其权力严格受到限制的王国当时容许与数目远为众多的郡一起存在。

此后,这个制度成了后世王朝的典范(但又稍有修改),最后演变成现在仍在实行的省县制。

”据此分析可知,“这个制度”及其在汉代的“妥协”分别是(  )

A.分封制、郡国并行制B.郡县制、世官制

C.郡县制、郡国并行制D.郡县制、行省制

依据“这个制度延续到了汉代”、“一批其权力严格受到限制的王国当时容许与数目远为众多的郡一起存在”(即郡国并行制)、“最后演变成现在仍在实行的省县制”分析可知,本题选C项。

分封制与郡县无关,世官制是选官、用官制度,行省制出现于元朝,排除A、B、D三项。

知识点三

 百官公卿

9.随着秦朝大一统的实现,以□□□□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处应是(  )

A.察访推荐B.血缘关系

C.皇权独尊D.相权调整

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君主专制,君主建立国家,家国同构,建立起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C。

10.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

这一做法使(  )

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

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

D.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

B

从题干中的信息:

“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可知,充分发挥了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的作用,减少了君主专制下皇帝的失误。

11.嬴政登上王位时只有13岁,大权操纵在相国吕不韦手里,他在22岁那年除掉吕不韦后,才真正掌握了秦国的政权。

这段痛苦的经历在他心中难以抹去,为此他设置了(  )

A.御史大夫B.太尉

C.尚书令D.参知政事

依据“大权操纵在相国吕不韦手里”“这段痛苦的经历在他心中难以抹去”可知,秦始皇为避免皇权被丞相架空或操控,设置官员监督丞相、限制相权。

秦朝具有这一职能的是御史大夫。

由此可知,本题选A。

12.据《史记·

秦始皇本纪》记载,在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以及有关封禅和“焚书”等重大问题上,秦始皇都交给群臣讨论,最后由皇帝裁决。

这种议事制度被称为朝议制度。

下列关于这种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朝议有助于提高决策水平

B.朝议有助于减少君主决策的失误

C.朝议是一种民主决策形式

D.朝议对君主专制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对军政大事的决策,先付诸朝议,可以集思广益,提高决策水平,减少决策失误,并且对君主专制下的盲目决策有一定的限制和约束作用,因此A、B、D三项说法正确。

这里的“朝议”仅仅是“议”而不是“决”,决策权仍在君主手中,所以朝议并非一种民主决策形式。

因此本题选C项。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

“……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材料二 据《史记·

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统一后,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先后征发徭役百余万,修筑长城;

数次移民戍边,动辄数万家……

(1)据材料一分析“寡人”指的是谁?

涉及他创建的哪些重要政治制度?

(2)材料二所显示的这些事实在秦朝能够实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进步意义?

(1)秦始皇。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2)国家统一;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政令统一,便于国家集中力量等。

(3)有利于政治上的稳定与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促进了中国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

“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

今陛下有海内……无辅拂,何以相救哉?

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

(1)材料一提出了什么观点?

其论据是什么?

(2)材料二主要主张什么?

(3)材料一和材料二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有何意义?

(1)观点:

实行分封制有利于统治的稳固。

论据:

商周时期都因分封而统治长久;

分封的诸侯王可以削弱地方特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反对分封制,提倡郡县制。

(3)焦点:

秦朝实行什么地方行政制度。

意义:

秦朝统一后实行的政治制度,关系到秦朝能否长治久安的问题。

课后作业——提能力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史学家钱穆曾说:

“从前封建时代,政府和家庭,有分不开的关系,现在则不然了。

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

”这一变化(  )

A.促进了“民本”思想的产生

B.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C.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封建时代”(分封制下)政府和家庭相结合,这种“家国一体”的观念在地方上容易形成地方势力割据一方、对抗中央的局面,不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则不会形成这种家族地方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故本题选D。

2.“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是紫禁城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其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

”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

A.君权神授B.天人合一

C.大一统D.皇权至上

材料中“太和殿是紫禁城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皇帝所用的‘御座’……缩影”体现了帝王的权势和威严,皇权至上。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D。

3.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

“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

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

A.皇帝制

B.三公九卿制度

C.郡县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4.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

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D.皇帝任命

本题考查郡县制,考查学生记忆能力。

中央集权的郡县制下,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

5.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

任嚣任南海郡郡尉(注:

南海郡郡级小,只设尉,不设郡守),统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

根据秦朝制度的规定,与任嚣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他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C.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D.无权任命辖区内的县令

本题考查秦郡县制的特点,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任嚣是郡尉,是由皇帝直接任免的,因“海南郡郡级小,只设尉,不设郡守”,说明其事实上任嚣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而县级的县令也是由皇帝直接任免的,因此,A、C、D说法正确;

B项说法错误,郡县制下不再分封、不能世袭,不存在诸侯和封地。

6.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