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试题及答案历史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729386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高考试题及答案历史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高考试题及答案历史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高考试题及答案历史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苏高考试题及答案历史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苏高考试题及答案历史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高考试题及答案历史Word格式.docx

《江苏高考试题及答案历史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高考试题及答案历史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高考试题及答案历史Word格式.docx

A.描绘上是一致的B.形式上是一致的

C.风格上是一致的D.主题上是一致的

3.《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

“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

冶这里“水车冶的使用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4.“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

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

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

冶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5.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

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冶,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

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

由此可见,李贽

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6.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了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冶。

在这种思想的“组合冶过程中,没有踿踿对其产生影响的是

A.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冶思想B.基督教平等思想

C.《礼记·

礼运》中“大同冶思想D.“中体西用冶思想

7.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

“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

冶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

“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

冶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

A.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B.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C.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D.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

8.1897年10月,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一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各地采访,国内偏重于北方各省,国外则设访员于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处。

这表明

A.国内无报刊供其选稿B.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

C.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D.维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北方各省

9.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

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

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10.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

“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

冶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D.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

11.1938年1月,国民政府为管理全国经济事务,将实业部改组为经济部,其职权范围包括了战时主要生产领域和商业领域,下属机构众多。

经济部的设立

A.适应了战争持久化的需要B.标志着工作重心转向经济领域

C.提高了后方百姓生活水平D.导致抗战时期行政效率的低下

12.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

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16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

这次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13.右图是我国“一五冶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报。

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远处的工厂寓意工业化基本实现

B.图下的文字宣传了绿色环保观念

C.往来的船只说明交通运输业基础良好

D.工作的场景展现工人投身建设的热情

14.雅典将领阿里斯蒂德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后,仅过了两年多就被召回,因为波斯大军入侵,需要他参与作战。

打败波斯后,他得以重新任职,而指挥战争获得胜利的功臣地米斯托克利却被陶片放逐。

由此可见

A.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

B.陶片放逐法是对将领去留的表决

C.直接民主导致了雅典的派系纷争

D.主权在民容易导致城邦内部混乱

15.某学者认为:

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

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永久居住的场所。

“他们是

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B.宗教改革的发起者

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D.进化理论的倡导者

16.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

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

A.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B.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C.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D.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

17.下图是19世纪英国国民总收入来源示意图。

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19世纪英国农业、林业和渔业处于稳定增长阶段

B.第二产业收入的增长与其发展的阶段特征不相符

C.第三产业收入的增长并未体现工业化阶段的特征

D.经济收入与国民经济在结构的变化上呈现出一致

18.近代某画家的油画中这样描绘:

画面中央矗立着天主教堂,它的塔尖直指天空;

画面下方是一群卑微的人,正在河边工作;

右边是幽静的小镇和高高的拱桥;

天上的云彩和落日似乎在保佑着教堂和小镇。

这一切让人显得格外渺小。

有学者认为,该画充满对自然的赞美,富有宗教神秘感。

据此判断这幅画属于

A.现实主义流派B.浪漫主义流派

C.印象主义流派D.现代主义流派

19.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

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

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

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

20.1987年,英、法、意等12国签署了单一欧洲文件,一致同意制定共同的生产标准,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寻求统一的税率,相互承认别国颁发的专业和商业执照,遵守共同的劳动权利宪章。

各国将共同创建一个“没有国界的欧洲冶。

该文件的签署

A.启动了欧洲经济的多领域合作B.为欧盟成立奠定基础

C.表明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实现D.为欧元发行扫清障碍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题,满分60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

其中第21题~第23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4题为选做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

21.(12分)历代王朝的商业政策蕴含着一以贯之的经济思想,也会因时代变化而作出调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文帝变“抑商冶政策为“惠商冶政策。

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冶。

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冶的隆盛局面。

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

但文、景时期,抑商政策中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冶的规定一直未取消。

材料二在西汉中前期,出现了“用贫求富冶的热潮。

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

经商也有经商的学问,商人们把“求利冶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冶的说法。

为了求利而总结的经验,有“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冶,还有“以末致财,用本守之冶等。

——以上材料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汉文帝“惠商冶政策的做法和成效。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至汉文帝统治前“抑商冶政策的主要目的及其经济后果。

(6分)

(2)据材料二,概述西汉中前期的“求富冶观念。

(3分)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抑商冶和“惠商冶的关系。

22.(15分)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先驱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但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学。

中国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是一个较之传统儒家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

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态度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冶“彻底否定冶的看法。

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

上海某报批评北京大学设立“元曲冶的课目,指元曲为“亡国之音冶,认为不当讲授。

陈独秀反对这一看法。

他还公开承认,钱玄同废除汉字的主张过于急切,是对传统语言文字用了“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冶。

——摘编自李良玉《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烈的。

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

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

——摘编自李新《中华民国史》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原因。

(6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9分)(要求:

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逻辑严密;

表述通畅;

280字左右)

23.(13分)1946年,美国和苏联两国外交官向各自政府提交了研究报告,对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两国间的“冷战冶产生了影响。

材料一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凯南向美国政府提交了8000字的“长电报冶。

电文中认为,克里姆林宫对世界事务的认知根源于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

为了求得安全,他们从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而是要将对手置于死地。

凯南还将苏联描绘为一个专制传统早已与意识形态强制相整合的国家,因而它认为外部世界是敌对的。

美国必须把对付苏联放在美国对外政策的首位。

——摘编自周建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逻辑》等

材料二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写了一篇名为《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的报告。

报告认为,战后美国争霸世界的动因是垄断资本的帝国主义扩张。

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竞争对手被削弱的时机,其资本已渗透到世界的许多国家,加强了在世界的经济地位。

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

美国已成为苏联的对手。

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

——摘编自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

(1)据材料一,概括凯南“长电报冶的主要内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电报冶中提到的美苏已由战时盟友变为“对手冶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诺维科夫报告的主要内容。

(3)据上述材料,归纳凯南“长电报冶和诺维科夫报告核心内容的共同之处,指出这两个报告形成各自认识的依据。

(4分)

24.【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若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