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土壤肥料专业统计报表主要指标解释Word下载.docx
《全国土壤肥料专业统计报表主要指标解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土壤肥料专业统计报表主要指标解释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指用于开展本级项目开支的经费。
2.表2土肥测试中心(化验室)建设基本情况
指农业部门管辖的土肥测试中心(化验室)数,其中不属于土肥部门的独立挂牌土肥测试中心(化验室)也应列入统计机构数。
(2)通过计量认证:
是指通过各级技术监督部门计量认证的土肥测试中心(或化验室)的个数。
(3)授权为质检机构:
是指被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授权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机构的土肥测试中心(或化验室)。
(4)岗位从业人员:
指所有在土肥测试中心(或化验室)任职的人员。
(5)大型、精密仪器:
指价值2000以上的仪器设备,光、电等精密分析仪器及“原子吸收”、“原子荧光”、“ICP”、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等。
(6)普通仪器是指化验室常用的价值500-2000元的仪器设备。
(7)计算机:
专指办公用计算机,不含大型仪器配套计算机。
(8)仪器设备“其他”:
指单价500元以下的仪器设备,不含低值易耗品。
(9)省、地区、县级分别填写本级土肥测试中心(或化验室)的统计数字。
3.表3土肥测试中心(化验室)肥料质量检测情况
(1)样品数:
是指本级测试中心(化验室)出具检测报告或相关原始记录样品的个数。
(2)代表基数:
是指检测的样品所代表该品种肥料的实物量。
(3)样品合格率:
是指被检测合格的样品数量占被检测样品总数量的百分数。
(4)查处假冒伪劣肥料:
是指依照本级测试中心(化验室)检测结果查处的假冒伪劣肥料实物量。
(5)挽回经济损失:
是指依照本级测试中心(化验室)检测结果查处的若假冒伪劣肥料若按合格肥料当地价格出售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使用后可能造成的作物减产价值。
计算公式为:
挽回经济损失=查处肥料吨数×
肥料单价+肥料可使用面积×
作物单产×
作物价格。
(6)微生物肥料:
是指由一种或数种有益微生物、培养基质和添加物(载体)培制而成的生物性肥料,通称为菌肥和菌剂,是一种间接性肥料。
(7)有机肥料:
是指主要来源于植物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效的含碳物料。
(8)微肥:
是指以微量元素为主的肥料。
(9)叶面肥:
以叶面吸收为目的,将作物所需养分直接施用叶面的肥料。
4.表4中低产田面积分类统计表
(1)高中低产田界定:
高产田是指没有明显的土壤障碍因素、土肥水气热环境协调、农田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在当地典型种植制度和管理水平下主导粮食作物产量能够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的耕地;
低产田是指存在明显的土壤障碍因素、土壤肥力水平低、农田基础设施差、经营管理粗放、主导粮食作物产量显著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耕地;
中产田是指产量界于高产田和低产田之间的耕地。
(2)高中低产田划分标准:
各地高中低产田统一按《全国各耕地类型区高产田、中产田、低产田粮食单产指标参照表》(见表1)划分。
①产量指标为当地典型种植制度下水稻、小麦、玉米等主导粮食作物前三年正常年份的周年平均产量,一年两熟以上种植粮食作物的,其产量为多熟粮食产量加和。
除薯类作物按5:
1的比例进行折算外,其他粮食作物直接累加;
非粮食作物按邻近地块的参照粮食作物产量折算。
②各类耕地面积乘以该类型耕地的平均产量之和不能突破全县年粮食总产量。
③高、中、低产田之和必须与上年末统计部门公布的耕地面积相等。
表1全国各耕地类型区高产田、中产田、低产田粮食单产指标参照表
单位:
公斤/亩.年
类型区
参照
粮食作物
高产田
中产田
低产田
涉及省份
东北平原区
玉米或水稻
>
600
400—600
<
400
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
华北平原区
玉米和小麦
800
500—800
500
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
北方山地丘陵区
300—600
300
辽宁、内蒙、山东、山西、河北、河南、北京、天津
黄土高原区
玉米或小麦
300—500
陕西、甘肃、宁夏、内蒙、青海、山西
内陆区
玉米或小麦或水稻
甘肃、宁夏、内蒙、新疆、青海、西藏
南方稻田区
水稻和小麦
850
550—850
550
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重庆、四川、海南、福建、浙江、安徽、上海
南方山地丘陵区
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重庆、四川、海南、福建、浙江、安徽
(3)中低产田类型划分:
统一按《全国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NY/T310-1996)进行划分,对于存在多种障碍因素的耕地,按主导因素归类。
各类型中低产田面积之和要与中、低产田面积之和相等。
①干旱灌溉型。
指由于降雨量不足或季节分配不合理,缺少必要的调蓄工程,以及由于地形、土壤原因造成的保水蓄水能力缺陷等原因,在作物生长季节不能满足正常水分需要,同时又具备水资源开发条件,可以通过发展灌溉加以改造的耕地。
指北方可以发展为水浇地的旱地,南方可以开发水源,提高水源保证率,增强抗旱能力的稻田和旱地。
其主导障碍因素为干旱缺水,以及与其相关的水资源开发潜力、开发工程量及现有田间工程配套情况等。
②渍潜稻田型。
指由于季节性洪水泛滥及局部地形低洼,排水不良,以及土质粘重,耕作制度不当引起滞水潜育现象,需加以改造的水害性稻田。
其主导障碍因素为土壤潜育化、渍涝程度和积水,以及与其相关的包括中地形小地形部位、田间工程配套情况等。
③盐碱耕地型。
指由于耕地可溶性盐含量和碱化度超过限量,影响作物正常生长的多种盐碱化耕地。
其主导障碍因素为土壤盐渍化,以及与其相关的地形条件、地下水临界深度、含盐量、碱化度、pH等。
④坡地梯改型。
指通过修筑梯田梯埂等田间水保工程加以改良治理的坡耕地。
其他不宜或不需修筑梯田、梯埂,只须通过耕作与生物措施治理或退耕还林还牧的缓坡、陡坡耕地,列入瘠薄培肥型与农业结构调整范围。
坡地梯改型的主导障碍因素为土壤侵蚀,以及与其相关的地形、地面坡度、土体厚度、土体构型与物质组成、耕作熟化层厚度等。
⑤渍涝排水型。
指河湖水库沿岸、堤坝水渠外侧、天然汇水盆地等,因局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造成常年或季节性渍涝的旱耕地。
其主导障碍因素为土壤渍涝,与其相关的地形条件、地面积水、地下水深度、土体构型、质地、排水系统的渲泄能力等。
⑥沙化耕地型。
指西北部内陆沙漠、北方长城沿线干旱、半干旱地区、黄淮海平原黄河故道、老黄泛区沙化耕地(不包括局部小面积质地过沙的耕地)。
其主导障碍因素为风蚀沙化,以及与其相关的地形起伏、水资源开发潜力、植被覆盖率、土体构型、引水放淤与引水灌溉条件等。
⑦障碍层次型。
指土壤剖面构型存在严重缺陷的耕地,如土体过薄、剖面1m左右内有沙漏、砾石、粘盘、铁子、铁盘、沙姜等障碍层次。
障碍程度包括障碍层物质组成、厚度、出现部位等。
⑧瘠薄培肥型。
指受气候、地形等难以改变的大环境(干旱、无水源、高寒)影响,以及距离居民点远,施肥不足,土壤结构不良,养分含量低,产量低于当地高产农田,当前又无见效快、大幅度提高产量的治本性措施(如发展灌溉),只能通过长期培肥加以逐步改良的耕地。
如山地丘陵雨养型梯田、坡耕地和黄土高原,很多产量中等黄土型旱耕地。
5.表5耕地土壤改良技术应用情况
(1)八种中低产田改造类型统计口径与农市(农)4表所列一致。
(2)每类中低产田的改良面积根据上年度本辖区实际改良面积填报。
其中工程措施包括发改委、财政、国土资源和水利等部门实施的口粮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灌区改造等中低产田改良工程。
改造前平均产量指当地同类中低产田前三年的周年平均产量;
改造后增加产量指通过工程、农艺、生物等技术措施改良后,同一地块的周年平均产量。
要求分类调查三个村(组)取平均值。
(3)主要技术措施。
除了表中所列的开沟排水、集雨补灌、打井灌溉、坡改梯、经济植物篱、聚垄耕作、沟垄栽培、深耕深松、少耕免耕、增施有机肥、地膜覆盖、秸秆还田、施用改良剂等14种主要措施外,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添加。
其中:
①开沟排水。
针对渍潜稻田型和渍涝排水型中低产田渍涝、潜育、地下水位高而采取的工程措施,通过开沟排水,防止山洪水、排出地表水、降低地下水、排除矿毒水,协调土壤水肥气热状况。
②集雨补灌。
针对干旱灌溉型中低产田干旱缺水的问题,在农田附近或田间地头,因地制宜兴建小型集雨池(窖)及配套设施,收集丰水季节多余的降水以利后期季节性干旱时补充灌溉,满足作物对水分的需求。
③打井灌溉。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农田附近,通过打井抽取地下水用于农田灌溉。
④坡改梯。
对坡度在5-25度之间的坡地梯改型中低产田,采取水平修筑梯田梯埂等田间水保工程,改变地表形态,防止土、肥、水的流失,变“三跑地”为“三保地”。
⑤经济植物篱。
在坡地梯改型中低产田集中分布区,沿水平方向等高种植多年生高效经济作物,起到拦截地表水的作物,既防止水土流失,提高生态效益,又能增加农业产值,提高经济效益。
⑥聚垄耕作。
对于坡度在5度以内的坡地梯改型中低产田,采取等高开沟分厢或起垄分厢的办法,加深耕作层,实行高秆作物与矮秆作物沟垄间作。
⑦沟垄栽培。
针对渍潜稻田型中低产田前期水冷、泥温低影响水稻前期生长发育的问题,通过起垄,将水稻种植在垄上,前期清沟沥水提高泥温,中后期做到沟间有水、垄面湿润或者在沟间养鱼或养萍。
⑧深耕深松。
深耕深松:
通过深耕,每年加深并熟化耕层2-3cm,3-5年使耕层厚度水田大于18cm、水浇地和旱地大于25cm。
同时深松大于30cm,30-40cm、40-50cm三个等级,基本要求大于45cm。
每3年深翻深松1次。
⑨少耕免耕。
针对耕层深厚、土壤结构较差的潜育稻田而采取的一种耕地方法,通过减少耕翻次数,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⑩增施有机肥。
为改良土壤每公顷一次性施用15000kg以上的腐熟农家肥。
11缺素补素。
由于土壤缺乏某一种或几种作物必须的中量元素或微量元素,通过补施一种或几种营养元素肥料的矫正施肥措施。
12地膜覆盖。
在作物育苗期或大田生长期采取地膜覆盖的方法,保水、保肥、保温、抑草,提早作物播种、移栽和收获季节。
13秸秆还田。
通过机械翻压、覆盖、留高茬、堆沤、腐熟剂处理等方式使秸秆归还土壤,培肥地力的措施。
14施用改良剂。
针对土壤过酸、过碱、粘重、沙漏等问题,施用调酸剂、保水剂等土壤改良剂,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通透性,增强持水保水能力。
6.表6有机肥施用情况
(1)绿肥包括田菁、苕子、草木樨、紫云英、箭筈豌豆、压青油菜、压青豆科、其他压青养地作物等。
施用情况指当年翻压入土用于养地的面积和总用量。
(2)禽畜粪尿资源量以禽畜养殖量总量为基础,参照个体排泄量推算。
先分鸡、猪、牛、羊等禽畜种类推算,再累加。
(3)人粪尿资源量以人口总量基础,参照个体排泄量推算。
(4)商品有机肥包括按相关标准生产的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生物有机肥等。
虽发生交易但未经发酵、杀菌等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