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3讲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精选教案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76443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3讲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精选教案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3讲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精选教案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3讲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精选教案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3讲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精选教案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3讲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精选教案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3讲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精选教案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3讲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精选教案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3讲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精选教案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3讲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精选教案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

量词名称

常见量词

符号表示

全称量词

所有、一切、任意、全部、每一个等

__∀__

存在量词

存在一个、至少一个、有些、某些等

__∃__

3.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

名称

形式  

全称命题

特称命题

结构

对M中的任意一个x,有p(x)成立

存在M中的一个x0,使p(x0)成立

简记

__∀x∈M,p(x)__

__∃x0∈M,p(x0)__

否定

__∃x0∈M__,¬

p(x0)

__∀x∈M__,¬

p(x)

4.含逻辑联结词命题的真假判断

(1)p∧q中一假则假,全真才真.

(2)p∨q中一真则真,全假才假.

(3)p与¬

p真假性相反.

5.必会结论

(1)“p∨q”的否定是“(¬

p)∧(¬

q)”;

“p∧q”的否定是“(¬

p)∨(¬

q)”.

(2)“且”“或”“非”三个逻辑联结词对应着集合中的“交”“并”“补”,所以含有逻辑联结词的问题常常转化为集合问题处理.

1.思维辨析(在括号内打“√”或“×

”).

(1)命题“5>

6或5>

2”是假命题.( ×

 )

(2)p∧q为真的充分必要条件是p为真或q为真.( ×

(3)“长方形的对角线相等”是特称命题.( ×

(4)命题“菱形的对角线相等”的否定是“菱形的对角线不相等”.( ×

解析 

(1)错误.命题p∨q中有一真,则p∨q为真.

(2)错误.p∧q为真,则p,q同时为真.

(3)错误.命题“长方形的对角线相等”可叙述为“任意长方形的对角线相等”,是全称命题.

(4)错误.“菱形的对角线相等”是全称命题,其否定为“有的菱形的对角线不相等”.

2.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C )

A.∃x∈R,lgx=0   B.∃x∈R,tanx=1

C.∀x∈R,x3>

0   D.∀x∈R,2x>

解析 当x=1时,lgx=0;

当x=时,tanx=1,所以A项,B项均为真命题,显然D项为真命题.当x=0时,x3=0,所以C项为假命题,故选C.

3.已知命题p:

若实数x,y满足x2+y2=0,则x,y全为0;

命题q:

若a>

b,则<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p且q;

②p或q;

③¬

p;

④¬

q.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B )

A.1   B.2   

C.3   D.4

解析 ∵命题p为真命题,q为假命题,∴p或q,¬

q为真命题,故选B.

4.已知命题p:

∃n∈N,2n>

1000,则¬

p为( A )

A.∀n∈N,2n≤1000   B.∀n∈N,2n>

1000

C.∃n∈N,2n≤1000   D.∃n∈N,2n<

解析 由于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因而¬

p:

∀n∈N,2n≤1000,故选A.

5.在一次跳伞训练中,甲、乙两位学员各跳一次,设命题p是“甲降落在指定范围”,q是“乙降落在指定范围”,则命题“至少有一位学员没有降落在指定范围”可表示为( A )

A.(¬

q)   B.p∨(¬

q)

C.(¬

q)   D.p∨q

解析 因为p是“甲降落在指定范围”,q是“乙降落在指定范围”,则¬

p是“甲没有降落在指定范围”,¬

q是“乙没有降落在指定范围”,所以命题“至少有一位学员没有降落在指定范围”可表示为(¬

q),故选A.

一 含逻辑联结词命题的真假判断

(1)判断含有逻辑联结词命题真假的步骤:

①先判断简单命题p,q的真假.

②再根据真值表判断含有逻辑联结词命题的真假.

(2)含逻辑联结词命题真假的等价关系:

①p∨q真⇔p,q至少有一个真⇔(¬

q)假.

②p∨q假⇔p,q均假⇔(¬

q)真.

③p∧q真⇔p,q均真⇔(¬

④p∧q假⇔p,q至少有一个假⇔(¬

⑤¬

p真⇔p假;

p假⇔p真.

【例1】

(1)已知命题p:

若x>

y,则-x<

-y;

y,则x2>

y2.在命题①p∧q;

②p∨q;

③p∧(¬

q);

④(¬

p)∨q中,真命题是( C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p或q”为真命题是“p且q”为真命题的__必要不充分__条件.

解析 

(1)当x>

y时,-x<

-y,故命题p为真命题,从而¬

p为假命题.当x>

y时,x2>

y2不一定成立,故命题q为假命题,从而¬

q为真命题.由真值表知,①p∧q为假命题;

②p∨q为真命题;

q)为真命题;

p)∨q为假命题.

(2)p或q为真命题p且q为真命题;

p且q为真命题⇒p或q为真命题.

二 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

(1)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真假的判断方法:

命题名称

真假

判断方法一

判断方法二

所有对象使命题真

否定为假

存在一个对象使命题假

否定为真

存在一个对象使命题真

所有对象使命题假

(2)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否定:

①否定量词:

确定命题所含量词的类型,省去量词的要结合命题的含义加上量词,再对量词进行否定.

②否定结论:

对原命题的结论进行否定.

【例2】

(1)(2017·

山东卷)已知命题p:

∀x>

0,ln(x+1)>

0;

b,则a2>

b2.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B )

A.p∧q   B.p∧¬

C.¬

p∧q   D.¬

p∧¬

(2)命题“全等三角形的面积一定都相等”的否定是( D )

A.全等三角形的面积不一定都相等

B.不全等三角形的面积不一定都相等

C.存在两个不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D.存在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不相等

0时,x+1>

1,因此ln(x+1)>

0,即p为真命题;

取a=1,b=-2,这时满足a>

b,显然a2>

b2不成立,因此q为假命题.易知B项为真命题.

(2)命题是省略量词的全称命题,故选D.

【例3】

(1)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B )

A.∀x∈R,2x-1>

0   B.∀x∈N*,(x-1)2>

C.∃x0∈R,lnx0<

1   D.∃x0∈R,tanx0=2

(2)已知命题p:

0,x+≥4;

∃x0∈(0,+∞),2x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

A.p是假命题   B.q是真命题

C.p∧(¬

q)是真命题   D.(¬

p)∧q是真命题

解析 

(1)因为2x-1>

0,对∀x∈R恒成立,所以A项是真命题;

当x=1时,(x-1)2=0,所以B项是假命题;

存在0<

x0<

e,使得lnx0<

1,所以C项是真命题;

因为正切函数y=tanx的值域是R,所以D项是真命题.

(2)当x>

0时,x+≥2=4,p是真命题;

当x>

0时,2x>

1,q是假命题,所以p∧(¬

q)是真命题,(¬

p)∧q是假命题.

三 根据命题的真假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根据命题的真假求参数取值范围的求解策略

(1)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要先确定构成命题的(一个或两个)简单命题的真假,求出此时命题成立的参数的取值范围,再求出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成立的参数的取值范围.

(2)全称命题可转化为恒成立问题.

【例4】已知命题p:

函数y=x2-2x+a在区间(1,2)上有1个零点,命题q:

函数y=x2+(2a-3)x+1的图象与x轴交于不同的两点,如果p∧q是假命题,p∨q是真命题,求a的取值范围.

解析 若命题p为真,则函数y=x2-2x+a在区间(1,2)上有1个零点.因为二次函数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为x=1,

所以所以0<

a<

1.

若命题q为真,则函数y=x2+(2a-3)x+1的图象与x轴交于不同的两点,则Δ=(2a-3)2-4>

0,得4a2-12a+5>

0,

解得a<

或a>

.

因为p∧q是假命题,p∨q是真命题,所以p,q一真一假.

①若p真q假,则所以≤a<

1;

②若p假q真,则所以a≤0或a>

故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0]∪∪.

1.(2018·

四川资阳模拟)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D )

A.∃x∈R,x2≤x-2

B.∀x∈R,2x>

2-x2

C.函数f(x)=是定义域上的减函数

D.“被2整除的整数都是偶数”的否定是“至少存在一个被2整除的整数不是偶数”

解析 x2-x+2=2+>

0,即x2>

x-2,故A项错误;

当x=0时,20<

2-02,故B项错误;

函数f(x)=在其定义域上不是单调函数,故C项错误,只有D项正确.

2.(2018·

河南许昌二模)命题“∀x≥0且x∈R,2x>

x2”的否定是( C )

A.∃x0≥0且x0∈R,2x0>

x

B.∀x≥0且x∈R,2x≤x2

C.∃x0≥0且x0∈R,2x0≤x

D.∃x0<

0且x0∈R,2x0≤x

解析 因为命题是全称命题,根据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所以命题的否定为:

∃x0≥0且x0∈R,2x0≤x,故选C.

3.若命题“∃x0∈R,x-2x0+m≤0”是假命题,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1,+∞)__.

解析 由题意,命题“∀x∈R,x2-2x+m>

0”是真命题,故Δ=(-2)2-4m<

0,即m>

4.(2018·

河北邯郸一模)已知三个命题p,q,m中只有一个是真命题,课堂上老师给出了三个判断:

A:

p是真命题;

B:

p∨q是假命题;

C:

m是真命题.老师告诉学生三个判断中只有一个是错误的,那么三个命题q,p,m中的真命题是__m__.

解析 ①若A是错误的,则p是假命题,q是假命题,m是真命题,满足条件;

②若B是错误的,则p是真命题,m是真命题,不满足条件;

③若C是错误的,则p是真命题,p∨q不可能是假命题,不满足条件.故真命题是m.

易错点1 混淆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

错因分析:

否命题既要否定条件,又要否定结论,而命题的否定只否定结论.

【例1】写出命题“若a2+b2=0,则实数a,b全为零”的否定及否命题.

解析 命题的否定:

若a2+b2=0,则实数a,b不全为零.

命题的否命题:

若a2+b2≠0,则实数a,b不全为零.

【跟踪训练1】命题p的否定是“对所有正数x,>

x+1”,则命题p可写为!

 ∃x0∈(0,+∞),≤x0+1 ###.

解析 因为p是¬

p的否定,所以只需将全称命题变为特称命题,再对结论否定即可.

易错点2 不会判断全称命题、特称命题的真假

判断全称命题为真时需给出严格的证明,为假时只需举出一个反例;

判断特称命题为真时,只需找出满足的一个对象,为假时可用反证法.

【例2】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m∈R,使函数f(x)=x2+mx(x∈R)是偶函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