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75796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结题报告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21世纪是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纪。

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并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也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

但是,这也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更多的改革和发展的机遇。

与此同时,教育部提出了在全国中小学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因此,要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构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全新课堂教学模式将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数学学科的特点

数学是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数学学科具有三大特点:

严谨性、抽象性和广泛的应用性。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信息技术正是这样一座桥梁。

它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信息贫乏、形式单一的教学问题,拓宽了教学的空间,它以其鲜明的画面、逼真的色彩、大容量的信息、生动的声音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数学学科特点给学校教学基础设施和一线数学教师提出较高的要求,而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有效整合,将从各个领域、形式、层次及空间等方面转变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等。

(三)学校发展的需要

现代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必将引发课堂教学从教育观念到实施方式、实施策略的一系列的变革,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资源的呈现方式、互动方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这是广大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我校一直在积极推动和促进信息技术在学校工作中的应用和开发。

在我校,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识已深入广大教师的心中,在常规教学活动中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手段。

因此,结合我校的实际,我校选定“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研究”课题进行研究,以期能进一步深化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实践和发展。

二、课题的界定

1、信息技术:

本课题中的信息技术界定为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

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把信息技术资源、方法和数学课程有机结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数学教学方式。

是在课程学习中有机的使用信息技术,努力使课堂的教学内容、方法和形式都发生变革,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

三、理论依据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

“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其最终目的是要通过优化学习环境和教学过程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而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因此,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是最适宜的。

四、研究的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新的课堂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形式和过程。

2、通过课题研究,形成一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较高业务能力的数学教学队伍,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五、研究的内容

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优化数学教学过程,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促使学习能力的提高,具体内容包括:

1、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方法整合,提高教师与学生教与学能力;

2、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整合,拓展知识视野,丰富数学教学内容;

3、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科教学形式整合,丰富教学形式,努力实现网络教学课、多媒体课对数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六、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课题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因此有必要了解国内外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现状和效果,借鉴相关理论和成功经验。

2、行动研究法:

紧密结合课程教学,是在教学中对教学的研究,为了使研究工作有效实施,确定行动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

3、问卷调查法。

设计了问卷,对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

并严格的进行了规范化的调查,确保调查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4、总结研究法:

教师通过学习、实验、总结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撰写报告论文等。

(二)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

(2006年11月至2007年6月)

⑴组建课题研究队伍

学校组织专门的课题研究队伍,聘请县电教馆有关领导担任课题顾问,由校长任课题负责人,直接领导,教导室主任负责监督实施,数学教研组长具体落实,课题组成员负责实施,计算机老师紧密配合。

⑵课题组主要负责人组织进行专题讲座,讲授先进的整合教育理论、介绍国内外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状况;让参与研究的广大教师要明确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及步骤,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水平。

⑶探讨数学学科“整合”思路和常规方法,初步形成整合的建构模式。

2、实施阶段:

(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

⑴认真规划子课题,确定3个子课题组及相关课题负责人。

制订子课题研究方案,各子课题按课题的总体目标制定分阶段的课题工作计划并具体实施。

(规划子课题名称及发展目标如图)

 

⑵要求课题组教师大胆探索与实践,每年度至少制作一个较高质量的教学课件,或设计一节整合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设计方案,或撰写一篇体现信息技术水平的课题研究教学论文。

⑶不断开展实验课教研活动,在教学方面出现经验不足的地方进行讨论,把反思与体会发表于学校课题研究网上进行点评,把教师上课的课件和案例进行收集与整理,对于优秀课堂教学要进行实录。

⑷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邀请专家教授对我校教师课题研究实践进行专门指导,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吸取经验,寻找不足,展示风采。

⑸提倡教师每学期把在研究实践中的课件、教学案例、论文、教学实录等推荐出去参加各级单位组织的评比活动。

⑹组织信息技术整合课观摩活动,将研究成果向周围学校推广,以达到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的辐射作用。

⑺总结研究过程中的成果与不足,撰写阶段性工作总结及研究报告等。

3、完善阶段:

(2009年1月至2009年11月)

⑴汇总各子课题实施的阶段性成果,对课题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

⑵撰写中期研究报告,迎接中期课题组的评估。

报告子课题研究的近况及成果,提出课题研究中所出现的问题,交流研究心得。

4、总结阶段:

(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

⑴整理各子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材料,全面总结研究成果,并将课题研究论文、课件、作品等各类成果汇编。

⑵全面汇总各子课题的研究成果,总结成功经验,完成课题研究成果的“四汇两表”,写出结题报告,上报鉴定。

⑶召开课题研究成果总结表彰大会,推广应用研究成果。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构建整合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1、建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的多媒体教学模式

⑴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精心设计学生喜欢的、生动的、形象的、饶有情趣的教学软件,比如,一个故事、一个问题、一段录像、一段音乐、一幅图画、一次游戏、一个实验等等,目的是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当学生从内心产生“我要学”的冲动时,创设的情景才能称得上成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⑵自主探究适时评价

本环节,学生根据创设的数学学习情景,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对师生提出的数学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小组内所有成员参与解答辩论之中,为每个学生提供表达见解的机会,让学生探索、体验、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在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切磋、讨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适时进行评价,根据学习内容,主要采取学生自我评价、伙伴互评与教师评价的方式,“学生自我评价”评价内容以“说说我自己”为主题。

“伙伴互评”评价内容以“大家评评我”为主题。

“教师评价”评价内容以“老师眼中的我”为主题。

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本课题旨在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提高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学习任务之一。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在开发想象力和开放的思考方面下功夫,既要培养学生能按部就班地进行逻辑思维,又要提倡一题多解,尽可能地选择最佳解决方案,例如,在计算中,既能迅速地掌握一般方法,又能自觉灵活地采用简便算法。

⑶自主练习巩固提高

学生将学到的新知识运用到现实的各种具体问题情景之中,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加强对新知识的巩固应用,有时还可以课堂达标的形式,检查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对从中暴露出的缺陷和错误及时矫正。

还可以引导学生初步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及其它学科的问题,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此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进行评价,可以让学生对合作、交流、探索、研究学习过程中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过程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

比如,探索发现的是否充分、问题解决得是否有效、彻底、简洁,得到的方法和结果又何应用价值等,让学生在不断的评价中得到巩固提高。

⑷归纳总结提高升华

教师在此环节依然扮演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教师有针对性地分层指导学生小结。

教师在引导学生小结时,首先从心态方面肯定学生独立思考并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态度和主动精神。

其次,是对认知结构的归纳引导。

教师应引导帮助学生理顺思维,强化认识。

对讨论中的某些争论不必做出结论,保持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留下继续思考的余地。

再次结合讨论的实例,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再归纳总结的同时,适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肯定学生课堂中善于动脑、积极参与的良好学习品质,更好发挥媒体评价的激励功能。

2、初步探究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的网络教学模式

多媒体网络课的优势在于:

能为教学提供满足不同层次需要,信息丰富的课堂学习材料,教师通过优良的交互性对学生进行及时辅导和反馈、评价,以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可通过网络向教师或同学提问,便于让全体学生都能掌握有用的数学知识,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各有所得。

小学数学网络课的教学具有以下环节: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交流互动——归纳点评。

⑴创设情境。

课堂上学生的心理状态如何直接影响着师生的教学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使学生心理愉快、积极探求知识的课堂氛围非常重要。

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思维能力等因素,明确创设情境的目的,引起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

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时,实验教师先播放了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栏目的开场音乐,然后让学生猜这是我们经常看的什么节目,当学生猜到这个节目后,就问学生你知道这个节目什么时候开始播放的吗?

(生:

下午六点半),最后,实验教师打开网络视频,让学生此时屏幕当中正出现的时刻,从而激起思维的火花,接着再显示银行的营业时间表,火车站的营运时间表,广播电视上播报的时刻等,使学生了解到“24时计时法”的广泛运用,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⑵自主探究。

①教师提供的供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材料应尊重教材,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利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学习。

例如在教学数学网络课《圆的认识》这一单元时,实验教师用flash制作几个学件,然后又做了几个有关本单元概念知识的超文本链接,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具体如下:

教学“圆的认识”:

内容是显示大小不同的圆形物体,如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