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消防设施检验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78032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46 大小:5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消防设施检验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6页
建筑消防设施检验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6页
建筑消防设施检验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6页
建筑消防设施检验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6页
建筑消防设施检验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消防设施检验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

《建筑消防设施检验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消防设施检验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1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消防设施检验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

系指对消防系统的运行质量有重要影响,影响自动消防系统运行功能的项目。

C类项(一般项):

系指对消防系统工程质量有轻微影响,消防规范中又规定需要检验的项目。

同一检验条款中,如检验项目类别相同,只写出检验项目类别号。

1.4检验规则

1.4.1检验类别

本标准检验类别分验收前检验和定期检验。

1.4.2检验项目和抽样比例

1.4.2.1验收前检验项目和抽样比例

验收前检验项目按检验要求进行100%检验。

1.4.2.2定期检验项目和抽样比例

定期检验项目和抽样比例应符合表1规定,并应在系统中分区、分层随机抽样;

除表1规定外,其余检验项目均按检验要求进行100%检验。

表1定期检验项目和抽样比例(略)

1.4.3判定原则

1.4.3.1本标准根据功能划分十个系统分别进行检验。

1.4.3.2单系统判定时,当A类项目的检验合格率为100%,B类项目的检验合格率不小于95%,C类项目的检验合格率不小于80%,则该系统判定为合格。

1.4.3.3实际检验时,如B类项目或C类项目的检验合格率小于1.4.3.2所规定的要求时,允许施工单位现场修复,并对检验不合格项目按表1规定加倍抽检,如复检后检验合格率达到1.4.3.2所规定的要求,则判定为合格;

若复检后检验合格率仍达不到1.4.3.2所规定的要求,则判定为不合格。

 

第二章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

项目

检验要求

检验方法

结果

类别

评定

1

系统形式

1)区域报警系统中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数量不应超过两台。

查设计图纸、现场查看。

A类

2)集中报警系统应设置一台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和两台及以上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设置一台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和两台及以上火灾显示盘。

系统中应设置消防联动控制设备。

3)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应设置一台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一台专用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和两台及以上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

或至少设置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一台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和两台及以上火灾显示盘。

2

布线

2.1

线

1)在吊顶内敷设各类管路和线槽时,应采用单独的卡具吊装或支撑物固定。

0~5m、0~50m钢卷尺

实地测量、现场查看。

C类

2)线槽在下列部位应设置吊点或支点,吊装线槽的钢制吊杆直径应≥6mm。

3)管线经过建筑的变形缝处应采取补偿措施,导线跨越变形缝的两侧应固定,并留有适当余量。

4)弱电绝缘导线采用穿管保护时,穿管应到位。

B类

5)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均应作密封处理。

6)管路长度超过下列数值时,应分别在便于接线处装设接线盒:

a)管子长度每超过45m,无弯曲;

b)管子长度每超过30m,有一个弯曲;

c)管子长度每超过20m,有两个弯曲;

d)管子长度每超过12m,有三个弯曲。

7)管子入盒时,盒外侧应套锁母,内侧应装护口;

在吊顶内敷设时,盒的内外侧均应套锁母。

8)管路进入火灾探测器、扬声器处应装设接线盒。

9)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

10)焊接连接时,不得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焊点应饱满;

端子连接时,连接应牢固。

11)弱电导线端子连接时,导线应先做镀锡处理。

12)接线端子箱内的端子应选择压接或带锡焊接点的端子板,其接线端子上应有相应的编号。

13)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于同一根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

14)探测器的“+”线应为红色,其余线应根据不同用途采用其它颜色区分,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导线颜色应一致。

1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不应与其他系统的传输网络合用。

2.2传输线路导线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其耐压等级不应低于交流250V。

0~25mm外径千分尺实地测量、现场查看。

2)传输线路导线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且:

a)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线芯截面积≥1.00mm2;

b)线槽内敷设的绝缘导线线芯截面积≥0.75mm2;

c)多芯电缆线芯截面积≥0.50mm2。

2.3管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线路采用绝缘导线时,应采用穿金属管、经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或封闭式线槽保护方式布线。

0~300mm钢尺

测保护层厚度,现场查看保护措施。

2)消防控制、通讯和警报线路采用暗敷设时,应采用金属管或经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保护,并应敷设在不燃体的结构层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

当采用明敷设时,应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保护,并应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上采取防火措施;

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电缆时,可不穿金属管保护,但应敷设在电缆竖井或吊顶内有防火保护措施的封闭式线槽内。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用的电缆竖井,应与电力、照明用的低压配电线路电缆竖井分别设置。

如受条件限制必须合用时,两种电缆应分别布置在竖井的两侧。

4)从接线盒、线槽等处引到探测器底座盒、控制设备盒、扬声器箱的线路均应加金属软管保护。

2.4绝缘电阻

系统每个回路导线的绝缘电阻应≥20MΩ。

断开探测器与控制器的连接,使受试回路与控制器脱离,将探测器所有接点相互短接,在该短接处和穿线金属管(或接地线)间测量。

3

火灾探测器

3.1外观质量

1)表面无腐蚀、剥落、起泡现象,无污垢,无明显划痕、毛刺等机械损坏,文字符号和标志清晰。

现场查看

2)探测器底部安装应牢固,不得有明显松动。

3.2安

1)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0~5m钢卷尺、测距仪

实地测量。

2)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

3)探测器中心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0.5m。

4)探测器中心至空调送风口边缘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1.5m。

5)探测器中心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边缘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0.5m。

3.3安

1)保护半径及保护面积应符合表2

0~50m钢卷尺、测距仪

2)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应不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超过15m,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应不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3.4安装倾角

探测器应水平安装,当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应不大于45°

电子倾斜仪实地测量

3.5确认灯

探测器的确认灯应面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

3.6探测器编码

探测器编码应与竣工图标识、控制器显示相对应,并应能反映探测器的实际位置。

火灾探测器试验器探测器报警后核实编码。

3.7报警功能

1)当监视区域发生火情,其响应参数达到预定值时,探测器应输出火警信号。

火灾探测器试验器,用火灾探测器试验器向探测器施加火灾模拟信号,并通过对讲机了解探测器的报警情况。

2)探测器报警后,应能启动报警确认灯。

3.8其他

可根据有关标准进行检验。

4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4.1安

1)组件应完整,有明显标志。

0~50m钢卷尺

检验方法:

2)安装应牢固,不应有明显松动,不得倾斜。

3)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应为1.3~1.5m。

4)每个防火分区至少设置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从一个防火分区内任何位置到最近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步行距离,应不大于30m。

5)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设在公共活动场所的出入口处。

4.2报警按钮编码

报警按钮编码应与竣工图标识、控制器显示相对应,并应能反映报警按钮的实际位置。

按下按钮产生报警信号,核实报警按钮编码

4.3报警功能

1)当现场发生火灾时,操作启动装置,报警按钮应输出火灾报警信号,直到启动部位复原,报警按钮方可复位。

实地操作

2)启动报警按钮时,应有可见光指示。

5

火灾报警控制器

5.1控制器铭牌、型号

1)应选用国家质量认证的产品。

2)标识内容应齐全、清晰。

5.2壁挂式报警控制器的安装

1)安装牢固、平稳、不得倾斜;

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实地测量

2)底边距地面的高度不小于1.5m,且应操作方便。

3)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小于0.5m。

4)正面操作距离应不小于1.2m。

5.3集中报警控制器安装

1)安装牢固、平稳、不得倾斜。

2)其正面操作距离,当设备单列布置时,应不小于1.5m,双列布置时,应不小于2m。

3)当其中一侧靠墙安装时,另一侧距墙应不小于1m。

4)需从后面检修时,其后面板距墙应不小于1m。

5)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距墙不应小于3m。

5.4柜

1)配线清晰、整齐、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靠;

端子板不应受外界应力。

实地查看、测量

2)电缆安装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编号,编号应与图纸符合,字迹清晰,不易褪色。

3)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子,其接线不得超过两根。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