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完整版顶管工程项目施工设计定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77739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完整版顶管工程项目施工设计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精编完整版顶管工程项目施工设计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精编完整版顶管工程项目施工设计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精编完整版顶管工程项目施工设计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精编完整版顶管工程项目施工设计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完整版顶管工程项目施工设计定稿.docx

《精编完整版顶管工程项目施工设计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完整版顶管工程项目施工设计定稿.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编完整版顶管工程项目施工设计定稿.docx

精编完整版顶管工程项目施工设计定稿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总体概况

1.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1.1本工程设计图纸:

土建工程;及我单位对其施工现场的勘察、了解;

1.2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建设工程法律、法规;现执行的《建筑及其配套的建筑工程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3单位拟建立的项目经理部承建类似工程的施工能力、施工经验及人员组合、技术装备等;并按照GB/T19001:

2000质量体系要求进行质量过程控制。

2、本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两段顶管,位置分别是横穿萧何路、张良路、路南侧的绿化带和河道,总长度为160米,顶管管径为φ1600混凝土管。

顶管工程分两段:

第一段为穿越萧何路,长度40米(包括人行道及工作井、接收井),深度为7米(必须在市政雨水管下);第二段在张良路以及南侧的绿化带和河道,穿越长度计120米,深度为9米。

每段各有一个工作井(沉井)、一个接收井。

3.1施工工期:

我单位确定本工程施工工期根据甲方要求期限内完工。

3.2工程质量目标:

我单位确定本工程施工质量确保验收达到合格标准。

3.3安全施工:

确保本工程现场进行安全施工,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减少一般事故,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3‰以内。

按照JGJ59-99《安全检查标准》进行检查评定达合格等级以上。

4、施工组织管理机构设置

4.1、经单位研究建立工程项目经理部,全权负责本工程施工实施的各项工作。

项目经理为项目部经理,选派一名单位工程师任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代表本单位法人履行合同条约,指挥、负责工程的进度、技术、质量安全、资金等各项工作协调和管理。

4.2、项目经理部一下设相关部门负责人,即:

项目经理:

1名;

技术负责人(项目工程师):

1名;

安全员:

1名;

质检员:

1名;

施工员:

1名;

材料员:

1名;

计划财务员:

1名。

4.3、项目经理部组织管理机构职能关系:

项目业主→设计、监理、勘探等各方→施工单位决策层→单位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部相关部门(责任人)→各工种施工班组、操作工人。

5、施工程序总体设想

5.1施工流程指导思想

施工时要严格落实网络计划,以便合理地控制、平衡劳力,充分利用资源和机构设备。

在时间和空间上要充分紧凑搭接,循环推进,严格交接班制度,相互爱护成品,避免交叉污染。

本工程项目经理部安排配套齐全的施工班组,项目部从班组人员组织、机械配备、材料进场等方面确保施工各阶段按确定的进度计划进行。

5.2工程总施工工艺流程安排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可划分工程的总体施工顺序为:

进场准备工作→定位放线→工作井和接收井基坑开挖→刃脚垫层施工→立井筒内模和支架→钢筋绑扎→立外模和支架→浇捣混凝土→养护及拆模→封砌预留孔→井点安装及降水→凿除垫层、挖土下沉→沉降观察→铺设碎石及混凝土垫层→绑扎底板钢筋、浇捣底板混凝土→混凝土养护→素土回填→安装顶管设备→顶管→测量与校正→竣工验收。

第二章.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1、工期目标:

按既定日期完工。

2、工期安排:

具体施工工期安排见本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横道图。

3、工期保证措施:

工程工期从管理、技术、人员组合和材料、机构合理安排等见施工组织设计图。

施工管理网络如图:

工期保证体系图

3.1、管理措施

实行工期责任包干制度,各有关责任人和协作单位要求与项目经理部签订责任状,从行政手段上予以保证。

建立生产例会制度,项目经理部每星期进行1次例会,检查上次例会以来的生产计划执行情况,布置下次例会前的计划安排,对于拖延进度计划要求的工作内容找出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保证计划进度的落实。

在施工过程中,用关键工序来控制计划工期,围绕关键工序的落实来进行资源的均衡调配,设置主要计划控制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确保主要工期控制点始终控制在预定目标内。

根据总工程量、职工平均日产量、日平均工时之相关性投入确定最佳施工人数,优化劳动组合。

认真搞好工地的安全、消防、保卫工作,给工程施工创造一个良好氛围,保证工程顺利进展。

安排兼职天气预报员,及时发布天气预报,通知工程项目部安排工作,确保不因雨水等天气气候影响工程进展。

3.2、人员组合:

优化组合,突击施工关键部位。

强化内部人员组合,在关键部位形成拳头打突击战。

本工程基础施工及钢结构工厂制作、现场安装施工受雨季天气影响较大,为突击施工的关键部位。

3.3、技术措施:

在总进度计划的控制下,建立以天和周为单位的分部、分项工程网络进度计划表按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程序进行全过程控制。

采用三级进度计划网络进行控制与管理,在生产中抓主导工序,找关键矛盾,组织交叉作业,做好劳动力的组织和协调,通过网络节点控制目标的实现来保护各控制点工期目标的实现。

完善成品保护措施,各工种之间互相做好成品保护工作,不得将安装好的工程随意损坏,安装人员在配件搬运、安装过程中不得将以完成的工作破坏,相互之间做好成品保护,减少修理与重复劳动,保证工作顺利进行,达到缩短工期与提前竣工的目的。

3.4、原料、周转材料、机械设备: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安排,提前组织所需原材料、钢结构半成品、机具进场。

做好施工材料的计划和供应,根据工程进度需要及时投入,保证施工连续进行。

选用性能优良的施工机械投入施工,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做好机械设备的检修、保养、根据工程进度要求和现场实际,合理进行调配,最大限度发挥机械设备的效率。

4、赶工措施

4.1项目部全力以赴,制订合理的工期目标奖罚制度,实行奖先罚后。

项目部从硬件、软件上必须跟上;

4.2测量放样后土方开挖,人工清理,全面铺开;

4.3模板定位、钢筋绑扎同步交叉作业;

4.4混凝土浇注、井体下沉和降水工程连续施工。

第三章.人员、材料及施工机械投入计划及措施

1、施工人员组织及保证措施

1.1按照本施工组织的方式和要求,确定建立各专业班组及人员数量;依据每个专业班组应完成的工程量和施工进度计划的安排,确定其人数;技工和普工的比例满足技术要求和劳动组织的要求,明确各专业班组劳动力的进场时间。

1.2施工中各对主要专业由:

测量工、模板工、钢筋工、顶管操作工、砼工及壮工等,组织各施工人员进场,本工程计划确定日平均总上岗人数为30人。

1.3向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的时间在本工程开工前及时进行,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包括:

施工进度计划,月(旬)作业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尤其是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技术教育以及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三检”制度;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实施方案以及保证措施;图纸会审中确定的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等。

技术交底按照项目部组织管理职能逐级进行,由上而下直到上岗工人。

交底方式采用开工前动员布置会议及书面交底形式。

1.4劳动力组织保证措施

开工前提前组织好劳动力,挑选技术过硬、操作熟练、体力充沛的施工队伍,按照施工进度计划的安排,分批进场。

加强班组建设,做到分工和人员搭配合理,提高工效,既要做到不停工待料,又要调整好人员的安排,不出现窝工现象。

做好劳动力的动态调配工作,抓关键工序,在关键工序延期时,可以抽调精干的人力,集中突击施工,确保关键线路按期完成。

每道工序施工完成后,及时组织工人退场,给下道工序工人操作提供作业面,做到所有工作面均有人施工,人休工不休。

2、主要施工机械配置计划及保证措施

2.1根据本工程施工组织需要,主要设备配置为(见施工方案);

2.2按主要施工机械及检测设备投入计划表选择主要机具进场。

2.3本工程的机械及设备在施工过程中运行的可靠性,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2.3.1加强对机械及设备的维修保养,对机械及设备零部件的采购储存;

2.3.2对所有机械及设备的运行设专人进行监督、检查,并做好运行记录。

2.3.3在砼浇筑过程中,对砼搅拌机的运行进行24小时监控。

2.3.4对钢筋加工机械,特别时对焊机,落实定期检查制度。

3、主要原材料及周转材料计划及保证措施

材料的质量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控制:

3.1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

掌握材料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的信息,选择好供货厂家,是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的重要保证。

对所需材料的供货厂家,首先对其供货能力和产品质量进行评定和控制,对生产资格符合、生产工艺先进、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服务质量到位、供应储备完好、供货正确及时、价格合理的供应商优先选用,以保证材料采购质量。

3.2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科学合理地组织材料的采购、加工、储备、运输,建立严密的计划、调度体系,加快材料的周转,减少材料的占用量,按质、按量、如期地满足建设需要,是提高供应效益,确保正常施工的关键环节。

制定严格的材料采购,检验、保管制度,加强材料质量控制,正确、及时地采购所需材料,做到材料供应及时,检验及时,保管到位,保证工程顺利施工。

3.3合理地组织材料使用、减少材料的损失

正确按定额计量使用材料,加强运输、仓库、保管工作,加强材料管理和发放工作,健全现场材料管理制度,避免材料损失、变质,是确保材料使用质量、节约材料的重要措施。

3.4加强材料验收,严把材料进场关

3.4.1主要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试验报告,并做好进场验收工作;

3.4.2进场材料必须按规定作好质量验收,并分类堆放;

3.4.3及时做好原材料的检验和复试工作。

3.4.4所有施工用材料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施工使用。

3.5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3.5.1对主要装饰材料及建筑配件,订货前要求厂家提供样品或看样订货。

3.5.2对材料性能、质量标准、适用范围和施工要求必须充分了解,以便选择和使用材料。

特别是外加剂等掺入料应严格按标准使用,以免质量受到影响;

3.5.3凡是用于重要结构、部位的材料,使用时必须仔细地核对、认证材料品种、规格、型号、性能有无错误,是否适合工程特点和满足设计要求;

3.5.4新材料的应用,必须通过试验和鉴定,并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3.5.5认证不合格的材料,不得用于工程中。

第四章.施工总部署和临时设施布置

根据本工程特点及所要达到的施工目标,本工程在施工组织方面做到科学合理、统筹安排,既要有全局性,控制性,又要有针对性、指导性。

为此在施工组织、施工现场、工期安排、施工流程以及进度计划上,要做到做好科学管理,统筹安排,乃是编制本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关键。

1、施工部署总体原则

1.1工程指导思想及组织机构的建立

1.1.1根据本工程的独特性及重要性,我们组织施工的指导思想是科学管理、严格要求、文明施工并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手段。

1.1.2集中技术熟练的施工队伍,以项目法施工管理为基础,认真贯彻执行公司的质量方针,围绕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四大目标,优质、高速地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

1.1.3以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为标准,实行项目法管理。

成立项目经理部,负责整个项目具体事务的运作,项目经理直接进行工程的组织、指挥、管理和协调工作。

同时,公司委派一名副经理,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做好重点工程重点调配、重点实施、重点保证,切实做好工程施工的指导及后勤服务等工作。

1.1.4紧紧围绕实现本工程施工目标的需要,设置项目经理部及其人员配置。

按照项目管理的任务分别确定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生产要素、合同、信息、现场、协调等岗位责任人员,并建立健全项目运行管理相应的规章制度。

严格按合同运行,通过加强组织协调以控制作业队伍的行为。

1.2施工方案确立

1.2.1优先安排好直接影响项目施工经济效果的、为全场服务的施工设施,如现场供水、供电、仓储、运输、消防、通讯、道路和场地平整,以及各项生产、加工、生活临时设施。

1.2.2在方案确定过程中集思广益,在诸多可行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努力提高机械化和工厂化施工程度,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