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苏教版)知识点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784552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76 大小:41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必修一(苏教版)知识点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苏教版)知识点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苏教版)知识点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苏教版)知识点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苏教版)知识点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必修一(苏教版)知识点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高中化学必修一(苏教版)知识点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必修一(苏教版)知识点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必修一(苏教版)知识点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化学变化是指在原子核不变的情况下,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A.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原理是二氧化硫与品红结合成无色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原理是氯水有强氧化性能将有色布条氧化为无色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漂白粉有强氧化性将染料氧化为无色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溶液的褪色,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解题思路点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就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2.核素

1、核素:

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很多元素有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几种原子.例如,氢有、、3种原子,就是3种核素,它们的原子核中分别有0、1、2个中子.这3种核素互称为同位素.例如,原子核里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质量数是12,称为C﹣12核素,或写成12C核素.原子核里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质量数为13,称13C核素.氧元素有16O,17O,18O三种核素.具有多种核素的元素称多核素元素.核素常用表示,X是元素符号,Z是原子序数,A是质量数,A﹣Z=N,N是该核素中的中子数.

【命题方向】本考点主要考察核素的概念,属于高中化学的重要概念.

核素概念

典例:

我国稀土资源丰富.下列有关稀土元素Sm与Sm的说法正确的是(  )

A.Sm与Sm互为同位素B.Sm与Sm的质量数相同

C.Sm与Sm是同一种核素D.Sm与Sm的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均为62

A.根据原子符号的含义以及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互称同位素;

B.根据原子符号的含义来分析;

C.根据原子符号的含义以及只有质子数相同中子数相同的核素才是同一核素;

D.根据原子符号的含义以及原子中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

A、Sm由与Sm可知,该元素是含有相同质子不同中子的同种元素,所以是同位素,故A正确;

B、Sm的质量数为144,Sm的质量数为150,所以这两种核素的质量数不同,故B错误;

C、Sm与Sm虽然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所以Sm与Sm是不同核素,故C错误;

D、Sm的核外电子数为62,中子数为82,Sm的核外电子数为62,中子数为88,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同位素、核素的概念及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关系,难度不大,明确这几个概念间的区别.

【解题思路点拨】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3.混合物和纯净物

1、混合物的概念: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亦即混合物.混合物没有固定的化学式.无固定组成和性质,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将他们保持着原来的性质.混合物可以用物理方法将所含物质加以分离.

2、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

【命题方向】本考点属于初中学过的基础知识,了解即可.

题型一:

混合物、纯净物概念的考察

下列物质肯定为纯净物的是(  )

A.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B.只有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

C.只有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D.只有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构成的物质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石墨与金刚石混合在一起,由碳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一种分子只能构成一种物质,一种原子可能得到不同的分子,如O2、O3均由氧原子构成,故B错误;

C.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物质的组成种类只有一种,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

D.对于离子化合物来说,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只能得到一种物质(电荷守恒),当阴、阳离子个数比不同时,其组成物质的种类可能是多种,如FeCl3与FeCl2,故D错误.

故选:

C.

本题主要考查了纯净物的概念,题目难度不大,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组成就属于混合物.

题型二:

常见的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分

典例2: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纯碱B.小苏打C.烧碱D.漂白粉

根据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最少有两种物质组成,据此分析判断.

A、纯碱中只含有一种碳酸钠,属于纯净物,故A错误;

B、小苏打中只含有一种物质碳酸氢钠,属于纯净物,故B错误;

C、烧碱中只含有一种物质氢氧化钠,属于纯净物,故C错误;

D、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属于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对照概念即可完成.

【解题思路点拨】常见判断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方法:

能否写出化学式,能写出化学式的为纯净物,不能写出的为化合物.因此需要熟记高中所学的容易混淆的混合物,比如:

漂白粉、漂粉精、草木灰、石灰石(大理石、方解石)、电石、铝土矿、刚玉、水玻璃、水煤气、焦炉煤气、福尔马林等都是混合物.

4.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1、酸、碱、盐的对比

物质类别

概念

构成特点

分类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氢离子和酸根离子

①酸分子中是否有氧原子:

含氧酸、无氧酸;

②酸分子电离生成个数:

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

③酸性强弱:

强酸、弱酸;

④沸点高低:

高沸点酸、非挥发性酸;

低沸点酸、挥发性酸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构成的

①溶解性;

可溶性碱、不溶性碱;

②碱性强弱:

强碱、弱碱;

③与一个金属离子结合的的个数:

一元碱、二元碱

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的化合物.

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

(1)根据组成不同:

①正盐;

②酸式盐;

③碱式盐

(2)溶解性:

可溶性盐、不溶性盐

(3)相同金属离子或酸根离子的统称:

某盐、某酸盐

①金属元素+酸根,读作“某酸某或某酸亚某”;

②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读作“某化某或某化亚某”;

③金属元素+H+酸根,读作“某酸氢某或酸式某酸某”;

④金属元素+OH+酸根,读作“碱式某酸某或碱式某化某”

氧化物

其构成中只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一定为氧元素,另一种若为金属元素,则为金属氧化物;

若为非金属,则为非金属氧化物.

氧元素为负二价时和另外一种化学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

①金属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

②离子型氧化物与共价型氧化物

离子型氧化物:

部分活泼金属元素形成的氧化物如Na2O、CaO等;

共价型氧化物:

部分金属元素和所有非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如MnO2、HgO、SO2、ClO2等

③普通氧化物、过氧化物和超氧化物

④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其它复杂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的对比: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一类能与水作用生成酸或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能跟酸起反应,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且生成物只能有盐和水,不可以有任何其它物质生成).

既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组成

一般是非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和某些过渡金属元素的高价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但有例外,比如七氧化二锰和三氧化铬

主要由活动性较低的金属组成.

常例

CO2、SO2、SO3、P2O5、SiO2、Mn2O7、CrO3

Na2O、CaO、BaO和CrO、MnO

BeO、Al2O3、ZnO等.

性质

1.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除了二氧化硅SiO2,它不与水反应)

2.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1.碱性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是碱.例如,CaO对应的水化物是Ca(OH)2,Na2O对应的水化物是NaOH.但对应水化物是不溶性碱的则其氧化物不与水反应,如:

氧化铜不与水反应,碱金属钠、钾等,还有钙和钡的氧化物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它们都是强碱:

Na2O+H2O═2NaOH

CaO+H2O═Ca(OH)2

2.高温下,部分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作用生成盐:

CaO+SiO2═CaSiO3

3.部分碱性氧化物可直接与酸性氧化物反应:

Na2O+CO2═Na2CO3.

碱性氧化物受热时比较稳定,一般不会分解.

既能表现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又能表现碱性氧化物的性质

区别与联系

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都是一些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中有一些是非金属氧化物,也有一些是金属氧化物.所以说,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酸性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命题方向】本内容重点掌握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的概念和性质.

酸、碱、盐互为氧化物的概念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

A.K2CO3和K2O都属于盐B.KOH和Na2CO3都属于碱C.H2SO4和HNO3都属于酸D.Na2O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酸;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碱;

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盐;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据定义分析即可.

A、K2CO3属于盐,K2O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

B、KOH属于碱,Na2CO3属于盐,故B错误.

C、H2SO4和HNO3都属于酸,故C正确.

D、Na2O属于氧化物,Na2SiO3属于盐,故D错误.

本题考查了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难度不大,注意这几个概念的区别.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识别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Na2CO3

H2SO4

NaOH

SO2

CO2

B

HCl

NaCl

Na2O

CO

C

CH3COOH

CaF2

D

KOH

HNO3

CaCO3

CaO

A.AB.BC.CD.D

根据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酸电离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