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服务供给与消费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68065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服务供给与消费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国文化服务供给与消费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国文化服务供给与消费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国文化服务供给与消费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国文化服务供给与消费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服务供给与消费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中国文化服务供给与消费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服务供给与消费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文化服务供给与消费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2015年5月,文化部出台了《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强调社会力量在文化服务建设环节的作用,促进我国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转变。

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旨在引导文化资源的合理分配,推动我国基层文化服务水平的发展。

2015年12月,国务院出台了《“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明确规定要从各个方面解决贫困地区文化服务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缩小差距,提高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

2016年3月,国务院积极推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有利于我国文物业的长足发展。

2016年5月,文化部、财政部出台《关于开展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刺激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除此之外,文化服务法律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博物馆条例》的正式颁布实施,关于公共图书馆法律法规的制定也引起人们的关注,进入政策议程。

文化产业促进法、文物保护法修订等重点立法项目取得阶段性突破。

[1]

2.文化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情况

从2015年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全国文化单位机构数自2011年逐年下降后,在2015年期间开始回升且有所增长,比上年增加1.17万个;

从业人员数经历2014年的突然下降后,也开始有所回升且涨幅较大,达到历史最高。

可见2015年来出台的各项政策得到落实,各地都开始重视对文化机构和人才队伍的建设。

具体情况见图1。

图12010~2015年全国文化单位机构数及从业人员数

2015年,除群众文化服务机构外,主要文化服务机构数量都有所增长。

其中艺术业机构特别是艺术表演场馆数量增长幅度最大,文物业机构次之,公共图书馆数量增长幅度较为缓慢。

群众文化服务机构开始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主要是乡镇一级综合文化站数量相较于上年同比减少。

总的来说,各项指标还是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我国文化服务机构的发展表现出良好的态势。

具体情况见表1。

表12014~2015年全国主要文化服务机构数发展情况

2015年,我国文化服务人员素质都有所提升,其中提升最明显的是从事文物业的人员,其次是从事艺术业的人员。

具体来看,全国公共图书馆、群众文化服务机构、文物业机构从业人员中高级职称的人员增长速度分别为4.9%、4.6%和25.9%,都明显高于同行业中级职称的人员增长速度。

其中文物业机构从业人员涨幅最快;

艺术业机构从业人员的素质发展较为均衡,表现在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的人员增长速度较为一致。

可见我国文化服务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成效,文物业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成果最为亮眼。

具体情况见表2。

表22014~2015年全国主要文化服务人员结构统计

表22014~2015年全国主要文化服务人员结构统计-续表

3.财政投入情况

2015年,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各个文化项目的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项惠民工程的开展都逐渐得到老百姓的关注与好评。

中央向地方发放的文化专项补助资金自2011年以来连续增长。

2015年中央向地方发放文化专项补助资金47.80亿元,相较于2014年同比增长2.7%,涨幅高于2014年。

具体情况见图2。

图22010~2015年中央对地方文化项目补助资金情况

在中央财政的带动下,2015年全国文化事业费也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在总体上升的趋势下,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也实现连续增加,共计49.68元,比2014年增加7.03元,同比增长16.5%,增长速度比上年提高7.1个百分点。

具体情况见图3。

图32010~2015年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及增长速度

2015年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0.39%,变化幅度不大,与2014年基本持平,发展态势并不乐观。

2006年之后,我国文化事业费所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一直低于4%的水平。

具体情况见图4。

图4全国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总支出比重

文化事业费的支出主要集中在县以上单位和东部地区。

2015年全国文化事业费中,县以上文化单位和县及县以下文化单位的文化事业费的差距有所扩大,分别为352.84亿元和330.13亿元,所占比重分别为51.7%和48.3%;

其中前者比重比2014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后者比重比2014年下降1.6个百分点。

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文化单位的文化事业费要高于中部地区,分别为287.87亿元、193.87亿元和164.27亿元;

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文化单位的文化事业费所占比重有所提高,分别提高0.5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

与之相反,西部地区文化单位的文化事业费的比重有所下降。

具体情况见表3。

表3全国文化事业费按城乡和区域分布情况

我国财政部门对2016年的财政预算也做出了安排,公共财政预算额为208.62亿元,财政部计划将资金主要投入到四个领域。

首先,为了提高文化教育的普及程度,加强文化工作的群众基础,国家开始不断提高公益性文化场馆对社会的开放程度,拓宽公民参与文化活动的渠道,为公民提供更多接受文化熏陶的机会,让公民养成没事就逛逛艺术馆的习惯;

其次,地方政府要在执行相关政策的前提下,重视文化服务项目的开发,改善文化服务发展的大环境,全方面推动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

再次,贫困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一直是薄弱环节,却是关系到我国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国家对贫困地区的财政拨款提高了其文化资源供给水平;

最后,为了体现公共性,国家还将一部分资金用于支持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团结和领导各民族群众参与文化建设。

[2]

(二)我国文化服务供给各分领域的基本情况

1.公共图书馆

随着国家文化供给力度不断加大,我国公共图书馆资源也更加丰富。

截至2015年底,全国公共图书馆共有3139个,比2014年末增长0.7%,涨幅明显高于2014年;

图书总藏量83844万册,比2014年末增加4752万册,涨幅为6%,与2014年增速基本持平;

全国人均图书藏量0.61册,比2014年末增加0.03册,涨幅为5.2%;

其中阅览室座席数和平均每万人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增长幅度最大,分别为6.5%和6.4%,与2014年末增长趋势保持一致;

最值得关注的是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数,在经历了2014年的负增长后,2015年增长速度回升,且长势喜人,达到0.6%。

具体情况见表4。

表42014~2015年全国公共图书馆资源发展基本数据

2015年全国公共图书馆资源使用率继续保持增长的趋势。

其中参加活动人次和为读者举办各种活动次数的增长速度最快,分别高达17.8%和10.6%,说明随着公共图书馆资源供给的增加、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民众参与意识也更加强烈。

但是书刊文献外借人次和外借册次增长幅度比2014年减小,分别为1.5%和8.9%;

总流通人次增长速度高于2014年,为11.0%。

具体情况见表5。

表52014~2015年公共图书馆资源使用基本数据

2.群众文化机构

截至2015年底,全国关于群众文化机构发展数据中,仅有机构个数比2014年减少,呈现负增长,其他包括从业人员数、实际使用房屋建筑面积、藏书量等指标增速都较为显著,与2014年相比稳中有升。

还有计算机设备也广泛运用于群众文化机构,增速也实现了快速增长。

总的来说,群众文化机构发展态势较好,辐射范围覆盖乡镇一级,范围较广。

2015年全国群众文化机构共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和服务人次也在稳步增长。

其中文艺活动举办次数和服务人次最多,增长速度也最快,分别为13.5%和9.2%。

公益性讲座举办次数和服务人次最少,增长速度分别为9.0%和7.4%。

展览和训练班举办次数和服务人次较2014年均有所增长,展览增速高于上年,而训练班增速低于上年。

具体情况见表6。

表62015年全国群众文化机构开展活动情况

3.文物业

2015年全国文物业服务能力逐步提高,但发展放缓,各指标增长速度较2014年明显降低。

其中举办陈列展览数增长速度降幅最大。

具体情况见表7。

表72014~2015年全国文物业服务情况

2015年非遗保护工作发展情况各项指标中除机构个数、从业人员数和举办培训班数呈现负增长外;

举办展览、演出、民俗活动数增速喜人;

其中举办演出数增速最高,达到12.8%。

由此可见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进行得十分顺利,特别是活动都得到大家的响应,服务人次也在稳中上升。

具体情况见表8。

表82014~2015年全国非遗工作发展情况

4.公共美术馆

2015年末全国共有国有美术馆408个,比2014年末增加44个,从业人员3978人,增加404人。

全年共举办展览5121次,比2014年增长7.2%,参观人次3053万人次,增长6.7%。

由此可见,国有美术馆各方面指标呈增长趋势,其中举办展览的次数和参观人次涨幅较大。

公共美术馆作为我国文化服务供给的重要一环,是文化服务能力的重要体现。

(三)我国文化服务供给取得的成果

1.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突破

自2015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许多关于非遗保护工作的政策,适时调整各个相关单位机构的职能和责任,规划一批重点示范项目,从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给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更多的保障。

同时,国家还加大对历史遗迹的修复,旨在给予传统文化更多的生存空间,让更多的人不忘历史,支持非遗工作的开展。

在此期间,国家也从多方面支持非遗保护工作“走出去”,加强国际交流与协作,让更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项电子信息技术被运用到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公共文化机构也开始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加快信息的传播与共享。

包括电子阅览室和网络图书馆等在内的数字信息平台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文化服务网络的构建,加快了资源的有效整合,让更多的居民得以方便快捷地享受线上阅读。

2015年我国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具体表现为电子图书的增长速度最为显著,高达63.9%,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

其他各项指标也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具体情况见表9。

表92014~2015年电子图书发展情况

3.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

群众文化活动最能直观反映百姓的生活幸福感和满足感,“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到要满足民众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不可忽视,由前面的表6可知,2015年我国群众文化活动有所增加,并且活动方式也更加多元化。

可以说,随着国家加大文化服务供给力度,中国文化服务的资源更加丰富,开展活动次数明显增加,社会效益更加显著,也从侧面反映出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