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化学下册课时双基限时练11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73117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化学下册课时双基限时练1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化学下册课时双基限时练1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化学下册课时双基限时练1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化学下册课时双基限时练1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化学下册课时双基限时练1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化学下册课时双基限时练11Word文件下载.docx

《学年高一化学下册课时双基限时练11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化学下册课时双基限时练11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化学下册课时双基限时练11Word文件下载.docx

因此A、C、D三项均错误,B项正确。

2.除第一周期外,关于同周期主族元素的下列变化规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B.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氧化性减弱,还原性增强

C.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数从+1递增到+7,负价由-4递变到-1

D.从左到右,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减弱,酸性增强

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氧化性增强,还原性减弱;

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最高正价数从+1递增到+7,负价由-4递变到-1。

由此可得B项错误。

3.下列变化过程中,原物质分子内共价键被破坏,同时有离子键形成的是(  )

A.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

B.氯化氢溶于水

C.溴化氢气体与氨气相遇反应

D.锌和稀硫酸反应

C 

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发生的反应是H++OH-===H2O,没有破坏共价键,也没有离子键形成;

氯化氢溶于水,虽有共价键被破坏,但无离子键形成;

锌和稀硫酸反应是Zn+2H+===Zn2++H2↑,只有共价键(H—H键)形成;

溴化氢气体与氨气反应:

HBr+NH3===NH4Br,HBr中共价键被破坏,同时生成离子化合物NH4Br,有离子键形成。

4.如图中的大黑点代表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实(原子实是原子除最外层电子后剩余的部分),小黑点代表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最外层电子,短线代表共价键。

下列各图表示的结构与化学式一定不相符的是(  )

A的结构示意图中,最上方的小球表示有2个未成键电子,且形成3个共价键,它的最外层有5个电子,即为N,另外3个原子为H,则A的化学式为NH3,故A项正确。

同理,可分析出B、D正确。

C图中Cl原子还应有6个(3对)未成键电子。

5.X、Y、Z是短周期的三种相邻元素,X与Y同主族,Y与Z同周期,已知三种元素族序数之和为16,原子序数之和为38,则X、Y、Z的元素符号为(  )

A.Na、K、Ca       B.N、P、S

C.F、Cl、SD.O、S、Cl

因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8,即质子数之和为38,则均为短周期元素。

又因族序数之和为16,且X与Y同主族、Y与Z同周期,依16÷

3=5余1(或16÷

3=6差2),可推知X、Y属第ⅤA族,Z属第ⅥA族,因而X、Y、Z分别为N、P、S,故选B项。

6.如下性质的递变中,不正确的是(  )

A.HCl、H2S、PH3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B.HClO4、H2SO4、H3PO4、H4SiO4的酸性依次减弱(相同条件下)

C.CsOH、KOH、LiOH的碱性依次减弱

D.Na+、Mg2+、Al3+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D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A中考查的是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通过比较Cl、S、P的非金属性可以知道结论正确;

B中比较的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通过比较Cl、S、P、Si的非金属性可以知道结论正确;

C中比较的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通过比较Cs、K、Li的金属性可以知道结论正确。

7.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中的一部分,有关元素X、Y、Z、M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Y、Z可形成ZY6分子

B.X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结构

C.原子半径:

Z>

M>

Y

D.Z2-的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

由于四种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由第一周期中两种元素的位置特点可知X为He元素,则Y为F元素,M为Cl元素,Z为S元素。

S的最高正价为+6,所以可与F形成SF6分子,A项正确。

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所以C项正确。

D项中S得两个电子后形成简单阴离子S2-,所以D项正确。

而B项中He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

8.化学键使得一百多种元素构成了世界的万事万物。

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离子键

B.碘易升华是因为分子间的共价键较弱

C.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化学键

D.在氧化钠中,除氧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

D

依据概念分析选项。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A项错误;

碘分子间是范德华力,不存在共价键,B项错误;

稀有气体分子内不含化学键,C项错误;

化学键是原子或离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既有静电吸引,又有静电排斥,D项正确。

9.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⑥⑦B.①③④⑥⑦⑧

C.①③⑤⑥⑦⑧D.②③④⑦⑧

C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水中氢、氧原子间均以化学键相结合

②金属和非金属化合形成离子键

③离子键是阳离子、阴离子的相互吸引

④两个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⑤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⑥离子化合物中可能有共价键

⑦共价化合物中可能有离子键

A.①②③B.②④⑤

C.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

对于一个水分子内的H、O原子间以化学键结合,而水分子间相邻的H、O原子间则以分子间作用力(或氢键)结合,不存在任何化学键,故①错;

离子键的形成条件是“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间,并不是所有的金属和非金属,如AlCl3则存在共价键,故②错;

离子键的本质是阴、阳离子的静电作用,这种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两个方面,故③错;

两个非金属原子间只能形成共价键,难以通过得失电子而形成离子键,但多个非金属原子间也可能形成离子键,如NH4Cl,故⑤错,④正确;

共价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无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故⑥正确,⑦错误。

11.已知铍(Be)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铍的金属性比钠强

B.氯化锂的氧化性比氯化铍强

C.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弱

D.单质铍易跟冷水反应产生氢气

铍位于周期表中第2周期第ⅡA族。

根据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可知,题中涉及的元素的金属性强弱的关系为:

Na>

Li>

Be,Na>

Mg>

Be,Ca>

Be。

还需明确的是,Mg与冷水的反应速度很慢。

故选C。

12.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价;

②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③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

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此题难度中等,考查内容是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应用。

①15号元素为磷,最高价是+5价;

③第二周期ⅣA族的元素是碳,碳的同位素有12C、13C、14C等,中子数不一定为6。

13.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A.氯化钠的电子式为Na

B.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C.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可用电子式表示为:

+·

―→H+[]-

D.重水的化学式为H2O(或D2O)

14.上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A、B、C三种元素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量数。

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是B>

C>

A

B.A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具有强氧化性

C.B元素的氧化物、氢化物的水溶液都呈酸性

D.C元素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A 

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看,A、C位于第二周期,B位于第三周期。

设B的原子序数为x,则A的原子序数为x-9,C的原子序数为x-7,依题意有2x-16=x,x=16,则A为N,B为S,C为F,从而可知B、C、D选项正确。

从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其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B>

A>

C。

15.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阴离子的半径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

X>

Y>

W

B.X、Y、Z、W元素的氢化物分子间都可以形成氢键

C.Y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在常温下可以相互转化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W>

Z

首先判断出W为Cl,再由位置关系判断出Z为S,Y为O,X为N。

阴离子半径大小为Z>

Y,A错;

NH3分子间,H2O分子间可形成氢键,而H2S、HCl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B错;

O2在放电条件下生成O3,O3转化为O2的反应,在常温下缓慢、高温下迅速,C错;

酸性HClO4>

H2SO4,D正确。

16.核内中子数为N的R2+,质量数为A,则ng它的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A.(A-N+8)mol

B.(A-N+10)mol

C.(A-N+Z)mol

D.(A-N+6)mol

17.下图是元素周期表前六周期的一部分,关于元素X、Y、Z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X的气态氢化物与Y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能发生反应生成盐

②同浓度的Y、Z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Y<

③Z的单质常温下是液体,可与铁粉反应

④Z的原子序数比Y大19

⑤Z所在的周期中含有32种元素

A.只有③B.只有①④

C.只有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R在第一周期,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关系,知道X是氮元素,Y是硫元素,Z是溴元素。

18.X、Y、Z、W、R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主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半径依次增大

B.元素X不能与元素Y形成化合物X2Y2

C.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

XmY>

XmR

D.元素W、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即为H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为O元素,R、Y处于同一主族,则R为S元素;

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结合Z、W、R处于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Z、W、R依次增大,推出Z为Na元素,W为Al元素。

A项,离子半径依次减小,不正确;

B项,X可与Y形成H2O2,不正确;

C项,正确;

D项,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两性物质,不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6分)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9.U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在自然界的丰度很低。

U的浓缩一直为国际社会关注。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U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

(2)U、U、互为同位素,下列对同位素的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