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菇工厂化生产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78084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4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鲜菇工厂化生产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海鲜菇工厂化生产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海鲜菇工厂化生产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海鲜菇工厂化生产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海鲜菇工厂化生产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鲜菇工厂化生产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

《海鲜菇工厂化生产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鲜菇工厂化生产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鲜菇工厂化生产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

海鲜菇工厂化生产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

海鲜菇工厂化生产项目

 

沙洋博森科技有限公司

 

 

一.项目基本情况

二.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三.公司介绍

四.环境影响与治理措施

五.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六.效益分析

七.结论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主办单位:

沙洋博森科技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

福建省沙洋

法人代表:

陈博森

项目负责人;陈博森

2、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海鲜菇工厂化生产项目

项目类型:

农业项目

建设工期:

方案建设及施工6个月,设备设计1个月,进口设备生产3个月,进口设备运输1个月,国内设备订货2个月,设备安装1个月,试量生产2个月,总工期限约7-8个月。

主要内容:

新建日产50000袋海鲜菇工厂化生产线及配套设施,日产海鲜菇鲜品12.5吨。

有效安置280名以上农民工就业,公司提供海鲜菇废料供周边农民生产鸡腿蘑,带动本地区食用菌生产、加工、贮藏、销售的增长,推动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本项目利用自有资金、融资,引进台湾及日本最先进的无土立体式栽培技术,以全程自动化先进设备与模块化低温冷冻库房技术,配合标准化的栽培生产管理技术,反季节与周年生产高质量之海鲜菇,初期产能目标预计每日产量12.5吨的规模。

场区内更设有目前最先进的无尘无菌研究室,在生产的过程中不断的研究、开发、改良新的食用菌生化技术,以增加市场竞争力和增加投资报酬率。

本项目导入严格的标准化生产管理及先进的研发技术,将促进我省食用菌产业提升到模块化、标准化的生产水平,达到生产质量一致性的现代化农业时代。

项目总投入:

项目预计总投入6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流动资金投入1000万元。

预期总目标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0万元,实现利润1500万元,阶段实现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的稳步增长。

分期投入,第一期总投入35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900万元,流动资金投入600万元。

建设选址与条件

建设用地条件

(1)、厂址面积需求70亩。

(2)、农作物秸秆、木屑、玉米芯、黄豆粉等原料供应充沛。

(3)、邻近水库汲水充足方便,水质须干净、无污染等条件。

(4)、对外联络交通便捷。

(5)、电力供应具有双连系统,供电稳定,断电时间不超过2小时等条件。

建设用地选址:

福建省沙洋夏茂镇

选址评述

该区区位优势明显,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是交通便利。

该区有离京福高速公路入口,交通便利。

二是气候适宜。

该区气候湿润,附近无工业企业的污染,自然环境保护良好,是食用菌生长的天然之地。

二、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项目提出的背景:

(1)、食用菌产业发展概况

我国2008年食用菌实现产值800多亿元,产量达到1800多万吨,占世界的70%以上。

我国的食用菌出口到119个国家和地区,创汇额14.25亿美元,已成为农产品的支柱产业之一,是著名的食用菌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

我国当前有1000多个食用菌种植村,500多个食用菌基地县,100多个食用菌亿元产值基地县,2000多家食用菌生产企业,从业人员达到2500多万人。

全国食用菌总产值在种植业中,仅次于粮、棉、油、菜、果果位于第六位。

我国食用菌生产遍布31个省、区、市,其中福建、河南、浙江、湖南、山东、四川和云南等省为主产区。

2006年,我省食用菌产量171.1万吨(鲜重),产值73.7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11.7%,出口创汇3.74亿美元,占全省农产品出口创汇的15.4%,产值亿元的县(市)近20个,从事食用菌生产及相关行业的人员逾20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15%以上,整个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在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食用菌产业作为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必将得到迅速发展。

(2)、政策环境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2003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工作时强调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增加农民的收入。

要增加农民的收入离不开调整农业结构。

其目标是适应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满足多层次需求,瞄准国内、外经济一体化的大市场,实施集约经营、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种、养植业和农副产品加工,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和依托资源、技术与劳动力优势的产品,实现人优质、高产、高效,以提高市场竞争力,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

食用菌产业经济自身的特点完全符合上述目标,因而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首选项目之一。

2003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视察山东省马集镇双孢菇生产基地时,对该县以食用菌生产为突破口,搞好农业产业调整和优化区域布局,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和加速贫困脱贫致富步伐,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姜春云同志也曾强调指出,“食用菌在我国既是一个传统产业,又是一个新兴产业,也是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很大,前景广阔,应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

目前,我国的食用菌生产多以利用自然气候为主,一些发达城市已开展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研究和应用,多年来农业经济一直发展缓慢,农业现代化程度低,产出不高。

农产品多以一家一户粗放生产,产品农残超标质量没有保障。

为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农产品品质,安置劳动力就业,带动农户发展为目标,增加农民收入,发展都市型农业——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项目,发展主导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速经济结构的调整,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及发展趋势:

食用菌是联合国卫生组织推崇的21世纪健康饮食“一荤一素一菌”必须的营养源。

它已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最具活力和新兴产业,它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是深受农民欢迎的致富项目,在当地优质资源条件和食用菌研究的技术作为公司发展的基础,随着人们对食用菌类的认识程度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发展前景必将越来越广阔。

而一业带来百业兴,食用菌产业的良好持续发展势必带动了本区域的营销、流通领域、加工生产等行业共同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有了较大的

改变。

人们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在饮食方面更加注重营养和美味,而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现象日益严重,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和心脏病日益增多,人们的保健意识进一步增强,治病不如防病,药补不如食补,因此绿色保健食品倍受欢迎,极具开发前景。

食用菌系列产品发其丰富的营养,鲜美的口味和独特的防癌、抗癌作用而倍受青睐。

由此可见,发展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满足市场需求的必然趋势,该项目建设已势在必行。

3、产品市场预测:

食用菌产品是是两高(高蛋白质、高质量)、四低(低盐、低糖、低脂、低热)、六富(富含药用物质、美味物质、香味物质、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兼有荤素两者之长的高档蔬菜,有“植物性食品的项峰”“素中之荤”之美誉,且在生产过程中几乎不需喷药施肥,是无公害绿色保健食品的典范,并被国际营养学家推荐为“世界十大健康食品”之一。

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及膳食结构的改善,人们对食物的要求向“营养、保健、绿色”方向发展,而食用菌产品正是迎合了人们的这种需求而备受青睐——于是,国内消费量逐年扩大,国际交易量成倍增加。

以北京为例,北京食用菌协会理事长王贺祥在举办的“食用菌品质改良与病虫害防治国际研讨会”上曾透露说:

“北京每年的食用菌产量为15万吨,桉固定人口1500万人计算,每人每年只能吃到10公斤左右的食用菌,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专家们认为,入世对食用菌行业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因为长期以来,我国食用菌对外贸易受到关税限制,无法在国际市场上实现自由贸易。

加入WTO后,长期以来食用菌出口受到一些国家高关税限制的壁垒将取消;同时,可以享受134个成员国稳定的、无条件的最优惠国待遇,消除某些国家歧视性的配额限制,获得一个稳定的多边贸易环境。

其次,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加入WTO,还将逐步降低进口关税,使急需进口的食用菌生产、加工设备和某些原材料价格下降,如食用菌加工机械、塑料薄膜原材料等。

这样,会减少进口设备费用和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技术引进和提高我省食用菌生产机械化水平。

以主打产品为例,品种之一的海鲜菇,是近年驯化成功的名贵珍稀食用菌,因该菇有海鲜香味,故而得名。

海鲜菇肉质肥厚,味道鲜美,富含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长期食用可降血压、降低胆固醇,还有抗癌辅助功效,因此被誉为“菇中之王”,鲜品保鲜期长达一个月,适宜远销,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供不应求,尤其是反季节产品,更受欢迎,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全国海鲜菇食用菌产地分布及销售区域情况分析如下表:

 

生产基地

总产量

市场销售情形

广东省8家

50吨/日

15%15吨销往珠江以北,黄河以南。

15%15吨销往黄河以北。

60%30吨销往广东各地区。

10%5吨销往香港地区。

上海市

50吨/日

10%5吨销往珠江地区。

70%35吨销往上海市及邻近都市。

20%10吨销往北京以北(含北京市)。

北京市两家

10日

100%10吨销往北京以北(含北京市)

4、设计思路

海鲜菇是一种高营养的增智菇,是低温期出菇品种,价格适中,易被广大消费者接受。

目前市场上海鲜菇消费量较少,原因在于早几年的海鲜菇由于品种不良,长大时柄部呈褐色,粗纤维增多,可食部分减少。

现在的品种已在品质上有很大的改变,如柄细而嫩;粗纤维含量少,如果菇体在5成熟时采收,可食部分达95%以上,深受消费者欢迎。

海鲜菇外销量较少,主要是同内鲜销,近两年海鲜菇的产量和鲜销量呈上升趋势。

本项目利用低温冷冻库设备,以反季节方式生产高质量的海鲜菇,来满足市场的需要的需求。

在海鲜菇栽培的原料部分,如竹屑、松木屑、米糖、黄豆粉等,可利用我少丰富的农业资源,就地取材,运输及采购成本都较低廉,除可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最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外,更可为我省带动农村经济贡献效益。

我省电力资源充足,夏季时不会受到用电或停电的限制,在运行成本上比广东更具有优势。

本项目利用我省当地农村过剩的劳动力,与广东省相比较,具有更高的营运优势。

依据设备规格、费用与投资成本等因素,本项目初期产量以每日12.5吨的规模,最具经济效益。

未来可依市场拓展的成效与需求量,进行模块化扩建厂房,扩大生产能力。

5、建厂方案

本项目所需用地面积约为70亩,由公司购地建造。

以模块化低温冷冻库板构建工厂化的生产车间。

全自动化机械设备部分由中国采购,部分由台湾、日本等地引进。

栽培所需的原料为一般农产食用作物加工品,完全由当地采购,充分利用本地资源。

生产过程中需要充足而低廉的水源,水质必须是无污染的洁净水源。

为确保水源的供应干净条件,在法规的允许下,充足而低廉的水源取得方式有几个方案:

一是建厂厂址选择邻近水库区,由水库汲水供应;二是依地下水源酝涵量及工程费用,自行开凿水井汲水。

栽培生产需要稳定的电力供应,电力系统最好有双连系统,断电频率低且每次断电时间不超过2小时,以降低自备发电机的设置成本。

厂区内作业及排放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

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三废”,所产生的栽培后废料均属有机物质,经堆放发酵后可做为一般农作物肥料,对改良土质有及大的帮助,可回馈至地方农村,节省农村施肥成本,促进生态农村社会的构建。

厂区建设工程初步规划:

门卫室一间、办公楼一栋、原材料仓库一栋、作菌车间一栋、无菌种车间一栋、无菌培养车间二栋、栽培车间二栋、成品处理车间及成品冰库一栋、一般仓库一栋、员工宿舍餐厅一栋、配电室及发电机房、锅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