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绿化用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7227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绿化用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整理绿化用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整理绿化用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整理绿化用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整理绿化用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绿化用地.docx

《整理绿化用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绿化用地.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绿化用地.docx

整理绿化用地

一、整理绿化用地

(一)工艺流程

土方回填的一般顺序是:

清理坑底杂物、积水T分层回填T分层夯实T绿地整理、造型

(二)土方回填

1、土方的运输

土方运输中人工运土一般都是短途的小搬运。

局部或小型施工中采用车运人挑。

运输距离较长的,用机械或半机械化运输。

不论是车运人挑,运输路线的组织很重要,明确卸土地点,施工人员随时指点,避免混乱和窝工。

使用外来土垫地堆山,运土车辆设专人指挥,卸土的位置准确,否则乱堆乱卸,必然会给下一步施工增加许多不必要的倒运,从而浪费了人力物力。

2、土方的回填施工施工前进行回填土分项工程的技术交底工作,做好标高的抄测和分层厚度标定工作,可设每20m设一处。

绿化区域以满足种植要求为原则,依据种植要求,选择合格的种植土进行回填。

抄测好填土标高线,并且按要求分好各层回填厚度。

本工程填土方工程量较多。

所有土方工程均严格按照甲方和设计方提供的图纸施工,根据图纸竖向设计要求,确定填土深度。

15t自卸汽车从取土区把土方运至填土区,因土壤湿、粘性较大需用挖掘机协助自卸车把土方卸下后,采用挖掘机、平土造型完成。

填土作业采用从下到上分层填土的方法,根据现场土质和机械的压实功能,采用挖掘机压路机碾压密实。

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确保工程效果。

碾压遍数需根据不同压实度要求、分层厚度、回填土的土质含水量、碾压机械等情况来确定,一般为6~8遍。

当填土接近设计标高时,测量员要加强测量检查,控制最上一层填土厚度。

根据现场土质及现场试压情况留准虚高,使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为了保证填筑的土基在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要求,必须正确选择土料的种类和填筑方法。

一般含有大量有机物的土料或水溶性硫酸盐含量大于5%的土料,液化状态的泥炭、黏土或粉状沙质土等不能作为填料。

当满足上述要求时,就用自卸汽车调土回填。

填土应分层进行,其层厚应根据设计要求,土壤的物理性质,压实等方面的因素确定,一般0.3m适宜。

要求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

当填方边界有坡面时,应用人工将斜坡开挖面阶梯状,以防填土横向移动,

(1)人工土方回填施工

用自卸汽车把客土运到现场内,对于大面积、大量需要填土时用挖土机将土分开、回填。

对于小面积、小量的回填用手推车推土,以人工用锄头、耙等工具进行回填土。

回填土从场地的最低处开始,由一端向另一端自下而上分层铺填。

每层虚铺厚度,用机械或人工夯实时,沙质土不大于30cm,黄泥土为20cm。

深浅坑槽相连时,应先填深坑槽,相平后与浅坑槽全面分层填实。

如采取分段填筑,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

墙基及管道回填应在两侧用细土同时均匀回填,夯实,防止墙基及管道中心线位移。

人工夯填土,用60~80kg的木夯或石夯,又4~8人拉绳,二人扶夯,举高不低于0.5m,一夯压半夯,按次序进行。

较大面积人工回填用打夯机夯实。

两机平行时其间距不得小于3m,在同一夯打路线上,前后间距不得小于10m。

(2)推土机填土

填土应由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需铺厚度不宜大于30cm。

大坡度推土填土,不得居高临下,不分层次,一次堆填。

推土机运土回填,可采取分堆集中,一次运送方法,分段距离约为10〜15m,以减少

运土漏失量。

土方推至填方部位时,应提起一次铲刀,成堆卸土,并向前行使0.5〜1.0m,利用推土机来回路时将土刮平。

用推土机来回行使进行辗压,履带应重叠一半。

填土高度按土方施工图纸标高填土。

填土程序采用纵向铺填顺序,从挖土区段至填土区段,以40〜60m

距离为宜。

(3)铲运机填土

机铺土,铺填土区段,长度不宜小于20m,宽度不宜小于8m。

铺土应分层进行,每次铺土厚度不大于20〜30cm,每层铺土后,利用空车返回时将表面刮平。

填土程序应一般尽量采取横向或纵向分层卸土,以利行使时初步压实。

(4)汽车填土自卸汽车为成堆土,须配已推土机推土、摊平。

每层的铺土厚度不大于25〜30cm。

填土可利用汽车行驶作部分压实工作,行车路线需均匀分布与填土土层上。

汽车不能在虚土上行驶,卸土和压实工作采取分段交叉进行。

3、造型堆坡

首先确定边界线,先在施工图上方把格,再把方格网放到地面上,而后把设计地形等高线和方格网的交点一一标到地面上并打桩,桩木

上也要标明桩号及施工标高。

堆坡时由于土层不断升高,桩木可能被土埋没,所以桩的长度大于每层填土的高度,土坡不高于5m的,用长竹竿做标高桩,在桩上把每层的标高一切定好,不同层用不同颜色标志,以便识别。

较高的山体,分层放线、分层设置标高桩。

4、土料要求及含水量控制

填方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填方的强度和稳定性,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碎石类土、砂土和爆破石渣(粒径不大于每层铺土厚的2/3),可用于表层下的填料;

(2)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作各层填料;

(3)淤泥和淤泥质土,一般不能用作填料,但在软土地区,经过处理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可用于填方中的次要部位。

填土土料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夯实(碾压)质量,在夯实(碾压)前应先试验,以得到符合密实度要求条件下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少夯实(或碾压)遍数。

含水量过小,夯压(碾压)不实;含水量过大,则易成橡皮土。

各种土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密实度参考数值见表1。

粘性土料施工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之差可控制在-4%〜+2%范围内(使用振动碾时,可控制在-6%〜+2%范围内)。

表1土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参考表

项次

土的种类

变动范围

最优含水量(%)(重量比)

最大干密度(t/m3)

1

砂土

8〜12

1.80〜1.88

2

粘土

19〜23

1.58〜1.70

3

粉质粘土

12〜15

1.85〜1.95

4

粉土

16〜22

1.61〜1.80

(三)种植土整理、改良

1、绿化栽植或播种前应对该地区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化验分析,

采取相应的土壤改良、施肥和置换客土等措施,绿化栽植土壤有效土

层厚度应符合表2规定。

表2绿化栽植土壤有效土层厚度

项次

项目

植被类型

土层厚度

(cm)

检验方法

胸径翅0cm

>180

>150(深根)

胸径<20cm

>100(浅根)

大、中灌木、大藤本

>90

挖样洞,观察

或尺量检杳

小灌木、宿根花卉、小

藤本

>40

棕榈类

1

一般栽植

大径

>30

中、小茎

>50

草坪、花卉、草本地被

>30

2

设施顶面

绿化

乔木

为0

灌木

绍5

草坪、花卉、草本地被

>15

2、栽植基础严禁使用含有害成分的土壤,除有设施空间绿化等特殊隔离地带,绿化栽植土壤有效土层下不得有不透水层。

3、园林植物栽植土应包括客土、原土利用、栽植基质等,栽植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土壤pH值应符合本地区栽植土标准或按pH值5.6〜8.0进行选择。

(2)土壤全盐含量应为0.1%〜0.3%.

(3)土壤容重应为1.0g/cm3〜1.35g/cm3。

(4)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应小于1.5%。

(5)土壤块径不应大于5cm。

(6)栽植土应见证取样,经有资质检验单位检测并在栽植前取得符合要求的测试结果。

(7)栽植土验收批及取样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客土每500m3或2000m2为一检验批,应于土层20cm及50cm

处,随机取样5处,每处取样100g,混合后组成一组试样;原状土

2000m2以下,随机取样不得少于3处;

原状土在同一区域每2000mm2为一检验批,应于土层20cm及

50cm处,随机取样5处,每处取样100g,混合后u组成一组试样;栽植基质200m3以下,随机取样不得少于3袋。

4、绿化栽植前场地清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有各种管线的区域、建(构)筑物周边的整理绿化用地,应在其完工验收合格后进行。

(2)应将现场内的渣土、工程废料、宿根性杂草、树根及其有害污染物清除干净。

(3)对清理的废弃构建物、工程渣土、不符合栽植土理化标准的原状土等应做好测量记录、签认。

(4)场地标高及清理程度应符合设计和栽植要求。

(5)填垫范围内不应有坑洼、积水。

(6)对软泥和不透水层进行处理。

5、栽植土回填及地形造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形造型的测量放线工作应做好记录、签认。

(2)造型胎土、栽植土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检测报告。

(3)回填土壤应分层适度夯实,或自然沉降达到基本稳定,严禁用机械反复碾压。

(4)回填土及地形造型的范围、厚度、标高、造型及坡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5)地形造型应自然顺畅。

(6)地形造型尺寸和高程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地形造型尺寸和高程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尺寸要求

允许偏差

(cm)

检验方法

1

边界线位置

设计要求

芳0

经纬仪、钢尺测量

2

等高线位置

设计要求

±0

经纬仪、钢尺测量

3

地形相

对标高

(cm)

<100

回填土方自

然沉降以后

±

水准仪、钢尺测量

每1000m2

101〜200

±0

201〜300

±5

301〜500

坐0

6、栽植土施肥和表层整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栽植土施肥应按下列方式进行:

商品肥料应有产品合格证明,或已经过试验证明符合要求;

有机肥应充分腐熟方可使用;

施用无机肥料应测定绿地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并宜采用缓释性无机肥。

(2)栽植土表层整理应按下列方式进行:

栽植土表层不得有明显低洼和积水处,花坛、花镜栽植地30cm

深的表层土必须疏松;

栽植土表层应整洁,所含石砾中粒径大于3cm的不得超过10%,粒径小于2.5cm不得超过20%,杂草等杂物不应超过10%;土块粒径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栽植土表层土块粒径

项次

项目

栽植土粒径(cm)

1

大、中乔木

<5

2

小乔木、大中灌木、大滕本

<4

3

竹类、小灌木、宿根花卉、小藤本

4

草坪、草花、地被

(3)栽植土表层与道路(挡土墙或侧石)接壤土,栽植土应低

于侧石3cm〜5cm;栽植土与边口线基本平直;

(4)栽植土表层整地后应平整略有坡度,当无设计要求时,其

坡度宜为0.3%〜0.5%。

WelcomeTo

Download!

!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