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XX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车站计算站台中心里程为DK19+738.000,设计起点里程为DK19+669.35,设计终点里程为DK19+816.400,车站总长度为147.05m,车站主体总宽度21.1m,主要柱网尺寸9.75×
7.65m、9.75×
5.0m,车站中设置两道变形缝,车站与风亭之间设置变形缝,缝两侧采用双柱,层高由下往上依次为7.88m,5.45m,5.39m,4.31m,站台板顶面相对标高-0.100m。
2.3结构尺寸
根据车站的功能、建筑布局、施工方法、地质情况、结构受力特点等方面的要求,车站主体结构采用纵横向承重的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地下一层侧墙、纵横梁、各层梁、板、柱等构件组成承重体系。
表3-1主体结构尺寸表
三、总体施工方案
3.1阶段划分及施工顺序
按照先地下、后地上;
先结构、后围护;
先主体,后装修;
先土建,后机电设备专业的总体施工顺序原则进行部署。
结构施工遵循“纵向分段,竖向分层,从下至上。
”的顺作法施工原则,车站纵向从南向北分段施作,竖向从车站底板开始自下而上施作,即:
底板→-1层墙、柱、楼板→1层墙、柱、楼板→2层墙、柱、楼板→3层墙、柱、顶板。
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前,应先作好底板以下接地网和垫层砼,侧墙部分桩间砼补平和结构外防水层等工作,每段底板、侧墙及顶板相互平行流水施工,主体结构及二次结构同时进行。
在地下一层施工完成后,进行侧墙的防水施工及回填施工。
施工节段的划分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在满足工期要求的前提下,结合现场用地条件,车站主体结构考虑自南向北或自北向南分段施作。
2)主体结构节段的施工缝应避开梁柱节点位置,设于纵梁受力较小部位,即纵梁跨度(纵向柱与柱之间)的1/4~1/3处。
3)砼浇注为流水作业推进方向,避免纵梁悬臂出现2/3~3/4跨长而影响模板倒用。
4)施工节段的划分考虑与出入口、楼梯口、风道位置尽量错开。
在充分考虑了以上因素并结合工期要求,车站主体纵向施工顺序:
车站主体结构施工随着分段开挖进行,按施工缝划分要求,沿车站纵向划分为九个(Ⅰ~Ⅸ)结构箱体流水施工节段,因拆迁问题先施工第7~18轴Ⅴ→Ⅵ→Ⅶ→Ⅷ→Ⅸ待拆迁完成后施工Ⅰ→Ⅱ→Ⅲ→Ⅳ。
主体结构流水段划分和施工顺序详见图3-1。
图3-1主体结构平面流水段划分
图3-2主体结构剖面流水段划分
3.2砼、模板和支撑体系
车站侧墙计划采用φ48×
3.5mm碗扣式满堂支架配合6015、3015及1015的组合钢模板配合组织施工,顶板采用φ48×
3.5mm碗扣式满堂支架配合大块竹胶板(或木模板)组织施工,使结构砼达到“内实外美”要求。
3.2.1底板施工
基坑底板长147.05m,为减少砼的收缩缝的产生,每次浇注长度不宜大于16m,并通过科学调整砼的配合比,掺加多功能膨胀型防水剂与粉煤灰达到对砼因水化热产生的温差收缩进行补偿,有效降低砼的水化热,同时辅以有效的浇注和养护方法,从而达到控制砼的温差收缩裂缝的效果。
采用商品砼供应,砼泵输送,采用插入式振捣器人工振捣。
两段底板间设置施工缝。
浇注沿纵向采用“一个坡度、薄层浇注、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连续浇注方法。
(1)砼浇注方法
根据灌注速度要求,每次浇注安排2台砼输送泵进行,输送泵布设于基坑东西两侧,浇注沿纵向采用“一个坡度、薄层浇注、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连续浇注方法,见图3-3。
图3-3主体结构底板砼浇注剖面图
(2)振捣
在每个浇注的前后布置两道振动器,第一道布置在砼卸料点,主要解决上部砼的捣实。
第二道布置在砼坡脚处,确保下部砼捣实,砼浇注向前推进,振动器捣固跟上,确保整个砼体的质量,捣固上层时,应插入下层不小于5cm,不大于300mm,保证上下层连接,捣固时采用“快插慢抽”工艺,在捣固过程中,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上下捣固均匀。
(3)表面处理
泵送混凝土,其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混凝土浇注结束后要认真处理。
经4~5h左右,初步按标高用长尺刮平,终凝前进行“提浆、压实、抹光”的工艺,二次收浆抹面以闭合收水裂缝,约12~14h后,覆盖并充分浇水润湿养护。
3.2.2柱
框架中柱及框架边柱采用C35商品砼,构件尺寸800×
800mm,保护层厚度45mm。
(1)砼柱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3-4。
图3-4主体结构砼柱施工流程
(2)模板及支撑
①砼柱子的模板采用6015、3015钢模板,支撑采用“井”字架和定位斜撑;
②柱施工时,对柱脚边不平整处,应用人工凿除松动砼,柱模固定时,应对准下面控制线,上部拉线,进行水平垂直校正。
③对同排柱模板应先装两端柱模板校正固定,拉通长线,校正中间各柱模板。
(见图3-5及图3-6)
图3-5柱体支模立面示意图
图3-6柱体平面示意图
3.2.3侧墙
墙模板采用钢模板,穿墙螺栓用止水螺栓,4M以下用Φ16,4M以上用Φ14,水平间距不大于500MM,纵向间距不大于700MM。
墙支模见图3-7:
图3-7墙支模示意图
外墙采用有止水环的穿墙螺栓且加梯形胶木垫(如下图),穿墙螺栓水平间距不大于500mm,竖向离地面300mm、距顶面300mm中间500mm左右均分,模板拼装后先上竖向2根Φ48×
3.5mm钢管组成的立杆,后上水平钢管横杠,每道横杠均由2根Φ48×
3.5mm钢管组成,水平钢管长度不够时可以搭接,接头长度应超出两个穿墙螺栓固定点,加固用的斜支撑沿墙高度不少于两道。
整个支撑系统必须满足刚度要求,保证模板不变形。
外墙支模见下页图3-8:
图3-8地下墙外墙支模示意图
3.2.5墙、板倒角模板及纵梁模板
墙、板倒角模板及底、顶纵梁模板均采用槽钢骨架加竹合板面板做成定型模板,这样可缩短支模时间,提高模板利用率。
由于倒角高度不大,利用焊接在墙、板已绑扎钢筋上的拉杆固定模板;
底、顶纵梁采用对拉螺杆穿透纵梁,固定模板。
(见图3-9)
图3-9底纵梁支模示意图
3.2.6梁、板
(1)梁、板施工流程
施工流程(见图3-10)。
图3-10梁、板施工流程
(2)模板及支撑材料
①楼板上、下两面预埋件的设置、预留孔洞的位置,必须经监理检查验收无误后,方可浇筑楼板混凝土。
(见图3-11)
图3-11楼板(顶板)梁模板支撑示意图
②为保证下部建筑限界、沉降后净空仍能满足要求,楼板底标高应考虑支架、搭板沉降及施工误差。
拆模时间应在顶板达到拆模强度后进行,不得过早拆模而发生下垂、开裂等现象。
③浇筑混凝土必须作好标高控制桩,并严格按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
3.2.7楼梯模板
楼梯模板:
楼梯模板采用多层板。
踏步侧板两端钉在梯段侧板木档上,靠墙的一端钉在反三角木上,踏步板龙骨采用50mm厚方木。
制作时在梯段侧板内划出踏步形状与尺寸,并在踏步高度线一侧留出踏步侧板厚度定上木档。
施工中为了更好地保证楼梯踏步的平整度及各级踏步的高度一致,具体楼梯支模方法(见图3-12)。
支设方法如下:
(1)支模顺序:
楼梯先支好模,然后绑扎钢筋,再支踏步侧模。
图3-12楼梯支模示意图示意图
(2)支底模时模板接缝要求,缝宽不大于1mm,接缝处用胶带纸贴缝,模板平整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3)底模下设置50×
100mm木枋(间距为300mm),木枋下按楼梯的斜度设置钢管。
且楼梯竖向支撑间距不大于1200mm。
(4)踏步侧模采用50mm厚木枋,木枋高度与楼梯踏步高度相同。
木枋下部切角,以保证砼抹面时能抹到边角。
(5)踏步侧模通过角钢与楼梯上部设置的50×
100mm木枋固定(木枋下部均按楼梯级数及踏步形状设置50mm厚三角形木楔,与木枋连接在一起,以保证各级踏步的宽度一致)。
浇注砼时,楼梯侧模的侧向压力由楼梯上部设置的木枋承受,木枋按间距不超过1m设置。
(6)楼梯上部木枋固定在已浇注完的砼楼面上,用木块顶在端部,上部各处用斜木枋固定已浇注好的砼墙体上,再在两根斜支撑木枋下部用一根木枋拉起来,以增加其稳定性;
将楼梯上部木枋的上下部分各用一条木枋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3.2.8洞口模板
采用50mm厚木模定型洞门模板,其角用定型角钢固定,并用螺栓拉牢,详见图3-13。
图3-13洞门支模示意图
侧面用铁钉将多层板固定在木板上,木螺栓要凹进多层板表面。
上下用边梁加内控式定位筋分左、中、右三道支撑定位,左右两侧与暗柱内控式定位筋分上中下固定。
3.2.9积水坑电梯井模板
积水坑电梯井道模板节点,详见图3-14:
图3-14集水坑及电梯井支模示意图
3.3预埋件和预留孔洞施工
①竖向构件的预埋件设置
a焊接固定
焊接时先将预埋件外露面紧贴钢模板,锚脚与钢筋骨架焊接。
当钢筋骨架刚度较小时,可将锚脚加长,顶紧对面的钢模,焊接不得咬伤钢筋。
b绑扎固定
用铁丝将预埋件锚脚与钢筋骨架绑扎在一起。
为了防止预埋件位移,锚脚应尽量长一些。
②水平构件预埋件的设置
a梁顶面预埋件。
可采用圆钉加木条固定。
b板顶面预埋件。
将预埋件锚脚做成八字形,与板钢筋焊接。
用改变锚脚的角度,调整预埋件的标高。
③预留孔的设置
a梁、墙侧面
预留孔采用钢筋焊成的井字架卡住孔模,井字架与钢筋焊牢。
b板底面:
预留孔可采用在底模上钻孔,用铁丝固定在定位木块上,孔模与定位木块之间用木楔塞紧。
3.4施工重难点分析
3.4.1施工重点
(1)主体结构断面型式复杂多变,预留空洞较多,分层分段浇筑成型难度较大,确保主体结构施工及成型质量是施工中的重点;
(2)主体结构分层分段浇筑成型,形成纵、环向多道施工缝,需预留钢筋处较多,给防水工程质量控制造成隐患,车站防水等级为一级,施工工艺要求较高,确保车站主体结构防水质量是施工中的重点;
(3)主体结构施工工序交叉循环作业,加之高空模板及脚手架支撑立模进行主体结构浇筑,施工风险点较多,确保施工安全是施工中的重点。
3.4.2施工难点及对策
(1)作业空间小:
支架搭设、钢模板安装机械设备吊装,加之主体结构衬砌施工材料、机具、设备较多,作业空间要求大。
车站空间有限,作业空间的限制对施工影响较大。
对策:
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条件,合理安排施工工序,规划机械、设备布置,确保主体结构施工场地要求。
(2)工序较多且衔接紧密:
防水、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工序流水作业,加之部分结构需预留孔洞、预埋钢筋,对施工组织和作业水平要求较高,施工难度大。
超前统筹规划施工部署,合理编排施工工序,选用成熟队伍,提高作业水平。
(3)施工安全和质量控制:
组合模板和脚手架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机械设备吊运,施工安全隐患较大;
分层分段浇筑主体结构,结构成型质量、防水质量控制均存在较大难度。
做好模板、脚手架和起重吊装两个重点工程的安全控制工作,针对工序确定危险源和风险点,建立专项管理体系和应急预案,落实管理责任到人;
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