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检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771339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检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地检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地检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地检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地检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检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

《地检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检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检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

9质量保证措施

10安全保证措施

11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12应急措施

13试验提交成果

本工程采用SDDC桩进行地基处理以消除地基的湿陷性,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

SDDC桩设计参数为:

采用直径为1.5m的圆形锤冲击成孔,后用重锤分层夯实填料(塔楼填料为素土,裙房及车库填料为素土、渣土加灰土)成桩,成桩直径1.80m,等边三角形布桩,桩距2.500m,排距2.165m;

要求桩体压实系数不小于0.97,桩间土平均挤密系数不小于0.93,裙房及车库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350kPa。

各建筑物桩长及桩数详见表1。

表1设计参数表

建筑物名称

地基处理形式

桩长

桩数

1~13#楼裙房、车库及幼儿园

SDDC素土、渣土加灰土桩

6.0m

8482根

1~9#、11~13#楼

预处理SDDC素土桩

2143根

2.1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检验SDDC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2探井取样及土工试验:

检验SDDC素土桩体压实系数及桩间土平均挤密系数是否满足要求;

桩间土及桩间土以下2.0m范围的湿陷性是否消除。

2.3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检验桩身上部2m渣土的密实度。

3.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3.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3.4《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3.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修订版);

3.6《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3.7《陕西省建设工程人工地基工程质量检测技术规程》(试行)[陕建监总发(2003)056号]。

4试验检测工作量

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点)

探井(个)

动力触探试验(点)

试桩

工程桩

15

37

43

45

128

---

----

36

40

合计

52

134

173

说明:

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数量为总桩数的0.5%,桩身密实度检测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5%,且单体建筑不少于9根。

5.1.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1)承压板设置

本次试验采用面积为5.41m2的抗挠圆形刚性承压板,直径为2625mm,承压板直接安放在设计桩顶标高处。

(2)反力装置

本次试验采用配重堆载法提供反力。

经计算共需堆放配重4500kN。

(3)加载装置

用一个电动油泵向一个6300kN级千斤顶输油,用油压表来控制每级加载量。

(4)观测装置

在承压板顶面均匀安装四支30mm量程的百分表,用于观测沉降量。

(5)加载分级

由千斤顶与油压表标定的压力与读数关系确定每一级加载量。

(6)沉降观测

试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每级加载后,按间隔10、10、10、15、15min,以后为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沉降量,当在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7)终止加载条件

1)承压板周围土有明显地侧向挤出;

2)沉降量急聚增大,P~S曲线出现陡降段;

3)在某一级荷载下,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

4)试验加载至最大荷载;

当出现上述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

5.2探井取样及室内土工试验

现场采用机械洛阳铲挖掘探井采取桩体及桩间土试样。

桩体压实系数取样从桩顶0.5m向下每间隔1m取样检测,取样个数为3件,分别在探井所剖的三根桩上取样。

桩间土平均挤密系数的取样位置为从桩顶0.5m向下每间隔1m取样一组(2件),一件在桩侧10cm处,另一件在两桩连线中心处,其挤密系数平均值作为本层桩间土的平均挤密系数。

桩间土湿陷性的取样位置为以相临三根桩的桩中心连线形成的三角形的形心,垂直向下每间隔1m取一件试样,取样深度到达桩处理深度以下2米。

试样质量符合《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规定的Ⅰ~Ⅱ级标准。

对试样进行室内土工常规试验及湿陷性试验。

5.3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现场动力触探试验采用DPP-100型汽车钻机进行,所用的穿心锤质量为63.5kg,落距76cm,自由落锤触探杆最大偏斜度为1.4%,连续锤击贯入;

采用木制三脚架防止锤击偏心、探杆倾斜和倾向晃动;

锤击速率每分钟18~25击;

每贯入0.80~1.20m将探杆转动一圈半;

记录每进入10cm的实测击数。

进场前,我公司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踏勘,了解工程场地概况及施工进度,对所采用的设备、仪器进行检修,力求施工期间不因设备故障耽误工期。

我公司对本次检测项目高度重视,将本项目列为一级(重大)项目,组织公司得力人员负责本项目,由公司经理、总工亲自挂帅对本项目进行全方位技术指导,派遣公司管理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项目经理全程跟踪管理,同时,公司大胆启用青年技术骨干,深挖本项目中技术难题,认真研究,力求将本项目作为我公司的精品工程对外宣传,具体安排如下:

南亚林:

公司经理,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项目负责人。

张九义:

公司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项目技术审定人,审定全部试验资料成果,进行质量把关。

杨永辉:

工程师,审核人,组织实施各项试验计划,检查试验资料、试验纲要、各种图件及报告书等。

邢岗胜:

土工试验负责人,高级工程师。

康强:

技术负责人,工程师,负责编写试验纲要,技术交底,参与现场试验工作,收集、汇总试验资料,完成各种试验数据的整理、分析、计算工作,编写试验报告等。

外业试验: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每组1.5天,可同时采用2套设备进行,探井每天可完成20口,动力触探试验每天可完成8~10根。

为便于业主和设计单位及时掌握地基处理效果,自外业结束起算,每栋建筑中间资料3天可提出,检测报告一个月可提出。

为完善产品质量,确保用户满意,提高管理的质量意识、质量责任,促进相互协作精神和技能水平的提高,争创精品工程。

我们从工程的准备工作开始,到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中,将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ISO9001质量管理模式,建立质量体系文件和标准,形成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建立ISO9001质量保证模式,使工程质量管理活动有一个质的飞跃,从而更有力地保证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向用户提供合格产品、完善服务。

9.1检验及检定:

千斤顶、百分表等,试验前全部进行检验及检定;

9.2设备配套:

检定及使用前后固定一致,保证测试精度;

9.3设备检验:

试验前进行“闭合试验”(将油路系统两端同时接到油泵上,油泵加压达到或超过预估最大油压,以检验油路的密封性)。

9.4严格按照试验依据中的有关规定设计、安装、测试分析及提交报告。

9.5质量方针:

精心施工,规范管理,信守合同,顾客满意。

9.6质量目标:

工程验收合格率100%,合同履行率100%,顾客投诉整改率100%。

本工程我司将严格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9.7质量承诺保证履行合同,工程产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为业主做好服务工作,满足业主的需求,使业主满意。

9.8人员保证:

建立符合招标要求的项目部组织机构,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

施工前对参加本工程施工的全体人员进一步加强质量意识教育,增加全员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观点,提高遵守质量管理制度的自觉性,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员工的工作责任心,用令人满意的工作态度来保证工程质量。

加强岗前学习培训,凡参加本工程建设的施工生产人员,不论进场时间先后,上岗前必须参加施工操作规程、施工工艺方法和施工质量标准的岗前学习,特别是施工质量标准,更要求生产工人熟练掌握,并组织考试,符合考核标准的工人才允许参加本工程施工。

所有特殊工种工人必须持证上岗。

实行奖优惩劣制度,对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按图施工,施工质量优良的个人和班组给予奖励,对工作粗心大意,造成质量事故的,给予处罚,并及时调离现有工作岗位。

9.9设备保证:

千斤顶、百分表、机械洛阳铲等关键设备,专人负责使用和维修保养,保证机械设备在施工时能正常运转。

机械按工程的时间和数量要求进场,保证工期按计划进行。

9.10技术保证:

施工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阅读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明确施工质量和工期控制的关键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施工方法,根据各种综合条件,合理安排各工序的施工顺序,选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投入工程施工。

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将质量要求、施工方法及工期要求准确地传递到施工生产第一线。

开工前首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听取技术交底,同时在施工队伍内部实行上一级向下一级,逐级交底的制度。

即项目技术负责人向专业技术负责人交底,专业技术负责人应及时向工序施工技术员交底,施工技术员直接向作业人员交底,做到级级交底,责职分明。

对各种记录表格、试验表格、报告等建立技术档案,保证各种资料的规范和完善。

定期开现场技术会,通过现场监督,周密检查,吸取施工经验,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协调资源分配、解决施工遇到的进度和技术上的困难。

10.1现场设立安全机构及专职安全员,随时检查,杜绝不安全隐患。

10.2本工程用电由专职电工全权负责,严禁任何违章操作用电现象。

10.3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防止不安全因素。

10.4非试验人员不得进入试验场地。

10.5试验设备安装时注意平衡堆载,一旦发现堆载不平衡立即停止加载,拆除设备后重新堆载。

10.6各类操作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

对操作人员定期进行《安规》教育。

10.7对机械设备定期检查,对查出的隐患按“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并制定防范措施,防止发生伤害事故。

10.8需上机架维修时,必须戴安全带穿防滑鞋。

10.9工地每周召开一次安全会议,就安全工作情况进行总结,以保证安全施工和安全条例的实施。

11.1参加工程的人员必须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团结互助,自觉遵守社会治安和甲方的各项治安管理规定。

如发生施工人员之间、施工人员与社会人员之间的吵架、打架行为,加重处罚;

违反法律的送公安机关处理。

11.2坚持文明施工,保护施工环境。

严禁损坏场地的花草树木及一切公共设施,对公共用水、用厕、住房地域实行专人负责清扫。

11.3施工现场树立安全文明施工的有关宣传广告警示牌,不戴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