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综合讲与练专题五 振动和波 光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77871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综合讲与练专题五 振动和波 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综合讲与练专题五 振动和波 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综合讲与练专题五 振动和波 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综合讲与练专题五 振动和波 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综合讲与练专题五 振动和波 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综合讲与练专题五 振动和波 光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综合讲与练专题五 振动和波 光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综合讲与练专题五 振动和波 光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综合讲与练专题五 振动和波 光Word文档格式.docx

(4)波的传播方向和波上各质点的振动方向可以相互判断,常用的方法有“上下坡法”,其方法是:

沿波的传播速度的方向看,“上坡”的点向下振动,“下坡”的点向上振动,简称“上坡下,下坡上”。

(5)每一个质点的起振方向都跟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

3.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的对比分析

   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s时的波形图,图(b)为媒质中平衡位置在x=1.5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像,P是平衡位置为x=2m的质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速为0.5m/s

B.波的传播方向向右

C.0~2s时间内,P运动的路程为8cm

D.0~2s时间内,P向y轴正方向运动

E.当t=7s时,P恰好回到平衡位置

[解析] 根据图像可知:

该波的波长λ=2m,周期T=4s,故波速v==0.5m/s,A正确;

从图(b)中可知:

x=1.5m处的质点在t=2s时,其在平衡位置沿y轴负向运动,在图(a)中,沿波的传播方向,“下坡向上,上坡向下”,故该波的传播方向向左,B错误;

0~2s,P运动的路程s=·

4A=8cm,C正确;

0~2s,P从正向最大位移处运动到负向最大位移处,即沿y轴负向运动,D错误;

当t=7s时,P点从图示(t=2s)经历了5s,即T,到达平衡位置,E正确。

[答案] ACE

[感悟升华]

巧解波动图像与振动图像综合问题的基本方法

求解波动图像与振动图像综合类问题可采用“一分、一看、二找”的方法:

(1)分清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此问题最简单,只要看清横坐标即可,横坐标为x则为波动图像,横坐标为t则为振动图像。

(2)看清横、纵坐标的单位,尤其要注意单位前的数量级。

(3)找准波动图像对应的时刻。

(4)找准振动图像对应的质点。

1.一简谐机械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长为λ,周期为T。

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a、b是波上的两个质点。

图乙是波上某一质点的振动图像。

A.t=0时质点a的速度比质点b的大

B.t=0时质点a的加速度比质点b的小

C.图乙可以表示质点a的振动

D.图乙可以表示质点b的振动

解析:

选D 根据题图甲所示的波动图像,由于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质点a速度为零,质点b速度最大,即t=0时刻质点a的速度比质点b的速度小,A错误;

由于t=0时刻质点a位移最大,所受回复力最大,加速度最大,质点b处于平衡位置,位移为零,回复力为零,加速度为零,所以t=0时刻质点a的加速度比质点b的大,B错误;

根据题图甲所示的波动图像,由于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质点a从正的最大位移处向下运动,质点b从平衡位置向下运动,所以题图乙可以表示质点b的振动,C错误,D正确。

2.如图所示,甲为t=1s时某横波的波形图像,乙为该波传播方向上某一质点的振动图像,距该质点Δx=0.5m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可能是(  )

选A 根据振动与波动的关系解决问题。

(法一)若波沿+x方向传播,则t=0时的波形图如图甲虚线所示,则质点P的振动图像为题中乙图所示。

距P点0.5m的质点的位移y>0,且向下运动,或y<0,且向上运动;

若波沿-x方向传播,则t=0时的波形图如图甲虚线所示,则质点Q的振动图像为题中乙图所示。

距Q点0.5m的质点的位移y<0,且向上运动,或y>0,且向下运动。

所以选项A正确。

(法二)根据波形图像可得波长λ=2m,根据振动图像可得周期T=2s。

两质点之间的距离Δx=0.5m=λ。

根据振动和波动之间的关系,则另一质点相对该质点的振动延迟T,如图乙所示,或者提前T,如图丙所示。

符合条件的只有选项A。

3.图甲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1.25s时的波形图,已知c位置的质点比a位置的晚0.5s起振,则图乙所示振动图像对应的质点可能位于(  )

 

甲         乙

A.a<x<bB.b<x<c

C.c<x<dD.d<x<e

选D 根据所给波形图和c位置的质点比a位置的质点晚0.5s起振,则该列简谐横波的周期是T=1s,又根据周期和所给波形图能找到t=0时的波形图(余弦图像),又根据所给振动图像可知,t=0时所找质点应该位于平衡位置上方且向上振动,又结合t=0时的波形图可知,所找质点可能位于d<

x<

e范围内,故选D。

考向二 光的折射和全反射(选择题)

1.对折射率的理解

(1)n=(θ1、θ2分别为入射角和折射角)。

(2)n=(c为光速,v为光在介质中的速度)。

(3)折射率由介质本身性质决定,与入射角的大小无关。

(4)折射率与介质的密度没有关系,光密介质不是指密度大的介质。

(5)同一种介质中,频率越大的色光折射率越大,传播速度越小。

2.对全反射的理解

(1)全反射的条件:

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2)临界角公式:

sinC=。

(3)光的全反射现象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光路是可逆的。

(4)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往往同时发生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但在全反射现象中,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

当折射角等于90°

时,实际上就已经没有折射光了。

(5)全反射现象可以从能量的角度去理解;

当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在入射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反射光的能量逐渐增强,折射光的能量逐渐减弱,当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折射光的能量已经减弱为零,这时就发生了全反射。

 一半径为R的半圆形玻璃砖放置在竖直平面上,其截面如图所示。

图中O为圆心,MN为竖直方向的直径。

有一束细光线自O点沿水平方向射入玻璃砖,可以观测到有光线自玻璃砖右侧射出,现将入射光线缓慢平行下移,当入射光线与O点的距离为d时,从玻璃砖右侧射出的光线刚好消失。

则此玻璃的折射率为(  )

A.B.

C.D.

[解析] 当从玻璃砖射出的光线刚好消失时,入射光线在半圆面上的入射角恰好等于玻璃砖的临界角,由几何关系可知,sinC=,又sinC=,故得n=,C正确。

[答案] C

求解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的思路

4.如图所示,口径较大、充满水的薄壁圆柱形浅玻璃缸底有一发光小球,则(  )

A.小球必须位于缸底中心才能从侧面看到小球

B.小球所发的光能从水面任何区域射出

C.小球所发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后频率变大

D.小球所发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后传播速度变大

选D 发光小球沿水平方向发出的光,均能射出玻璃缸,不发生全反射,A错误;

小球发出的光射到水面上时,当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时,会发生全反射,B错误;

光的频率由光源决定,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频率不变,C错误;

根据n=,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较小,D正确。

5.光射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分析其后的传播情形可知(  )

A.折射现象的出现说明光是纵波

B.光总会分为反射光和折射光

C.折射光与入射光的传播方向总是不同的

D.发生折射是因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选D 光属于电磁波,是一种横波,另外光的折射现象的出现不能说明光是纵波,A错误;

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且入射角足够大时,会在分界面处发生全反射现象,此时只有折射光线而反射光线消失,B错误;

当光垂直射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是相同的,C错误;

当光射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折射现象,这是因为不同介质对光的(绝对)折射率n=不同,即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D正确。

6.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中射向折射率为n=的某种玻璃的表面,θ1表示入射角,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当θ1>45°

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B.无论入射角θ1是多大,折射角θ2都不会超过45°

C.欲使折射角θ2=30°

,应以θ1=45°

的角度入射

D.当入射角θ1=arctan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恰好互相垂直

选A 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才能发生全反射,A项中,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A错误;

由折射率n==可知,当入射角最大为90°

时,折射角θ2=45°

,B正确;

由折射率n=可知,C、D均正确。

7.一个半圆柱形玻璃砖,其横截面是半径为R的半圆,AB为半圆的直径,O为圆心,如图所示。

玻璃的折射率为n=。

(1)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下表面,若光线到达上表面后,都能从该表面射出,则入射光束在AB上的最大宽度为多少?

(2)一细束光线在O点左侧与O相距R处垂直于AB从下方入射,求此光线从玻璃砖射出点的位置。

(1)在O点左侧,设从E点射入的光线进入玻璃砖后在上表面的入射角恰好等于全反射的临界角θ,则OE区域的入射光线经上表面折射后都能从玻璃砖射出,如图甲所示。

由全反射条件有

sinθ=①

由几何关系有

xOE=Rsinθ②

由对称性可知,若光线都能从上表面射出,光束的宽度最大为

l=2xOE③

联立①②③式,代入已知数据得

l=R④

(2)设光线在距O点R的C点射入后,在上表面的入射角为α,由几何关系及①式和已知条件得

α=60°

>

θ⑤

光线在玻璃砖内会发生三次全反射,最后由G点射出,如图乙所示。

由反射定律和几何关系得

xOG=xOC=R⑥

射到G点的光有一部分被反射,沿原路返回到达C点射出。

答案:

(1)R 

(2)见解析

考向三 光的波动性 电磁波和相对论(选择题)

1.光的波动性

(1)必须明确光的干涉现象和光的衍射现象证明了光的波动性,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为横波。

(2)必须掌握光的干涉和光的衍射产生的条件:

发生干涉的条件是两光源频率相等,相位差恒定;

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跟光的波长相差不多或比光的波长小。

2.对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进一步理解

  3.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1)狭义相对性原理:

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2)光速不变原理:

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4.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同时”的相对性:

同时是相对的,与参考系的运动有关。

 某同学用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图甲所示的条纹,仅改变一个实验条件后,观察到的条纹如图乙所示。

他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是(  )

A.减小光源到单缝的距离

B.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

C.减小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

D.换用频率更高的单色光源

[思路探究]

由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Δx=λ分析判断。

[解析] 根据Δx=λ知,要使条纹间距变大,可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d,增大光的波长λ(即降低光的频率)或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l,B正确,A、C、D错误。

[答案] B

分析光的干涉现象“三注意”

(1)干涉条件:

两列相干波源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振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2)明暗条纹的形成条件:

Δr=kλ(k=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